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沒有可能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來自月亮的他


印度自認為是南亞大國,人口規模世界第二,GDP總量日益攀高,經濟增速全球第一就想入非非,要求加入聯合國安理會,成為“六常”之一,然而,這樣的設想能實現嗎?

我們知道,聯合國是伴隨著全面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之後應運而生的,現有的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美、俄、中、英、法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犧牲,才迫使德意日法西斯投降。

二戰期間,印度還只是英聯邦成員國,其雖然在戰爭中有一定的貢獻,但都歸於英國名下,鑑於此,聯合國安理會成立之時,印度無言以對。

多年來,美俄中英法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捍衛世界和平,維護世界秩序,確保國際及地區穩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

縱觀印度獨立後的表現,不是將錫金這樣的國家吞併,就是對周邊鄰國如巴基斯坦等進行侵略,嚴重威脅地區的和平與安全,造成了諸多不安定、不穩定因素,沒有負起大國應有的責任擔當,如何能夠勝任安理會理事國之職?

不可否認,印度在加入聯合國安理會方面曾得到俄羅斯的積極支持,但是必須獲得五國全票通過以及聯合國大會表決無異議的情況下,印度才有可能成功加入,顯然這很難做到。

印度必須靜下心來,在努力發展國民經濟的同時,不斷謀求地區和平與穩定,在國際舞臺上發揮建設性作用,並積極致力於國際搶險救災以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等,唯如此,日後加入聯合國安理會才有希望和可能。祝印度好運。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一、在法理上,印度不具備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可能性

聯合國是目前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國際組織,安理會是聯合國最重要的機構。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分別是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與法國。為何這五個國家能夠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主要是因為在二戰中的突出貢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抗擊了日本法西斯的陸軍主力;美國參戰以後,在太平洋戰場與歐洲西部戰場做出了巨大貢獻;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而蘇聯為抗擊德國法西斯付出了2800萬人死亡的犧牲;英國在德國法西斯橫掃歐洲大陸以後,獨自抗擊德國;法國雖然在二戰之初就宣佈投降,不過戴高樂組織的“自由法國”,也組織全世界法國殖民地反抗德國法西斯。

印度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還是英國殖民地,不僅沒有為二戰作出貢獻,還與日本法西斯勾勾搭搭!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得起死去千千萬萬的抗擊法西斯英雄嗎?

安理會五常

二、在綜合國力上,印度也不突出

印度人口超過13億,雖然有潛力,但是以目前的綜合國力,是在不夠看。2017年,印度的GDP總量為2.597萬億美元,名列世界第七;但是,印度的人均GDP僅為1940美元。印度因為種姓制度、教育水平低,其龐大的人口數量未必能夠轉化為人口紅利!以印度的綜合國力,如果成為了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那麼日本、德國、巴西等世界性大國,也都有資格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還是文章開頭那句話,安理會不是菜市場,不可能一次性接納四個國家成為常任理事國。

印度貧民窟

三、印度入常,不利於南亞地區局勢穩定

印度奉行“不結盟”戰略,無非是在冷戰時期為了同時討好蘇聯與美國。更加諷刺的是,印度在南亞地區推行霸權主義,1974年,印度吞併了錫金,同時不斷插手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等國家的內政!為了爭奪克什米爾地區,印度與巴基斯坦進行了三次戰爭。如果印度成為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國際地位提升,可以想象,會在南亞如何張狂?別忘了,巴基斯坦也是有核國家,會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四、印度無法取得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一致同意

為何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含金量高?主要是因為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印度想要成為安理會第六個常任理事國,需要5大全部同意。除美國以外,其餘四個國家願意多一個印度分享常任理事國的榮耀嗎?不要說別國,首先印度北方的巨無霸鄰國就不會同意。印度想要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只能是白日做夢!

