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多少名人?

力甲騰照明


在眾多的河南名人中,這裡主要介紹幾位共和國的開國將軍,以此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

許世友:開國上將

許世友(1905——1985),河南省信陽市新縣人。

土地革命戰爭期間,曾任紅4方面軍第4軍第12師34團團長,紅9軍副軍長兼25師師長,紅4軍副軍長、軍長,紅4方面軍騎兵司令員等職,參加過歷次反“圍剿”鬥爭和長征,曾三過草地,7次參加敢死隊,4次負傷。

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副旅長,山東縱隊參謀長,膠東軍區司令員等職,參與創建冀南抗日根據地,領導膠東軍民開展游擊戰爭,多次粉碎日、偽軍“掃蕩”和蠶食。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司令員,山東兵團司令員,山東軍區司令員等職,參加過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膠東保衛戰、濟南戰役等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山東軍區司令員,華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王秉璋:開國中將

王秉璋(1914——2005),河南省安陽人。

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八路軍115師司令部參謀處處長,湖西軍分區司令員,冀魯豫軍區第6、第11軍分區司令員,冀魯豫軍區豫東指揮部司令員等職。曾採用交通壕近迫作業攻堅戰術,以傷亡100多人,殲敵近萬人。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冀魯豫軍區司令員,晉冀魯豫軍區第11縱隊司令員,第2野戰軍第17軍軍長等職。

新中國成立後,曾空軍參謀長,空軍第一副司令員,空軍第一副司令員兼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空軍第一副司令員兼國務院第七機械工業部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鄭維山:開國中將

鄭維山(1915——2000),河南省信陽市新縣人。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紅9軍27師政委,紅30軍89師政治委員等職,參加過前三次反“圍剿”及黃安、商川、蘇家埠、潢光四次進攻戰役,長征中,三次過雪山草地、兩次率部迎接紅軍會師。

抗日戰爭時期,曾任抗大二分校副校長、軍區教導團團長兼政委、分區司令員等職,參加過“百團大戰”和“五一反掃蕩”等戰役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察哈爾軍區司令員、晉察冀野戰軍第3縱隊司令員等職,參加過張家口保衛戰、石家莊戰役、平津戰役、太原戰役等戰役戰鬥。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北京軍區司令員,蘭州軍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劉少文(1905——1987),河南省信陽縣人。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秘書兼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部政治教導員,紅2方面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等職,參加過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曾任中共中央交通處香港辦事處處長,中共中央南方局情報部部長等職,長期從事地下情報工作。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中共上海工作委員會副書記,中央社會部副部長等職。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央軍委第4部副部長、代部長,總參謀部第2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張祖諒:開國中將

張祖諒(191l——1961),河南省商城縣人。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紅25軍73師特務連排長,軍政治部保衛科科長等職,參加過鄂豫皖根據地反"圍剿"作戰,開闢川陝根據地的鬥爭,參加過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2團代理政治委員,旅政治部主任,太嶽軍區第2軍分區政治部主任,第3軍分區副政治委員。參加過百團大戰等戰役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晉冀魯豫軍區第19軍分區司令員、第1野戰軍第18兵團第60軍軍長等職,參加了上黨、太原、蘭州、成都等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第18兵團60軍軍長兼成都警備司令部司令員,川西軍區司令員等職,抗美援朝時參加指揮過金城戰役。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錢鈞:開國中將

錢鈞(1905——1990),河南光山縣人,曾任浙江省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張池明:開國中將

張池明(1917——1997),河南新縣人,曾任任中南軍區後勤部部長兼政治委員,總後勤部參謀長,後勤學院副院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曾紹山:開國中將

曾紹山(1914——1995),河南商城人,曾任第三兵團副司令員,旅大警備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陳先瑞:開國中將

陳先瑞(1914——1996),河南商城人,曾任陝西省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中國人民志願軍等19兵團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河南的開國將軍還有哪些人,請補充。


