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亚洲人怎么了?凭什么进不了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坐落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是一所的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为美国大学协会的14所创始院校之一,著名的体育赛事联盟常春藤八盟校成员。

我是亚洲人怎么了?凭什么进不了耶鲁大学?!


最初由康涅狄格州公理会教友于1701年创立,1716年迁至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New Haven)。耶鲁大学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私立大学之一,是美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三所大学,其本科学院与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院齐名,历年来共同角逐美国大学本科生院美国前三名的位置,位列2019年US News美国大学本科排名第3。耶鲁大学共走出了5位美国总统、19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16位亿万富翁等等。

2018-19年度,耶鲁大学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8名、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11、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第12名、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15名。

由此看来,耶鲁大学真的是世界学子的向往之地,但是根据数据显示,耶鲁大学对中国学子或者说是亚洲学子并不太热情,甚至有点“不太喜欢”。

为什么不喜欢亚洲学子?

平权政策的牺牲者

平权政策(Affirmative Action,或扶持政策):1960年代开始,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为了保证各种族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要求雇员和公共机构(如大学、医院)扶持少数族裔。 比如,在大学中保证不同种族的录取比例。

然而,亚裔、犹太裔等少数族裔并不在这个法案的“光环”之下。受益群体只有非裔,西班牙裔和土著印第安人。

避免学校爆满

打个比方:平权政策的种族录取配比下,进入同一所名校亚裔学生需要95分,白人需要90分,黑人只需要80分。

但是,如果这所名校规定只有90分以上的学生才能进入学校,那么亚裔、白人学生可能会挤爆学校,黑人学生和拉丁裔学生大量减少。

因为你不捐款

名校的录取系统分为三种:本校教职员工、对本校有重大贡献的人、普通申请者。三个录取系统的申请材料审理人甚至都不一样。

通常,如果孩子是校友后代,那么他们的录取率会比普通申请者高45%;如果家长为学校捐了巨款,那么孩子的录取率会比普通申请者高25.4%。普通申请者的名额其实寥寥可数。

耶鲁大学是私立大学,它的生存大部分依靠校友捐款(占60%以上)。因此,招收的学生在未来的捐款能力对一个大学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精英的圈子想要维护自己身份的纯粹性;另一方面,著名私校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校友捐赠和无偿服务来维持日常开销和发展。因此校友的精英圈子也十分重要。捐赠增多,校友对学校的发展也更加关心。而维持圈子质量的最佳方式,就是把圈内人的下一代也纳入到圈子里来。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倒是讲过一句大实话:“录取校友的孩子是私立大学建立自己社区的一部分”。这些潜规则虽然听上去像是“黑幕”,但也是私立名校为了维持名誉与运行的必然之举。

申请美国名校背后的真实状态

一名申请美国常青藤的学生,讲述了自己在申请期间的真实生活状态。

那个秋天也是我的申请季,大家都以为我在过着滋润的赋闲在家的日子——我有着说得过去的标准化考试分数,让人羡慕的成绩单和还算不错的可以展现在申请材料中的经历。我不用考试,不用找工作......

但我过得一点都不好。

每一天,从早上起床开始,我就开始与自己的情绪状态战斗。从九月份开始,我每天都异常疲惫,无论睡多久都好像是连续熬夜三天之后的精神状态。我无法集中注意力,每天都觉得头脑混混沌沌,没有能力和精力思考。我极度焦虑,迫切地希望自己调整好状态,每天都神经紧绷地检测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但越是这样越没有好转,让我濒临崩溃。

我清楚地记得我考托福前三天抑郁焦虑一度加重:那时我和同学约一起学习。我带了许多需要复习的东西,可练口语题一道都说不下去,逼着自己集中注意力头脑却总是一片空白。

我去看了中医吃了中药,也尝试了运动和给自己时间放松,但一切都无济于事。我对自己要求太高,想让一切都快点起效,但不知道对自己过分的苛刻才是导致这一切症状的原因而不是解决方案。

确诊,开药,吃药,心理咨询,逐渐好转的过程漫长而艰难,抑郁焦虑症状+美国大学申请季的组合无论怎样都是个极大的挑战。

在美国的现有社会体制下,能上哈佛、耶鲁、斯坦佛、宾州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的确可以获得很多益处。任何人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付出代价。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处于劣势状态,那么他(她)以后就需要付出更高、更严酷、更离谱的代价来追上其同伴。这种不公正性是美国的系统化的种族歧视所造成的负面后果,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更正过来的。

所以,不论知名大学是否真的存在歧视亚裔学生,他们的确必须比白人学生更加努力,才能达到成功录取美国名校的目标,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那些申请成功的耶鲁大学学长们,都有什么秘诀呢?别捉急!

