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年之後估計就是電動車的天下了,現在該不該換新車?

品蜜部落


你這個兩三年之後?什麼概念?電動車天下,你這個想法很別緻

現在的新能源汽車跟燃油車的比例,你覺得兩三年能反過來嗎?就算你是趨勢,一輛車買回來不是小數目,怎麼也得開夠了才會換吧,時間還長著呢,很多問題都還沒解決,想要普及,那是一段漫長艱辛的道路


1,續航問題,就好比手機電池一樣,現在像人說的續航500公里,但實際呢?我估計要打8折,而且隨著使用的增加,電池損耗,還能不能長期保持它的平均效能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2,電池維護保養,更換的價格,雖然都在鼓吹多便宜多省錢,可是換電池要多少錢?有誰知道嗎?現在很多是有政策有補貼,以後呢?

3,充電問題,半小時80%,有誰瞭解過,現在市面上的充電樁的使用率,故障率,基本有的都是空殼,為什麼?打一票走人,再者充電樁的數量,一輛半小時,10輛呢?就以現在燃油車的數量,可能你們連充電的停車位都沒有

4,環保,燃油車排放尾氣,電池就不是汙染嗎?等你普及了,電池的回收利用解決了嗎?

5,供電壓力,如果普及了,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一個個的說核能,你核一個試下


其實,不是說不看好新能源電動車,只是個人覺得這個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面臨的問題還很多,能不能解決才是它能不能普及的關鍵,至少你說的兩三年,那就跟開玩笑一樣,不可能的,至於你要不要買新能源電動車,這應該是你決定的事情,看自己的需求


二棟803


首先我表明觀點,不推薦購買,但是隻是現階段不推薦。


1991年,通用汽車研發出EV-1,並作為第一款量產電動汽車投放市場,這款車續航里程僅有140公里,投入巨大但是回報甚微,且發展收到了很大的技術瓶頸,所以2002年通用汽車宣佈放棄此項計劃。2003年特斯拉成立,2004年埃隆馬斯克投資特斯拉並出任CEO,之後開始了現代電動車漫長的發展史。


迄今15年已經過去了,但是電動車的發展似乎還處在當初的瓶頸期。續航里程沒有質的飛躍,電池的使用壽命飽受詬病,年銷量甚至不到傳統內燃機汽車的零頭,但這只是表面現象。


首先國家的政策和補貼表明電動汽車是一個十分具有前景的行業,只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一時間蜂擁而至了無數國產電動車品牌。某些品牌甚至沒有自己的製造車間和技術人員,唯一的原創大概就是logo了。車企拿著補貼,工作人員拿著高薪,和很多新興的互聯網企業一樣,花著鉅額的宣傳費用給消費者講故事,用採購來的配件拼拼湊湊出了一輛“自主研發的新能源汽車”。買車前一切好說你是大爺,買車後遇到的各種問題再也找不到人。誠然,這就是國內電動汽車市場的真實情況。



如果你想通過買純電動汽車省油錢,那麼不好意思,一旦過保後,更換電池的價格會讓你更心痛。糟糕的續航讓人上了高速就一直惦記著去哪充電。身邊購買純電動汽車的朋友使用反饋下來,實在算不上是好的體驗。


但如果你是一個在一線城市一牌照難求的車主,這又要另說了。現在純電動汽車最大的優勢就是不限拍照不限號,混動車自然連這個優勢也沒有了。



但是電動汽車的普及已經成為了一種大勢所趨,在這種情況之下,造車技術的成熟,充電樁的普及和汽後市場對於維修電動車的規範是早晚的事情。


除去技術層面的不完善,電動汽車是有著巨大的優勢的。


1.駕駛更加安靜。

2.行駛過程中不會排放有害物質或溫室氣體。

3.電動驅動裝置十分強勁,不需要過多維護。

4.電動機上不使用變速箱,因此不需要潤滑油。

5.驅動設計變得簡單,減少維修成本。

6.更快的加速。

7.堵車停車時減少不必要的消耗。


綜上所述,電動汽車還是要買的,但是作為普通車主可以靜候電動汽車技術成熟的佳音,聽一聽市場的反饋後再入手一輛稱心如意的好車。


馬頭人車庫


有朋友跟我說,他打算把他那臺標緻308賣了,換一臺電動車。

理由如下:

1、電費便宜;

2、他停車充電方便;

3、低碳環保。

真是氣死我了!這三個理由裡面,讓人最不能忍的是低碳環保。誰跟你說電動車就是低碳環保了?

生產電池你以為汙染不大嗎?電動車只不過是汙染轉移了而已,汙染都留在原產地和廢棄電池掩埋點了。其次,本來你那標緻308又沒毛病,能繼續用到報廢,賣了再買新車,你要真愛護環境的話,新增不必要的消費需求才是對環境和能源的浪費。再說了,你以為現在的空氣汙染是因為轎車嗎?是因為重型貨車,是那些柴油車,城裡的機動車汙染7成以上是它們貢獻的。

關於第二點,停車充電方便,這沒什麼可說的,確實是個好處。

至於說電費便宜……那您的意思就是為了省錢才買電動車唄?

