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俄战争中沙俄会战败?

谈文论史


1904年,沙俄和日本两个帝国为了争夺远东利益,在中国东北展开了一场决斗,最后虽然沙俄战败了,但是日本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沙俄是当时世界第五大工业国,陆军数量世界第一,海军实力也比日军要强,按道理来说是可以战胜日本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以至于沙俄战败。沙俄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在远东地区与日军作战完全占不了便宜,而且当时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没有完工,部队无法及时增援远东地区,后勤补给也跟不上,特别是沙俄跑来增援的波罗的海舰队被日军偷袭后,俄军的劣势更加明显。

除此之外,沙俄的陆军表面上强大,但是指挥体系混乱,受到沙皇专制制度的影响,大批军官都是宫廷上层的亲戚,一点都不称职,这样一来部队的士气也受到影响。其实沙俄的扩张还影响到了英、德等国的利益,它的盟友法国也希望它把重心放在欧洲大陆,而不是去远东死磕,再加上沙俄国内矛盾尖锐,根本无法全心投入这场战争中。

日俄战争中清廷虽持中立态度,但是背地里却联日拒俄,甚至还为日军提供谍报。当时袁世凯是直隶总督,在日本驻华武官的主持下,他还从北洋督练公所中抽取了十多名青年军官与日军谍报人员组成侦探谍报队,吴佩孚也在其中。反观沙俄,战前对日本海军的实力一点都不了解,殊不知日本早就利用清朝的赔款大力建设海军,实际上当时日军海军实力远远超过了沙俄远东海军。

日本毕竟是个小国,想要全面击败沙俄是不可能的,沙俄虽然一时失利,但是打长期消耗战绝对能拖垮日军,日本也算识趣,在战局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选择了谈判求和,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


兵说


俄罗斯帝国在日俄战争中的惨败原因蛮多的。由于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实力稳居世界前五,而日本虽然在明治维新以后国势日渐强大,并在与清朝的甲午战争中取得胜利,获利颇丰,使其实力进一步提升。但一直到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前夕,由于体量等因素和俄国相比仍有巨大差距。即便是当时日本内部对于日俄战争日本获胜的可能性也比较悲观。典型的儿玉源太郎就对此战日本能否取胜表示满满的迷茫。

毕竟当时双方体量差距太大,俄国常备兵力规模甩出日本十倍的巨大差距,而即便是质量日本也未必占多少优势。论海军实力俄国海军吨位在1904年一度位居世界前三,即便是战力至少也可以保持在前五。虽然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了清朝的北洋水师,但日本离世界主要海军强国仍有差距。故而日俄战争前夕,理论上俄国海军要明显大于起步不是太久的日本海军。而财政收入上俄国也是日本的八倍。(折算成日元,俄国20亿,日本2.5亿)

但是也正是日俄之间巨大的差距(一说俄国军事实力五倍于日本),让俄国人在日俄战争中产生了轻敌大意。并且由于西伯利亚铁路(虽然1904年7月才开始通车但直到1916年才全线通车)尚未彻底打通和欧洲局势等原因,这也使俄国人在战争中并未使出全力。

日本敢于俄国作战,也是料定了俄国由于在远东兵力和后勤有限,而西伯利亚铁路虽然已经开始通车,但是从贝加尔湖段仍未通车。而如果这段铁路也通了,那日本纵使做足了准备也没有取胜的希望了。(后来在1945年苏军准备着手抽兵进入东北时,全线通车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样趁着这段铁路打通尚需一段时日,日本与俄国开战,虽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日本倾尽全力、部署得当也不是没有希望。

但即便这样,日俄战争俄国总计投入兵力达到1,365,000人。而日本则在日俄战争全国动员的情况下累计投入1,200,000人。俄国兵力略占优势。

还有日本全力以赴,在开战前做足了准备也是俄国输掉战争的原因之一。虽然这个原因和西伯利亚铁路打通比较起来似乎次要了些,但还是相当重要的,由于日本是以偷袭的方式对俄国开战的,这让俄国有些错不及防,使日本可以占据先手优势。(先手优势虽然有时候不足以赢得战争胜利,但却能增加几分胜算和主动)日本在战争中的战略部署也还算不错,