奉上一份申请攻略!

GPA不佳如何弥补

GPA的提高其实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如果你在大三才开始准备,而前两年的成绩并不是特别理想的话,最后两年的学分,很难影响到前两年很多大学分的低分课程。

但即便如此,你还是能够做一些事情来稍微提高你的成绩。

比如,你可以在大三大四多修一些选修课,这类课程一般给分比较松,可以帮你提高一些平均分,毕竟3,94和3.95四舍五入之后就是两个数了。

另外大三大四专业课也比较多,你可以好好学习专业课程,然后在CV中强调自己的专业课GPA成绩,这样能够体现虽然你的平均成绩不高,但是专业课课程学习比较扎实。

TOEFL备考需要注意什么

TOEFL成绩提高这个就比较宽泛了,毕竟有些同学天生英语就好,稍微准备一下就能够100+,但是像我这种从小英语就是短项的人来说就会比较吃力,即便如此,准备TOEFL还是应试,应试就会有备考和提分技巧。

Reading/Listening/Speaking/Writing每一项都其实有复习的策略能够快速提分,简单的来说:

阅读你可以通过定位自然段来缩小答案范围,听力可以通过每天坚持1.2倍速听写。口语可以进行跟读,写作可以模仿国外新闻的一些句式来进行提高。

每一个单项都可以进行细致的提分计划,在此限于篇幅,我就不赘述了。

PS,CV你需要注意什么

相比于备考和提分,PS,CV的准备其实相对要更加复杂一些。

毕竟分数都是实打实的,可是讲故事怎么样都可以讲。

如何把你的故事讲好讲生动,让PS和CV相辅相成,从正面或者侧面强调你在不同方面的优势,能够吸引到admission office的注意,就能够提高你的录取概率。

在此美世君只强调两点比较重要的:

PS很多同学都是通篇写写完改,其实是忽略了最重要的PS第一段。

所有人的阅读习惯都是开头能够吸引到注意才有兴趣读下去,太多模版化的语言在每年读上千篇申请的admission office里,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时候如果你的第一段很有新意,能够把你和万千applicants,尤其是Asian applicants区分开,你就能够占据一定优势。

太多人在申请文书中只强调了自己如何如何好,可是却很少人想到去强调你和其他申请人相比优势在哪里。

你要知道,申请就是和同僚的竞争,名额永远都是有限的。

同样,CV也是一样的道理,一页CV最重要的是中间约50%的位置,这个区域是阅读者会着重看到的部分,所以你要把和你要申请的项目最有关的部分放在这里,比如如果你申请的是PH,D program就要把学术经历按照时间,重要顺序依次排放在这个区域。

PS CV在此美世君就简单讲一下比较重要的两点,但是要写完整的做到相辅相成,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你感兴趣,想要准备的更加充分,美世君很乐意帮你做指导。

其他申请注意事项

除此之外,各个学校在录取时其实或多或少会考虑一些你的文化背景,你来自哪里,你属于什么样的人群,以此来调整学校学生的diversity。

硬件成绩固然重要,不过越是好的学校越会对学生的个性有所要求,相比于所谓的高分好学生,他们更喜欢个性鲜明的优秀的学生。

作为一位申请者,你应该了解你所申请项目的录取权重,找到一位有经验的导师指导,帮你提醒一些重要却常被忽略的地方,提高你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可能。

很多人自然的认为申请过程中自己只要足够努力,就一定会被好的学校录取。却忽略了申请这件事情,本就不是只根据你的努力程度决定的。

努力固然重要,可是如果耗费大量的时间用在一些相对不那么重要的小事,不知道如何优化自己的计划,一直在低效率的进步,这样的努力只能说是自讨苦吃、浪费时间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