印度總理莫迪

結論:除非印度國力能夠成為世界前三名,不然沒有可能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美國觀察室


誠邀,如題。印度有沒有可能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這真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回答這個問題,小編首先要提一嘴這印度心心戀戀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究竟是什麼意思。

聯合國的成立還要追溯到二戰,眾所周知,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戰爭,沒有之一,從1931年九一八事件算起,在二戰時期有將近200個國家捲入了這場大戰,受到的經濟人員損失更是無法計算,為了避免戰爭的再次爆發,戰後美英法蘇中五國創立了聯合國組織。聯合國與以前的國聯可不同,聯合國對成員國是有限制權的,而掌握聯合國軍事行為的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更是權力最大的成員國。

那麼印度夠格嗎?

實際上五常都是挽人類文明的功臣,現在也是世界大國,主權完全獨立的國家。用這兩點去衡量印度的話。答案就很明顯了。

印度在二戰的時候基本跟著宗主國英國後面轉悠,在南亞戰場上面對日軍的戰績簡直摻不忍睹。至於印度現在的地位,沒錯,印度現在發展得很快,又有核武器作為後盾,軍事力量之強大完全可以在南亞稱霸,但是有一個問題,印度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富裕階層和平民窟基本是一起增長,以至於國內治安極其不好,說不定哪天就有人鬧事,再說軍事,印度雖然裝備不錯,但是印軍的武器是萬國牌的,各種武器兼容性不高且依賴國外進口。突然想起了當年號稱軍事強國的阿根廷因為導彈被法國禁運從而輸給英國的馬島戰役,印度與人開戰,下場可能也差不多哦。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沒有可能,不只是印度,有一樣想法的還有德國,日本,巴西,他們的想法只能是想想,絕無實現的可能。


印度,日本,德國,巴西這幾個國家最近幾年經濟增長,實力增強,國際地位日益高漲,於是惦記上常任理事國的位子。

尤其是日本,為了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每年的會費交的都特別多,相比之下,美國卻常年拖欠。

聯合國的建制已經成型,如果印度成為常任理事國,只會引起聯合國辦事效率的下降,現在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和法國這五個國家分成了三派,美國與英法是一夥的,俄羅斯負責投反對票,中國負責投棄權票,就算是這樣,矛盾依然不斷。



常任理事國的一票否決權堪稱法寶,只要涉及與自己利益相悖的決議,馬上可以一票否決,如果印度或者其他國家加入,會把原先常任理事國的權利稀釋掉。


俄羅斯曾表示支持印度成為常任理事國,因為俄羅斯明白,印度是不可能的,只是為了拉攏印度,如果真有可能的話,俄羅斯肯定會投下反對票。


視野新觀


入常不僅是印度的夢想,也是日本、巴西等國共同的理想。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幹啥的呢?當年羅斯福總統設計的時候就是“五大警察”,進一步說,就是五大國協調一致,當然,後來因為冷戰,安理會也就變成了大國博弈的地方。要大國協商一致是非常難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利益關切,所以常任理事國越多,越解決不了問題。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從決策的效率來說,參與的國家越少,越有效率,如果安理會敞開,讓各國申請加入,那就變成了另外一個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大會主要是個論壇,而不是解決問題的地方。

印度從人口來說,當然有理由在安理會獲得一席之地,但是衡量大國的標準也不只是人口,從地區代表性來說,拉丁沒有國家在安理會,巴西、墨西哥都有理由加入其中,非洲也沒有,南非、尼日利亞也想代表一下子。歐洲的英法兩國國力相對衰落,但是要退出,幾乎不可能。即便英國、法國口頭支持印度加入聯合國安理會,那也是忽悠,真到投票的時候,怎麼去投都不好說。另外,印度加入了,日本怎麼辦?日本是聯合國會費的主要承擔者之一,要印度和日本同時加入?那德國也要摻和一下。所以,要加入聯合國安理會的國家之間是存在著非常激烈的競爭的。

最後一條,安理會就是個特權俱樂部,沒有哪個VIP的會員會願意引入新的會員,從而稀釋自己的權力的含金量。況且,現在安理會還有十個非常任理事國的位子,可以輪流坐一坐,也算是緩解一下緊張情緒,雖然沒有決定成敗的否決票,至少代表性可以有一點。

