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中国有哪些国产武器?

克林顿二世323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尽最大努力详尽透彻的回答每一道问题。(当然有时可能篇幅有点长)。希望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上方的“关注”。


抗战中,中国虽然很多武器都是进口的。但国产武器的种类数量也不少,在战场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冷兵器

抗战大刀

抗战初期,由于刺刀工艺要求高,必须由兵工厂生产,其数量根本不够配备中国军队,所以大刀成了中国军队标准装备。无论是中央军、西北军、川军、桂军、八路军、新四军、还是游击队之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这些大刀中部分为祖传之物,在清末或民国由地方刀匠制造;部分由政府兵工厂制造。

喜峰口大捷、卢沟桥事变、台儿庄大捷,伴随着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舍生忘死的战斗,抗战大刀也成了中国军队抗日精神的一种象征。

2.手枪

1.驳壳枪

驳壳枪曾经是中国军人的象征。从民初军阀混战, 国民革命军北伐,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一直到朝鲜战争, 盒子炮几乎无役不与, 和中国现代史紧密的缠绕在一起。虽说,德国进口的驳壳枪性能是最好,但是其昂贵的价格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为了满足市场对驳壳枪的需求,国内开始大量仿制。国产驳壳枪的来源有三种:

  • 中国各兵工厂生产

  • 军队 修械所生产

  • 私人游动修枪、 造枪商贩手工制造

2.勃朗宁M1900

“一枪二马三花口,四蛇五狗张嘴蹬”,罗列的便是6种世界知名手枪,而位列第一的“一枪”,即是勃朗宁M1900。自清末中国从欧洲购买了大量的M1900手枪,对于当时的中国,这种半自动手枪实在具有难以抵御的诱惑。加之其结构相对简单,造价不算十分高昂,中国军械厂纷纷开始仿制,其中以金陵兵工厂和上海兵工厂制造的最为出名。据估计当时仅中国仿制的M1900就多达20万支。

3.步枪

步枪可以说是抗战中,国产旅最高的武器。

1.汉阳造

汉阳造步枪原型为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从1896年开始,汉阳兵工厂开始生产此型步枪,一直到1944年,此型步枪在中国前后生产了将近50年。该枪从清末编练新军一直到抗美援朝,一直在战场上发挥作用,是中国战争史的一个传奇武器。

2.辽十三步枪

辽十三年式步枪,由东三省兵工厂生产。该枪可以说是毛瑟和日式三八步枪的混合。主要装备东北军和过去的奉军,使用毛瑟79步枪弹。它采用了三八式的泄气阀、防尘盖和枪栓,其余参考了德国毛瑟步枪。918事变后,东北军撤驻关内,带来了大量的辽十三步枪。

3.中正式步骑枪

中正式步骑枪,为德国标准型毛瑟步枪的中国版本,使用7.92毫米尖头型毛瑟步枪弹,杀伤力极大。因蒋中正而得名。中正式最后一次上战场,是在朝鲜战争时期,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有不少战士使用缴获的“中正式”步枪在朝鲜战场作战。

4.六五步枪

民国军阀混战中,阎锡山急需武器弹药扩充自己的实力。可山西地处内陆,不能走水路运输,陆路又容易被人卡脖子。于是阎锡山决定自建兵工厂解决问题。不过阎锡山对毛瑟步枪并不感冒,却对日本的三八步枪情有独钟。遂仿制了大量的三八式步枪,称之为“六五步枪”。


5.八一式马步枪

八一式马步枪是一种手动式步枪,于1939年由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技师刘贵富组织研制。该枪的特点是体积小、射击准确、外观漂亮。枪管上的瞄准星被彭德怀誉为“天下第一准星”。最突出的是枪上可自动展开又能固定的三棱刺刀。它的凹进样式易使血外流,刺杀后容易拔出,经过淬火后增加了强硬度,不用时反贴在枪管上,肉搏时按动键钮一甩就可迅速自行固定,这样对争取时间、争取白刃战的胜利至关重要。而且在行军时,不会有明显的刃面反光,有利于隐蔽。

6.川造单打一

1937年9月,十多万川军将士出川向东抗日。川军是杂牌军,又处在内陆省份,进口武器的价格往往是沿海的一倍多,所以整体装备都非常不好,连“汉阳造”都不多,绝大多数川军将士装备的都是四川土造的“单打一”。然而就靠着如此简陋的武器装备,川军却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

