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當年沈城“八門八關”(圖)

說說當年沈城“八門八關”(圖)


“八門八關”示意圖

說說當年沈城“八門八關”(圖)


盛京(瀋陽)“內城外郭”圖

 想必如今的瀋陽人都知道,瀋陽城曾有8座城門,外加一座封閉的明代遺存“九門”。儘管人們不大清楚這些城門的具體位置、當初都叫啥,但最起碼都知道,眼下還有兩座新修的城門:東邊的撫近門(大東門);西邊的懷遠門(大西門)。

然而,人們未必知曉,那年月的瀋陽方城外圍,還有一圈兒“邊牆”、8座“邊門”。“邊牆”、“邊門”建於何時,當初有什麼用途,都在如今的啥位置?咱們這就說道說道。

營造都城四門改作八門

瀋陽成為名副其實的“城市”,要從遼國“瀋州”城起始。後來,經過金國、元朝、明朝,直至清朝。

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農曆九月初一,35歲的皇太極繼位,成為後金政權的第二代大汗,詔以第二年(1627年)為“天聰元年”。皇太極登基後,在明朝“瀋陽中衛”基礎上,著手改造瀋陽城。《盛京通志》記載,改造後的瀋陽城,城牆高3.5丈,寬1.8丈,女牆高7.5尺,周圍長9裡332步(一步為5尺),四面垛口651座,城樓8座,角樓4座;護城河寬14.5丈,周圍長10裡204步。瀋陽城的8座城門建於何時?且看《滿文老檔》記載:天聰四年(1630年)農曆四月初五,瀋陽城北面城牆未曾修築,仍然是明朝“瀋陽中衛”的原有城牆,其餘三面城牆早已修築。從天聰四年農曆四月初六起,開始修築瀋陽城北城牆。

有關專家分析,大約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或者十一年(1626年),在修築東、南、西三面城牆時,便將明朝“瀋陽中衛”的4座城門改為8座城門。當時,努爾哈赤尚在人世,且居住在瀋陽城內中軸線北端,因此,明朝“瀋陽中衛”的北門(鎮邊門、九門)並未封堵。那年月的瀋陽城8座城門,僅僅開闢了8個門洞。後金天聰五年(1631年)之後,皇太極全面修繕瀋陽城時,才將8座城門修葺一新,使之具備後金乃至大清國都的規模和氣勢。

看重陪都修築邊牆邊門

清代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關之後,盛京(瀋陽)成為大清帝國的“陪都”,其地位僅次於北京。當年,隨著全國形勢逐漸趨於穩定,很多跟隨大清皇帝進軍中原的滿族“八旗”人口,相繼奉命回到山海關之外的祖居之地。不少漢族百姓,也看好關外幅員遼闊、地廣人稀、和平安定的生活環境,紛紛從河北、山西、山東等地遷徙關外,來到盛京(瀋陽)地區,或務農、或務工、或經商。於是,盛京(瀋陽)城的人口逐年增多。基於抵禦沙俄入侵、經營“陪都”這個“根本重地”考慮,清廷十分重視盛京(瀋陽)地區的發展建設。

清代康熙十年(1671年)農曆九月、十月間,康熙皇帝第一次東巡祭祖,耳聞目睹了“陪都”盛京(瀋陽)地區的相關情況。清代康熙十九年(1680年),康熙皇帝下旨,修繕、擴建“陪都”盛京(瀋陽)城,除了維修原有的城牆、城門等設施之外,還作出一項十分重要的決定:在盛京(瀋陽)方城之外,修築一圈兒平面近乎圓形的土築圍牆,稱之為“邊牆”,以適應盛京(瀋陽)地區人口不斷增加、擴展城區的需要。