孫興傑


儘管印度一直很努力地尋求改革安理會併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是印度要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道路仍舊是非常長的。

先來看看聯合國成立以來的幾次改革。1965年的安理會改革,主要是增加了4 個非常任理事國,使安理會成員總數 從11 個增加到15 個。這次改革,主要原因是非殖民化運動後增加了很多新國家,加上不結盟運動的大力支持和推動,美蘇等常任理事國不得不最終同意這一改革。

1979年又開始了新的關於改革安理會的討論和動議,但是這些討論起起伏伏,並沒有實質性地邁出步伐。冷戰結束後,尤其是在當時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推動下,1992年開始了對安理會改革的討論,1993年聯大還專門建立了“成員不限定的工作組(The Open-Ended Working Group)”,在Razali Ismali大使擔任聯大主席期間(1996-1997年),提出了一個三步走的方案(第一步先不指定具體國家,而是先制定出改革安理會的方案;第二步則是指定出具體哪些國家作為候選國;第三部則是進行最終的結果表決),但是這一方案被不結盟運動給否定了,最終無疾而終。

2005年是聯合國成立60週年,四國集團(印度、日本、巴西、德國)將此看作“入常”的絕好時機,投入大量外交資源,一副志在必得的態勢。但是最終仍舊是沒有達成一致的改革方案。2015年,四國集團又一次發力,結果仍舊同十年前無異。這顯示出安理會改革的難度所在,也表明印度短期內要“入常”的概率仍舊是很低很低的。

在安理會改革這一議題上,存在著幾派之間的鬥爭和差異。(1)安理會五常。英法對於改革安理會比較支持,公開表示過支持印度入常。美中俄整體態度也比較一致,但是美國已經宣佈支持日本和印度加入安理會,俄羅斯也表達支持印度。(2)“團結謀共識”運動,主要是反對四國集團的國家組成,巴基斯坦和意大利是領頭者。此外還有阿拉伯聯盟、L69集團、加共體(Caricom)、C10集團、不結盟運動等,各派在具體方案上都存在差別。

根據2008年聯大第62/557號決議,安理會改革政府間談判進程2009年正式開啟,主要討論包括以下主要議題:擴大後的安理會規模、成員類別、地區代表性、否決權問題、安理會工作方法以及安理會與大會的關係等。迄今,各方爭議的焦點是,是否已經足以形成了關於安理會改革的談判“文本”,以及是否同時擴大常任和非常任兩類理事國席位,是否新增否決權的問題。然而,由於聯合國成員仍然缺乏共識,聯合國的安理會改革仍將進展緩慢。而在這些分歧緩解或者化解之前,印度想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夢想,肯定是無法實現的。


林民旺


印度當然能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從過去幾年各界對印度的表態來看,聯合國五常都通過各種方式表達了支持,或者說不反對的意見。包括我們。昨天木叔回答了一個問題是普京為什麼支持印度入常,就涉及到這個問題。

因此在這個問題上不做太多解釋了。

這個問題只想談兩點:

第一,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重要性;

第二,印度成為政治大國的急迫心態。

就第一點而言,雖然聯合國有很多的問題或者瑕疵,但依然是全球多邊外交的最重要舞臺,沒有替代品。任何國家如果能獲得聯合國的授權做某件事,就等於中國歷史上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印度當然能看到聯合國的這種作用,所以從2005年開始正式要求聯合國改革,入常。到現在也有13年了。

聯合國到底有多重要?這麼吸引人?舉個例子——西方國家在發動推翻卡扎菲的利比亞戰爭前,就要在聯合國進行一輪表決。表決多數支持,那就擁有了“尚方寶劍”,行動似乎就名正言順。

印度看到了這一點,當然需要為自己在聯合國謀取更大的權力。這對國家安全也是一個保障。

說個極端的例子,一旦有國家要推翻印度政府,利用聯合國安理會表決來決定的話,印度還沒入常,就意味著它沒有任何能力阻止該決議通過。

如果印度入常,很可能獲得否決權。類似的決議當然就難以通過。木叔只是舉例子,現實中印度政權被推翻可能性沒有。但這能說明入場會給印度帶來極大的安全保障。

印度自然要爭取了!

