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藩王的世子继任藩王,那其他的儿子们是怎么安排的?

SiegHeil


借着这个问题,详细解释一下明代独特的藩王制度。

老朱在平定天下的第三年,充分吸取了历代治国的经验教训,而结果是搞出了封藩制度,即:“惩宋元孤立,失古封建意,于是择名城大都,豫王诸子,待其壮而遣就藩服。”

最初分封诸王,都授以兵权,藩王在地方上,拥有一半地方军队调动的权力。即,中央出军队调动的命令后,须藩王之令,兵马才得以调动。其目的是用皇室藩王来镇守边境,以及拱卫中央。

可这个政策,最终酿成了“靖难之役”,朱棣逆袭干掉了朱允炆,随着朱老四的上位,藩王制度的兵权彻底被剥夺,朱元璋建立封藩以巩固皇位的政治理想彻底破灭。但其建立的一套藩王特权待遇却被保留以及贯彻执行了下来。

按明代礼制,皇子封亲王,冕服车旗官邸次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而在传承上,亲王的嫡长子长到10岁,则授金册金宝,立威王太子,长孙立威世孙,冠服视一品。

亲王的其他儿子们长到10岁,则授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为二品。

郡王的其他儿子们,授镇国将军、孙子授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为奉国中尉。

但是,在洪武二十八年又加了一项规定,即王世子必须以嫡长子继承,如果亲王到了三十岁,正妃没嫡子,那么不好意思,其子止为郡王,之后就没有爵位啦。等到王爷和正妃到了五十岁还没有嫡子则立庶长子为王世子,袭封。

虽然承袭爵位遵从的递减原则,但是这些朱家子孙的待遇们,即一生的吃穿用度都包办的政策,一直都是贯彻执行的,凡宗室都需要国家养着,不能自己解俊经济生活问题,

亲王的待遇最好,一年有接近二万五千贯的钱、四十匹锦缎、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锦二千两,盐二百引,茶千斤。郡王公主级别的这个待遇减半,然后郡王诸子到了十五岁,赐田六十顷,然后就让他们的子孙们坐吃等死了。这个待遇是相当地丰厚了,但还有赐田,亲王一级别的赐予田庄千顷。后来没有田赐了,就只能给禄米了。

除了给钱给田给布扯衣服以外,还给盖房子,修坟墓。并且按照相应品级,给与不同的钱来盖房子修坟。比如最低级的中尉这一级别都有123两白银,而且中尉这个级别在六世以后满地都是,一年国家财政开支,从这一项就能看出来是有多么的庞大。

故而有明一代,宗室成为了拖垮王朝财政的一项极严重的社会弊端。


青年折缘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历经数十年的与各地义军的争斗,最终笑到了最后,朱元璋于南京正式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而此时登基不足数月的朱元璋就决定了一件影响大明后世存亡的事件,他说到“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这件事就是效仿商周分封诸侯,当然明朝的诸侯叫藩王,而且也有别于商周的诸侯王。



明朝的藩王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就是说明朝的藩王虽有封地和亲王的爵位,但是其封地的所有权还是皇帝的,而虽有亲王的爵位但却管不了封地的百姓,同时虽有俸禄但却不参与朝政。但是不管如何明朝前期的藩王实力却也是极大的,他们拥有自己的军队和臣属,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朱允炆登基的时候,他才会急着去削藩,在那个时候再不削藩,那些藩王的权力足以影响到皇帝本身。不过最终朱允炆还是失败了,他也成为第一个被地方的藩王兵变打下皇位的大一统王朝的帝王,从这点我们就可以想象当时地方藩王的权势是多么的强大。



不过当曾经的燕王朱棣登基后,他也发觉藩王对于皇权的影响。所以他虽未再削藩,却对藩王做出了种种的限制,最终形成了“藩禁”,自朱棣后诸如藩王不得军队,亦不得干预朝政、所有宗室均不得入朝为官,亦不得从事工商业、两藩王之间非经奏准不得见面、宗室非诏不得踏出封地半步,亦不得私自还京,甚至到后期藩王跟谁结婚都得由皇帝决定。可以说自朱棣之后的藩王虽地位还在,但实际上就是一头头被圈养的猪,他们不能干任何事情就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混吃等死。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在解答明朝藩王对于明朝的危害的啦。而是来回答题主所问的明朝藩王的世子继任藩王,其他的儿子是怎么安排的。

