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步枪跟三八大盖哪个厉害?

逃禅仙吏GJF


你好,我是迷彩派编辑,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中正式是德国毛瑟标准型步枪的中国版,由于口径优势,对人畜的杀伤力绝对要强于三八大盖,特别是针对于有一定掩护的目标。但问题就在于该枪后坐力相对较大,不利于训练新兵,而当时的中国各路军队素质良莠不齐,普遍身体状况和文化水平都不高,要么就是只凭感觉射击,要么就是后坐力太大让身体难以吃得消,所以远距离精确射击这方面不如三八大盖。


此外,三八大盖的瞄准基线和射击时枪口焰不明显特点也非常利于射手在隐蔽条件下进行远射,太平洋战争中大量导致美军伤亡的97式狙击步枪就是三八大盖改进的。另外,由于当时中日双方工业水平和科技的悬殊,很多中正式的材料和加工都远不如德国原版,这就导致寿命大幅降低。


在抗日战场上,中日都比较缺乏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这样的武器,拼刺刀就难以回避,由于三八大盖较长,肯定有一寸长一寸强的便利之处,再加上鬼子当时拼刺训练基础,很多烈士因此牺牲。


而且据说志愿军后来更换武器时,配备中正式步枪的部队并没有太大反对,倒是一些配备三八大盖的部队认为莫辛纳甘未必好过三八大盖,反弹声音比较高。所以客观分析,三八大盖略强于中正式,当然这不等于日本步枪好过德国,只是好过德国武器的民国版



迷彩派军事


大家好,我是南黎。这次给大家来比较一下国军的中正式和小鬼子的三八式

中正式

口径:7.92毫米

枪身全长:1.110米

枪身总重:4千克

枪管长:600毫米

弹药:7.92×57毫米

装弹具式样:桥夹

装弹具装弹数:5发

刺刀全长:575.5毫米

加装刺刀总长:1.685毫米

初速:810米/秒

有效射程:200米

三八式


口径: 6.5毫米

全枪长:1275毫米

枪管长度: 797毫米

加装刺刀总长 :接近1700毫米

装弹具样式:桥夹

全枪重 :4.1千克

弹匣容弹量 :5发

有效射程 :460米

弹药 :6.5×50mm 有坂步枪弹

子弹初速 :765米/秒

(以上数据来自环球军事)


我们从数据可以看到,三八式的射程,穿透性和精度是强于中正式的。但是子弹初速,威力是弱于中正式的。而且中正式也比较轻。

中正式的缺点

中正式射程近的这个大缺点无疑是致命的。比方说两军在开阔平原进行战斗,鬼子离国军460米即可射击杀伤国军,而国军则必须在200米内才能有效杀伤鬼子。包括日本二战时使用的狙击枪97式(可以理解为装了倍镜的三八大盖)在460米进行狙击的话,国军的中正式就算发现了鬼子狙击手也奈何不了,中正式在射程方面无疑是吃了大亏。



中正式的优点

它的优点也就是初速快,伤害高。日本三八式步枪使用的是6.5mm子弹,虽然穿透性方面甚至可以一次穿透两棵树还有杀伤力,但是直接打人的话就显得鸡肋了,也会穿透。所以它造成的伤口相对较小,通常是对穿的两个小洞,不击中要害几乎没事。而中正式它使用的是7.92mm的子弹,这样穿透力虽弱了一些,但是威力上却有着大幅度提升,几乎可以一击致死。伤害比鬼子太平洋上的九九式还高(7.7mm子弹)。所以中正式在这方面是优于三八式的



拼刺刀

中正式比三八大盖还轻一些,这样灵活性就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刺刀较三八式稍长,这样捅的更深,伤害更大。枪身稍短便于携带,而且三八式和中正式的长度差不多,所以中正式拼刺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中正式当时的中国军队也没有大量的装备,多数还是汉阳造。所以说我们的抗日先烈们就是拿着那种武器与日寇较量的,可见先烈们的英勇与智慧。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说到这里,感谢大家阅读,我是南黎


南黎233


武器这个东西并不能直接说谁比谁厉害,更适合什么样的战场才是最重要的

纵横对枪支火炮也很感兴趣,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武器这属于“因材施教”,在越南自卫反击战中,中国步兵使用的主要枪械都是56式,56式冲锋枪,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轻机枪,但是在越南战场因为是热带雨林气候,空气极为潮湿,56式的枪几天不擦就生锈,损耗了太大,而AK47为主体,基本不生锈,所以,AK更适合越南战场。

尽管AK47后坐力大,枪的准确度不高,在热带雨林中一般都是短兵相接,反而是AK47火力压制上很猛。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在来分析分析中正步枪和三八大盖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支制式步枪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种制式步枪,中正式步枪是德国1924年毛瑟步枪(俗称98K)的中国改良版,相对于毛瑟步枪,中正式步枪更接中国地气的地方是更短了一点,也比原来轻了一点,相对于原来的汉阳造,中正式进步了很多。

