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连级规模的战斗,枪械的战损率是多少?

十年RPG


对于各国军队陆军步兵而言,连级是最基本的作战单位,一般由三三制组成,即每连下辖三个排,每排下辖三个连,因此一个步兵连由九个步兵班组成,而步兵班是组成连队的骨干,是连队最基层的战斗单位。

枪械包括一定数量的火箭筒和榴弹发射器,是步兵连最基本的武器装备,一个齐装满员的步兵连,足以支撑一场中等以上的战争,只要战术运用得当,凭借有利的地形地貌,有可能阻挡对方营团级的进攻。

在抗战剧《亮剑》中,李云龙率独立团攻打平安县城时,命令第6连和区小队等地方部队协同作战,在褐阳沟方向阻击前来增援的日军吉野联队,第6连占据了有利地形,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尽管坚守了8小时,最终全军覆没,却出色地完成了团部下达的死命令,要知道日军一个齐装满员的步兵联队有3800人左右,且战斗力非常强悍。

从影视剧中,可以判断出第6连的轻重机枪全都已战损,由于是自动枪械,战场威力大,因此成了日军掷弹筒和迫击炮重点打击的对象,轻重机枪手包括副手全部战死。

最终,黄连长自己操控一挺九二式重机枪,与数名弹尽粮绝的战士,不愿成为日军的俘虏,就拉响了一个炸药包,与占领阵地的部分日军同归于尽。

战斗结束时,全连枪械战损极大,仅剩下了为数不多且破旧不堪的步枪,还缺胳膊少腿,事实上已经不太好使了。

目前,我军步兵连的武器装备主要有,92式9毫米15发弹匣供弹的手枪、95式5.8毫米30发弹匣供弹的自动步枪(以及部分95B式5.8毫米30发弹匣供弹的短自动步枪)、88式5.8毫米10发弹匣供弹半自动狙击步枪、95式5.8毫米75发弹鼓供弹的班用机枪(可与95式步枪的30发弹匣通用)、88式5.8毫米150/180发弹链供弹轻机枪(状态时),200/250发弹匣供弹重机枪(状态时)。

此外,还装备有89式12.7毫米50发弹箱供弹的大口径机枪、部分95式步枪枪挂式35毫米口径榴弹发射器、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89式80毫米单兵火箭筒、69-1式40毫米火箭筒等。

另外还包括77-1式、82-1式、82-2式等三种手榴弹,具体配发何种手榴弹,应视战时后勤部门提供而定,一般为便于统一管理,只配发其中的一种。

综上,一个步兵连级作战单位,通常有大小枪械90余支,包括40火、80毫米火箭筒、35毫米榴弹发射器等,倘若发生像抗战剧《亮剑》中第6连这样的战斗,必须钉在阵地上多长时间,不得后撤的话,面对人员和火力优势对手的打击,全连上百号人战损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战争不是儿戏,不要说是一个连,就是一个师、一个军被包了饺子,全都吞进肚去,都是不稀罕的,尤其是二战的苏德战争,创下的人员死伤人类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因此,对于一个连队来说,其最终结果全都战损的话,轻重机枪绝对都是对方优先摧毁的目标,可以说全都战损,至于步枪特别是手枪这类枪械,保留下来的可能性却极大。

一场中等规模的冲突,全连可能有大部分战士包括枪械都能很好地保存下来,全面大规模战争,像斯大林格勒这般战争,都是一个营、一个团、甚至一个师的将兵力填进去的,区区一个连级作战单位,还不够对方炮火塞牙缝的,其结果只能是全都战殁,绝无生存的可能,枪械的战损率远在90%以上。


国平军史


现代战争,连级规模战斗,应该算大场面了,一边一百多号人,作战区域全展开,差不多要一平方公里。但是问题提到连级规模战斗,枪械战损,这个概念有点难确定,同样连级规模战斗,步兵连,装甲步兵连,坦克连……

我们姑且算步兵连,两个连展开,以决战态势互攻,因为很难想象一个连在已设阵地摆出防御态势,对面指挥官会用一个连去进攻,这种攻防战,就算防守方地形有利,进攻方无法展开队形,那么后方火力支援,也绝对不会是连级的,那就没什么意义,你一个连防守,人家直接一个大航弹,有什么好说的?那么对等攻势,也只有双方都有决战决心,在某块区域,各自投放一个连这种情况了,去掉美军那种步兵小队都可以乱叫空中支援,或者沙特那种开着坦克,一听游击队枪响,就跳坦克跑路的奇葩,我们按装备,战斗素养,战斗意志都差不多,且双方天时地利大致持平,也都没有后援,就是按对等连级装备武器PK的话,我觉得枪械战损一般不会超过阵亡人数,枪械武器肯定是随身的,相对人体,体积小,坚固程度高,人死了,枪没事很正常,枪给打坏了,人反而没事,那得算一个小小的传奇,够吹一阵的。