史料記載,盛京(瀋陽)“邊牆”高7.5尺(2.79米),周長32裡48步(16.08公里),面積11.9平方公里。“邊牆”均為夯土築造,設8個“邊門”。“邊門”均為磚砌兩個門柱,上有一橫枋,橫枋之上起脊灰瓦。各個“邊門”均與盛京(瀋陽)方城八門相對,並按照盛京(瀋陽)方城八門的俗稱命名,即撫近門(大東門)外,為“大東邊門”;內治門(小東門)外,為“小東邊門”,其餘以此類推。“小西邊門”還修建了一座門樓,上嵌“陪都重鎮”四字門額。盛京(瀋陽)方城八門之外、各個邊門之內,稱之為“關廂區域”,如“撫近關(大東關)”、“內治關(小東關)”等等。

內城外郭提升沈城規格

修築盛京(瀋陽)城“邊牆”、“邊門”,對盛京(瀋陽)城市發展具有十分重要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其一,提高了盛京(瀋陽)城垣建築規格。我國古代城池建築的完備形式,為“內城外郭”,以便按照等級制度、使用功能,充分、合理地劃分管理區域、商貿區域、居住區域等等。千百年以來,人們已經習慣把是否有外城(郭),看做衡量一座城市級別大小、地位高低的標準之一。盛京(瀋陽)城之所以形成“內城外郭”制式,與盛京(瀋陽)的“陪都”地位、發展需求密不可分。

其二,加強了盛京(瀋陽)城防禦功能。儘管“邊牆”僅為7.5尺高的土牆,難以抵禦敵軍的千軍萬馬,但“邊牆”畢竟在盛京(瀋陽)方城之外,增加了一道屏障,若要進出盛京(瀋陽)城,必須通過8個“邊門”,接受守門士兵盤查,加強了盛京(瀋陽)城的治安保衛。

其三,擴大了盛京(瀋陽)城市區域面積。原有的盛京(瀋陽)城區,只限於方城之內。修築“邊牆”之後,盛京(瀋陽)城區面積向外擴展了約6倍,從而形成兩部分:方城之中的“內城”;“邊牆”與方城之間的“外城”(關廂)。

修築“邊牆”之前,盛京(瀋陽)方城之外,除了廟宇很少有人居住,誰都不願意夜裡黑燈瞎火地被關在方城城牆之外。修築“邊牆”之後,人們不再一味地擠在方城內,而紛紛在“關廂”內安家、開設店鋪。清朝末年的盛京(瀋陽)地圖顯示,當年盛京(瀋陽)“關廂”地區已有上百條衚衕,有許多茶館、飯店等買賣店鋪,並且還有“八旗”某某“牛錄官廳”。一些諸如“副都統”、各部侍郎等高級官員的公館(府邸),也都建造在“關廂”地區。與此同時,一些學校、教堂,甚至“奉天省諮議局”如此重要的辦公機構,也設在“關廂”地區。

當年,清廷盛京衙門明確劃分了“八旗”居住界限:“大東關”為鑲紅旗界;“小東關”為正紅旗界;“大南關”為鑲黃旗界;“小南關”為鑲藍旗界;“大西關”為鑲白旗界;“小西關”為正黃旗界;“大北關”為正藍旗界;“小北關”為正白旗界。

外圓內方招財進寶福地

修築“邊牆”、“邊門”之後,盛京(瀋陽)城形成了“八門八關”格局。有人還將方城、“邊牆”組合起來,說是“外圓內方”,狀若銅錢,寓意盛京(瀋陽)是招財進寶的風水福地。更有人將盛京(瀋陽)城垣佈局,與“陰陽八卦”聯繫到一起。

清代光緒四年(1878年),盛京(瀋陽)才子繆東霖在《陪京雜述》中記載道:盛京(瀋陽)方城內“中心廟”(瀋陽故宮北牆外)為“太極”;鐘樓、鼓樓為“兩儀”;方城外四塔為“四象”;八門為“八卦”;郭(邊牆)圓像天,城方像地;值樓、敵樓各三層共三十六為“天罡”;內池七十二為“地煞”;敵樓、角樓共十二為“四季”;八門、甕城各三為“二十四節氣”。