而且日本为了赢得战争胜利也做足了情报工作,向俄军后方派遣许多谍报人员,并且潜伏到了东欧,建立了一个谍报网。这使日本在战争中可以知己知彼。而俄国就不行了,非但不知彼可能连己也知道的不够全面。虽然俄国的情报在当时世界还算不错的,但是由于轻敌大意,对东方人打心底里的蔑视,使俄国没有对日本进行良好的情报收集工作。另外由于俄国人在中国的行为比日本还恶劣,所以当时的清朝由于与俄国的仇恨较深,在战争中总是倾向于日本一方。

而且由于考虑到地理因素,结合上面所述,日本在战争中拥有更多的主场优势。毕竟日俄战争的战场设置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日本的主场优势在对马海峡海战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俄国在战争中则表现的有些被动。

另外参加日俄战争的俄军士兵出身也并不高,虽然有一定的勇猛劲,但缺乏系统性的训练。纵观整个日俄战争期间,除了旅顺战役日本兵力三倍于俄军,且俄军伤亡小于日本以外,其余很多战役俄军都是兵力占优,且处于防御状态,但最终却总是被兵力处于劣势的日军击败,而且伤亡还比日本大得多。例如辽阳会战(日军12.7万 VS 俄军22万)、沙河会战(日军17万 VS 俄军21万)、黑沟台会战(日军5.4万 VS 俄军25万)、还有日俄战争规模最大的会战——奉天大会战(日军25万 VS 俄军31万)役后大山岩一举成名,这些战役俄军虽作为防御方,但伤亡却比日军大。也可以看出俄军战术和素质要弱于日军。

不过日俄战争虽然俄国惨败了,但是日本也未能取得全面性的胜利,由于俄国的想法是采取战略后撤,一步一步的消耗日军,然后再让西伯利亚地区的俄军与日军消耗一波,坚持到俄国集中欧洲地区的精锐赶来击败日本。像1905年3月10日奉天会战结束时,俄国虽然士气低落,但依然有80万人和2,200门火炮可以短时间内投入战争,而日本动员力量则达到了极限,只有40多万兵力和1,046门火炮可以投入战争。当美国方面通过法国总统卢贝向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表示愿意为日俄两家调停战争时,尼古拉二世却表示,决战才将要开始,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正在向远东驶去。愤怒的尼古拉二世想要将日本耗死。与此同时,在1905年3月,日本全国动员已达到极限吗已经没有正规的预备役力量了。这使日本迫不及待的想要在现有还算对日本有利的情况下求和。

当日本在谈判桌上想要让俄国支付巨额赔款时,却因收到山县有朋的报告收到俄国正从欧洲抽调重兵前往日俄战争的前线的消息,日本也只好放弃赔款。从这里也可以大致清楚,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重要性。


黎塞留的野望


日俄战争虽说是以俄国战败告终,但日本也没吃到什么好果子,古话说的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日本也是用血的代价才取得胜利的。(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萨莎说史)

以下五条是日俄战争俄战败的关键因素




第一俄军主力都在欧洲,在远东地区的兵力并不比日军多。

第二当时西伯利亚大铁路还在修建中,俄军无法从欧洲调派大批部队增援远东,也无法运输大量补给。



第三俄军海军被亚洲大陆分割成四大舰队,太平洋舰队不是日军对手,紧急从其他三大舰队调派军舰组建的第二太平洋舰队赶到战区要花一年时间,结果第二舰队走到一半路程日军就攻占旅顺全歼了太平洋舰队,然后以逸待劳再次全歼第二太平洋舰队。



第四日本进攻俄国得到英国和美国德国的大力支持,后勤无忧,弹药无忧,财政无忧,而俄国内部受革命风潮影响,财政和后勤均很紧张,根本无法全力与日军作战。

第五俄罗斯战略重心在欧洲,远东地区处于次要地位,未做充分准备,指挥体系、后勤混乱,军队士气低落。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俄军军官人事制度之腐败折射出沙皇专制制度的没落,皇叔远东总督阿列克谢耶夫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与前任总督库罗帕特金争权夺利;太平洋舰队司令马卡洛夫上任后撤换了一批不称职的军官,引起了彼得堡官场的骚动,因为这些人好多都与是彼得堡的宫廷和上层的亲戚朋友,一句话这是我的人你就得用;日军进攻大连,俄军防守不利撤退,撤退前本来要炸毁大连港,工兵司令拉则多夫斯基命令中尉苏霍姆宁去炸,苏霍姆宁是个酒漏子,喝!结果喝高了,醉酒误事,日本人攻进来了他还懵哪,明白过来就跑了,日军就这样完整地占领了大连港,获得了陆上的前进基地,整个日俄战争期间,日军的海上补给均通过大连港上岸。