冲锋枪

1.花机关

花机关就是德式MP1918系列冲锋枪,包括MP1918,也包括MP1928。国内最早生产花机关的是上海兵工厂,是在1923年开始生产的,之后沈阳、大沽、巩县、汉阳等厂亦先后生产。再后来,几乎所有的军阀控制的兵工厂和修械所都一窝蜂似的生产此枪,出品甚多。最初仿制品中,是以7.65毫米口径为主。

2.汤普森冲锋枪

中国三十年代中国各地的兵工厂曾经大量仿制M1汤普森冲锋枪。仿制较多的是M1921型,口径有两种,山西采用11.25毫米,四川则为7.63毫米。

机枪

1.ZB26轻机枪

ZB26轻机枪,在中国俗称“捷克造”,1926年定型并大量生产。ZB26轻机枪火力凶猛,最大理论射速为500发/分,子弹初速为830米/秒,有效射程800米。射击精度极高,一些熟练的射手可以用其击中几百米开外电线杆上的水壶。操作简单,对一个新机枪手来说,稍加训练,就能提着机枪上阵杀敌。ZB26轻机枪是抗日战争中我军使用最为广泛的机枪。中国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仿制ZB26轻机枪,产量高达4万挺。

2.24式重机枪

1934年,金陵兵工厂取得了德国7.92mm 08式马克沁重机枪的工作图纸。随即按图纸开始仿制,于1935年(民国24年)仿制成功并正式出品,列为国民党军队的装备,因为是民国24年仿制成功,定为“二四式”。

3.三十节重机枪

中国汉阳兵工厂仿照美国“勃朗宁”M1917式重机枪研制的一种重机枪。该枪采用了与马克沁重机枪一样的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汉阳厂于当年10月10日开始量产,由于这一天是民国十年十月十日,所以被称为三十节重机枪。1935年汉阳兵工厂对该枪加以改进,加配备份枪管。

掷弹筒

掷弹简的仿制工作在中国起步较早。1934年国民政府汉阳兵工厂就开始仿造日本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及其弹药,但数量有限。抗战爆发后,以江元方为主的研究人员试制出一种新式掷弹简。经试射,效果较日式为优,特别是射程比日式稍远,于是定名为民国二十七年式掷弹筒(或称二七式掷弹筒)。所用弹药基本仿照日式,仅在工艺和个别结构上予以改良。

掷弹筒因其轻便、机动性好。特别适合八路军、新四军的游击战术,因此倍受我军战士的青睐。我军遂开始了仿制工作。1941年晋绥根据地开始生产掷弹筒,次年4月试制出掷弹筒弹。

火炮

1.二十式82毫米迫击炮

二十式82毫米迫击炮是中国以法国布朗德1930年式81毫米迫击炮略为放大口径至82毫米而成的迫击炮,民国20年(1931年)测试后效果良好而委托在南京的金陵兵工厂生产,同年量产炮180门和弹药15000发。由于是在民国20年定型,故被称为二十式82毫米迫击炮。抗日战争后成为国军主要曲射步兵火力。

2.31式60毫米迫击炮

在20式82公厘迫击炮逐渐广泛配发到第一线之后,中国政府进一步的希望提升步兵单位的随身火力,遂研制了31式60毫米迫击炮。31式迫击炮全长677mm,身管全长601mm,全炮质量19kg,炮身质量5kg,炮架质量9kg,座板质量5kg,最大射程1444m,最大初速 148m/s,最大射速18~30发/分,方向射界11°,高低射界45°~70°。是抗战时期中国生产数量最大的火炮。

3.30年式50倍径37毫米反坦克炮

1938年5月,为加强部队反坦克能力,国民党兵工署下令第 5O兵工厂仿制德国37毫米反坦克炮。然而受战争影响.外购材料迟迟不能运达,仿制工怍直到1940年7月才得以开始。此后经第50兵工厂员工的上下努力,于1941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门37毫米反坦克炮。因当年1942年为民国30年,顾被命名为“30年式50倍径37毫米反坦克炮”。

该炮是当时中国装备的最优良反坦克武器之一。其炮口初速825米秒.最大射程6000米。在400米以内可以击穿40毫米厚装甲钢板。与德国的 PaK一 35/36相比,各项指标并不逊色。

木柄手榴弹

这一时期我国生产的手榴弹以仿制德国StG24式木柄手榴弹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金属弹体、木柄和拉发机构。由于该手榴弹原材料易得,构造十分简单,生产周期短,携行、投掷也很方便安全,因而很快在各个抗日战区推广。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非常欢迎大家来吐槽!!!


