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各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怎麼樣?

冰派正好的易水糖


廣東的城市可以分為幾個梯隊。

第一梯隊是廣州、深圳,全國僅有的幾個一線城市之一。

第二梯隊是佛山、東莞、惠州、中山、珠海,這幾個城市要麼是經濟總量比較大,要麼就是人均GDP比較高。

第三梯隊是茂名、湛江、江門、汕頭、肇慶、揭陽,這些地方的經濟發達程度一般,大概是兩三千億的規模,相當於內陸的較大城市。

第四梯隊是清遠、陽江、韶關、梅州、潮州、河源、汕尾、雲浮,這些地方基本上全部屬於粵北、粵西和粵東地區,經濟總量千億規模,比內陸很多城市還要窮,屬於需要精準扶貧的對象。

在這些城市中,廣州是華南的政治、文化、教育、醫療、交通、對外交往中心,總部經濟、對外貿易和房地產企業發達。深圳是科創中心,東莞是“世界工廠”,佛山是製造業中心(有美的和碧桂園兩個世界五百強企業,和東莞、蘇州並列為中國三大製造業城市)。剩下的城市各有優劣,比如汕頭、珠海、肇慶、江門、湛江等,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之後的機遇,比如潮州、梅州、汕尾、汕頭的僑鄉優勢等。


青年史學家


廣東是我國的經濟大省、強省,2018年廣東GDP達到97277.77億元,已經連續30年位居全國第一。廣東下轄有21個省轄市,是我國省轄市最多的省份,它們2018年的GDP、人均GDP數據如下。

從GDP數據來看,廣東各市發展可以劃為四個檔次。

第一檔是廣州和深圳,作為我國的兩個一線城市,經濟高度發達,GDP都超過2萬億人民幣,位居全國第三、第四名。

第二檔是佛山和東莞,它們的GDP都在8000~10000億元之間,全國排名前25,除了廣深之外,遙遙領先其它地級市。廣佛深莞被稱為廣東經濟的“四大金剛”,它們的GDP總和比我國經濟第四大省浙江還要高。

第三檔是惠州、中山、茂名、湛江、珠海、江門、汕頭七座城市,它們的GDP都在2500~4200億元之間,進入全國城市GDP前100名。

第四檔就是餘下的肇慶、揭陽、清遠、陽江、韶關、梅州、潮州、河源、汕尾以及雲浮,它們的GDP基本上都在2200億元之下,全國100名開外。



從發展水平(人均GDP)來看,可以分為三個檔次。

第一檔是深圳、廣州和珠海,它們的人均GDP都超過15萬元,放眼全國也是前十的存在。

第二檔是佛山、中山、東莞、惠州四個城市,它們的人均GDP都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第三檔則是餘下的14個城市,它們的人均GDP不僅低於全省平均水平,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總的來說,廣東經濟發達,經濟實力強大,但廣東經濟發展不平衡是一個突出問題,總體來看,珠三角九市的經濟最發達、經濟實力最強,佔全省GDP的近80%。而餘下的12個粵東西北地區的地級市發展水平比較低,基本上人均GDP都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如今粵港澳大灣區的推進,未來廣東的經濟發展必將更上一層樓,但與此同時,粵港澳大灣區基本上只囊括珠三角地區,所以屆時可能會加劇廣東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錦繡中源


大國崛起,廣東先行!

廣東省是我國經濟第一大省,擁有21個地級市,分別為: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中山、惠州、江門、肇慶(珠三角9市);清遠、韶關、河源、梅州、雲浮(粵北5市);潮州、汕頭、汕尾、揭陽(粵東4市);湛江、茂名、陽江(粵東3市)。下面蔣昊對每個地級市進行經濟發展分析:

珠三角9市

廣州是一鍋湯、深圳是一股勁、佛山是一盤水、東莞是一磁鐵、珠海是一花園、中山是一盞燈、惠州是一片海、江門是一碉樓、肇慶是一座塔!


廣州的經濟騰飛,是從改革開放開始的,當時的廣州經濟總量要低於國內的天津、重慶,但是隨著沿海地區在改革開放的快速崛起,廣州成為中國南方最大的經濟中心,改革開放初期,全國各地的人開始南下,來廣州發展,所以廣州融合了全國各地的文化,同時又保留了廣東的傳統文化,所以,形容廣州是一鍋湯。

深圳是一股勁,改革開放40年,深圳從一個邊陲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大都市,並且近20年來,深圳已經轉型成為我國的科技創新中心,每年的高交會,都在深圳舉行,2016年開始,深圳靠著一股勁,GDP已經超過了廣州,成為全國經濟第三城。