日俄战争时,俄罗斯太平洋舰队龟缩在旅顺港内,虽然俄海军的港口防御做得非常好,尤其是岸防炮,每次射击都很准,日本用于闭塞封锁港口的小船队偷袭了三次都没有成功,但是由于俄罗斯采取的是固守待援的消极战术,最终旅顺还是被日本攻占,尽管如此,日本还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为日本低估了俄罗斯的实力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日本人当是还沉浸在曾经击败腐朽没落的清朝的快感里,丝毫没有意识到,俄罗斯虽然政治制度专制,军官人事制度腐败,但国家实力远在日本之上。日本人最终付出了上万人的伤亡和,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才通过攻占203高地引导炮兵炮击俄舰队取得了胜利,乃木希典的两个儿子都被击毙。

日军攻占金州之后伤亡四千余人,战况报到日军大本营,上层极为震惊,认为是报错了,是多写了一个零。


萨莎说史


日俄战争在中国的定义是狗咬狗,只能是说明中国当时的积弱,现在有人说如果是日本是俄国赢了,东北就回不来了,其实,要不是二战日本战败,东北也还是满洲国。

对于沙俄来说,争夺温暖阳光下的海洋是历代沙皇的重任,而俄国在西部边境已经是没有继续扩展的空间,但是在东方,由于当时中国的羸弱,这就给了沙俄机会争夺温暖阳光下海洋的机会,而且进而有可能就是再构建一个黄色俄罗斯。

而日本对于中国东北也是盯上了很久,早在甲午战争中,日本就想要占领东北,只不过由于当时的三国干涉还辽,才被迫把到了嘴里的肉吐了出来,不过顺手又要了3000万的银子。当时的明治天皇还安抚手下的大臣说,没关系,通过这次战争对于满州的气候,地理,人文都有了了解,以后可以等待机会再次夺取。

日本为了从俄国手里夺回东北可以说是下足了本钱,利用甲午战争的赔款,日本加速发展自身的军事工业,原来总是说这笔钱都被用来发展教育了,这个是以讹传讹,用在教育上的钱占比很小,数量大约是1000万元,和给日本天皇的钱一样多,不过对于原来每年开支只有7000万元的日本政府来说,一下子有了这么大的一笔教育经费也是很多了。甲午的赔款大头还是用来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

经过10年的卧薪尝胆,日本的工业有了一定的家底,当然俄国也没有闲着,俄国修建的远东大铁路也已经通车,但是由于没有铺设复线,所以运输效率不高。但是这对于日本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如果等到复线完全开通,那么俄国的远东地区就会和俄国核心区域紧密的连接起来,那样争夺满洲就更困难了,于是日本于1904年2月挑起了日俄战争,首先偷袭了驻扎在旅顺的沙俄舰队,开始了战争。

战争打了一年,最后,两国在朴茨茅斯签订条约,俄国把在东北的利益送给了日本。但是没有战争赔款,日本期望象甲午战争那样获得巨大战争赔款的希望完全落空。
俄国远东地区距离俄国的核心地区太遥远。

对于沙俄来说,由于在此以前的200年的疯狂扩张,的确是占据了巨大的国土,但是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内部的民族融合还远远没有完成,国内的民族矛盾很多,平时看不出来什么,但是到了战时这些矛盾就会显露出来。而且作为主体民族的俄罗斯人并不多。而且俄国人要守卫如此巨大的国土,本身兵力不足,更重要的是当时俄国的所有方向上都很紧张,除了北边的北极方向,西边有德国,南边是土耳其伊朗英国,而东边中国是没戏,但是日本已经可以威胁俄国人了。

由于国内矛盾很多,在战局不利的时候,俄国国内出现了革命,这种情况下,俄国也就无法再进行战争了。

俄国的远东地区距离俄国的核心地带太远,中间只有一条时断时续的西伯利亚铁路连接,在日俄战争中,在远东的俄军始终处于兵员弹药的补充困难中,战争就是看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向战场集中最多的兵力物资,在这一方面日本人重复了甲午战争的场面,一开始把俄国的舰队主力堵在了旅顺,在海参崴的俄军军舰数量少,只能是对于日军的海运补给线进行骚扰,而无法切断,这样就是日军在东北的增兵速度始终超过俄军,当然在战争的最后,俄军已经集结起来一支数量很庞大的军队,但是战争这个时候结束了。