趣話歷史那些事


黃帝-中華民族的共同的祖先

倉頡-黃帝的史官,傳說中的文字創立者

杜康-夏代國王

商湯-商代開國帝王

姜子牙-周朝開國元勳

老子-道教創始人

莊子-道家集大成者

墨子-墨家創始人

商鞅-戰國時期著名改革家

范蠡-春秋末年越國大夫,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

吳起-戰國著名軍事家

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

蘇秦-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

信陵君-戰國四公子之首

李斯-千古一相,秦朝統一六國的關鍵人物

韓非-著名思想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

呂不韋-編著《呂氏春秋》

陳勝-封建時代第一個起義大澤鄉起主要領導者

吳廣-封建時代第一個起義大澤鄉起主要領導者

張良-西漢政治家、軍事家,漢初三傑之一

陳平-劉邦重要謀士

長孫無忌-唐朝名相

長孫皇后-四大賢后

司馬炎-西晉開國皇帝

趙匡胤-北宋開國皇帝

趙構-南宋開國皇帝

謝安、謝玄-淝水之戰大破前秦

太多了,數不勝數,以上只是鳳毛麟角,更多的歡迎大家補充


可汗說事


想要弄清楚河南出過多少名人,就要先弄清楚河南當過多少代都城。筆者把建都在河南的君主都算作河南人,把這些君主都當成名人,大家應該不介意吧。

五帝時期,黃帝建都有熊(今河南鄭州新鄭),顓頊建都帝丘(今河南濮陽),帝嚳也是在帝丘(今河南濮陽)。

夏朝都城在今天的河南登封、陳留、偃師、安陽等地,夏朝皇室算是河南的名人,著名的有夏禹,夏啟,夏桀等。

商朝以河南商丘、偃師、鄭州、安陽等地為都城,商朝皇室算作河南人,其中著名的有商湯,盤庚,商紂王等。

東周以河南洛陽為名義上的都城,東周皇室中有周平王,周襄王等。

春秋戰國宋,魏,韓,楚,陳,鄭等國都在河南先後建立了都城,其中皇室的著名人物有宋襄王,魏惠王,韓昭侯等。

東漢時期都城是今天的河南洛陽,著名人物有光武帝劉秀,漢獻帝劉協等。

三國時期魏國的都城是河南洛陽和許昌,著名人物有曹操,曹丕,曹植等。

西晉延續以洛陽為都城,代表人物司馬炎。

五代時期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皆建都河南,著名人物有梁太祖朱溫,唐莊宗李存勖,晉高祖石敬瑭,漢高祖劉知遠,周太祖郭威等。

北宋以今天的河南開封為都城,北宋皇室著名的有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等。

河南地處中原大地,可以說是中國文明的發源地,在歷朝歷代都湧現出了一大批的精英人士,他們的思想,行為在今天還依然被人們稱道。

孔子: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孔子不能算是地道的河南人,不過作為儒家的創始人,他的影響深遠巨大,就把他放在第一個吧。

老子,莊子:道家創始人和集大成者,合稱“老莊”。

墨子:墨家創始人。

惠子:名家學爬開山鼻祖。

此外,還有商鞅,列子,范蠡,吳起,蘇秦,李斯,韓非子,杜甫,白居易,岳飛等等。

太多太多,多到筆者已經沒心情統計了,現在筆者只想靜靜。


青衫有淚


河南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河南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的代名詞,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也有眾多的古城古都,比如說開封,洛陽,安陽等等。可以說如果要研究中國歷史,那麼一半的歷史都是在河南的。

河南地處中原,也是人口大省,河南的歷史名人實在是太多了。中國的歷史名人如果把全部統計出來的話,估計有一半都是出自河南的,在軍事,政治,文化等等各個領域來說河南的歷史名人都應該是最多的。

先說一下近代的幾個名人:

許世友:河南信陽人,開國上將。

鄧穎超:祖籍河南光山,中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是20世紀中國婦女的代表,是中國婦女的驕傲。在國內外享有崇高聲譽,深受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袁世凱:北洋軍閥的領袖,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大清的內閣大臣,在近代袁世凱是叱吒風雲的一代梟雄,不過對於袁世凱的評價後世也是褒貶都有。

徐世昌:出生在河南衛輝府也就是今天的衛輝市。1918年9月被選舉為民國大總統,1922年辭職。

在古代河南的歷史名人就更多了:

在文學領域來說,春秋百家裡面的老子,墨子,莊子,列子,韓非子,鬼谷子等等都是河南的。還有後來的杜甫,白居易,韓愈,元稹,李商隱,程頤等等也都是河南的。

在政治軍事方面的:建立晉朝的司馬家族,建立宋朝的趙氏家族,三國時期的袁術,許攸等等。

還有在科學領域的張衡,張仲景,扁鵲等等也都是河南的。


中國歷史研究所


和大家分享民族之魂楊靖宇。楊靖宇,河南確山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21歲就參加了革命工作。北伐戰爭期間,楊靖宇積極配合,後來三次被捕入獄。後來又奉命去東北,但是又兩次被捕。1931年出獄後,他先後任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務。他在白山黑水間與日寇英勇抗爭。

