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滬深300和中證500應該放10年!

沒錯,滬深300和中證500應該放10年!

截止到4月1日收盤,作為我貝塔投資的部分,以中證500和滬深300寬基指數基金為組成部分的$悄悄盈組合,收益率突破了24.44%。

要知道,這可是一隻追求市場平均收益率的純貝塔投資唉,這個收益率已經突破了我對阿法爾年度收益率的要求。這裡面其實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市場觸底後,這一輪行情的持續和火熱;二是散戶只要不貪心,穩定跑贏80%的投資者是可以的。

沒錯,滬深300和中證500應該放10年!

也正是因為這兩個原因,這段時間跟投悄悄盈的朋友不斷私信我,問我操作思路和定投思路。今天僅以此文一併回答。

先給大家拋出來兩個問題,如果你能想明白的,以後不看我的研究,我覺得你也可以盈利。

第一個問題:低估值+資金持續流入=股價(指數)上漲

這個公式成不成立?

第二個問題:科創板和註冊制對市場最根本的改變是什麼?

各位自己想,我也給出我的思考和答案,僅供參考。

一、低估值+資金持續流入=股價(指數)上漲 公式是有效的持續的

從美國還是中國A股看,每一次牛市的起步都是在估值底部,毫無一例例外。在長期的下跌或者重大事件的突然暴跌後,嗅覺靈敏的風險資金開始大量湧入,進而催生股價、指數走牛。

沒錯,滬深300和中證500應該放10年!

這是上證指數的月線截圖,從這張圖可以很清晰的看到2007年和2015年這兩輪大牛市,指數的上漲都伴隨著成交量的不斷放大,包括這一次牛抬頭。

沒錯,滬深300和中證500應該放10年!

再來看兩市股王$貴州茅臺,這是貴州茅臺自2004年9月以來的月k線圖,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貴州茅臺股價的持續走高以及階段性調整,跟成交量完全是一致的。

所以,到目前為止,

低估值+資金持續流入=股價(指數)上漲 這一公式還是有效的持續的。

當然這跟我們的市場沒有做空機制制衡也是有關的,也跟我一貫堅持的基本面價值投資是有關的。

二、目前兩市和滬深300、中證500的估值和資金情況

沒錯,滬深300和中證500應該放10年!

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目前上證TTM13.49倍的估值,滬深300TTM12.78倍,中證500TTM20.32倍,縱向橫向比都不貴。

再看資金情況。我就不上圖了,大家自己拉一下,這一次兩市不過才3個月線連陽,但成交量放的特別大,3月份上證成交額8.3萬億,深證成交額10.29萬,兩者合計18.59萬,已經創下了2016年以來的新高。如果細分這裡面的資金,北上資金、QFII、保險、機構,以及普通投資者,有機會未來我查下各自的權重數據,不過基本可以確認,散戶在這個階段的比重是低於歷史平均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可以說兩市行情仍然處在起步階段,機會大過風險。而作為兩市主要基礎指數的滬深300和中證500,仍然是充滿了機會的。

三、科創板、註冊制從源頭上增加優質公司的上市可能

坦白的說,科創板和註冊制到底怎麼搞,我目前為止還不知道。但我能夠洞察到的一點是,更加寬鬆的進入和更加嚴格的退出。

我們來看一下上交所公佈的科創板5套市值指標。具體為:(一)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二)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5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2億元,且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合計佔最近三年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於15%;(三)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20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3億元,且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累計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四)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3億元;(五)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並獲得知名投資機構一定金額的投資。醫藥行業企業需取得至少一項一類新藥二期臨床試驗批件,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這樣的標準,再加上註冊制的實施,我們可以確信,會有大量的優質公司選擇在科創板和A股主板上市,我們那88家在紐交所上市市值達1.4萬億美元的獨角獸們,也會回來。這無疑為科創板、主板都將帶來更多優質的企業。

四、滬深300和中證500的門檻是長牛最好的保障

我們知道,要入選滬深300和中證500的成分股,簡單理解就是上市1個季度,且非ST、*ST 股票、非暫停上市股票,前300市值入選滬深300,301-800入選中證500,在這個基礎上,寬基都還是有門檻的。以中證500為例,他選擇成分股的門檻:1)在樣本空間中剔除滬深300指數樣本股及最近一年日均總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2)將剩餘股票按照最近一年(新股為上市以來)的最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額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後 20%的股票;3)將剩餘股票按照最近一年日均總市值由高到低進行排名,選取排名在前500 名的股票組成中證 500 指數樣本股。

同時,成分股的定期和臨時調整機制也非常有效:1、定期調整:中證 500 指數每半年調整一次樣本股,樣本股調整實施時間分別為每年 6月和 12 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每次調整的樣本比例一般不超過 10%,樣本調整設置緩衝區,日均成交金額排名在樣本空間的剩餘股票(剔除滬深 300指數樣本股及最近一年日均總市值排名前 300 名的股票後)前 90%的老樣本可參與下一步日均總市值排名;日均總市值排名在 400 名內的新樣本優先進入,排名在 600 名之前的老樣本優先保留。定期調整時,根據樣本空間內股票的綜合得

分設置備選名單,備選名單中股票數量一般為指數樣本數量的 5%。

2、臨時調整 :特殊情況下將對中證 500 指數樣本進行臨時調整。發生臨時調整時,由最近一次指數定期調整時備選名單中排名最高的股票替代被剔除的股票。當樣本股暫停上市或退市時,將其從指數樣本中剔除。樣本股公司發生收購、合併、分拆、停牌等情形的處理,參照計算與維護細則處理。

這個門檻就是最好的保證,一方面未來註冊制放進更多優質個股(當然也會放進垃圾,但垃圾基本上都達不到兩類寬基門檻),中證500和滬深300按照市值變化分別吸收更有效的成分股;另一方面,定期和臨時調整機制,可以相對快速的剔除變質個股。這就為兩類寬基在未來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中獲取平均收益,走出歷史長牛做出了最有效的保障。

五、現階段兩類寬基投資的策略和思路

如果你一直按照我悄悄盈的思路,今天定投完,基本上就是78%的高倉位了。大傢俬信我最關注的地方無非就是要不要兌現利潤嘛!

告訴你我的答案,定投不止,我們還沒盈夠。為什麼呢?很簡單,除了我前面說的這4個方面之外,大家現在無非擔心的短期上漲之後的回調,OK,最大可能市場由3176點回調10%到2858點,這應該是月成交額18.59萬億市場能接受的極限了,畢竟場外資金虎視眈眈。如果大盤迴調10%,滬深300+中證500兩個寬基均衡配置的話,應該也要回撤8%左右。看起來規避這個8%的風險好像還是值得一試的?真的嗎?第一,大部分人根本不可能算出來市場,不然這市場就是數學博士的菜市場了;第二,即便你算出來,大部分也都執行不到位;第三,一買一賣交出去的手續費也要佔到成本的0.7-1.3%之間,計算利潤的話就要去掉1-2%,實際上規避的6%回調風險;第四,這是最重要的,趨勢已經發生改變,看看我之前連續發佈的《再見3000點,哦不,再也不見》、《大盤咣噹一下,還挺嚇人》,善意提醒多少,可是很多人還在用熊市思維考慮問題;一定要認識到、看清楚,這是牛市,在趨勢沒有發生改變前,不要去擔心下跌,而是最大限度的把握難得的投資機會。

所以,我的態度很明確,悄悄盈也好,兩個寬基也好,一份不減!如果非要問我持有多久,非要加一個期限的話(請用至尊寶的口氣讀出,期=企),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