首先明朝皇帝的儿子不管他的能力如何,只要是皇子一律封亲王,岁禄万石。后亲王的嫡长子到十岁就会被封为王世子,视为一品,同时如果后有嫡长孙出生则会被立为王世孙,同样视为一品,之后亲王去世则嫡长子继亲王位,若亲王还没去世嫡长子去世,则之后有嫡长孙继亲王位。



亲王除了王世子外,其余诸子皆封郡王,岁禄二千石。后郡王嫡长子封郡王世子,嫡长孙则封郡王世孙,都视为二品。其继承同亲王一样,若郡王死嫡长子继承郡王,若郡王在嫡长子死,后郡王死则嫡长孙继承郡王。

郡王除了郡王世子外,其余诸子皆封镇国将军,岁禄千石。镇国将军之下的爵位嫡长子和嫡长孙皆不予封号。镇国将军死则长子继承,若长子死则有长孙继承。



镇国将军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辅国将军,岁禄八百石。辅国将军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辅国将军除长子外,其余皆封奉国将军,岁禄六百石。奉国将军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奉国将军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镇国中尉,岁禄四百石。镇国中尉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



镇国中尉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辅国中尉,岁禄三百石。辅国中尉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辅国中尉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奉国中尉,岁禄二百石。之后不管是长子还是其余诸子皆为奉国中尉,永不再降,皆可世袭罔替。



当然不管明朝宗室的爵位如何的降,他们的生活可比那些明朝官员和百姓好的多了,虽然自由被限制,但是好歹是吃穿无忧。而且很对人都知道明朝之所以会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明朝的宗室到后期太过于庞大了,在朱棣之后,明朝的藩王什么都不能干,连出门都不允许,这样的话这些藩王没事就只能在家拼命造娃,久而久之明朝的宗室就越来越多了。再加上明朝对于宗室都会分爵位,并给予俸禄,而且他们又不干活只能等待百姓的供养,并老是站着茅坑不拉屎,在当时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这些宗室占据着,你说百姓能不造反吗?


澳古说历史


据史料记载,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间,宗室人口只有58人,而到了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宗室人口增加到了127。明朝嘉靖年间1529年,宗室人口已经多达8203人。过了24年后,1553年的宗室人口有17661人。万历年间1595年,宗室人口有57000多人。估计到明朝末年的时候,宗室大概繁衍有20万人。明朝有那么多的藩王,而藩王下面又有那么多的子子孙孙,世子之外,其他藩王儿子又该如何安排呢?

明朝把爵位分为:亲王,郡王,振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这八个级别属于皇室宗亲。

亲王嫡长子十岁的时候就被立为王世子,亲王的其他儿子年满十岁就被封为郡王冠服二品。

郡王的嫡长子为郡王世子,郡王的其他儿子就被封为镇国将军。比如说晋王府的庆成郡王朱济炫,他共生育100多个儿子,那么他的这些100多个儿子就都被全部封为镇国将军。

镇国将军的嫡长子世袭为镇国将军,其他儿子就被封为辅国将军。

辅国将军的嫡长子世袭为辅国将军,其他儿子就被封为奉国将军。

奉国将军的嫡长子世袭为奉国将军,其他儿子就被封为镇国中尉

镇国中尉的嫡长子世袭为镇国中尉,其他儿子就被封为辅国中尉。

辅国中尉的嫡长子世袭为辅国中尉,其他儿子就被封为奉国中尉。

奉国中尉的嫡长子世袭为辅国中尉,其他子孙也为奉国中尉。

每年支禄米的数额:亲王10000石,郡王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辅国将军800石,奉国将军600石头,镇国中尉400石,辅国中尉300石,奉国中尉200石

(明朝时期1两银子可以买2石的大米,1石的大米大约94.4公斤,一两银子大概可以买377.6斤。)明末20多万的宗室,生的子女越多,收到的赏赐就越多,人口呈几何级不断膨胀,国家财政不胜负担。巨额的岁禄支出就达到853万石,占全国税粮总收入的37%,老百姓交的税收有限,但是藩王的繁衍生育是无限制的,这也是导致明朝衰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求关注点赞。喜欢文史趣闻的可以关注我,多多交流。


文轩春秋


明朝亲王的继承人能够称作世子,其他爵位继承人并不称作世子。明朝是最后一个施行分封制的朝代,但是明朝宗室不像汉朝、晋朝那样可以自行管理地方藩国封地,也不能像唐朝宋朝那样自由参加科举入仕或者做其他什么事情。明朝庞大的宗室什么都不能做,由明朝直接供养。

