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蝦共作的基本方法

隨著小龍蝦產業的日益龐大,小龍蝦養殖業者也日益增多,很多人只是盲目的投資,卻缺乏相關知識。本人根據自身經驗總結了小龍蝦的養殖要點,希望對小龍蝦養殖業者有所幫助。

稻蝦共作的基本方法

水源條件。稻蝦田儘量靠近水源優質,水量豐沛的河、溝等地方。因為盲目而不考慮水質和水源而蒙受損失的養殖戶大有人在。我後面有三個老闆,聯合承包了兩百畝稻蝦田,結果因為長期缺水而導致小龍蝦養殖失敗,最終三人不歡而散。

稻蝦共作的基本方法

稻蝦田圍溝。稻蝦田圍溝的工作交給挖掘機師傅就行,唯一要注意的是需要特別叮囑挖機師傅,把圍溝整理好,杜絕滲水甚至破口的風險。本人稻蝦田圍溝滲水現象十分嚴重,小龍蝦及其蝦苗逃逸時有發生,更有一次排水口發生破口,大量剛買的蝦苗逃逸,那些逃逸的蝦苗逃進野溝,進了別人的地籠,辛辛苦苦付出卻為他人做了嫁衣。

稻蝦共作的基本方法

消毒和攔圍網。圍溝挖好之後就可以進行消毒工作了。1畝地採用15-30公斤生石灰全吃潑灑,個人感覺生石灰安全可靠,既能消毒,又可補充水體鈣質,可謂一舉多得。需要注意的是生石灰不要過量,因為鹼度多高的水質反而不利於小龍蝦的生長。圍網還是要看攔的,因為不攔圍網而損失慘重的小龍蝦養殖戶在我們這也有案例。防逃網的質量選擇也是很有必要的,黑色薄膜的防逃網要大大優於白色薄膜的防逃網。我開始因為不懂而選擇白色薄膜的防逃網而後來吃了虧,白色薄膜的防逃網質量低劣,不到一年早已千瘡百孔,而這些大窟窿小眼也成了小龍蝦逃逸的便道。

種草。我們這種草以伊樂藻為主,伊樂藻既可以為小龍蝦提供棲息之所,又可以作為小龍蝦的植物性餌料,還是小龍蝦脫殼的理想之地,伊樂藻可以算得上是小龍蝦衣食住行的天堂。一定距離栽種等量伊樂藻,確保其預期生長範圍能夠覆蓋水面30%-50%的覆蓋量。除了伊樂藻,水花生也是很好的選擇。

稻蝦共作的基本方法

放苗。選購富有活力,色澤光亮健康優質的蝦苗,儘量選擇附近的蝦苗,畢竟長途運輸會增加損耗。晴好天氣放苗是最好的,切忌悶熱天。本人曾因為悶熱天而採購50公里開外的蝦苗而瞬時慘遭。需要注意的是,進苗前一個星期,稻蝦田最好做好改底解毒工作,以確保投苗後的成活率。蝦苗投放量在每畝80斤左右。

早期管理。放苗後觀察兩天,如蝦苗沒有任何異常便可正常投餵飼料了。如果發生嚴重應激反應,如脫殼,互相殘殺、甚至連續死亡現象就應該及時處理,使用抗應激藥物穩定情況。為了能夠提早上市,賣上高價,通常前一個月飼料含量以30蛋白為主,後期氣溫逐漸升高,小龍蝦價格持續回落,飼料應該慢慢過渡到28蛋白含量,即可降低風險,又可減少成本。

種水稻。4到6月份是稻蝦田養殖戶的整個賣蝦季,賣蝦季過完之後就可以種植水稻了。水稻和小龍蝦的適應性是極好的,小龍蝦在水稻的生長過程中抑制了部分害蟲,而因為小龍蝦的養殖,養殖戶開始謹慎使用農藥和化肥,無形中提升了稻穀的品質。而收割後的稻茬又為小龍蝦提供了棲息之所,兩者相輔相成,從而實現了雙豐收。

稻蝦共作的基本方法

繁殖。稻蝦田的水稻收割完成後不要急於上水,如果天氣允許應當充分曬田,曬個十天半個月都是可以的。有很多人問6月過後小龍蝦價格很高,為什麼很多小龍蝦養殖戶不在出售小龍蝦了,那是因為小龍蝦養殖是很累的,賣蝦季的時候每天都處於美國時間,晝夜顛倒,而6月過後正值盛夏,捕小龍蝦的時候又熱蚊蟲又多,中暑和過勞死的風險極高,所以基本都不願意賣蝦了。而水稻收割完成後,小龍蝦正值繁殖季,即便價格奇高,也不會有多少人願意賣蝦。

稻蝦共作的基本方法

觀察與肥水。種蝦和蝦苗的多少需要勤於觀察,養成經常尋塘的好習慣。種蝦在繁殖季需要適當投餵飼料,蝦苗在成長的過程中也需要適當肥水,以確保小蝦苗的健康成長,健康成長的小蝦苗即便是面對寒冷的冬季也不足為懼。

稻蝦共作的基本方法

個人感覺小龍蝦產業已經接近飽和了,投資小龍蝦養殖業很有風險。但既然有很多人已經投資進來了,不管市場如何,養好小龍蝦還是很有必要的。

個人養殖經驗,毫無專業和權威可言。養殖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