從第二點來看,印度可不是一直想做“阿三”,而是“想當大哥好多年”了。

客觀而言,實話實說,印度經過1947年獨立以後的70多年發展,也確實積累了很多資本,足以在聯合國安理會謀取更大權益。要是該國如同一個生產力落後的非洲部落酋長國的話,當然沒這個野心。

畢竟印度人口目前僅次於我們,是全球人口第二大國。GDP已經晉升為全球第6。世界銀行預計2030年印度將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經濟第三。此外,它的軍事發展也是全球前10。特別是在第三世界擁有超高的人氣。還是G20、金磚國家等眾多國際組織的成員。

你要是印度高層,難道你不覺得印度應該入常?

所以只要聯合國改革安理會的話,印度是能夠入常的第一人選。這不是誇張,而是事實。

另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一件事,印度其實也為二戰做了貢獻,英國軍隊就有印度士兵,他們甚至還跑到以色列去抗擊德國軍隊。至今以色列還有印度陣亡士兵的墓地,莫迪訪問時還去拜謁獻花。

這就是為什麼印度是聯合國創始成員之一。雖然印度當時還沒獨立,英國人給印度如此的殊榮也應該是有道理的。

還有一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事情。印度人在國際維和上是排名第二的。這也不是木叔亂說,而是聯合國的統計——印度長期在聯合國維和部隊人數上,出力排名第二多,這也是印度驕傲的資本,特別是印度女兵,在聯合國的各種維和行動中很突出,派出的維和女兵在數量上也是數一數二。印度成了支持聯合國維和部隊最大的貢獻者之一,自然要求回報。回報就是聯合國改革後的常任理事國席位。

所以客觀來講,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印度入常都是有理由的。但改革不是一碗水端平,也不是一蹴而就。至於怎麼改革,有什麼樣的條件,那就看各方博弈吧!


木春山談天下



在現有的體制下,印度不可能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除非進行聯合國改革或重建一個新的聯合國。再者,想成為常任理事國的國家不止一個。所以,在每年一度的聯合國大會上,都有國家站出來呼籲進行聯合國改革。但由於聯合國成立的歷史背景,以及聯合國的議事規則等因素的影響,印度等有實力,且有訴求的國家如果想成為擁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等於是難於上青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給別人權力就等於是縮小了自己的權力”。

其實,以印度的體量和印度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的地位,通過改革成為常任理事國並不難。但是,想成為擁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那就太難了,甚至是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因為現有的五常沒有誰會願意多出一個國家來分享自己的權力。而印度等國家真正的訴求卻正是那一張“否決票”。因此,僵局也就形成了。五常的意思是,幾個有影響,且具有明顯代表性的國家可以通過聯合國改革的方式入常,但印度和日本、德國、巴西等幾個國家不同意。他們的訴求是一步到位。也就是說連同“否決票”問題一次性解決。但這顯然不現實。所以,聯合國的改革只能一拖再拖。