佛山是一盤水,佛山的工業在全國都是非常有名,初步已經形成了家用電器、陶瓷、光機電一體化、電子信息及裝備製造、紡織服裝等幾大優勢產業,為什麼把佛山形容為一盤水,那是因為不管外界怎麼變化,佛山的經濟依然十分強勁,佛山就像一盤水一樣,以不變應萬變。世界500強總部,佛山佔了2家,分別是碧桂園和美的。

東莞是一磁鐵,這是因為東莞與深圳地緣相接,而且東莞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被三個世界一線城市包圍的城市,所以說東莞就好像一個磁鐵,吸引著廣州、深圳、香港的產業轉移,因此,東莞的經濟活力源源不斷,同時經濟發展水平也領先內地城市。華為、OV等高科技公司,紛紛在東莞扎推。東莞有著良好的製造業產業鏈基礎,吸引眾多企業落戶。所以強大的經濟吸引力,就好像磁鐵一樣。

珠海是一花園,說明珠海的生態環境,城市綠化非常不錯,但正因為如此,珠海的經濟體量稍微落後了,但是因為港珠澳大橋的通車,珠海的區位優勢瞬間起來了,珠海正在從澳門的後花園,變成了香港的後花園,隨著橫琴自貿區的高標準規劃和建設,珠海的經濟發展相信會迎來更好的明天。

中山是一盞燈,說明中山燈飾產業非常發達,中山古鎮,又稱為世界燈都,古鎮發展了30多年,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龐大的燈飾產業鏈,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每年都會來到這裡採購燈飾。為中山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惠州是一片海,巽寮灣、雙月灣、碧桂園十里銀灘,惠州有著非常優質的海景資源,這裡的房價相對於深圳來說,已經非常低了,越來越多的深圳人喜歡到惠州來買房,度假。所以,惠州的經濟發展與深圳的產業外溢,是密不可分的。

江門歷史悠久,最出名的就是開平碉樓,這裡擁有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是中國保存最好的一個碉堡村落,同時,江門也是全國最大的僑鄉城市之一,素有中國“僑都”之稱。2017年江門的GDP就高達2690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率超過了10%,可見江門的經濟發展態勢是不錯的。

肇慶有一座很出名的塔,稱為三元塔,同時肇慶的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有高鐵和城際輕軌與廣州佛山等城市相連。2017年肇慶GDP有2200億,雖然經濟總量不如珠三角其他城市,但是與粵北城市相比,還是處於優勢地位的。

粵北5市

清遠目前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腹地,而且已經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範疇,目前廣清特別合作區的規劃即將出臺,清遠與廣州的輕軌也在建設中,從長遠來看清遠必定會是珠三角蔓延,受益最大的城市之一。


河源,這些年經濟發展落後了,因為地處山區,加上交通不便,所以經濟體量,工業水平跟不上珠三角,但是隨著贛深高鐵的建設,河源未來將實現半個小時到達深圳,同時深圳也有很多項目將會遷到河源,例如目前在河源開放了一個巴伐利亞莊園,我去過好幾次,那裡的設計,規模都還可以,很多深圳人在那裡投資買房,巴伐利亞莊園,包含溫泉養生、遊樂設施、養老康體、醫院、國際學校、田園綜合體等多種項目組成,河源未來將會是粵港澳一個全新的後花園城市。

韶關,這些年一直被廣東耽誤的城市,韶關與湖南郴州地緣相接,很多習性都是一樣的,韶關的氣候與廣東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很多人把韶關看作是湖南在廣東的一個城市,的確如此,韶關市區,有很多湖南人在做生意。韶關的交通還是不錯的,地處京廣和京廣高鐵大動脈,是南下廣州的必經之地。但是這些年韶關的經濟轉型速度過慢,導致經濟總量和經濟結構優勢跟不上珠三角地區。未來的韶關,在經濟上要更快的吸引優勢產業,打造自身的產業集群,做大做強。

梅州和雲浮,這兩個城市太苦了,去過幾次梅州,梅州籍的老闆很多,包括溫氏家族,溫春青、包括五華很多商人,在全國都是赫赫有名,但是梅州本地的經濟體量還很小,發展形勢不太好,在一次飯局上,偶然認識了梅州籍的一位地產商,他的產業在深圳,很少投資梅州,並不是他不關心家鄉的發展,而是梅州的產業配套、經濟實力、包括交通都落後,光靠自己一己之力,很難在梅州發展,所以,梅州經濟要發展,先把產業集群和交通搞上來才是王道!