而日军当年在日俄战争时,本身的素质也已经超过了俄军,甲午战争的赔款虽然没有全部用于教育,但是那一笔数目不菲的教育经费也足够让当时的日本实现了全民教育,士兵的文化素质远比俄国高,在战场上俄国人对于日本人的亡命精神十分钦佩,在旅顺口被攻陷以后,双方的合影中看不出来是前几天还在血拼的双方,倒像是外交活动中的两军。
这个就是旅顺的俄军投降以后,俄国军官和日本军官的合影。

国内的矛盾多,凝聚力差,距离核心区域太远,而军队的素质差,就是俄国方面当时无法战胜日本的原因,当然日本人也是针对战争做了精心的准备,包括在俄军后方到处制造混乱等,并且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这些也是原因。


有痰


老金认为: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是腐朽的沙俄和年轻气盛的日本之间的一次大碰撞,也是一次以英美日为一方,法俄德为一方的关于远东利益争夺的一次大战|(甚至有专家称之为第零次世界大战)。沙俄的战败有其必然性;

沙俄处于政治上腐朽的没落期,国内革命力量暗流涌动,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参战,想转移国内对统治阶级不满的情绪;


沙俄在四个方面没有进行充分准备,

首先,海军方面,远东地区的太平洋舰队实力弱于日本舰队,不足以掌控旅顺以外乃至朝鲜和日本之间的黄海的制海权,(日本经过1896年甲午海战得到大清2亿两白银的赔款后大部分用来做海军建设,英国为了阻挡沙俄在远东的扩张损害自己的利益,大力支持日本海军建设,卖给了很多新型军舰)

长途航行3万公里的波罗的海舰队增援部队被以逸待劳的东乡平八郎率领的日本舰队在对马海峡展开偷袭,基本全军覆没,远东俄军失去最大的支援力量,战争天平开始偏向日本

波罗的海支援舰队的覆灭,让沙俄远东海军失去斗志,旅顺港里的海军再没出过旅顺,旅顺失去海军保卫,加上从西伯利亚南下支援的陆军在瓦房店附近被歼灭,旅顺成为孤岛,失守后导致沙俄战败;

其次,铁路运输能力不足,每天欧洲方面只能开动2-3列火车到远东,进入交战后没有足够的人员,武器弹药(沙俄士兵从铁路运来的弹药箱里看到很多神像!)的及时支援,成为沙俄陆军和日本陆军交战的重要失败原因。

第三,陆军自身也准备不足,比如旅顺的防御措施不足,防御炮台数量不足,建筑质量低劣,后来在日军乃木希典的人海战术攻击下全面陷落;

武器也准备不足,当时已经用上快速火器,沙俄陆军还在崇尚拼刺刀;

部队警觉性不够,1904年2月8日,日本开始从旅顺撤侨,这一典型的作战前信号也被守军司令忽略,只有海军马卡洛夫将军注意到这一情况,致信要求关注日军动向,做好防御措施,再次被忽略,结果日本海军得以偷袭重创旅顺港口内的沙俄舰队,拉开了日俄战争序幕(日军向来有偷袭开战的习惯,我兔一定要小心啊!)

最后,对日情报严重不足,导致上层严重误判,日本在1896年甲午战争战胜大清后,获得2亿两白银的赔款,大部分用来做海军建设,英国处于保住远东利益,排斥沙俄的需要,大力支持日本海军舰队的建设,使得日本海军在日俄战争之前已经超过沙俄远东舰队实力!

不但准备不足,而且沙俄官兵傲慢,瞧不起日本和日本军队,认为扔个帽子就能把他们压垮,这里固然有情报严重不足有关,也跟沙俄官兵骨子里的傲慢,大国沙文主义有关,看看日俄战争期间沙俄出版物的漫画就知道沙俄对待日本是多傲慢

明明是日本歼灭了波罗的海支援舰队,却画成沙俄海军胖揍日本海军,是不是有点阿Q?