自從蘇聯解體後,日本、德國、印度、巴西、南非這五個有代表性的國家便聯合起來向聯合國發難了。他們認為,作為地區性的重要國家理應獲得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席位。他們主要從對世界的貢獻和地區代表性這兩方面來論證自己應該獲得席位。應該說,他們的理由也算充分。但是,他們卻忽略了聯合國的創建背景。聯合國是一個鬆散的國際組織。它誕生於二戰,自然與二戰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現在的五常都是二戰的戰勝國。以他們為主組成的安理會首先是維護二戰的成果,然後才是維護世界的秩序。嚴格的說,安理會就是戰勝國的“俱樂部”。所以別人並沒有理所當然的理由加入。不過,二戰畢竟已經過去很多年,世界局勢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五常也同意改革,也願意順應歷史潮流給予上述國家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但他們卻得寸進尺,勢在必得那張“否決票”,但那又等於是間接削弱了五常的特權。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再者,還有一個現實問題是印度這些國家無法擺平的。比如,即使五常同意印度、日本、德國、巴西、南非這五個國家入常,但他們的區域性內部國家也不同意。比如巴基斯坦認為自己的體量也不小,為什麼印度能進,而我巴基斯坦不能進?韓國兄弟倆也不同意日本進,阿根廷不同意巴西進,尼日利亞不同意南非進,波蘭等二戰受害國不同意德國進。所以,這又成為了僵局。五常的真實態度實際上也很耐人尋味,表面上看來,美國和俄羅斯在公開場合通常會表態歡迎聯合國改革,也同意印度入常。其實,這都是表面文章而已。他們是故意給印度等國賣個人情而已。因為他們明知印度和日本肯定會被“一票否決”!比如德國,雖然在表面上人緣不錯,實力也有,但是,俄羅斯肯定會否決它,美國也肯定不願意它入常。因為,像日本和德國這樣的國家如果入常的話,哪個大國都會不舒服。至於印度能否入常的問題,應該這樣來理解。印度以不結盟運動為自己的外交基石,在世界上口碑不錯。但在聯合國現有的體制和議事規則下,印度不可能獲得具有一票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席位。因為,即使是印度擺平了巴基斯坦,即使是徵得了五常之外所有國家的同意,也會在五常的最後表決中被“一票否決”!除非聯合國被推倒重建。


卞競婉


在新一輪世界格局的洗牌未出現之前,印度無論如何都入不了常。很多人覺得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帝國早已式微,那麼崛起之中的其他大國比如印度、日本、德國甚至巴西等國家是有機會憑藉“實力”加入常任理事國行列的。可他們不願意去考慮的是,什麼叫實力?人口多、經濟增長快就夠了嗎?差遠了。

就說印度。印度是全球僅次於中國的第二人口大國,經濟發展也是每年六七個百分點的速度在狂飆。但那意味著他有實力影響到世界格局嗎?我就問,印度能不能在亞洲和印度洋地區具備跺跺腳大地為之顫抖的實力?沒有!兩萬億美元的GDP在中美面前不值一提,而他的軍事實力在中美俄面前不值一提,他的地緣影響力甚至在英法面前也是不值一提的。中美俄的經濟、軍事和地緣影響力方面是有目共睹的,美國不能制裁的國家還沒幾個吧?美軍不能達到的地方也不多吧?願意跟隨美國的國家也不少吧?俄國則依然保持著對東歐、中亞、中東等地區的巨大影響力,我們呢,在整個亞太地區,這一圈的國家誰不被中國的經濟影響到?誰不為我們的軍力提升感到擔憂?全球熱點地區的問題哪裡不需要我們做“表態”?印度要和三大巨頭比這個就太嫩了。我們就拿印度和被很多人看衰的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帝國來做一下對比。下圖是20世紀英法在非洲的殖民地分佈概況。




沒有錯,經過二戰之後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左右的半個多世紀的獨立狂潮,非洲和西亞(中東)地區所有的英法殖民地都獨立出去了。名義上,他們獲得了政治上的獨立。可事實是什麼呢?在西非和北非這些前法國殖民地國家,法國的影響力依然十分強大,他們用法郎,以法語為官方語言,他們的憲法體系和制度設計全部承襲於法國,法國本土對這些前殖民地的民眾始終敞開著移民通道(法國就是這麼變成黑法的),而法國不算很強大的海軍艦艇每年依然承擔著“維護”這一大片地區政治秩序的“重擔”,法國在西非和北非地區總共駐紮了一萬五千左右的士兵——是法國自己的士兵,不是北約框架內的。


