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为什么用简体字?

川南城际逗逼


新加坡这个国家非常的奇特,它是除了中国以外,世界上唯一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华人占到总人口的74%。既然华人占主体,那么按理说新加坡的国语应该是汉语了。但新加坡的国语并非汉语,而是马来语。

其实马来人在新加坡占比并不高,但由于李光耀一直抱有“大马来西亚梦”,因此新加坡将马来语定为国语。顺便也提一句,当年新加坡并非主动从马来西亚独立的,而是被马来西亚开除后被迫独立的。

不过虽然马来语是国语,但新加坡官方基本上不怎么使用马来西语,新加坡官方的第一语言是英语,第二语言才是汉语(新加坡称“华语”)。

在新加坡建国之初时,大多说新加坡华人的语言都是汉语,但不是普通话,而是南方十多种方言。

很多人将中国分成南方和北方,并且想当然的认为南方的习俗和语言是一样的。但其实南方各地方言之间差距极大,有时根本无法正常交流。于是为了增强华人凝聚力,新加坡官方推行了长达40年的“华语运动”,在新加坡普及标准普通话。

除此以外,新加坡还效仿大陆废除了繁体汉字,开始推行简体字。

推行简体字是李光耀一手提倡的,李光耀先生认为繁体汉字太过于复杂,不利于学习,因此坚决主张简化汉字。

其实不只是李光耀,在二战后,日本、中国大陆,甚至中国台湾都曾对汉字进行过简化。只不过日本的简化程度比较轻,中国大陆的简化工作更为全面,然而由于戴季陶的阻止,中国台湾地区的汉字简化运动以失败告终。

1969年新加坡首先公布了502个简体汉字,此后又在1974和1976年两次公布简化字表。新加坡所公布的简体字与中国大陆基本一致,只有十几个汉字不一样。但是在1976年之后,新加坡完全采用中国大陆的标准简体字。并且新加坡也同时废除了传统的注音符号,取而代之的是大陆地区的汉语拼音。

新加坡之所以采用大陆的标准简体字,主要是为了方便同中国大陆的交流,毕竟文字是用来交流的,而作为一隅之地,新加坡单独搞出一个简化字体系意义不大,还不如与中国接轨,这样便于以后的文化商贸交流。

现在事实证明,新加坡采用简体汉字,说普通话,确实极大地便利了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交流。虽然现在汉语不是新加坡的第一语言,但只要是新加坡华人,一般都会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中国游客在当地旅行没有多少语言障碍。

(作为一个新加坡籍歌手,林俊杰在中国交流完全无障碍,并且不只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也都是会说普通话,像是梁静茹、李宗伟这些大马华人,其普通话都非常标准,在普及普通话方面,海外华人社会要比国内做得好)


千佛山车神


新加坡,亚洲四个发达国家之一,也是除了中国之外华人占比最高的国家,也是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第二个大规模使用简体汉字的国家。新加坡普及简体汉字,这还要归功于首任总理,有新加坡“国父”之称的李光耀。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除了中国之外华人占比最高的国家,在新加坡561万人口中,华人人口超过300万,占新加坡人口比例达75%,每四个新加坡人中就有三个是华人,是除了中国之外华人占比最高的国家。虽然英语是新加坡第一官方语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近代是英国殖民地),但新加坡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与中国同步普及简体汉字。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新加坡首任总量,有新加坡“国父”之称的李光耀,李光耀是祖籍广东梅州的华人。




作为移民国家,新加坡民族成分稍显复杂,主要由华人、马来人、南亚人和世界各地新移民组成,多民族造就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异域风情。但新加坡毕竟是一个华人为主的国家,自新加坡共和国成立起,华人在新加坡的几乎任何领域都占据强势主导地位。因此,汉字在新加坡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而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虽然是个从小就接受英式教育后又留学英国剑桥的学霸级领导人,但是他的国语水平却一点都不差,他还写了一本叫《学语致用——李光耀华语学习心得》的书介绍自己学习中文心得。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宣布自行独立,独立之后新加坡实行“英语+母语”的双语教育政策,这里的母语值得就是中文汉字。新加坡很早就意识到简体汉字对文化知识普及的重要性,由于汉字最困难的就是书写能力的学习,在一点上,新加坡都不约而同的巧妙的和中国同步,那就是大力普及简体汉字。