我只需要告訴你一件事,商業的本質是讓你花更多錢,出行工具升級,就算電動車時代到來,也絕對不代表它的使用成本會低於燃油車!

我這個想換電動車的朋友,估計也是被電動車這股歪風吹到了,“兩三年之後就是電動車的天下了”……開什麼國際玩笑,哪有這麼快!

如果你現在想換電動車,肯定是不划算的,現在沒什麼真正普惠級、有技術的電動車值得買,現在買了5年之後電池技術突進,你這車就跟電子產品似的,貶值快!而且這個技術路徑的更迭,也不會那麼快,起碼10年內,車企的利潤都要倚靠燃油車,你要換一臺燃油車的話,完全不用擔心10年內會被淘汰。如果你想換一臺更高級、更舒服、更有品質的燃油車,那就上吧!


汽車科技論


電動車,4點不建議購買,

1:輻射比一般車子要高10倍

2:電池問題,車子使用年限,維修技術不行,很多廠商就是為了騙補貼,倉庫裡全是殭屍車。城市規劃,電動車的充電項目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出行不方便。

3:環境問題,電池不能回收利用,一塊電池要過多少萬年才能自然腐蝕,就算燒化也汙染空氣,要比汽油車汙染更大,

4:安全問題,現在的普通電瓶車充電,電死過人的新聞也不少,如果汽車充電,沒有好的安全措施也存在很多隱患,自然,火災避免不了。

所以我建議城市政府出行可以用電車,老百姓還是坐坐公交地鐵,開開車遠途,比較實際。


小雷雷173595430


新能源行業從業者,結論是可以的話儘量先別買新能源車;

1、先說自己,半年前開始考慮購車,但所在城市限牌,因此花費了1個月時間(僅限週末)去各個品牌4S店看車,同一款車的混動車型相比油動車型,普遍貴4-6萬塊錢,沒有詳細談價格,因此不是很準;拍一個牌照的話6萬左右,那麼問題就是,既然價格上差不多,為何不考慮買個牌?

2、公司曾經大量給某國內一線品牌新能源主機廠供貨,作為技術人員是有去過對方公司的,實話說,生產管理上、設計上不是讓人很放心;這一點其實也正常,畢竟汽車工業上,我們跟世界巨頭的差距還是很大;

3、車輛貶值嚴重,三年後再看看現在的車還值多少錢,能不能賣出去都不好說;

5、安全問題:作為行業人員,基本上客戶的新能源車出問題,或者有出過什麼問題,相比其他社會人員,我們是很瞭解的,因此也知道國內這些廠家的車都有出現過問題。說白了就是目前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成熟度不夠,尤其是鋰電池;

6、劣幣驅逐良幣:國內的製造業現狀是做什麼一擁而上,迅速把某個產品的價格白菜化,好處是有利於消費者,不好的是整個產業鏈上都在為一件事存活,那就是降低成本!為了把價格降下來,真的是什麼都敢做!至於長期可靠性,大環境不好,現在都活不下去誰還管以後的事?

發佈於 2018-12-25・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zhanghf6


兩到三年基本是不現實的,歐美等發達國家也達不到兩到三年普及電動汽車。新能源是個發展是個趨勢,節能減排,突出綠色出行,是未來新能所倡導的。新能源完全普及不是一兩年的事情,有很多配套設施還並不完善,比如充電樁。這是一個階段性系統工程,就現階段來看新能源汽車技術還不是很成熟,有很多技術瓶頸還無法突破;


第一就是電池續航里程,廠家給的續航里程和消費者實際使用的續航里程或多或少都有差異。

第二充電設施建設並不完善,充電並不是很方便。

第三寒冷區域及冬天,續航里程下降嚴重,衝電困難。室外冬天基本充不了多少電。

基於新能源汽車所遇到的這些問題,不是一年兩年能解決的,朝電動汽車發展只是一個方向,現在新能源領域還有一個方向就是氫燃料電池汽車,汽車靠氫氣燃燒,蓄電,排放的是水。基本做到了零排放,無汙染,



國家也在大力鼓勵企業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2016年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重點提到要開發氫能、燃料電池等新一代能源技術,同年《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藍皮書》發佈,規劃我國到2020年率先實現氫能汽車及加氫站的規模化推廣應用,達到保有1萬輛燃料電池運輸車輛;到2030年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200萬輛。
隨著技術不斷成熟以及未來可預見的發展空間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和普及已經迫在眉睫,國家也相應的推出了諸多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扶持政策,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的企業也力爭在這一新技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不但成為氫燃料應用領域的帶動者,更有望做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領軍者。新能源的推廣普及研發都是一個階段性工程,只有循序漸進,不斷完善,才能有序健康長足發展。


e車一族


誰跟你說兩三年之後,這裡就是電動車的天下了?