从1935年开始量产,由于抗战爆发制造中正式步枪的巩县兵工厂没有生产几把,工厂几经搬迁,在加上生产资料不足,在抗战中只生产了六七十万只左右,根本无法满足当时国防的步兵需求。

从参数上来看,中正式步枪口径7.92毫米,弹仓容量5发,弹药7.92*57毫米,全重8斤,有效射程500米。

当然,由于工厂几经搬迁,制造工艺差了点,性能不太稳定,有一些枪只能打三百到四百米远,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有一个学生兵拿的可能就是中正式步枪,卡壳了。

日本的步兵的标配三八大盖

三八大盖是三八式步枪,从1907年成为日本的制式武器,1910年部队基本就普及了该种枪支,一直到二战结束,三八大盖都是日军最基本的武器。

在日军侵华战争中,三八大盖可以说是日本的骄傲,中日步兵之间的对抗,中国的汉阳造被三八大盖打的是遍体鳞伤,中国士兵也很喜欢三八大盖。

三八大盖号称二战中最长的步枪,在当时世界机械化作战思想风靡的情况下,所有的制式枪都采取了缩短和减重的理念,像中正式步枪也是这种思想,但是日本认为在未来日本的主要战场,还是以碉堡等防御工事进行步兵对抗依然是主流方式,以及最后肉搏的长步枪,所以,三八大盖是二战中最长的步枪。

从参数上来说,三八大盖口径6.5毫米,枪重8.2斤,弹匣容弹量5发,子弹6.5*50毫米,有效射程460米。

中正式步枪与三八大盖的对比

从参数上来说,中正式步枪更符合世界步枪的发展趋势,从口径上来说,杀伤性更大一些,也更有力,并且灵活轻便,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虞啸卿在收容站跟大家说中正式步枪比三八大盖更好,其实纯粹是扯淡,按照正常来说,中正式步枪作为后出现的产品,1935年量产的,仿制的对象也是1924年毛瑟枪,远比1907年日本装备的三八大盖要先进。

中正式步枪的缺点是虽然有劲,但是不稳定,精准度上也不如三八大盖,三八大盖因为枪长且口径比较小,弹道比较稳定,因此打的也比较准,缺点也有,就是一打就透,有的时候不是致命伤。

如果从更适合中国战场的角度来说的话,其实还是三八大盖,在中国的战场基本就是构筑工地进行阵地战,缺乏坦克大炮等重火力攻坚,这样的话三八式稳定的性能就体现出来了。

小日本最缺德的地方是,他知道中国缺乏药品,即使是擦伤,弄不好也得恶化腐烂,所以三八式步枪的贯穿伤实际上是对中国缺医少药的部队的一种意志上的考验,本来拿点药就能救活的事,但是你就是没有药,让你眼睁睁的看着同伴的伤口恶化,腐烂,最终整个人都烂了,最后你的意志也逐渐被消磨掉。

所以,在日本人看来,三八大盖更适合中国战场。


史论纵横


先来一组数据,用事实说话

中正式步枪:

口径:7.92 枪长:1110mm 射程:500m 全枪质量:4.00kg 供弹方式:5发弹仓

三八式步枪:

口径:6.50 枪长:1280mm 射程:460m 全枪质量:3.95kg 供弹方式:5发弹仓

可见二者主要区别在两点:长度和口径。

中正式步枪为德国毛瑟步枪的国产版,其优点:枪身紧凑,弹药口径大,7.92mm枪弹在射入人体后易翻滚,对肌肉组织破坏性强,在引进时对枪长加以控制,符合东方人使用特点。

缺点:枪长较三八式短,在近距离刺刀战时缺乏长度优势,虽然通过加长刺刀来稍作弥补,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另外受限于当时的加工水平,该枪普遍构件质量差,导致故障率相对较高,同时由于材料不过关容易出现精度下降。

三八式步枪是二战期间日军主力武器,优点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防尘盖可以有效保护枪膛。膛线高达四条使得子弹飞行极为稳定,提高了射击精度。另外该枪后坐力不大,相较于中正式更适合东方人的体格。

缺点:全枪过长,对于身材矮小的日军来说略显笨重。该枪过分注重射击的精确性,导致子弹稳定性好,意外后果是 这种子弹打中人体后,不会翻滚往往是贯穿伤,而且创口不大,治疗相对简单。

总的来看,使用性上中正式枪身紧凑,更适合亚洲人使用。精度上,三八式更胜一筹。杀伤力上由于三八式子弹口径小不易翻滚,导致杀伤力偏低。近距离作战中三八式更长,有利于近距离拼刺。质量,也是衡量一款武器最重要的方面,受制于国情,中正式品质不稳定,是一大劣势。