东斯坦因


二战中国自己确实装备了一些武器,我们大体分以下类:

  • 枪械类

汉阳造

这是一种仿德国1888式毛瑟步枪,1985年汉阳兵工厂开始生产,1944年停产。

中正式步枪

仿德国1924式毛瑟步枪,1935年巩县兵工厂开始生产

仿日制38式步枪

1928年太原兵工厂仿制,太原陷落以后,兵工厂内迁也有生产,但总体产量不高。

仿瑞士启拉利式轻机枪

1939年停产,只生产了不到2000挺。

仿捷克ZB26式

整个抗战过程中产量最高的轻机枪,多家兵工厂都能生产,据说产量高达4万挺。

24式重机枪

1934年德国向中国赠送MG08马克沁重机枪图纸,1935年金陵兵工厂仿制成功,命名为24式重机枪。

三十节重机枪

1921年10月10日汉阳兵工厂仿制美国M1917勃朗宁重机枪成功,因为是民国10年10月10日仿制成功,所以命名为三十节重机枪。


82毫米迫击炮

(这门炮可是功勋炮,日本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就是被这门炮炸死的,下面是他的指挥刀)

60迫击炮

(没找到二战时期的,拿解放军63式冒充一下,结构差不多)

150毫米迫击炮(也可以不算,二战开始钢材缺乏就停止生产了,但国军还是有装备)

仿德制37毫米战防炮

缺乏反坦克武器的国军,靠这个打日军坦克

  • 其他

27式掷弹筒

巩县手雷

这种手雷抗战时期,中国生产几千万枚,抗战时期算是输出的一大主力了

28式枪榴筒

(我尽力了,真的没找到图片,你们就假装有图片吧)

除了这些装备以外,国产的装备还有很多,我们的大刀片子、解放区造的土炮、拿炮弹改的反步兵地雷这些都算国产装备,我列不全,欢迎大家补充。


经武历史讲堂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在国际上力量十分薄弱,甚至连自身的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在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同时,国内的大小内战也不断发生,既要抵抗外来侵略者又要因为大小的内战不断消耗国力,所以在当时中国的武器只要能力几乎为零,大部分都是靠缴械或者仿造。

所有,最能代表当时国内战斗武器的就是汉阳造步枪,这种步枪是仿造德国1888式步枪,由于这种步枪结构相较简单,所以在当时被大批量仿造,甚至当时许多土匪都是使用的这种枪。



其次出现频率很高的就是中正式步枪,这种枪是仿造1924式德国毛瑟步枪,是中国近代第一种制式步枪,后来逐渐取代汉阳造,因蒋中正而得名为中正式步枪。


最后一个就是当时的民兵神奇大砍刀,是一种在当时最常用的冷兵器近战武器,后来大规模装备正规军,中国大砍刀可以和日本的武士刀相媲美。

欢迎大家评论转发,记得关注我哦~


人文历史百晓生


其实这个国产武器需要好好界定一下,如果说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才能算国产武器,那在我的了解中土地雷可能算一个,其他的不知道了。但是如果说要是以国外的先进武器为蓝本,再引进设计,引进技术自行生产的武器理解为国产武器的话,那在二战中,重武器我不是特别了解,但是还是有非常多的国产轻武器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队主要在本土作战,是二战的主要战场之一,中国军队的主要对手是日本鬼子。由于当时中国的工业实力远远落后于日本,依靠本国工厂根本无法开发重武器,导致军队的重武器装备非常简陋,在火力上远远不如日本军队,只有国民党中央军的少数几个德械师才配备有从德国进口的大口径火炮和坦克战车。

抗战时中国其实有几家非常有名的兵工厂,比如阎锡山创办的山西太原兵工厂,还有大名鼎鼎的金陵兵工厂。在当时,山西太原兵工厂出来的武器都被士兵们加了一个前缀——晋造。比如鼎鼎有名的晋造12响盒子炮,也就是太原兵工厂防制的德国毛瑟式手枪的产品。除此之外,还有晋造汤姆逊冲锋枪,很多玩吃鸡的小伙伴肯定对这款扫车神器印象深刻。晋造的汤姆逊冲锋枪在战场上表现非常优异,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很多时候,拿着晋造汤姆逊冲锋枪的士兵打光子弹跟着部队冲锋肉搏的时候,用汤姆逊当武器。由于当时太原兵工厂的制造水平有限,士兵们用晋造汤姆逊肉搏,很多时候抡一把枪身立马就散架了。

