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血明目補肝腎,每天一碗,人人吃的起的究竟是什麼?

垂直空間


回答了這麼多題主的問題,發現不少小夥伴過於迷信一、兩種食材的效果。或是對食材有過多的期許。

這裡給讀者朋友推薦幾款粥,能達到題主的要求。不過還是提醒一句:對食材有客觀的認識比較好,不要盲目。

1、香芹冰糖粥
準備:鮮香芹100克,大米60克,冰糖適量。
步驟:先將芹菜洗淨,切段,放入攪拌機中攪爛取汁;將大米洗淨入砂鍋中煮至爛熟,加入芹菜汁和冰糖,稍煮即可。此粥清肝明目利水,每日2次,每次1碗。
作用:適用於高血壓、目赤腫痛、溼濁不化等症。
2、熟地羊肝粥
準備:羊肝50克,熟地9克,大米100克,精鹽、味精各少許。
步驟:將羊肝洗淨,切成片待用。熟地洗淨入砂鍋中摻清水煎成藥汁,去沉澱,砂鍋置火上。
注入適量清水,加入大米、肝片、藥汁煮至粥熟,調入味,即可食用。此粥養肝明目。每日1次。
作用:適用於肝血不足導致夜盲症、兩目昏花的青肓症。
3、薺菜瘦肉粥
準備:豬瘦肉50克,鮮薺菜50克,蜜棗少許,大米50克,鹽少許。
步驟:先將豬瘦肉洗淨,改切米粒丁,薺菜、蜜棗分別洗乾淨。將上述原料放入滾水鍋內,大火煮沸。
小火煮至粥熟,調入鹽,即可服用。此粥清肝明目。每日1次。
作用:適用於肝熱目赤、羞明或肝痛。

4、枸杞桑葉蚌肉粥
準備:鮮枸杞葉25克,鮮桑葉25克,蚌肉50克,粳米100克。
步驟:先將桑葉、蚌肉放粳米鍋中,加適量清水煮半小時,去桑葉,放入枸杞葉,煮片刻,即可。此粥益精明目。每日或隔日1次。
作用:適用於虛火上炎、視力衰退等症。
5、淮杞玉竹牛肉湯
準備:淮山30克,枸杞子10克,玉竹30克,牛肉150克,調味料適量。
步驟:將淮山、枸杞子和玉竹分別洗淨;牛肉洗淨,切片;用適量水,猛火煲至水滾,放入材料。用中火煲約3小時,加入調味料即可。
作用:補虛養神,明目補肝。

野蔬,湘西走出來的非著名自媒體人。喜歡探索果蔬發酵後的美味。

家鄉是全國唯一一個苗族侗族自治縣;那裡有《舌尖上的中國》實地拍攝的禾花魚、臘肉和酸蘿蔔;那裡有《爸爸去哪兒》5個萌娃喜愛的楊梅;

那裡有全國最大的茯苓市場;那裡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雕花蜜餞;還更多有苗族、侗族傳統的手工油茶、水醃菜、水豆豉等美味。

3月11-17日讀者福利:《自制天然果汁果醬果醋 》(pdf)。如果剛好你喜歡,請私信“福利”或評論區留言,限前30名。

最近很火的湘西外婆菜,你有什麼獨特的烹飪方法?配圖發送給小編編,有機會到湘西苗寨一展身手哦!


益生美食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6197333366311116089, "vid": "52b40f56c6fa4b9195e95629aa3238fc\

有湯


近日,英國專家研究表示,喝燕麥粥有助降低血脂,減少心臟病風險。事實上,喝粥的好處遠不止於此。國人上千年的喝粥歷史證明,喝對粥可養生防病。


《周書》曾提到,自黃帝時起,人們開始“烹谷為粥”。中醫對粥也尤其青睞,很多防病治病的方劑都提到過粥。

在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粳米就是一味常用“藥”。張仲景會讓患者服藥後再喝熱粥,發汗以促進藥力發揮。他強調以“糜粥調養”,這對疾病預防和虛弱病人的保養有積極作用。