而明朝宗室爵位继承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嫡长子世袭罔替,其余诸子降等承爵。”

也就是明朝诸侯藩王的爵位由世子继承以后,其他的儿子能够得到比其父亲低一等的爵位,直到降低到最低等级的奉国中尉,就世袭传承了,哪个儿子都有这个资格继承。


《明史》记载:初,太祖大封宗藩,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

按照明朝的规制,皇子封亲王,下天子一等。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其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为长孙,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后均为奉国中尉。

按照明朝的规制,皇帝的儿子可以晋封为亲王,其王爵之位世袭罔替,由嫡长子册封为世子继承。而亲王除了嫡系继承人之外其他的儿子,一律册封为郡王。

郡王的级别稍微低于亲王,其继承制度也与亲王类似,郡王爵位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儿子一律册封为比郡王低一级别的镇国将军。


而郡王以下的爵位,就不能够世袭罔替了,就需要开始进行降等承爵了。比如镇国将军的所有儿子都受封辅国将军,辅国将军的儿子都受等奉国将军,爵位每传袭一代就降低一等。直到最低级别的奉国中尉,那就世袭传承了。

这也就造成了著名的明朝宗室问题:明朝宗室诸王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又不得从事士农工商的四民之业。明朝宗室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去供养,所有宗室如果没有被废黜,最低也是个奉国中尉而且还能世袭。奉国中尉每年的俸禄大约是200石。明神宗时代,因为宗室规模太大,开始削减宗室俸禄,并且对于宗室爵位继承做出了各种限制。

明朝两百多年岁月,一共实际分封65位亲王,追封22位亲王。在这65支实际分封的亲王中,有16支亲王世系因各种原因被废黜,还有15支亲王因为最终子嗣断绝而爵除。崇祯朝,当时实际的亲王数量有34人。

相对于亲王,郡王规模要大很多,毕竟亲王除了世子之外的儿子都能册封郡王,明朝一共册封924位郡王,一下子比亲王的受封者多出数倍。

明朝宗室疯狂膨胀的同时,却几乎没有任何正面的作用,毕竟当年明太祖留下厚待宗室的规制实在有些过分——宗室无法入仕就算了,也没有自由,甚至连士农工商之业也不准涉及。都不知道明太祖怎么想的,唐宋给宗室很大的自由,也没见出什么问题。明朝的覆灭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并不能单纯说庞大的宗室造成了明灭,不过宗室问题的确对明朝产生了严重的破坏。


澹奕


明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实行皇子分封建制的王朝。但凡是这样的王朝,几乎都会出现一些乱子。这是诸王制下的一个必然现象。汉朝分封有吴楚七国之乱;晋朝分封有八王之乱;轮到明朝分封,则出现了靖难之役,明惠帝朱允炆直接被已经的叔叔给推翻了。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葩皇帝。这个出身乞丐的皇帝为了给自己的儿子们找些事做,尽然不顾分封诸王的历史教训,把他的儿子们都进行了分封并且之国。虽然这个亲王们有爵位却不管民政,有俸禄却不理国事,有封地却不行国政。一切的事务都由大明朝廷统一管理,亲王们几乎就是在已经的封地里混吃等死。

但是,朱元璋为了巩固中央,加强藩屏,竟然允许亲王带兵,尤其是镇守边关的燕王,宁王手下铁骑可以对抗蒙古。这让已经被视为朱元璋接班人的皇太孙朱允炆感到了害怕。因此,朱允炆一继位就开始进行削藩。这一削藩不要紧,没想到燕王朱棣尽然绑架了宁王朱权起兵清君侧,靖难之役爆发了。



靖难之役的结果是朱允炆下落不明,而朱棣当上了大明的皇帝。当上皇帝的朱棣对于藩王进行了一个严格的就藩以及世袭制度。朱棣规定,藩王不得带兵,无旨不得回京,藩王之间不得见面,甚至藩王出封地十里都要向朝廷打报告。

于是,藩王们这一回是彻底沦为混吃等死的境地,而这些藩王们也有着自己超强的生育能力,例如山西的庆成王,一人就生了108个儿子,儿子多到要上表朝廷给他审核。为什么朝廷会来管藩王儿子们的事情?这就是他们有着世袭制度。



亲王只有嫡长子能够继承亲王爵位,其余诸子为郡王。郡王也只有嫡长子能够继承郡王爵位,其余诸子为镇国将军。镇国将军的嫡长子继承将军爵位,其余诸子为辅国将军。辅国将军其余诸子为奉国将军。总之,到了明朝末年,光着些朱姓宗室就有上百万人,每年要拿走国库一半的收入。