雲浮是一座石頭城,石頭就是這座城市的特產,去過雲浮幾次,當地都是做石材生意,產業非常單一,由於石材加工對水和空氣的汙染很嚴重,所以,雲浮給人的感覺不太好。如果雲浮要發展起來,應該要走多元化的方向,儘快把低端產業淘汰。

粵東和粵西

這兩塊區域相對來說比粵北好一點,但是與珠三角還是存在很大的距離。

以湛江為例,這座城市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經濟還是非常發達的,但是到了21世紀,經濟的發展速度開始跟不上珠三角,在新一輪的經濟轉型上已經慢了一拍,傳統產業和重工業依然是湛江的主導,而高新技術產業在湛江才剛剛開始,未來隨著北部灣城市群的規劃,以及湛江被定義為廣東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相信湛江的經濟會迎來一次較大的發展機遇。

汕頭作為粵東的中心城市,以及廣東省的剩餘副中心,雖然汕頭也是經濟特區,但是經濟總量卻落後了,汕頭的經濟衰退與湛江的原因是一樣的,都是沒有趕上一波經濟轉型和升級的紅利,大量的潮汕人和湛江人選擇來到深圳發展,把深圳列為第二故鄉,所以,導致家鄉人才流失,經濟發展自然落後了。


總結

每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都有各自的命運,失敗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是成功的原因卻大致相同,都是因為在某一個歷史節點,抓住了時代的發展脈搏,最終,被時代推著往前走,想不領先,都很難!我們很難判斷哪一個機遇就是時代發展的脈搏,我們唯有珍惜每一次發展機遇,才能不被時代所拋棄!


蔣昊說經濟


2018年廣東GDP總量達到9.73萬億,逼近10萬億,連續30年GDP全國第一,已經接近韓國,可謂是“富可敵國”。

深圳市以總GDP24221.98億元奪得第一,雲浮以總GDP849.13億元排在最後一名。

深圳市人均GDP19.33萬元排名廣東省第一,梅州市人均GDP2.54萬元,排在最後一名。

地區發展不平衡,珠三角9城(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惠州、肇慶和江門)GDP總值81048.5億,佔整個廣東省的80%;人均GDP更佔據前9名。

【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好內容等著您】


粵港澳大灣區


廣東雖然是我國經濟總量最大的省份,但是各城市之間由於自然和人文的因素,造成了極大的差異。簡單的來說,廣東可以劃分為珠三角和非珠三角地區。這兩者在經濟發展水平上屬於兩個不同世界。



即使是在珠三角地區(九個城市),也可以明顯的劃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深圳、廣州,第二梯隊佛山、東莞、中山、珠海,而惠州、江門、肇慶可以歸結為第三梯隊。

深圳和廣州毫無疑問是廣東省經濟的雙龍頭,也是嶺南地區的雙子星。兩個城市GDP之和超過了4萬億元,佔廣東省的比重超過40%。並且人均GDP也是遠遠領先於全省平均水平。因此不論是經濟規模還是經濟發展水平,深圳和廣州領廣東乃至全國之先。


(深圳)

接下來,佛山、東莞、珠海、中山等四個城市,在廣東省處於前列。這幾個城市的GDP在廣東也是中等偏上,人均GDP也是超過全省平均水平,但低於深圳廣州。如果說深圳和廣州是猛虎的話,以上四個城市就是小虎。

除了以上六個城市,廣東另外15個地市發展的很一般。甚至有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還不如中西部省份。梅州、汕尾、韶關、雲浮等地市人均GDP不但遠低於廣東平均水平,甚至還達不到全國平均水平。

深廣佛莞四市貢獻了全省七成的GDP,八成的500強企業,八成的財政收入。GDP排在廣東後八九位的地市,總和還不如深圳或者廣州高。差距就是這麼大。


財經知識局


廣東省整體情況

2017年廣東省GDP約為89879億元,位列全國第一,但是分區域來看的話,珠三角地區經濟實力遠超非珠三角地區,存在著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按照廣東省統計局的劃分標準,可以將廣東省劃分為四個區域,其中珠三角地區GDP佔全省比重為79.7%,粵東西北地區合計才佔20.3%,其中粵東部、粵西部、粵北部(山區)分別佔全省的6.8%、7.5%、6.0%。


廣東各個城市發展情況

在GDP總量排名中,深圳、廣州和佛山位列前三名,其中深圳市的GDP為22438億元,廣州市的GDP為21503億元,佛山市的GDP為9549億元。

我將各市數據收集繪製成圖片如下,各個城市GDP情況都在圖中展現直觀展現出來了。我們可以看到廣東省各市GDP總量分佈大致分為了四個檔次,第一檔次為廣州深圳,GDP都超2萬億元,第二檔次為東莞、佛山,GDP都接近一萬億元。第三檔次為GDP總量位於1000到5000億元的城市。第四檔次為不滿1000億元的城市。

