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纳粹德国除了虎式坦克,还装备了哪些主力坦克?

宇泽历史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装甲部队闻名世界,除了虎式坦克外,纳粹德国还装备了以下几款坦克。

1.一号坦克

一号坦克,是德国于1930年代初研制的一款轻型坦克。一号坦克的成功研制标志着纳粹德国坦克部队开始走向复兴并逐步强大起来。作为一种过渡型坦克,Ⅰ号坦克是为满足装甲兵训练需求而研制的,因此又被称为“训练坦克”。

2.二号坦克

1934年德国陆军部提出了要发展重量10吨,装备20毫米火炮的装甲车辆的计划,这就是二号坦克的由来。底盘由MAN公司制造,每侧有6个小直径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采用2个一组的板弹簧平衡式悬挂;炮塔有克虏伯提供,炮塔比一号坦克的大并且装有一门KWK30型2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拥有大型防弹板的7. 92毫米机枪,使用视野宽广的蔡斯潜望镜。前部装甲厚度达到了30mm。最大速度达到了55km/h 。

3.三号坦克

三号坦克1939 年装备德军,是战争初期德军闪电战中的主力突击坦克,伴随着德军征服了法国。从波兰到法国,从巴尔干到北非,从巴巴罗萨到莫斯科,Ⅲ号坦克毋庸置疑地成为德军的主力坦克。主要武器为一门50mm KwK 38 L/42或50mm KwK39 L/60炮,同时装备3挺 7.92mm MG34机枪,最大公路行驶速度40km/h。三号坦克是德军第一种火力、防护和机动性能相对均衡的坦克,在德国坦克发展史中有重要意义。

4.四号坦克

四号坦克,是二战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武器之一,最高时速40km/h、 装 备 75mm 火 炮 。在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西西里岛、诺曼底、阿登等战役中,Ⅳ号坦克一直是冲锋陷阵的主力之一。由于德国生产能力不足,因此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Ⅳ号坦克一直保持了批量生产,以弥补德军“虎”式、“黑豹”式数量的不足。1937—1945年,Ⅳ号坦克共有 10 个型号,总计生产 8 000 辆,是战争期间唯一保持连续生产的坦克,被德军士兵称为“德意志军马”。

5.“黑豹”中型坦克

在苏德战争之前,德国坦克性能偏重机动性,不太重视火力和防护。但在苏德战争开始后,面对火力和装甲强大的T-34和KV-1后,德国坦克火力和防护不足的缺点被暴露出来。于是,德国研制出了,Ⅴ型号“黑豹”式坦克(或“豹”式)。

黑豹坦克,最高行进速度46千米/小时、装备一门75mm坦克炮、两支MG34机枪、正面装甲厚度100mm。于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中首次投入实战,一直服役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战争后期,该型坦克与IV号坦克是德军并列装甲主力。它和苏联的T-34中型坦克是二战中最好的中型坦克。

6.虎王重型坦克

虎王”重型坦克是二战时期德国重型坦克,该坦克采用了不少“虎”1和“黑豹”坦克的部件。虎王坦克用倾斜装甲设计,防护性能极为优异。车体和炮塔正面的装甲厚度分别达到150mm 和 180mm,在二战期间想要从正面击穿“虎王”坦克几乎不可能。采用 88毫米L71倍口径坦克炮。不过,虎王坦克虽然威武霸气,但是全重达到创纪录的70吨,比今天美军的M1主战坦克(60吨级)还要重,而且由于时间紧迫,采用了和虎式和黑豹一样的700马力发动机,所以虎王虽然威猛但却过于笨重。

注:“鼠”式超重型坦克,战争结束时还处于研制阶段,没有入役装备部队。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打个广告,喜马拉雅APP搜索“王存旺”,希望喜欢的朋友可以听一下。


东斯坦因


二战期间,德军的主力坦克有以下几种:

1、二号坦克

二战刚开始 德国的坦克主力是二号坦克,三号坦克负责火力支援。在波兰战役与法国战役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到1942年底,绝大多数二号坦克退出一线战斗。

2、三号坦克

三号坦克是二战前期德军装甲主力,在西欧战场立下赫赫战功。它十分重视机动性、装甲与火力的平衡,符合德军早期的坦克理念。

苏德战争爆发后,37mm、50mm口径坦克炮的三号坦克慢慢落后。库尔斯克会战后,三号坦克退出作战序列,逐步改造成三号突击炮。

3、四号坦克

这是一款经典坦克,也被称为“德意志军马”,足见德军对它的喜爱。

库尔斯克会战后,四号坦克换装75mm长身管坦克炮,成为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四号坦克被改装成多种类型的战车,例如突击炮、自行反坦克炮、弹药运送车、架桥坦克等。其性能可靠,用途多样,稳定简单,便于大量制造,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4、黑豹坦克