傲慢之下,自然就是忽视对手,自身的战术就不够灵活机动;

出现问题就不知所措,走向另一个极端;


典型的就是旅顺港内的太平洋分舰队的表现,即使对马海战中沙俄损失了波罗的海支援舰队,旅顺港内的太平洋分舰队的力量也足以和日本围堵舰队一拼,打破日本海军的围堵。

再凭借旅顺陆地上的岸防炮台,足以抵挡日本海军的进攻,进而为陆军保卫旅顺港提供支援;

开始的时候,具有一定战略眼光的马卡洛夫(就是前面提到写信提醒日本撤侨有可能是战争信号的那位)就带领旅顺港内的太平洋分舰队出击过日本海军,取得一定战果,减轻了旅顺港的防守压力,

但不久意外战死,马卡洛夫一死,沙俄变再无人愿意用灵活机动战术保卫旅顺港了,结果被日本陆军占领了旅顺港,将沙俄的岸防炮掉头对沙俄军舰一顿猛轰,太平洋分舰队龟缩在港口内的军舰全部报销!

沙俄战败直接原因就是战术不得当,要么盲目乐观,忽视对手的强大,遇到挫折只知道固守,不知道灵活机动;


老金独特视角为你解析世界风云,欢迎关注,讨论!


老金看世界


日俄战争是近代以来东方第一次战胜西方,也是黄种人第一次战胜白种人,对中国发展甚至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日俄战争的原因

1895年,甲午战争中获胜后,台湾、辽东半岛,以及朝鲜半岛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获得辽东半岛的主权,但是由于俄、法、德三国的介入让日本不得不放弃。从1897至1903年,俄国取得旅顺港并获得了修建铁路的权力,而这和向东北扩张的日本发生冲突。

1900年,八国联军以保护侨民为由进入北京,俄国人乘机派20万大军控制东北。虽然俄罗斯向外保证在义和团危机结束后就会撤军,然而到1903年时,俄军反而加强了部署。俄罗斯在东北亚的扩张引起了英国、德国、日本的反对,日本和俄国就撤军问题发生激烈冲突。在1904年时,双方关系破裂。

附图,俄罗斯在亚洲的扩张。

日俄战争的结果

日俄战争中日本虽然活得多场战事的胜利,但是国内的财政无法支持其持久战,俄罗斯在第二太平洋舰队覆灭后也失去了取得胜利的希望,双方在美国总统罗斯福斡旋下,签订《朴次茅斯和约》,结束了短暂而血腥的战争。日俄战争后,俄罗斯的势力撤离退出远东,日本成为这一地区的主导者。

附图,对马海战。

日俄战争时,日本为何能战胜强大的俄罗斯呢?要知道日本在几十年前还只是一个半殖民地,如何能在短短几十年后就成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呢?我认为有如下原因:

1.外部国际环境

实际上俄罗斯在远东的扩张引起的不仅仅是日本的敌视,英国、德国甚至俄罗斯的盟友法国都对俄罗斯的扩张不满。

1902年,日本和英国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了同盟条约,并且获得了英国的战争贷款,由于日本自身的经济情况,对俄战争完全靠贷款进行。总之,与英国结盟是日本的外交胜利,英国依靠盟约遏制俄国在远东扩张的企图,而日本依靠英国的战争贷款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法国虽然是俄罗斯的盟友,但法国的主要对手是咄咄逼人的德国,而俄罗斯在远东的扩张势必使德国的压力减小,而法国面对德国的压力将增加。因此在日俄战争中,法国拒绝了俄罗斯的贷款请求,在战事中失利后,俄罗斯也无法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融资。

在这场战争中,俄罗斯处在空前的孤立之中,英国不希望俄在华取得更大利益,法国希望俄罗斯将重心放在欧洲大陆,美国则因为俄罗斯迫害犹太人而倾向于日本,所以俄国舰队去太平洋时连补给的港口都没有,失败在所难免。

2.俄罗斯的国内危机

日俄开战后,日本最高领导层估计由于日俄之间的国力差距,日本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速战速决,以迫使俄罗斯同意和谈。

日本政府除了四处游说以获得国际支持之外还积极挑起沙皇俄国的内部混乱,日本驻俄国公使馆武官明石元二郎对俄情报工作,参谋次长儿玉源太郎给明石发电报:“帝国外交日益艰困,今唯仗贵官突破”、“在俄国建立谍报网”。