上世紀之初出版的《東三省古蹟軼聞》,與繆東霖所見略有不同:盛京(瀋陽)“陪都”城按照“周易八卦”建造。清朝“太廟”(瀋陽故宮正門東側)為“太極”; “太廟”之前為“十面”(經幢,現存瀋陽故宮大政殿廣場東牆),其後有“羅兒大天”(一眼水井),為“太極”中陰陽二魚的魚眼;“太極”生“兩儀”(鐘樓、鼓樓);“兩儀”生“四象”(四塔);“四象”生“八卦”(八門);八八生六十四卦(城牆樓櫓);六十四卦生七十二地煞(滲水泡子)。這種說法,為當年瀋陽人津津樂道。

為圖吉祥大西邊門偏南

修築“邊牆”過程中,有兩件事必須說道說道。

其一,當年,盛京(瀋陽)城外東南端,有條“萬泉河”(小瀋水)緩緩流過。為增加城市水源,既不能阻斷河水,又不能影響修築“邊牆”。於是,能工巧匠們特意在“邊牆”東南處,建造了兩座各十餘丈寬的“水柵”。“萬泉河”水從東側“水柵”流進“邊牆”內,再從南側“水柵”流到“邊牆”外,迴歸河道,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其二,連通盛京(瀋陽)方城八門與“邊門”的8條大道之中,有7條均為徑直相對。當年,站在方城八門城樓之上,便可遙遙望見八門相對應的“邊門”。然而,惟有懷遠門(大西門)與“大西邊門”之間的大道不徑直相對,而是自東向西逐漸向南偏斜。原來,那年月的懷遠門(大西門)外,是盛京(瀋陽)衙門處決犯人的刑場。刑場不遠處,是埋葬無主屍首的墓地(亂葬崗子)。因此,當年的沈城百姓稱懷遠門(大西門)為“鬼門”;婦女們還有一句掛在嘴邊兒的頂級狠話:“挨千刀的,出大西門去吧!”

當年,盛京(瀋陽)有個民間傳統觀念,認為人死後要去往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稱人去世為“歸西”、“駕鶴西去”。這種民間傳統觀念,恰與懷遠門(大西門)外刑場、墓地巧合,認為懷遠門(大西門)徑直對著“大西邊門”不吉利。於是,修築“邊牆”、“邊門”時,人們便有意將“大西邊門”向南偏斜,以便避免形成直通方城內的“西方大路”。

邊牆沿線轉了好大一圈

以市府廣場西南角作為起點,描摹一番盛京(瀋陽)“邊牆”走向、“邊門”原址。

市府廣場西南角,為“小西邊門”原址;據此向東北方向延伸,沿惠工街到惠工廣場,由惠工廣場沿聯合路,到聯合路與小北關街十字路口,為“小北邊門”;沿“奉海鐵路”至大北關街與北邊城路鐵路道口,為“大北邊門”;再沿“奉海鐵路”折向東南,至東邊城街與小東路十字路口(老龍口酒廠門前),為“小東邊門”;沿東邊城街南行,至大東路十字路口,為“大東邊門”;沿堂子街東側向南,穿過萬泉公園“水柵”(俗稱“牆豁”),再沿先農壇路向南,經過萬柳塘公園向西,過勒石巷到大南街,為“大南邊門”;沿南關路西行,到南關路與小南街十字路口(西南側),為“小南邊門”;從“小南邊門”斜向西北,沿順通路西北行,至青年大街,為“大西邊門”;沿青年大街北上,直至回到市府廣場西南角“小西邊門”為止,為“邊牆”沿線。

上世紀20年代,依據盛京(瀋陽)城“八門八關”分佈位置,瀋陽曾劃分為5個區:方城內為1區;以此由東順時針類推,依次為2區(大東中部);3區(瀋河南部);4區(瀋河西部);5區(大東北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