综合说起来,还是三八式略胜一筹,但战争不仅仅是一款武器能够决定的。战争的胜负取决于诸多因素,如国家工业实力,部队战斗意志等。国军战力弱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战斗意志不坚决,武器产能跟不上,以及兵员素质差等因素。


武器装备秀


理论上,中正步枪是强于三八大盖的,但实际作战中,三八大盖的性能却要好于中正步枪。

中正步枪和三八大盖应该是最熟悉的步枪,还有一个叫汉阳造,这三支是抗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步枪。尤其三八大盖,对我们的伤害更高,而中正步枪和汉阳造为我们抗战立下过汗马功劳。

中正步枪最初是税警总团在德国采购了一万支M1924步枪,并且得到了图纸,开始生产这把枪。通过测试,这把枪很受喜欢,成为了国军的制式步枪。国军的精锐都是用这把枪,其他地方军的步枪就五花八门了。

中正步枪就是仿照M1924生产的,几乎是双胞胎兄弟。中正步枪的有效射程其实都不一样,根据各个兵工厂的水平,造出来枪品质不同。有的中正步枪有效射程有400-600米,有一些则是连200米都不到,战场上到处都是粗制滥造的中正步枪。

中正步枪的口径是7.92毫米,威力则是大于日军的三八大盖。三八大盖口径只有6.5毫米,射程远,精度高,穿透力强,但是也杀伤力有限。三八大盖的子弹打中人以后,多数都是贯穿伤,一枪两洞。子弹打中人体后,不会造成太大翻滚,伤害没有中正步枪那么大,医治上比较容易。

日军最头疼的是,有时候中国兵明明已经中枪了,结果,还能继续战斗。也就被人戏称三八大盖是打不死人的枪。

虽说中正步枪射程不如三八大盖,但是这把枪在中距离射击时效果却要好于三八大盖。

一战结束后,随着坦克大面积使用,军方发现,士兵最适合的射击距离在400米左右,也为此缩短了步枪的长度。而三八大盖是典型的一战时期的产品,枪长,射程远精度高。这点更适用于当时日本兵在亚洲的战场。

二三百米的位置,中正步枪的杀伤力和停止作用是高于三八大盖的,同时,中正步枪的机动性灵活性是优于三八大盖。但是距离拉开了,三八大盖的优势就完全体现出来了。

白刃战日军优势巨大

三八大盖的长度在一米二七,加上刺刀有一米六多,而中正步枪的长度在一米一,刺刀20公分。这点使得在拼刺中,手持中正步枪的士兵很难对抗使用三八大盖的日军。

如果中正步枪在优良的环境下生产,有足够的后勤保障,工业水平足够,这把枪其实并不比日军的三八大盖差。


军武文斋


中正步枪和三八大盖那个厉害?那先看看两款步枪然后再比较一下。中正式步枪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军队的主要武器。1934年,国民政府向德国毛瑟兵工厂订购了一万支1924式毛瑟步枪,并取得该枪全部图纸,有巩县兵工厂和金陵兵工厂,1935年定型生产,呈报蒋介石,命名为中正步枪,,取代了原来的7.9mm口径汉阳造,成为国民革命军步兵的制式步枪。该枪口径7.92mm,全长1110mm,枪管590mm,全重4.08公斤,初速810米每秒,射程500米,使用7.92*57mm1898式毛瑟步枪弹,旋转后拉枪机,5发弹夹,内置弹仓。

三八大盖是二次世界大战日本陆军最基本的武器,1905年也是明治维新三十八年定型生产,俗称三八式步枪,因其枪机上有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因次被中国军民称之为三八大盖。该枪全长127mm,加30刺刀166mm,使用6.5mm圆头弹,1000米仍然有杀伤力,不仅射程远而且精度好,弹道稳定,不易下垂。曾经有日本史料记载,日本陆军少将饭塚国五郎向前来采访的日本记者摆拍时,被国军神枪手用三八大盖一枪打中毙命。还有一位八路军战士用三八大盖击中日本鬼子的飞行员,击落鬼子的飞机。

从上面看,三八大盖要比中正步枪厉害一些。








一颗小白杨188818128


中正步枪与日三八步枪的比较。一、实际射程,中正800米,三八1000米。但这不是主要的,因为肉眼瞄射五百米外的目标,是很少的。二、准头,三八式要远高于中正式,因为中正式口径大,弹药大,,后座力也大。三、枪长,三八式比中正式稍长,有人认为有利于剌杀,是不对的,剌杀是由训练和勇力决定的,长那么一点影响不大。主要是枪管长些,准头高些。但在掩体中,枪短些更有利于操作,因而各有优点。四、质量就不说了,中正步枪用料质量不够好,膛线易磨损,从而大大降低了准头。汉阳造是打一百枪,中正式是两百枪,枪管就磨损了。四、命中的威力差不多。中正步枪在近距造成的伤害大,日三八步枪在四百米以上的伤害大。五、口径,日三八步枪比中正式小近三分之一,弹铅细长,在空气中的阻力小,飞行较稳定。因而远踞离准头高。