实际上,俄罗斯的内部问题由来日久。首先,俄国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时期才废除农奴阶级,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俄罗斯的社会变迁却变得停滞,没有形成富裕的中产阶级,劳动阶级和统治阶级的对立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俄罗斯的国土在持续的扩张中越来越庞大,但大俄罗斯主义、宗教、文化问题导致各民族与俄罗斯民族之间的冲突加剧。而战场上的失利则犹如一粒火星引爆了俄罗斯这个炸药桶。

附图,1905年,俄国血腥星期日。

3.日本的兴起

在明治维新后,日本全方位学习西方,日本迅速走向强大,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在海、陆军方面完胜清军。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后,受迫于俄、法、德等国的压力,日本被迫放弃辽东半岛,此举也刺激了日本。在获得清朝的巨额赔款后,日本全力扩军以应对俄国的扩张,到战前日本已经拥有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和规模适当的常备陆军。

日本的西化改革使得国家迅速发展,最终一个新兴的东方国家击溃了一个欧洲的强国,在此战之后日本彻底成为一个强国。

此为个人浅见,欢迎讨论交流!!!!


我没忘记home


日俄战争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和中日甲午战争是很相似的,都是日本“以小击大”的军事和政治上的赌博!

因此,两场战争对于日本来说,都是赌上自己国运的拼死一战。而反观俄国,他们的态度和甲午战争前的中国比较相似的,都在一定程度上轻视了日本这个可怕的新兴对手。而这交战双方对战争的心态,往往就对战争的胜败起到了很关键的影响。

事实上,虽然当时的日本整体实力与沙俄相比,还不是一个数量级。但与甲午战争相比,其实日俄战争,日本获胜的几率反而比前者要大得多。因为,日本虽然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不如沙俄,却在其他方面都占据了优势。

首先,是战场区位优势;

日俄战争是双方为了争夺对我国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半岛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因此,对于日本来说,在东北作战,其实就相当于在自家门口作战。日本从本土向朝鲜半岛以及东北地区派兵,其难度并不大。

而反观沙俄,由于统治中心和战略重心都在欧洲,远东地区本身就鞭长莫及。加上当时西伯利亚铁路还没修成,遥远而寒冷的西伯利亚严重阻碍了沙俄军力在远东的展开。

比如日俄两国的海战,由于俄国的远东海军(俄太平洋舰队)战力有限,无法抵御日本海军,因此就只能调波罗的海舰队增援远东。而波罗的海舰队可是需要超越距离航行3万公里,才能抵达战场。而日本海军则可以逸待劳,一举击败沙俄海军。

其次,是外部援助优势;

日俄战争期间,沙俄得到的外部支持远不如日本。当时在背后支持俄国是德法两国,但德法两国本来就有矛盾,不可能同心。而法国虽然当时与俄国结盟,却因为担心日俄战争会将俄国的注意力转移到远东,而削弱在欧洲对抗德国的力量,所以态度有所保留。

反观日本就不一样了,英美两国可是同声同气,而且在日俄战争中,给予日本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为日本的扩军备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当时的清政府其实背地里也是倾向于支持日本的,因为于沙俄相比,日本获胜反而是更好的结果。所以,此战俄国在外部援助上,是处于劣势的。

最后,再加上日本对此次战争的重视程度和战前的长足准备,使日本得以在日俄战争中占据优势。

然而,日本毕竟底子不够厚,所以即便战胜了沙俄,也是惨胜,其伤亡还大于沙俄。整个日俄战争,日军死亡82847人,伤153584人而俄军则是死亡14262人,伤146032名,日军的伤亡数字要大于俄军不少。

也正因为日本此战也是惨胜,因此他们在谈判桌上,也无法像马关条约时对清政府的那般傲慢。当时,他们不自量力的向沙俄索取30亿的天价赔款,结果人家沙皇就回一句“要钱没有,不服再打”。对此,作为战胜国的日本也没辙,毕竟接着打,如果沙俄火力全开,那要弄死日本是完全没问题的。


这些历史要读


日俄战争,沙俄失败了,在回答沙俄失败原因有很多说法!

如同在讨论中日甲午战争清朝为什么失败一样有很多说法!

沙俄失败和清朝失败很多人回答相似_腐败!

我有一说法是"器不如人"!