1969年,新加坡政府教育部颁布《简体字表》,彼时只收录了502个简体汉字。1974年3月又再一次颁布了《简体字总表》,这一次收录的简体字增加到了2200多字。1976年5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发布了更加完善的《简体字总表》修订本。该修订本删除了新加坡本土特有的简体字,以及中国没有简化而新加坡加以简化了的简体字;同年,教育部颁发《异体字表》 和《新旧字形对照表》,删除不必要的异体字,并规范经简化汉字的笔画。此后新加坡的简体字与中国大陆地区通行的简化字基本相同。至此,新加坡简体汉字彻底与中国接轨,其简体字发展普及的时间几乎和中国相同,在这一点上两国可谓是心有灵犀不约而同。


此后,新加坡又废除汉字竖排竖写,改为横排横写。1971年起开始大规模普及汉字拼音。为了鼓励新加坡华人接触学习汉语,1979年9月7日,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新加坡大会堂主持“推广华语运动开幕典礼”,新加坡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汉语推广运动。时至今日,新加坡人的汉语水平已经是除中国之外最好的一个国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李光耀对简体汉字不遗余力的支持普及推广。


大国布衣


新加坡建国时,开国元首李光耀就选择了中国大陆的简体中文,他自己曾经对这个决定做过阐述。基本意思就是,一个七八亿人口的国家,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将来会屹立于世界之巅。而隔洋相望的这个国家-新加坡,基本血统正是中国,有什么理由选择其被赶出大陆,寄隅小岛,将来一定会被统一为一国的流亡政权呢?不能不说李光耀的战略眼光极具超越现实的独到之处。看看今天的新加坡,就不得不佩服一个伟人的远见卓识。尽管后来李光耀也在这个问题上走错了路线,比如,刻意的去中国化,有意识的消除汉语在新加坡的主导地位,但并不影响他作为一代伟人曾经所创造的历史辉煌,其中就包括中国文字的广泛应用和汉语的普及率。


山楂树小路


回答此问题之前,讲讲朋友孩子在新加坡的经历,朋友孩子在深圳上完高中后,去了新国,跟了前妻,不过要跟上新国的学制,相当于从新上一次高中,主要是补习英语,没想到在学习过程中,还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兼职,就是都同班同学学习中文,因为他的同学汉语口语都很溜,但汉字却认不到几个,由此可见,现在的新加坡中文前途也是堪忧的。


新加坡当年选择将繁体汉字简化成简体汉字,是非常明智的。

<strong>

有如下之考量:


1、中国大陆国际地位提升,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替代了老蒋民国在联合国的地位,联合国的工作文字中的中文是简体。


2、中美关系回暖,正在建交谈判之中,日本也已经抢先与中国大陆建交,新国唯美马首是瞻,新中两官方民间交往日益频繁。


3、中国大陆在东南亚(及全球)影响力巨大

,WG继续革命理论影响着东南亚,菲律宾现在的总统也影响在列,新国华人华侨也深受影响。


4、全盘接受大陆文字改革方案,省时省力。新建国后长期以英文为主,导致中文水平急剧下降,繁体学习对于华人而也较为吃力,大陆的简体字方案,正也合其心意。


5、大陆的市场巨大,76年是大陆改革开放的前夜,当时大陆有近8亿人口,市场巨大,新国的眼光不错,76年改为简体字,正是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


新国的选择,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很大,现在东南亚,以简体中文为主。我们出版的教材书籍,出口东南亚,基本不用改繁体。


.

.


【专注说文解字、快速识字、K12全语文、海外汉语,汉字创新思维、汉字国学、解字古诗文】

汉字师认证课程,让你成为一名合格的汉字老师、一名汉字启蒙的宝妈!

想了解详情,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99“

了解《人字学习法》,私信留言:“人”


汉字谷主


我想,这一定与当时执政的李光耀多少有关系。李光耀是有国际视野有些远见卓识的领导人。港澳台用繁体汉字,大陆用简体汉字,港澳台有多大,多少人?面积不过五万,人不及大陆人口一大省之一半,两利取其重,两害选其轻,李光耀是精明的,在这一点上。

新加坡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是个岛国,很小,不及我之一大县,人口三分二以上属华人血统,两广闽浙人后代特多,受大陆影响不少,使用汉字汉语言,传统习惯也同,李光耀也不例外。早几年,我有两堂侄到新加坡留学并在那里工作,一次回来过年,我就与他交流一些问题。新加坡是个港口城市,又已国际化,英语英文不可少,汉语汉文更重要,要长期在新加坡工作生活,而且生活得娴熟自如,就要会汉语汉文,英语英文,马来语,客家话,粤语等。