傅斯鸿



朱元璋经过千思万考,还是决定给除了太子朱标以外的所有儿子封亲王,成年后,让他们到自己的封地就藩。朱元璋也担心藩王将来尾大不掉,所以对藩王的权限做了限制,明朝的藩王比汉朝、晋朝的藩王权力小很多。

首先,朱元璋规定藩王没有行政权、监察权。在藩王的封地,朝廷照样设立政府机构,有知府等一套机构管理行政、监察、军事等日常工作。

其次,藩王的军事权力严格受到限制。藩王在封地有护卫部队保卫,这些部队几千到近两万人,部队的指挥权还是属于朝廷,不是藩王的私人部队。藩王的军事权力主要体现在打仗的时候,打仗时,藩王受皇帝的委派,作为战区最高统帅替朝廷统领各方部队打战,战争一结束,军事指挥权就会被朝廷收回。

刚开始,藩王人数少,宗室子弟少,藩王的世子将来继承藩王位。其他儿子一律封为郡王。郡王的年俸禄是2000石大米,相当于1000两银子。明朝的郡王应该说从来就没有为朝廷发挥过正面作用,要说有过辉煌表现的郡王,在明朝历史上只有一位,那就是燕王朱棣的二儿子高阳郡王朱高煦。当年朱棣不服建文帝削藩,起兵靖难反抗朝廷,朱高煦敢打敢冲、英勇善战,成为朱棣的得力干将,为朱棣夺取帝位立下悍马功劳。

明朝历史上一共封过947位郡王,这些郡王都是和亲王住在一个城市。比如开封周王的后代,全部都住在开封城里,到明末有上万人,三分之一的开封城是周王家的。

明朝其他的郡王,有时在世子早死的情况下,递补成为亲王,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


坐看东南了


明朝的王室分封制度非常“完善”,简单说,就是每一个宗室诸侯的世子继承,然后其他的儿子按降一等的分封。

当初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农,不但把自己的20多个儿子都封为亲王,还专门制定了一套严密的宗室封爵供给制度:

每一任皇帝的儿子,除了继位为皇帝的嫡长子,其余全封为亲王。亲王每年禄米一万担。皇帝的女儿叫公主,每年每人也有二千担米。

所有亲王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孙子们,除了嫡长子世袭亲王,其余都封郡王。郡王每年禄米二千担。亲王的女儿叫郡主,每年八百担米。

所有郡王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曾孙子们,除了嫡长子世袭郡王,其余都封镇国将军。镇国将军每年禄米一千担。郡王的女儿叫县主,每年六百石米。

所有镇国将军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玄孙子们,除了嫡长子世袭镇国将军,其余都封辅国将军。辅国将军每年禄米八百担。镇国将军的女儿叫郡君,每年四百担米。

所有辅国将军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灰孙子们,除了嫡长子世袭辅国将军,其余都封奉国将军。奉国将军每年禄米六百担。辅国将军的女儿叫县君,每年三百担米。

所有奉国将军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六世孙们,除了嫡长子世袭奉国将军,其余都封镇国中尉。镇国中尉每年禄米四百担。奉国将军的女儿叫乡君,每年二百担米。

所有镇国中尉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七世孙们,除了嫡长子世袭镇国中尉,其余都封辅国中尉。辅国中尉每年禄米三百担。镇国中尉的女儿就没有禄米了。

所有辅国中尉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八世孙们,除了嫡长子世袭辅国中尉,其余都封奉国中尉。奉国中尉每年禄米二百担。

再往下,奉国中尉的儿子们,除了嫡长子可以袭爵奉国中尉,其他就只是庶人了,再没有封爵和俸禄。不过这都已经是九世孙了。


这种制度非常严密合理,但是也存在问题。


首先,是宗室的数量激增。按照朱元璋的算法,大明宗室们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总人数是在呈几何级数膨胀的。而且每一任新皇帝上台,都会增添一批亲王,以及顺次往下递增的郡王、各级将军、各级中尉。


偏偏由于高级宗室们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喜欢没事就多生儿子,多生了儿子就可以多拿俸禄,整体来看是赚钱的买卖。最多的朱元璋嫡孙,晋王府的庆成王朱济炫,竟然生了一百个儿子。这样,明朝宗室的人口,也迅速由洪武年间的几十人,暴增到嘉靖年间的一万多人。到明末竟然达到数十万人。