战场情况下,中炮那没话说,人枪俱毁,远一点的,人被弹片打死,枪多半没事,战场上,造成最高死亡率的那些小破片,对枪械损耗却不是很大。所以连级规模战斗,除去赢家通吃,被胜利方打扫战场之外,双方各自撤退的话,枪械损耗,不会高于战亡率。


李三万的三万里


连队一级的战斗,现在来说已经是很大规模的战斗了,通常投入战斗的步兵连,如果是步兵连进攻,通常目标是夺取敌军一个排的防御阵地,如果是步兵连实施防御,那么要抗击敌方一个营的进攻,如果是步兵连实施防御,那么现在的情况下,一下子出动一个营的场面是不多见了。

对于一场战斗来说,有几个数字可以反应战斗的激烈程度,枪械的损坏率是一个,枪械的损坏率越高,说明战斗越激烈。一般轻武器的损坏率是通过战例统计分析的办法来估算,就是根据过去作战经验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轻武器损坏的一般概率,再进行适当的修正。一般来说,摩步师进攻战斗中,轻武器的损坏率可以到8%到15%,坦克师和机步师在13%到23%。

在解放军的战史上,有几次战役轻武器的战损率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一个是上甘岭战役,在上甘岭战役爆发的第一天,志愿军守备部队是2个连,共打坏转盘机枪10挺,冲锋枪62支,步枪90支,占所有武器的80%以上。损坏率高的原因是发射的枪弹数量巨大,超过了武器的承受能力,我没有能够找到美军方面的数据,不过估计应该没有这么大。

还有一个战例是一江山岛登陆作战,解放军陆军登陆部队出动一个加强团。使用武器冲锋枪1529支,损坏62支,战损率4%。轻机枪220挺,损坏6挺,战损率3%。重机枪70挺,损坏3挺,战损率4.3%。从这个方面来看,一江山岛的战斗激烈程度远远不如上甘岭。

不过由于现在战斗中轻武器的使用频率也没原来那么多,现在的战损率应该没有那么高了,不过现在最清楚这个数据的是美军和叙利亚政府军,只有正规军才会进行这个方面的统计,来确定在准备一个战役以前,需要储备的武器数量。


有痰


众所周知,战争是烧钱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钱就是被军费所消耗的,因为打仗装备就会损坏,要接着打仗,就只能继续制造新的武器或者买军火,这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大发战争横财;说到这有不少小伙伴就会想知道,枪械的损失率到底有多大呢?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大规模的战斗我们也不好进行估计,所以今天我们根据数据来推测一下连级规模的战斗枪械的战损率在哪个范围。

下面以解放军为例,标准步兵连拥有战斗人员96名,即3个排,9个班, 标准装备为:手枪有54式和92式共6把;自动步枪有56式、81式、95式、02式等共51把;轻机枪有56式、81式、95式共计9挺;另外还配有40毫米的火箭筒18具;狙击步枪:85式和88式有9杆。

具体的数据其实也要分很多情况来讲,如果是在战争初期,那么由于双方作战经验的原因,人的死亡率是相当高的,以对越反击战初期为例,个别连队的伤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人的伤率都高达百分之九十,所以枪械的损失率也就可想而知了,随着战争的进行,双方作战人员的军事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员的阵亡率会下降,而枪械的损坏率也会随之下降。但是正常情况下都是在人员的死亡率周围浮动着,毕竟“枪在人在,枪毁人亡”这句话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如果是加强连级别的战斗的话,枪械的损失率会变的更高,因为加强连一般会配备一到俩门的火炮,以及更多的大范围杀伤武器,那么打仗的时候火力强度就会大大加强,自然而然的枪械的损失率也就会提高。


浩汉防务论坛


那得看什么样规模的战斗,以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15军为例,战前刚成建制换装苏制武器,基本全新,以其中一天的战斗为例:15军2个连队在一天的战斗中发射子弹40万发,手榴弹1万多枚,全连转盘机枪几乎全部损坏,损坏62支冲锋枪,60支步枪,占全部武器的80%。可见在真正激烈的战斗中,武器装备的损耗极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