决定战争胜败,人是关键因素!若武器代差太悬殊,那起决定作用还是武器!如同“人斗蟋蟀“一样,大概率是"蟋蟀不能斗人"。

中日甲午战争陆战和海战,虽然清军海军陆军浴血奋战,终究日本秘密使用“苦味酸"炸药,这一当时的原子弹而战胜清国!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俄战争日本也是同出一辙,秘密对沙俄使用"苦味酸"炸药,致沙俄大败!沙俄海军与日海军在白令海峡决战,因日军用苦味酸炸药而沙俄海军大败!


甲午战争历史研究


沙皇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围绕着掠夺中国东北,明争暗斗,剑拔弩张,矛盾十分尖锐,最后发展到必须用武力来解决的程度。1904年2月7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曰本海军舰队突然袭击旅顺口的俄国舰队,日俄战争爆发了。战争从开始到结来都是在中国的领土上进行的,目的是抢夺中国的东北。腐朽透顶的清政府不但不采取任何保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措施。反而卑鄙无耻地宣布在战争中“严守中立”,把辽河以东的地区划作战场。听凭日俄两国军队在东北残杀中国人民,劫掠财物,焚烧房屋,破坏生产:并且严令各地官更加紧监视和镇压反抗的人民。日俄战争爆发以后,沙俄海陆两军相继失利。以旅顺口和海参崴为基地的太平洋舰队溃不成军,波罗的海舰队又在对马海峡被日本舰队消灭。1904年12月旅顺口被日军攻陷。沙俄的陆军在辽阳和沈阳战役以后也已无力作战。这一场卑鄙的狗咬狗的战争,打了将近一年零七个月,最后俄国被打败了。1905年9月(光绪三十一年八月),日俄两国代表在英国的朴茨茅斯缔结和约,这就是《朴茨茅斯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沙俄政府同意把在中国东三省的一部分侵略权益转让给日本,其中包括旅(顺)大(连)租借地,长春到大连的铁路(所谓“南满铁路”),及与这些租借地和铁路有关的一切权利。日俄战争以后,沙俄势力退至北满,日本在中国大陆的侵略势力一天天发展,野心也就更大了。纵观沙俄战败,双方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劣对比,可以很直观的找出客观和主观原因。战胜方日本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1),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国家:(2),从中国得到的巨额战争赔款,进一步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3),蓄谋已久的大陆政策,充足的战争储备:(4),敏锐的战略洞察力。当俄国屯兵中国东北不肯撤军,有控制朝鲜半岛的意图时,先礼后兵,交涉失败,先发制人,诉诸武力。(5),争取外交盟国的缔结,以取得国际层面上的援助。(6),高效地政府机制,并且拥有一批具有冒险,献身和牺牲精神的能干指挥官和众多军队。如陆军和海军统帅乃木希典及东乡平八郎等等众人。其次,沙俄方面:沙俄政府当时比较腐败,政令执行低下。并且作为武装力量的部队,人事制度腐败,军中任人唯亲,争权夺利,军官渎职,人员士气低落。(2),俄军战略重心在欧洲巴尔干半岛,远东处于次要地位,未作充足准备,指挥体系,后勤补给一团糟。被西伯利亚广大纵深所阻断。机动增援十分困难。日本是势在必得,倾全力争夺,相比较沙俄,等于在家门口作战,地利人和均具优势,军力调动迅速便捷,等于在瞬息万变的战争天平上增加了取胜的砝码,使天平倾斜已方。综合以上原因,沙俄战败是必然的。但是,统观沙俄的实力,不应该败,但是败了。细节看来,日本是惨胜。战争造成结果是日本取得了巨大利益。在朝鲜的殖民利益得以巩固,在国际上地位得到认可,取得了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通行证。给军队精神注入了通过冒险以达目的理念,培养了以下克上的侵略思想。为一步步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作着准备。东北的驻军为侵略中国埋下了铺垫。通过“二二六兵变”完全变成军国主义,战争的策源地在亚洲形成。处心积虑准备侵华。这就是日俄战争所形成的后果。


歴史的軌跡


严格来说,日俄战争沙俄没有战败。战后日俄双方是签订的"合约",沙俄只是把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既得利益让给了日本,领土只是把库页岛南部割让日本,没有赔款。沙俄态度明确:只有这些,要么签字,要么接着打! 日本签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