家长们注意,在新高考“3+1+2”的趋势下,要如何面对?

宝宝最摇摆


寒假里,作为山东省第二批实行新高考的学生,我们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预选课”,从学生的选课过程和结果来说, 比较平稳,家长参与的较少,基本上都是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进行的选课,但是,从结果来说,不是很理想,很多学生存在“想当然”选课的情况。

所以,选课必须有家长的参与,才能更理性,毕竟把人生大事全部交给一个十四五的孩子,是不理性的。但是,根据我们这里的选课情况看,家长对于学生选课的参与情况并不是很理想。

对于实行“3+1+2”省份的家长来说,选课由20种选择变成了12种选择,而且有了浙江上海和山东等省的选课经验,选课变得相对简单了一些,但是也只是一点而已,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管不问,一定要提前了解一下信息,以免选课时手忙脚乱。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高考,家长应该如何做呢?“赢在高三”老师给您提供几点建议:

一、大体上和孩子做个“人生规划”:以后想让孩子当医生、当老师、考公务员还是当工程师?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孩子聊一聊,也可以找过来人跟孩子讲一讲,大体上有一个方向。有了这个方向,才能去帮助孩子选课。

二、了解新高考的规则:比如物理和历史是以原始分计入总分的,但是其他选考科目,则是按照“等级赋分”的形式计入总分的,那么什么是“等级赋分”?它是如何操作的?有何利弊?如何才能趋利避害?这些家长都要心中有数。

三、提前了解大学或者专业对学生选课的要求:比如哪些专业要求必选物理?哪些专业要求必选物理和化学?哪些专业要求物理、化学、生物三选一即可?哪些专业不限选课?可以参考山东省的数据,登录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查询有关信息即可。

四、提前了解学校的层次,避免成为小众选课:这一点非常重要,选课不能太“任性”,除非有绝对的把握,否则不要选学校的“小众”选课,比如有的组合,全校可能只有你孩子1个人选择,这样的选择就面临着“走班”,走班对学生学习的冲击是非常大的,能不走班尽量不要走班。

五、教育孩子学好各科内容:不要过早的定下选课的内容,因为越早定下了选课科目,选课越容易不准确,以后如果再改,必然会落下一些课程。最能给孩子提供建议和参考的,是孩子的考试成绩和排名,没有成绩,想当然的选课,后果很严重。

以上,是给家长的几点建议,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第三批加入新高考行列的省份已经陆续公布了自己的选课方案。在结合了先前六省的经验之后,新高考选课中可能增加“3+1+2”或者“3+2+1”的新模式。

“3+1+2”模式即:3(语数外)+1(物理、历史二选一)+2(化、生、政、地四选二)。

“1”怎么选?

物理和历史两门课程作为典型的理工农医类和人文社科类的代表,可以依据学业倾向测评来帮助选择,相关测评在七星导学平台免费开放。

根据上图,基本上可以确定大的专业选择范围。越靠近横轴左端,越适合文史哲类等人文方面的学科和专业,越靠近右端,越适合理工农医类的学科和专业,在0点附近,可重点考虑经济、管理等社科方面的学科和专业。

可直接利用上述结果进行某些课程的取舍:越靠近左端,越应该选历史等课程,越靠近右端,就越应该选物理课程。这是由你的学业倾向(适合的专业范围)选课要求决定的。

“2”怎么选?

选定了物理和历史中的一门之后,剩下的四门可以按照以下两点进行选择:

根据自己的专业倾向,结合高校提出的专业选课要求进行选择,欢迎到七星导学平台进行专业倾向测评;

结合所在省份的赋分规则,根据自己各门课程的成绩以及未来可能的提分空间进行确定。

欢迎评论、分享、转载(需注明出处),答主保留对篡改本答案内容及图片,或进行歪曲性解读等行为的法律诉讼权利。


孙文祥:双博士后,教授,先后在国内外9所著名高校学习、从教,获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12项,七星导学平台创始人。


孙文祥教授说高考


新高考模式下,如何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应自家孩子的科目设置,是每名家长最头疼的事,生怕自己的不慎选择导致孩子前途受阻,当然,不论是请老师专家指点还是根据孩子兴趣选择,都要明白新的“3+1+2”政策指的是什么,才能照方抓药,不然也只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新高考“3+1+2”政策,其中的3是指语数英,1是指物理或历史必选,2是指在生物、化学、政治、地理中选2科。

看到这个,很多人都会想,为什么要把物理和历史看的如此之重,可以这么说吧,物理和历史,分别代指的理科和文科的代表,而物理在以后的专业设置方面占有90%上的覆盖率,所以,对于理科,物理必选也就可以理解,而历史相对其他几科来说,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在未实行“3+1+”新政策以前,家长们挖空心思权衡利弊和机智选择,根据不同学科的难易程度及分数差异,让理应“受宠”的物理和历史学科备受“冷落”。 而新的“3+1+2”新模式,便是对原先高考模式的学科及时调整,在尊重学生个性化专业选择同时,通过顶层设计来规范和引导学生的学科选择,满足社会对人才专业需求。

家长如何面对,在我看来,深度了解高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在掌握社会需求的前提下,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兴趣所在,倾听老师建议,综合利弊做出选择。

不过,对于对政策掌握不清,对孩子学习掌握不明的情况下,家长还是少插手为妙,多听听孩子班主任意见才是王道。


心情保温杯


家长首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其中包括两方面。一孩子是什么性格,本性是什么,特长是什么,兴趣是什么,潜质是什么。家长应该了解自己的孩子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价值观是什么,对别人的是什么态度,考虑问题是比较现实还是比较理想。二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内心烦恼是什么。到高中以后,孩子遇到的成长烦恼是自我认同与学业发展的矛盾。一方面他们还不能清楚认识自己,他们很纠结,另一方面,学业的压力纷至沓来。帮助孩子分析,他们的想法和实际的差距,找出问题,加以解决。


数理化良老师


估计化学的弃考率会大幅提高


姚立47


面对新高考选课: 1、根据考生各科成绩进行选定; 2、根据考生自己的专业倾向选课。


文静莫言


根据孩子们学习情况去做好正确的选择,能怎么面对。勇敢面对现实才是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