抗聯成立以後,日寇調來40萬軍隊,圍剿抗聯。抗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不得已退入了長白山的密林中,與敵人周旋,牽制敵人。抗聯在長白山的森林中,在楊靖宇指揮下,靠著樹皮野草,仍然組織多次勝利突圍,拖的日軍精疲力竭。



1939年楊靖宇所率領的第一路軍一部,一千多人遭到重創,僅剩下400多人,為了解決補給,只好化整為零,分散行動。1940年在吉林濛江,楊靖宇被敵人圍困,一次又一次的組織突圍,把身邊的同志的。


他自己在零下40多度的老林中帶著幾個部隊士兵牽制敵人。經過三天三夜的戰鬥和轉移,他身負重傷。因為叛徒背叛,敵人發現了楊靖宇的行蹤,調來大隊人馬,圍攻了楊靖宇。日寇勸降不成,在敵人的亂槍下,楊靖宇壯烈犧牲。經過叛徒確認後,日寇剖開楊靖宇的腹部,發現他的胃裡,沒有一點糧食,就像野草,樹皮和棉絮,敵人也被震懾到。


紅雨說歷史


在古代有:“天下名人,中州過半”之說。

先看諸子百家中,先秦時期,九流十家過半名人在河南。

道家:老子,河南周口鹿邑人。

法家:韓非子,河南新鄭人。

墨家:墨子,宋國,河南商丘。

名家:惠施,河南商丘。

雜家:呂不韋,河南安陽滑縣人。

小說家:虞初,河南洛陽人。

縱橫家:鬼谷子,河南河南淇縣人。

秦國李斯:河南上蔡人。

秦末:陳勝,河南登封人。吳廣,河南太康人。

西漢:張良,河南鄭縣人。陳平,河南原陽人。

東漢:雲臺二十八將,過半河南人。

魏晉南北朝:荀家,司馬家,陳郡謝家。

下面就不一一列舉了,河南作為中原腹地,人才輩出,對華夏文化影響深遠。


漁耕樵讀


無論是從古代來講還是近現代來說,河南的名人都是很多的,在鄭州二七廣場下面的商業街有一個河南名人牆,概括了一些歷史文化名人,但河南的名人還遠遠不止這些。



河南省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原地區,是古代建立王朝的選址聖地,比如開封、洛陽、安陽等地,因此歷史文化名人非常之多,從遠古來說有黃帝、周武王姬發、商湯、周公旦、商鞅、杜甫、吳道子、趙匡胤、趙光義、白居易、岳飛、韓愈、長孫無忌、張良、李斯、范蠡、比干、蔡文姬、陳勝、程顥、程頤、韓非子、花木蘭等。



從近現代而言,著名的名人有焦裕祿、任長霞、楊靖宇、鄧穎超、翟俊傑、王曉棠、鄧亞萍、張朝陽、張豐毅、岳雲鵬、趙雅芝、常香玉、小香玉、朱軍、陳魯豫、李光潔、釋小龍、崔琦、張蓉芳、馬豔麗等。


Angle兔兔貓


頭條裡的文盲太多了,很多歷史傳統文化知識需要普及一下。要不然,很多人都會無知無畏,自己其實很無恥,但不僅從來就不覺得,還很洋洋得意。

省,是行省的簡稱,它最早源於金代,元朝正式推廣,到明朝基本定型。所以,我們現在所經常稱呼的“河南省”、“江蘇省”、“陝西省”、“山東省”等,以及“河南人”、“山東人”、“安徽人”、“陝西人”等都最早產生自明代。在明代以前,天下分為郡、州、府和縣。

例如:趙雲,自稱“吾乃常山趙子龍”,不會說:“我來自河北,我是河北人。”同樣,岳飛,也會說自己乃“相州湯陰縣人”,而不會說:“我是河南省湯陰縣人。”或說“我是河南人也!”這都是常識。

下圖是唐朝時期疆域行政劃分,那個時候還是“河南府”,主要指是洛陽盆地



下圖是北宋時期的疆域行政圖,河南府相當於洛陽城

下圖是元朝時期的疆域行省圖,出現河南江北行省,但與今天的河南省管轄區域相差太大

下圖是明代的全國行省圖,真正的“河南省”、“河南人”正式誕生。


河南,作為地名,最早出現在秦漢,指現在的河套地區。後來,一般是指洛陽周邊地區。到了元代,出現了“河南江北行省”,但與今天的河南省轄區差異還是很大。直到明代,才真正出現了“河南省”。也就是說,明代以後,才有真正所謂的“河南人”。


華夏上古歷史探幽


商城縣將軍有十位如張祖諒,李迎希,陳明義,蔡炳臣,成少甫,劉德海,趙傑,李士懷,曹思明,鮑啟祥,戚先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