2017年全年的數據,中國乘用車產銷量高達2800萬輛,新能源車還不足80萬輛,尾數都達不到,這裡還包括了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動。

就算2018-2020年這三年,每年的增長速度高達80%(指數爆炸式狂奔),新能源車都只能去到450萬輛的級別,佔比去到20%左右。

新能源車的銷量,基本都堆積在幾個限行大城市,北京是最大的一個,然後是深圳與上海,剛剛開始限行的廣州也要成為下一個。

2018年買新能源車好嗎?

當然不好!雖然2018年新能源車的補貼力度基本不減(電池包性能高的甚至還有補貼增加),但現在純電動車的技術還是太初級了,標稱續航400km的能跑到300km就不錯了。只能市內通勤!只能市內通勤!只能市內通勤!

如果你家有兩臺車,一油車一電車,我覺得是可以接受的。

但若你家只有一臺車,而且還是個純電動車,那出遠門的時候只能去租車公司租一臺汽油車了。多雞肋!

更可惡的是,純電動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購車價格很高呀。

我來舉一個例子哈:

汽油版的吉利新帝豪1.5L,售價7.48-9.88萬。

純電動的,官方售價19.33-22.83萬元,補貼大概7萬多,但車價也要13萬左右起跳了。性能根本沒有多少進步,購車的差價在用車生命週期裡面基本回本無望。

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本的也貴到飛天,16萬多起跳,還得燒汽油,回本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幾年內能跑30萬公里的滴滴吧。

買新能源車有多糟心我就不多說了,充電樁經常故障,充電服務費6毛到1塊錢,充電車位被汽油車佔據,充電時間長到絕望,保險還要按照補貼前售價來繳納……

綜上所述,暫時別買新能源,除非你真的被限行了。


汽車有溫度


買電動汽車就是逗逼+傻雕

1.行車安全問題,電機無聲,有問題難發現

2.電池虧電問題,續航能力太差,容易老化

3.保養難度問題,電動車電池如何保養?

4.二手市場,電動車根本就沒人會買的

買汽車最重要一個因素就是保值率

自動檔比手動擋保值,手動擋能秒殺電動車

新能源車未來市場評估,得看技術迭代指數

如果未來幾年,技術高速發展,是很糟的事情

新能源車等同手機,有哪財力一年換一輛?

如何未來幾年,電池技術依舊發展不起來。

更糟糕了,電池老化,得一天一充電,才行

說白了,地球還有汽油,核動力沒普及。。

新能源汽車就是個笑話,不信試下半坡起步

車重坡陡,沒慣性電動車就拋錨在坡上了。

動力被限制,行車環境也被大大限制。。

有SUV版電動車嗎? 能跑川藏線能進沙漠?

如今新能源電動車就是車企騙補貼用的

市面上99%新新能源汽車都是企業名下的

說白了,就是出租給人跑滴滴的,玩共享的

私家車買新能源? 絕對是逗逼+傻帽...


春哥diao


想換車並且打算使用10年或者8年,在電動車與燃油車之間徘徊不定。先說一下個人的觀點吧,個人還是比較推薦選擇燃油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燃油車依舊是主流。如果對燃油經濟性比較看重,那麼可以選擇一些混動車型,市面上也有非常不錯的混動車型。



說兩三年之後是電動車的天下,這樣的說法是太武斷了。不用說是兩三年之後,可能過個10年8年的純電動汽車也不可能成為主流車型。目前限制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因素還是比較多的,雖然我們有多達200多家的新能源汽車廠家,但是質量真的是參差不齊,真正能夠拿得上臺面的沒有幾家。


如果是現階段購車的話可以選擇常規燃油車,常規的燃油車,發展了100多年的歷史,各方面非常的穩定,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你不用擔心續航里程,也不用擔心維護保養成本太高。

如果是對燃油經濟性要求還是比較高的話,那麼可以選擇一些混動車型。目前市面上做的比較好的混動車,當屬豐田和本田了。包括豐田的卡羅拉、凱美瑞以及高端品牌雷克薩斯ES,本田雅閣、思鉑睿等。豐田和本田的混動質量非常的穩定可靠,並且能夠很好的兼顧到燃油經濟性,確實是比較值得信賴。



自主品牌汽車也有一些混動車型可以選擇,不過基本上都是插電混動,有點是可以享受到國家的補貼,自主品牌汽車的話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但是質量穩定可靠性方面會稍微遜色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比亞迪。如果您的預算非常的充足,那麼可以選擇特斯拉,特斯拉純電動汽車已經是碩果累累


小強說說車


電動車先解決續航里程、充電方便、電池汙染再說吧,否則新能源車就是個偽命題。

互聯網企業跨界和傳統汽車廠商都在造電動車,因為可以得到國家的補貼政策,說到底為了錢。

電動車什麼時候能像加油車一樣能跑個四五百公里高速不掉隊不掉速,充電能像加油一樣方便快捷,電池能用上個十年以上廠家包回收無汙染處理,哪怕更換個電池包也不會像現在的要上好幾萬的高價格,什麼時侯電動車不高大上才能普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