法國大兵在非洲

而這一切意味著,法國對整個西非、北非地區擁有金融、政治、文化、軍事等全方位的影響力,雖然不像二戰以前那樣一聲令下就能召集數萬非洲人兵團去和隆美爾廝殺,但是你只要稍微想一下,他們的金融體系在法國人手裡,政治格局被法國人左右,語言文化上如此認同法國,軍事上需要法國去保護,這種優勢,印度有沒有?在亞洲,誰用印度盧比作為結算貨幣?誰需要印度的軍事保護?誰的政局是印度所能影響到的?沒有。


法國大兵在非洲



而大英帝國和法國的情況其實差不多。大英帝依然深刻影響著南部非洲和東部非洲很多國家的政治、金融、經濟等方方面面。英國對前幾十個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大國在內的英聯邦國家依然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前段時間加拿大和沙特的外交風波中,加拿大就表示過有可能會尋求英國方面的介入,就是一個證明。畢竟深耕了幾百年的殖民體系,要從根上拔除英國的影響力是很難的。究其原因,是英法兩大帝國之前都是把殖民地國家當做自己的領土去治理的,這根深蒂固的關係至今藕斷絲連。印度有英國人的優勢嗎?沒有。可以這麼說,印度只要能管好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就哦彌陀佛了!

那麼在未來,印度能不能做到像英法那樣對地區產生重大影響力呢?別逗了。英法中美俄無論是工業、科技、軍事、地緣影響力等方面都是可以獨擋一面的,印度在以上方面並沒有什麼出類拔萃的地方。很多人也許會從美俄博弈或者美中博弈的角度去看,認為出於拉攏印度的需要,印度很可能獲得入常的機會。沒有錯,俄羅斯有表態過支持印度入常,我們也有過相似的態度,美國也提出了讓人想入菲菲的所謂“印太戰略”。然而這恰恰是印度無法入常的根本原因,因為這首先就表明了印度的國際地位,至少在當下,並不是自己決定的,是被美中俄“操控”著的——一旦印度願意倒向任何一方,另外一方肯定不支持印度入常,而只要印度保持兩面討好的態度,那他就不可能得到其中任意一方的絕對信任,入常就更加不可能。除非,哪天印度可以誰都不鳥,但是誰都需要去鳥他的時候,他的入常機會才會到來。這豈是一朝一夕所能辦到的事情?

而且俄國人為什麼要“口頭支持”印度入常?俄國要是連這種嘴上的漂亮話都不願意說,那俄國還要不要和印度繼續在軍火和能源方面全面而深入且長久的合作?反正一定會有人不同意,那他白說一句“支持”換來的是真金白銀的“實惠”,何樂而不為?


獨釣寒江


我覺得有可能

現在的五常中的英國脫 歐後 不受歐洲待見。蘇 格蘭又急著想脫離英 聯邦獨 立。如果真的做到的話 英國的實力就更大的減弱了。還有歐洲這樣的英國還有實力坐在常 任 理事國的席位上麼。當一個國家沒有經濟軍事或人口支持 他也不會是政 治大國。當年的臺 灣就是這樣被拉下來的。

五 常中兩個有過變化 英國未必不會變成第三個。或者拉新的常任 理事國進來,因為現五常只在歐亞美洲。

如果英國被拉下來 誰會補上呢 或者誰會被拉進來呢。

日 本 中 國絕對拼死阻撓。還有日 本平均年齡48歲 並且還在惡化。理性的想想這個國家要恢復活力要有好漫長的要走。

巴 西 之前經濟很厲害的 我說的是之前....

埃 及 他現在在中東的地位都不如 沙 特和伊 朗

澳大利亞 去過的都知道 這個國家沒有工業 靠賣礦 旅遊業賺錢 經濟也沒那麼舉足輕重 也沒啥政 治 影響力

印 度 開 掛的國度 但是 人口要超過中國了 人口也是資源 並且是重要資源 並且平均年齡28歲 年輕的可怕 中國37歲 美國39歲 經濟總體實力很強 有核 武器 歷史悠久 西方社會很多企業高層都是印 度人 通用英文

印 度的綜合實力比其他候選人都強 所以印 度入 常不是不可能 其實我覺得我們不應該小看印 度 。

以上都是自己瞎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