我的外公在解放前为逃抓壮丁,下南洋到马来西亚的新山,在二十多前曾回来一次,仅带他在马来生大儿回,在我四十后才见外么一面,舅父还比我四岁,使我惊异的是外公离开家乡五十多年而乡音不改,还是讲一样的家乡话,那舅父与外公一样讲一口流利的家乡话,写汉字既懂繁体又会简体。我深度与他交流,他可讲流利的英语,马来语,闽南语,粤语,普通话,家乡话。讲起传统,好象他知道的不少,他这次是回来寻根的,他们都记着根在那里,不忘根的一切,游子在外,怎能忘根忘本?





树德汉硕


我认为这主要是新加坡的“国父”李光耀当时基于新加坡的特殊情况下做出的实用而又无奈的政策选择,是典型的李光耀实用主义的体现。自1965年独立到1990年,新加坡一直维持着与“中华民国”的所谓“外交关系”,李本人与两蒋的私人关系也很好,按理应该采用繁体字(台湾方面很方便提供中文教师),但为何最终选用了大陆的简体中文呢?1.当时李光耀主政下的新加坡正在大力推广讲华语(普通话)运动,目的是改变华人社会中闽南话、潮汕话、海南话、广东话等五花八门的方言,急需一种统一的华人交流语言。 2.新加坡华人的华语水平普遍不高,至少还有10%的华人不会华语,汉字书写就更困难了。3.李光耀本人那时也开始学习中文,以方便他与华人社会底层交流,争取华人支持他领导的人民行动党(PAP)。从他自己的切身体会中,肯定认识到书写繁体中文是多么痛苦的事,普通的华人就不用说了,为此他选择了简体中文。这就是实用主义! 4.至于说后面希望多与大陆交流和看好大陆的发展,我看那时的情形就扯太远了。


良声7238


新加坡使用简体字的历史已久。而新加坡之所以使用简体字主要是因为新加坡居住着大量的华人。新加坡国内大约3/4的人都是华人,这样的现象还是比较少见的而这些华人华裔在新加坡使用简体字也是情理之中所以。<strong>

新加坡之前是从马来西亚独立出去的,当然了当时的马来西亚也不是现在的马来西亚。当时的马来西亚是由现在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组成的。所以独立出去的新加坡一直使用的也是马来语。也因为这个原因马来西亚语就成为了后来新加坡的国语。

作为新加坡的国语马来西亚语后来在新加坡国内并没有被重视,其中的原因是因为新加坡的当局者想要区别自己和马来西亚同时新加坡国内的人大部分以华人为主所以后来新加坡的国语马来西亚语也就慢慢的淡出了新加坡。

虽然新加坡广泛使用简体字,但是新加坡的第一语言却不是汉语。在新加坡英语是他们的第一语言。新加坡的上层社会统一使用英语作为双方交流沟通的语言。新加坡大力的使用英语主要是为了便利新加坡和外国人做生意,同时也是新加坡迅速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普遍了英语之后新加坡经济确实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了后来的“亚洲四小龙”。


汉语在新加坡国内也占据了重要地位,由于当地的华人众多所以在新加坡汉字也被广泛的运用。很多华人在做生意的时候也都是运用汉语,所以新加坡使用简体字一点都不奇怪。

<strong>

海狼观察


李光耀在六七十年代中国大陆还全面落后时就做出此决策,弃用台湾省老方案,全盘改用大陆汉字语文方案,是对中国前景看好,是支持。只此一项李光耀也够的上中国表彰的十名外国友人改革友谊奖章。


耿大律师


我2016年带我老婆女儿和我妹妹一家去新加坡,我一堂伯父在新加坡就是教华语,不管简体繁体都能看。70多岁了。一堂叔是会听会说,但不会看华文。叫我把我们一行6人的名字用英语标给他看。他载我们去鸟山公园,让我们进去,自己在外面等。我们想出来的时候我愣了。华文他看不懂,我想叫他在哪里汇合,我们要出去了,我英语不会发,我那时候也还没加他微信,他也很少用。我怕我出去找不到人,又进不来。临时找一个服务员大妈(应该60岁上下)帮我发英语...


醉汉心声


新加坡最后中文可能消亡!因为该国的国语是英文。很多年轻人都不会写中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