宗室人数多了,要支出的俸米也多。比如说嘉靖三十一年,全国税粮总收入为二千多万担,而一万多宗室的俸米总额就高达八百多万担,理论上占了税粮收入的三分之一。在宗室繁衍众多的山西、河南等省,甚至出现地方留下税粮不够宗室俸米的奇观。




天外村药房


亲王(太子以外的皇子一律授予亲王爵位)

郡王(亲王之长子世袭亲王,余子皆封郡王)

镇国将军(郡王之长子世袭郡王,余子皆封镇国将军)

辅国将军(镇国将军之子皆封辅国将军)

奉国将军(辅国将军之子皆封奉国将军)

镇国中尉(奉国将军之子皆封镇国中尉)

辅国中尉(镇国中尉之子皆封辅国中尉)

奉国中尉(辅国中尉之子皆封奉国中尉)

奉国中尉之子皆封奉国中尉(奉国中尉的所有儿子都世袭奉国中尉,不分长子、余子)

明朝宗室,既不同于汉晋,又不同于唐宋。

汉晋宗藩裂土临民,犹如独立藩国;

唐宋宗室不胙茅土,其贤能者皆策名仕籍、自致功业,而国家亦赖之,其后杂进诸科与寒素等,而宦绩相业亦相望不绝书。

有明以汉晋唐宋为鉴,对前代宗室政策的内容有扬有弃,形成独自的特色。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即士农工商),并能世袭罔替。明代宗室政策,奠定于洪武初年,完善于永乐年间,包括宗室政治权力、经济待遇和宗禁几方面内容。


一方面保证皇族生活的穷奢极欲,另一方面则极力强化对皇族特别是藩王的控制。

各地王爷们被剥夺了几乎所有的自由,成了高级囚徒。由于不能从事任何社会职业,他们增加收入只有一个渠道,那就是多生孩子。因为多生一个孩子,国家就按等级多发放一份俸禄。所谓“宗室年生十岁,即受封支禄。如生一镇国将军,即得禄千石。生十将军,即得禄万石矣……利禄之厚如此,于是莫不广收妾媵,以图则百斯男。”

皇族们的俸禄直接来自各地的财政收入,皇族人口的几何式增长,意味着财政支出几十倍、上百倍的增加。山西晋王府,明初只需年俸1万石,到了嘉靖年间,增长到87万石。

老朱家的生育率之离谱造成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局面:从明代中期开始,各地的长官惊慌地发现,他们本地的财政收入,已经不够供养居住在本地的皇族。

通过种种巧取豪夺,皇族们累积了天下最多的财富。垄断集团暴利滚滚的直接后果自然是民生的日益困顿。从明代中期开始,历代皇帝不断通过“加派”等手段,将宗藩费用进一步转嫁到人民身上。原本负担很重的百姓更加雪上加霜。

毫无疑问,缺乏约束的畸形分封制度,使得明朝宗室成为朝廷和人民的寄生虫,不断掏空侵蚀大明王朝的肌体,最终轰然倒塌。


生说


明朝的宗室可以说是整个中国历史上繁衍最快最多的朝代。自从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总结了前朝灭亡的原因,认为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王的保护,于是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便把自己的儿子都分封为了亲王。



明朝初年,这些受封的亲王享有封地内的军权、政权,而且朝廷政府每年还会给予极高的俸禄。除此之外,他们的爵位世袭罔替,成为了大明王朝“生生不息”保证制度。



首先是皇帝之子封亲王

亲王嫡长子封世子(袭爵亲王),长孙嫡封世孙(袭爵亲王)。亲王其余子嗣降一级,受封郡王。

郡王嫡长子封长子(袭爵郡王),其余诸子各降一级封镇国将军。

镇国将军之子不论嫡长皆降一级为辅国将军。

辅国将军之子不论嫡长皆降一级为奉国将军。

奉国将军之子不论嫡长皆降一级为镇国中尉。

镇国中尉之子不论嫡长皆降一级为辅国中尉。

辅国中尉之子不论嫡长皆降一级为奉国中尉。

奉国中尉则不需降级,从此之后,世袭罔替,子孙后代都是奉国中尉,享受国家俸禄。



朱元璋因为自己受苦多年,想着让子孙后代都能够享福,所以给了这些皇室宗亲非常优越的条件和俸禄。在朱棣上台之后,各个藩王封地内的军政大权被剥夺,但是俸禄却保留了下来。