一碗粥,七大功效

01、容易消化

白米熬煮溫度超過60攝氏度就會產生糊化作用,熬煮軟熟的稀飯入口即化,下肚後非常容易消化,很適合腸胃不適的人食用。

02、增強食慾,補充體力

生病時食慾不振,清粥搭配一些色澤鮮豔又開胃的食物,例如梅乾、甜姜、小菜等,既能促進食慾,又為虛弱的病人補充體力。

03、防止便秘

現代人飲食精緻又缺乏運動,多有便秘症狀。稀飯含有大量的水分,平日多喝粥,除能果腹之外,還能為身體補充水分,有效防止便秘。

04、預防感冒

天冷時,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熱粥,可以幫助保暖、增加身體禦寒能力,能預防受寒感冒。

05、防止喉嚨乾澀

對於喉嚨不適、發炎疼痛的人,溫熱的粥汁能滋潤喉嚨,有效緩解不適感。

06、防止便秘

腸胃功能較弱或潰瘍患者,平日應少食多餐、細嚼慢嚥,很適合喝稀飯調養腸胃。

07、延年益壽

喝粥可以延年益壽,五穀雜糧熬煮成粥,含有更豐富的營養素與膳食纖維,對於年長、牙齒鬆動的人或病人,多喝粥可防小病,更是保健養生的最佳良方。

常喝它,腎氣十足

腎氣是生命的原動力,腎藏先天之精,是人體的生命之源,腎好了,才有好的身體。今天給您推薦兩碗粥,喝了腎氣十足!


三黑粥

黑豆(1小把)、黑米(2把)、黑芝麻(1小把)、百合(10片)、薏仁(3把)、核桃(2個)、大米(2把)、紅糖。另外核桃也可以換成花生米。

1、中午將食材放碗裡泡好,到了晚上就可以開始熬粥。

2、10分鐘待水變粘稠後,就可以關火,蓋上蓋子繼續燜。

3、第二天早上加點水,放紅糖,熱兩分鐘就可以食用了。

功效:

長期喝這個粥,補腎益氣,滋陰養顏。


枸杞黑豆粥

黑豆100克、枸杞5克、紅棗10個

1、鍋中加適量的水,再依次倒入黑豆、枸杞子、紅棗,用大火煮沸。

2、接著,改用文火熬至原料熟爛,即可食用。

功效:

黑豆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營養物質,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滋陰明目的功效。

枸杞性味甘平,能夠滋補肝腎、明目、養血、增強免疫力。


喝粥有三忌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喝粥都是一個方法,熬粥還是要根據個體情況來熬。

1、消化不好,少吃豆粥

身體虛弱和消化不良的人,容易發生胃堵、脹氣等情況,宜少用或不用黃豆、黑豆、綠豆等食材,因為它們消化起來的確比較困難,而且容易產氣。其他雜豆佔雜糧粥原料的比例不超過三分之一。

如果有腹瀉的情況,宜多用對腸道刺激小的糯米、大黃米、小米、山藥、蓮子等容易消化的食材。烹調之前最好經過8小時以上的充分浸泡,這樣雜糧豆類煮後就會更加柔軟,容易消化。

2、高糖、高脂,宜喝谷豆混合粥

糖尿病人、高血脂患者的雜糧豆粥則相反。為了嚴格控制餐後血糖反應,必須使用一半以上的雜豆原料,包括紅小豆、綠豆、芸豆、豌豆、蠶豆、鷹嘴豆、小扁豆等,因為按照同樣澱粉含量相比,它們的餐後血糖反應特別低,多在30以下。

花生、芝麻、蓮子、百合等,也都是低血糖反應食材。不要加入糯米、白米、大黃米、黏小米這類血糖反應過高的食材,少加棗和葡萄乾等甜味食材,更不要加糖。

宜用燕麥、大麥來增加黏稠感,因為它們富含有利於控制血脂和血糖的beta-葡聚糖,餐後血糖反應較低。

研究數據表明,單喝大米粥時,血糖指數較高,需要控制血糖的人更適合喝加入豆類的谷豆混合粥。

3、三高人群,喝粥不宜太軟爛

三高患者的雜糧豆粥,需要增加一點咀嚼口感,這樣才有更低的血糖反應和更高的飽腹感。

豆子泡的時間可以短一些,雜糧可以不浸泡。在可以接受的範圍當中,讓粥的質地不過於軟爛。

幾塊錢的東西,補腎強身、活血養血、滋陰明目……效果好過燕窩和阿膠,從明天開始吃起來,堅持一個月,你會發現自己煥然一新!