黑豹坦克就是五号坦克。

1943年中期至1945年,苏军新型T-34-85、IS-2等坦克起来越厉害,四号坦克已经难以应对。

虎式和豹式坦克成为对抗苏联T-34-85坦克的主力。其中豹式坦克拟取代四号成为主力,与重型坦克一同作战。

豹式坦克被认为是二战中最好的坦克之一,与T-34-85齐名。豹式坦克一共生产了6000多辆,仅次于四号坦克。

5、其他非主力坦克。

还有虎王坦克、鼠式坦克、E-50、E-75、E-100坦克等。这些坦克要么产量很少,要么完全没有量产,算不上主力坦克。

鼠式坦克

二战期间德国的坦克大体就是这些,除此这外,还有大量的坦克歼击车、三号、四号突击炮等装甲车辆。


和风漫谈


虎王坦克

虎王坦克是单独于虎式坦克设计的。外观上与虎式的区别在于类似豹式坦克的炮塔和倾斜装甲。重量大概是70吨左右,主炮是可怕的kwk43/71型88毫米火炮,是纳粹德国投入战场的坦克里,差不多最重的一个了。火力和防护没说的,但是它也有缺点,70吨的重量让虎王难以适应复杂的战场环境,虎王最怕的是下大暴雨,雨水会使得周围环境变得泥泞不堪,导致坦克难以行进。而且,虎王的装甲基本是铆焊接上去的,实际看来这些装甲不结实,挨了几炮以后,焊口自己就开裂了。它还有传动系统经常故障等缺陷,就不一一提了。

pzkpfw-IV军马

可以说,公认的,军马才是德国最成功的坦克,而它最初的设计目的是支援步兵,后来发现三号坦克不够用了,它才得以替代三号坦克承担主要作战任务。主炮是短小的24倍75毫米口径主炮,后来随着t34危机的出现,它后来的衍生型号的主炮也是越改越长,装甲也是越来越厚,h型还有裙板。

pzkpfw-V豹式坦克

德国版t34,不少史学家对它的评价高于虎式,首次在坦克设计中采用倾斜装甲,主炮口径75毫米。直到战争结束,豹式坦克共生产了6000多辆,虎式也不过是1600多辆。值得一提的是,它是一辆中型坦克,而重量达到了45吨。

其他还有三号坦克,轻型坦克有38t,二号坦克,还有用作侦查的山猫坦克和一号坦克,斐迪南自行火炮,三号突击炮和四号突击炮,蟋蟀自行火炮,突击虎等等。




4455886699


主要就是四号坦克和豹式坦克,这两者才是二战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武器,虎式坦克本身产量不足,而且主要是被集中装备给装甲营等这些单位,很多普通装甲部队是无法得到虎式坦克的。

四号坦克有着德意志军马的美誉,是二战德军中经历了整个战争的坦克型号。四号坦克最早在二战之前就已经开始进入德军服役,不过早期的四号坦克主要是负责支援步兵作战的,其也仅装备一门短管步兵炮,而反坦克任务主要是依靠三号坦克。

后来德军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敌军坦克威胁,因此继续更强的坦克,但受制于研发进度,只能先基于现有坦克改进,而四号坦克底盘更好,所以四号F2型开始换装KWK40式75毫米长身管坦克炮,能有效地摧毁敌军坦克,并发展出H、J等型号,是二战德军的绝对主力坦克。

而豹式坦克则是战争中后期德军的另一个主力坦克,其在研制之初就是定义为接下来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坦克。其装备一门70倍径的75毫米坦克炮,火力很强,不过其吨位却高达40多吨,使用这样的火力确实比较浪费吨位,而且侧面装甲防护过于薄弱,即使是二战早期的反坦克炮也能摧毁。不过这并不影响其历史地位,豹式坦克生产了6000多辆,并广泛装备给各德军装甲部队。


战争之王


要说二战纳粹德国的主力坦克,这就要分前期和后期来说。

1939年纳粹德国闪击波兰时,当时德国的装甲部队主要装备的还是以1号、2号、38T这些轻型坦克,三号和短管四号坦克都很少。尽管四号中型坦克于39年开始量产,但即便是时至1940年的法国战役期间,德军装甲部队里列装的四号坦克仍然很少。所以说德国横扫西欧的装甲主力,仍然是诸如2号和3号这样的轻型坦克。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集结550万兵力,从三个方向对苏联发动了突袭。此时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已经变成了3号坦克,也装备了一定数量的4号短管支援型中型坦克,但进入苏联境内的德军装甲部队,马上就遭遇了苏联红军装备的T-34坦克和KV重型坦克,这时的三号的37毫米主炮在对付上述两种坦克时,显得十分吃力,而对方却能在较远的距离上轻易撕开自己正面装甲。此时的德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得益于优于对方的战术以及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偷袭。


但经历几个月的战争后的苏联人逐渐适应了德国人的打法,在当年冬天让德国人在莫斯科城下折戟沉沙。因“T-34”噩梦,导致德国急于研制一款克制苏联T-34坦克的坦克,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了虎式和豹式等动物园陆续出现。而战争中后期,德国装甲部队的绝对主力其实是长管4号坦克,即G型、H型和J型。


原创不易,各位看官如果觉得肥鹅回答得还不错,不妨顺手点个“赞”,肥鹅在此给各位衣食父母们致谢了。

彼得堡的肥天鹅


二战时,四号坦克极其各种改进型号是德军的绝对主力,从始至终四号打完了德军的所有战役。其次就是黑豹和虎式了,德军坦克的辉煌战绩基本上来自这两种坦克。虎王产量不高而且可靠性也不高属于基本上没发挥什么作用的车辆,二号三号前期数量不少配合四号属于闪电战的主力,但在遭遇T34危机后逐步下马。还有一种38t坦克属于捷克产的,性能还不错的一种轻型坦克。至于传说中的鼠式超重型坦克还处于样车状态二战就结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