如果说太原兵工厂代表的地方军阀的话,那金陵兵工厂就代表着国民党中央军。当时抗日战场上非常有名的马克沁重机枪,捷克式轻机枪,还有中正式步枪都是金陵兵工厂生产的。当时中国国产的捷克式轻机枪可比小鬼子的歪把子厉害的多,小鬼子甚至把战场上缴获的捷克式拿回去仿制了。

其实金陵兵工厂最值得说的还是中正式步枪,中正式步枪是德国标准型毛瑟步枪的中国版本,正式名称是中正式骑步枪,枪长1.1米左右,枪身非常小巧,便于携带,同时配备加长刺刀,避免士兵在使用步枪进行拼刺时面对巨长的小日本三八大盖吃亏。中正式步枪采用的是和德国毛瑟步枪一样的7.92毫米毛瑟尖弹,大家熟知的毛瑟98K其实也是7.92毫米口径。其实这个口径问题相当神奇,德国自己喜欢称7.90毫米口径,美国人称7.92毫米口径,但是7.92毫米口径流传最广,所以也就采用了这个说法。



其实,一款步枪的好坏根本不能凭数据来判断,而是要看使用者对枪的评价和其实现表现。抗战中的大部分士兵都觉得国产的中正式步枪要比小日本的三八大盖强上很多。因为使用6.5毫米口径枪身修长的三八大盖虽然精度高射程远,但是却因为口径太小杀伤力不如大口径的中正式步枪。而且在当时的作战环境下,以中国士兵的素质,精准射手少之又少,要的是有力的杀伤力和可靠性,所以当时的中正式要比三八大盖更适合中国军队。步枪不用多先进,适合就是最好的步枪。
还有一件国产武器值得一提,那就是当时的国产战斗机——忠-28甲/乙,这是一款战斗机,也是中国人对战斗机生产的第一次有规模的成功探索,虽然这款战斗机只是,用了苏联伊-16战斗机的外形和美国的发动机,武器拼装而成,但是依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实当时我国的轻武器生产具有一定水平,中正式步枪就是一款不错的作品。


赤焰哒哒哒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看怎么个国产法,如果是自主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估计也就大刀片子能算数了,要是只说在本国国土上生产的,那其实还不少。

首先要点名的就是晋造武器,要说阎锡山是真的会过日子,他不仅把山西过成了民国时期的模范省,还一手操办起山西的军工业。

晋造13式山炮,仿自日本四一式山炮,质量差是差了点,往往打几发就哑火,好不容易能打出炮弹,炮管却歪了。但是自己造的总比没有强,况且这东西还能发射日本人的弹药。按照当时的中国国情,这东西也是抢手货了。

晋造88式18毫米野炮,仿的是德国货,1936年到1937年一年间太原兵工厂就生产了一百五十门,射程达11公里,比一些从国外进口的火炮都好用。


晋造驳壳枪,仿的德国货,做工差点,配置什么的都齐全,尤其是口径。德国原厂货用的是7.62。晋造用的则是11.43柯尔特手枪弹,目的就是和当时的晋造汤姆逊子弹通用。没错,汤姆逊也有晋造。晋造驳壳枪如今已经成了抢手货,在美国市场上八千美刀一把。

还有晋造三八式步枪,三八式重机枪,晋造捷克式等等装备在抗战时期曾广泛供应晋绥军,中央军,八路军。为中国的抗战事业立了大功。

说完晋造,再说一个抗战时中国士兵最喜欢的东西,手榴弹。抗战时广泛装备国民党军,八路军,新四军和各种地方武装民兵的武器就是手榴弹,无论是工厂里出来的还是老百姓用土办法造的,其都来源于一种手榴弹,就是德国m24手榴弹,这种手榴弹在一战期间给协约国士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战时又被国国军民大规模仿造,成为我国军民有力的杀敌武器。


守仁读仁


我的回答只是为了弥补刚才那位老兄的不足(枪榴弹)。

枪榴弹:


看过《举起手来》这部电影的观众都知道,那个日本鬼子用来打鸭子的是一种枪榴弹,最后还炸死了一个日本军官。其实二战时中国也装备了不少枪榴弹,这是一种对付敌方轻型装甲的火力支援武器。

二战时的枪榴弹还需要安装复杂的枪口装置,并且需要用空包弹辅助发射并且瞄准还不靠谱,基本靠蒙,不过那个时候有这样的单兵支援武器应该可以说是谢天谢地了。


云非家丶亚瑟


一是小米,二是步枪,三是红缨枪,四鞭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