垂直空間


早上來一碗暖暖的粥喝,養身又養胃補血補腎,能養肝明目的功效,不過什麼樣的粥適合什麼樣的人功效吃,食材很簡單:

黑豆、黑米、黑芝麻、燕麥、小米、大米、紅高粱、枸杞,補血補腎,養脾益氣,烏髮、補肝明目

我的提議雜糧煲粥,有海鮮甜味,熱時無胃口,口感又入口的,加(海淡菜)淡菜功效作用:鹹、溫。歸肝、腎經。補肝腎、益精血,眩暈、盜汗,陽痿,腰痛,吐血崩漏、調經血。帶下,氣血不足,營養不良者,高血壓,動物硬化,婦女白帶多者

黑豆,常吃可百病不生補腎烏髮,補血明目,除溼利水,祛風除熱,調中解毒。治水腫、風痺.產後體虛、遺尿、盜汗,外治癰腫瘡毒。黑豆入腎功效,故能治水,消脹下氣。制風熱而活血解毒。可用治血虛之皮膚瘙癢、蕁麻疹等。黑豆富含蛋白質,的多種氨基酸、B族維生素、維生素E、鋅、銅、鎂、鉬、硒、氟等微量元素,基本不含膽固醇,只含植物固醇。常食黑豆,能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滋潤皮膚,延緩衰老,特別是對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有益。黑豆中粗纖維含量高,可促進消化,防止便秘發生。常時食能補腎。

我亦是早上吃一碗糊的(打成粉)不放糖小點鹽調味,我脾胃虛寒,所有雜糧來炒香的。


儉姐


養血明目補肝腎,就要五穀雜糧果蔬魚肉搭配得當。



雜糧幹品粥熬好,添加肉類和蔬菜。甘甜鮮美爽口清淡是滋養佳品。



肝膽是“營養”運化之本,所有基礎能量解毒代謝都在肝臟裡完成,因此肝臟不能捱餓也不能過分油膩。米肉蔬菜加水,符合腸胃物理化學加工條件,粗級營養物質進入肝臟再深加工,供應所有臟器代謝能量。



要達到題目的目的,很簡單,一把米,五兩水,熬好粥,放魚肉三分鐘放蔬菜一分鐘後加鹽上桌。


盈博天宇


黑芝麻粥。黑芝麻補肝腎,益精養血,多用於精虧血虛,肝腎不足引起的頭暈眼花,鬚髮早白,四肢無力等症。與巴戟天,熟地黃等配伍,可延年益壽。又可與肉蓯蓉,紫蘇子,火麻仁配伍,潤腸燥腸通便。與黑豆,枸杞子,大米,蓮子等熬粥益精補心補睥烏黑髮。


在水一方161485003




啊拌


各色各樣的養生粥的確優點多,強身健體👍防病治病,但是要因人而異,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要分清五穀雜糧等等的屬性,而適合自己的哪一款才能起到作用,要麼適得其反,已患糖尿病患者不易吃粥一類的


雪子172898091


糧宜粗不宜細,宜清淡不宜厚膩,宜多樣不宜單樣,宜吃季節疏果不宜反季節疏菜,宜節制不宜暴飲暴食,三餐定時定量就好,沒必要刻意去喝什麼養生補品,人的體質各異,符合自己身體需要的飲食才是最好的。


葉詩影


比起其他複雜的食材,平時保持葷素搭配、多吃彩色蔬菜水果、適當補充蛋白質、少吃煎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並且戒菸戒酒少熬夜,這就是最養血明目補肝腎最好的方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