明朝洪武年间规定各级宗室的俸禄如下;

亲王10000石

郡王2000石

镇国将军1000石

辅国将军800石

奉国将军600石

镇国中尉400石

辅国中尉300石

奉国中尉200石



我们看到最低的奉国中尉也有200石俸禄,然而明朝的县令也仅仅有90石的年俸。所以在朱元璋安排的这种优越的条件下,整个明朝的宗室迅速扩大。

在万历年间明朝宗室人口出现了几何倍数的增长,万历初年宗室男性人口3万人,如果按照男女人口一比一计算,当时的宗室人口为6万左右。然而到了万历二十三年(1592年),宗室人口竟然达到了15.7万人。到了接近半个世纪之后的明朝末年,大部分学者认为明朝的宗室远超20万以上。因为这一时期明朝国库空虚,很多宗室也就只有挂名爵位了,根本没有俸禄,也就无从安排了。


我是越关


明代是施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包括皇帝在内,每一级爵位皆有嫡长子继承(若无嫡子,则有庶长子继承),其他诸子一律降爵一级。

除了皇帝外,明代宗室爵位分为八个等级,分别是:

亲王

郡王

镇国将军

辅国将军

奉国将军

镇国中尉

辅国中尉

奉国中尉

上述爵位中,最大的就是亲王。明代亲王又称“藩王”,正式封号为“某国国王”,皆以古国名称呼。比如,秦王、周王、燕王、齐王、辽王、韩王等等。

(朱棣在篡位之前,爵位就是燕王)

根据《皇明祖训》的规定:“亲王冠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俟成年,建府就藩,世居京外。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

因此按照明代制度,皇帝的嫡长子被立为太子,其他诸子皆封亲王。而亲王的嫡长子则被立为“王世子”,袭亲王爵,其他诸子降为郡王。

郡王和亲王都是王爵,亲王称号都是国名,而郡王则是用郡县来命名的,比如,长沙王、济南王、太原王等等。但与亲王不同的是,郡王除了分封给亲王之子以外,功臣也可以获封郡王爵位。比如明朝开国大将徐达在其死后就被追封为“中山王”。不过异姓王的爵位只是赐予个人,不能继承,相当于一个荣誉称号。

在理论上“亲王”是不可以授于异姓功臣的。但到了明末天下大乱之时,皇帝为了笼络人心,也封了许多将领为亲王,比如明末抗清名将李定国就被封为晋王。而郑成功也被封为“潮王”,只是由于郑成功坚辞不受,所以才该封为延平郡王。

言归正传,除亲王和郡王以外,剩下的宗室爵位都叫“将军”。

郡王嫡长子被称之为“郡王长子”,袭郡王爵,其他诸子降为镇国将军。

“镇国将军”的嫡长子袭镇国将军爵位,其他诸子降为“辅国将军”

“辅国将军”的嫡长子袭辅国将军爵位,其他诸子降为“奉国将军”

“奉国将军”的嫡长子袭奉国将军爵位,其他诸子降为“镇国中尉”。

“镇国中尉”的嫡长子袭镇国中尉爵位,其他诸子降为“辅国中尉”。

“辅国中尉”的嫡长子袭辅国中尉爵位,其他诸子降为“奉国中尉”。

“奉国中尉”之子全部世袭奉国中尉爵位,并以此爵传世,不再降爵。

从明代的爵位制度中可以看出,明代的爵位是由嫡长子世袭的,没有降爵一说。因此导致明末亲王遍地有,郡王到处走。而这些王爷都是要领俸禄的,亲王在明初的俸禄就达到了五万石每年,郡王也有六千石每年。而终明一世,共计实封亲王65位,郡王924位,这给明朝政府财政造成极大负担。

后来清朝建立之后吸取了明朝的教训,对王爵的册封做了极大的限制。清代的亲王则并非人人有份儿,有的皇子甚至连个郡王都混不上,更有甚者连个贝勒都不是。而且清代绝大多出王爵都不可以世袭,需要降爵。有清一代只有十二个亲王爵位可以世袭,因此被称之为铁帽子王。

(清代的12个铁帽子王之一,和硕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

不过即便如此,清代的皇族宗室也照样由国家供养,虽然负担比起明朝要低很多,但是清朝政府同样要供养数十万八旗官兵及其家属。

清代旗人吃的可是铁杆儿庄稼,而且是全家都吃,相比于明代的宗室泛滥,八旗对清政府财政的冲击同样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