安平144796971


简单来说这两种型号的步枪性能上差不多,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平较差,所以制造出来的步枪比较粗糙,精准度远远达不到正常水平。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中正式步枪兵没有大规模的装备国军,国军手中的中正式是存在一定瑕疵的。

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之后,国民政府便开始了下一代步枪的选择,当时就决定同德国合作,因为那时候中德两国关系不错,德国愿意为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相反的中国也乐于用矿产资源来换取德国的军事技术和装备。所以一拍即合,国民政府同德国进行了交流,最后根据当时的国情选中了1924式步枪为仿制对象。

德国派遣了军事技术人员岛中国,对中国的一些军事工业进行了升级,使得组装1924式步枪不是问题,但是产量却十分少,只得由中国慢慢的来消化,不过好在有了这些工业,否则中国的抗战将艰难的多。抗战时期唱主角的步枪就是中正式,子弹生产也是管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基础,才使得战略相持阶段的国军可以扛下来。

而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中国的东北兵工厂,东北兵工厂在当时已经可以生产捷克式轻机枪,产量也十分可观,并且东北兵工厂是用的英法技术,制造出来的步枪也是性能非常不错的。所以一直有个遗憾就是当时军阀混战,没能把东北兵工厂的技术复制到中国国民政府的兵工厂,如果当时可以,我军将士何至于拿着不可靠的武器打仗。


小司马迁论史


中正步枪他这个是仿自德国的毛瑟步枪,具体他仿的应该是毛瑟g98,也就是98k步枪的原型,不过最让人迷糊的就是中正式比g98还有个改短的设计,这就有点难说是仿了。不过单从设计上看这个中正步枪实际上跟98k可以说也沾点亲戚,两者在设计上都是由g98而来,而且也都有改短的设计,甚至有的抗战老兵战后见到98k的时候以为这是枪栓坏了的中正步枪。

单从设计上来讲由于血统原因中正式还是个不错的步枪,可靠性高,精准度也不错,比之汉阳造之流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而且最主要的是这恐怕也是1937年往后中国唯一能自己大量生产的步枪,其配用的7.92mm毛瑟步枪弹在汉阳造时期就有,在1937年的中国几乎哪都可以补充,地方民团都能给你搞些。可以说那个时候的中正式对于中国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

相比于三八式步枪而言中正式的优点是口径比三八式步枪的6.5mm大一些,而且弹道也不是像三八式步枪那么平,不会有打进去就一个小眼进去多大眼出去也多大眼这种情况出现。

而缺点也有,首先是中正式的枪长因为蒋当年的建议而改短了部分,这确实有利于携带和行军,相比于三八式步枪的长度中正式在拼刺中实在不占优势。其次,其7.92mm口径的子弹后坐力对欧洲人来说并不难控制,然而对于饭都吃不饱的中国军队而言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浩汉防务论坛


理论数据肯定是中正式强,但是实际性能三八式肯定强于中正式。

中正式是仿制毛瑟1924,三八式是仿制毛瑟98k,从理论数据,中正式领先三八式1代。

但是从1937年中日二国的钢铁产量来比较:铁产量,中国不足10万吨,日本309万吨。钢产量,中国不足4万吨,日本640万吨。差距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这就是农业国和工业国之间的差距。

所以说当时的中国兵工厂-汉阳,巩县不可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毛瑟1924步枪。估计也就是外形一样,出产后实际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射击精度差距很大,射程严重不够,故障率狂高。。。

国人一直批评三八式的问题就是杀伤力不够,击中身体后多出现对穿孔枪伤,休养十天半个月后即可重新投入战斗。

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或者就是纯理论的说法,请问三八式子弹击中人体哪里会出现对穿孔枪伤?头部?胸腔?腹腔?四肢?

头部被击中肯定是死亡或重伤。胸腔和腹腔里面都有大量的人体器官,一旦被击中,穿2个孔,在当时的战场上医疗条件艰苦,也是致命伤。骨头被击中,不管是四肢的还是身体的,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所以被三八式击中产生对穿孔枪伤的机会可能也就10-20%,其余不是严重损伤内脏就是严重损伤骨骼,不可能只是轻伤。

总结一下三八式步枪的优点:后座力小适合新兵使用;射程远;弹道稳定射击精度高;设计寿命4万发,使用寿命长;长度最长拼刺优势明显。

很明显三八式步枪各方面性能均优于中正式步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