從經濟上來看珠三角地區GDP發展良好,可以趕得上世界上一些一流城市了,甚至近年來都有著深圳趕超香港的口號,但是我們看到好的一面情況下,也要看到壞的一面,就是目前廣東省省內經濟發展存在極大的不平衡,單單深圳和廣州的GDP總量就接近廣東省GDP總量的一半了,所以說未來平衡廣東省內不同區域經濟的發展是重中之重。


與財為伴


廣東省是我國第一經濟大省,連續30年來穩佔GDP全國第一位,實力不凡。那麼廣東省的21個地級市用發展的怎麼樣呢?讓我們一起來分析吧!

按照廣東省的區域來分,當地可以分為珠三角、粵東、粵西以及粵北。廣東雖然經濟總量大,但是地區發展十分不平衡。2018年全省GDP總量約為9.73萬億元,可以說是富可敵國了。


廣東省的GDP總量雖大,但是地區之間的差異太大。珠三角9市(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惠州、肇慶和江門)GDP總值81048.5億,佔整個廣東省的80%。粵東、粵西和粵北12市的GDP總值19977.44億,佔20%,發展不平衡,吸血現象十分嚴重。

在四大區域裡面,粵西(陽江、茂名、湛江)並不是最窮的,而粵東(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和粵北(梅州、河源、韶關、清遠、雲浮)才是廣東省發展極其不平衡的地區。從全省人均GDP來看,廣東省前九位全部都在珠三角,粵西、粵東以及粵北竟然沒有一個城市上榜,可見這經濟狀況差異太大。

從人口分佈上來看,珠三角9市常住人口6150.5萬,佔整個廣東省55%,戶籍人口3427.9萬,除了肇慶市外,其餘8市都是人口流入多於人口流出。 粵東、粵西以及粵北12市常住人口5025.9萬,佔整個廣東省45%,戶籍人口4242.9萬,除了汕頭,其餘11市都是人口流出大於人口流入。 總的來說,廣東省21個城市當中,除珠三角9市之外,其餘城市的發展並不是很好。尤其是粵東、粵北地區的城市和珠三角的城市差距不斷拉大,經濟實力較弱,發展還需要全省人民的關心與支持。


生活處處有旅行


廣東經濟發展看珠三角9市,從地域上這9個城市又被劃成了三個一體化城市:廣佛肇(廣州佛山肇慶),江珠中(江門珠海中山),深莞惠(深圳東莞惠州)。

從經濟發展程度上,又分為3個重量級:廣州和深圳是第一極,東莞和佛山是第二極,剩下的幾個是第三極。

從發展側重上,9個城市各有分工:

廣州是廣東首府,華南中心,企業總部基地,華南地區各國領事館駐地,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貿中心,教育中心,有華南最多的三甲醫院,最多的大學。這些是深圳遠遠無法比肩的。

深圳是華南的科技中心,創新基地,最具活力的創業樂土,高科技公司眾多。

佛山和東莞,這兩個城市其實很牛逼,因為這兩個城市有大量的民營製造業工廠,東莞之前被成為世界工廠,港資臺資美資企業多如牛毛,放眼中國東莞製造業在三強之內。其實佛山的製造業比東莞更牛逼,並且都是民營企業,都是踏踏實實做品牌的企業,比如美的,格蘭仕,海天,碧桂園,東鵬,堅美等太多了。

中國製造業三強城市:東莞,佛山,蘇州

其它幾個城市各有特色,就不細說了。


V視財經觀察


十個指頭有長短,一般長的一定是傷殘,是不正常的畸形!珠三角從開發後的那天史上就從沒貧窮過!這是有深厚的地理經濟人文市場物流的背景的,絕對平均的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低級的原始部落經濟體!全省人口大比數向珠三角腹地聚集是不可抗力!人往高處走,哪裡有經濟活力哪裡就聚人聚財,潮汕人再會經商他出來後回去的機會也遠低於百分之幾,粵東粵西都一樣,一個省不可能同時出現多個超級大都市。廣東有兩個龍頭已經是絕無僅有的個案!就業機會,市場規模,物流成本,投資回報,吸收人口,吸金能力,除了廣深,難道還有第三個城市?


小李滷味FKUNIVERSITY


反正覺得我大梅州,首先肯定不可能粵港澳大灣區,粵西也不可能,粵東主要又是潮汕,也融不進去,粵北也輪不到,河源惠州嘛,都是環大灣區的,不跟我們玩,所以覺得梅州是粵東北老大,自成一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