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股票的時候,買這種市值小的好還是買市值大的好?

懂社保


股市投資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有巴菲特、也有索羅斯,還有彼得林奇、歐奈爾等各種不同的類型,他們都是成功者,這說明股票投資只要適合自己的性格,能夠穩定駕馭並持續穩定盈利,就是好的投資邏輯。

那麼,對於買大市值還是小市值,天檀覺得不可一概而論,巴菲特就是買大市值的典型,這是由他的理念和資金性質決定的,很大的資金小市值股票也無法承載啊。

但是,既然是大市值股票,可能走勢就比較平穩,沒有太大的波瀾,也沒有太多的機會點,而對於資金少的朋友,要想較為快速的盈利,小市值股票是非常合適的方向。

但小市值品種有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波動很大,也就是俗稱的高彈性,那麼理論上風險也就相對放大了,所以做這類票要有更強的風險意識。



喜歡嗎?記得關注點贊,留下腳印,常聊!


天檀


投資的話,要買基本面好的,和市值大小無關。

投機的話,一定要買市值小的,有利於拉昇炒作。

這裡面,有個誤區,市值大一定基本面就好嗎?

這真不一定,太多的前車之鑑了。

比如信威集團,曾經還被選入過上證50呢,結果呢,現在停牌好幾年了還不敢復牌,老總都失聯了。

比如樂視網,曾經也是1500多億的市值,典型的藍籌級別市值了,但是呢,到現在一地雞毛,市值只有120億不到,就這,我都嫌貴。

長生生物也算是一個。

曾經白馬市值,如今垃圾股市值的案例,還有很多。

所以說,投資領域坑真的是非常的多。如果沒有深入研究,儘量不要單隻個股倉位超過1成,畢竟你沒深入研究,就想重倉的話,這僥倖心理實在太重了,賭性實在太強了,這根本就不是投資了,最終的任何結果你都必須要接受。

《峰言峰語》專欄為非主流不知名野路子股票投資者趙冰峰創立,旨在為廣大投資者提供獨特的投資觀念和投資方法,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歡迎關注本人在頭條的專欄~

趙冰峰財經


這個其實和個人的投資風格,甚至是資金有著密切的關係,沒有說買大好還是買小好的區別,只有賺得到錢和賺不到錢的區別!

在牛市裡往往小盤股比大盤股更容易有較大的漲幅,但是同樣的,小盤的波動非常大,震倉非常劇烈,如果沒有一定的心理素質和投資經驗,很容易被主力洗盤出局!

而大盤股在熊市裡往往非常抗跌,因為其中參與的都是機構,基金,甚至證金郭嘉隊,所以這些大盤股往往都是白馬股,都是具有較大較長的投資價值的!


那麼你的選擇和策略,甚至是個人的投資喜好就決定了你買大還是買小的原因了!

簡單的說就是,小盤股往往都是週期股,會隨著大盤的熊市而大跌,隨著大盤的牛市而高漲!如果你喜歡投資這類型的個股,那麼可以參考以往熊市歷史底部區域的價格進行買入,然後耐心等待牛市到來獲利!因為小盤股的熊轉牛空間非常大,同樣的資金拉動一隻小盤股往往比較容易,幅度也喜人!

但是如果你是喜好做大盤股,比較穩重的,那麼可以選擇那些已經有價值投資標的的個股佈局,這些個股往往會底部不斷提高,並且根據持有的時間越長,獲得的收益也會越多!面對大級別的回調,甚至是熊市,抗風險能力和抗跌性能都比較強!


所以市場上並沒有大小好壞之分,只有能不能賺錢的區別!有些人就喜歡炒新炒差他也能賺大錢,有些人則是喜歡保守的穩健的投資,無論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別人雲亦云才是最好的投資策略!而對於投資,一定要記住的是“風險第一,盈利第二”,如果沒有把握能在那些垃圾股裡獲利,避免踩雷,那就老老實實的買超跌績優股或者大盤白馬股進行投資吧!


⭐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琅琊榜首張大仙


這個問題主要從三個角度看:

一、投資理念

1/價值投資者

價值投資者通常是資金量比較大的高淨值散戶或者機構投資者,從安全邊際與穩健投資的角度考慮,喜歡市值偏大一些的藍籌股和績優白馬股。

雖然中小散戶投資者也可以堅持價值投資理念,但是從小資金的財富增值速度與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講,投資市值較大的大盤股,和以慢牛形勢保持長期穩健上漲,除去中線調整洗盤導致的盈利回吐,以一到三年內為週期的絕對有效漲幅平均在2倍以內的績優白馬股,不是最優選擇。

2/投機客

投機客一般是資金量較小的散戶或者短線技術高手,更喜歡股性活躍的中小市值股票。因為大多數投機客喜歡在日內交易中依據技術指標捕捉短線套利機會,或者重倉打板,超跌博反彈等等。

3/長線投資者

長線投資者喜歡股本和市值中等及小盤的股票,對於大盤股一般不介入。

長線投資並不完全等同於價值投資,長線投資屬於技術理念範疇,主要是基於個股的技術面優劣,比如:股本大小及未來的股本擴張能力;股本大小及流通股佔比;機構投資者對流通股的控盤程度;大股東股權集中度及中小原始股東數量;大小非原始股東減持的規模及可能性;個股未來上漲的邏輯是基於主營業務增長與創新,還是基於資產重組預期等等,來判斷個股未來潛在的技術空間。

而中小盤股在股本及市值上規模偏小,這就意味著將來股本和市值擴張潛力大;流通股佔比小,機構投資者容易控盤,而技術上只有高度控盤的股票才有可能在長線中大幅上漲甚至暴漲;中小市值股票相應的大小非原始股東減持規模要小,而大小非減持是個股在長線上的重大技術壓力;中小市值股票,從價值的角度看,具備小公司大市場的成長預期優勢,同時也具備資產重組的靈活性,因此具備較大的想象空間。

而這些技術優勢,是大盤股所不具備的。

長線投資者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稱之為持股週期相對較長的投機客,就是因為長線投資者除了投資績優白馬股之外,對小盤重組股和概念股的投資比例也很大,甚至不分伯仲。

4/短線投資者

短線投資者對市值不太看中,其選股標準重在個股所處的技術階段以及是否面臨短線爆發的技術節點。

短線投資者也是技術範疇的概念,短線投資者也不完全等同於投機,它主要是一個時間週期問題,一個技術節點問題。短線投資者持股週期一般不超過6個月,遇大牛市最多也不超過一年;在技術節點上主要捕捉長線牛股的主升浪段,或者大幅及長期下跌之後的中級反彈浪。

二、資金規模

從資金規模的角度分析選股策略,主要是每個股民到股市裡來,都有一個階段性的市值夢想,並且大多以10倍增長為階段目標,那麼不同的初始資金規模,在追逐10倍增長的道路上,必然面臨著不同的理念偏好、技術偏好、持倉策略偏好,我們暫且稱之為夢想偏好。

1/從1萬到100萬

如果你想五到十年內從1萬或者10萬增長到100萬,只能選擇小市值股票,因為十年內增長10倍到100倍,只有小市值股票才有這種可能性。無論從投資亦或投機的角度,也無論是從長線亦或短線的角度看,或者無論是截取主升浪、中級浪亦或追逐漲跌停板的概率大小來看,都是如此。

2/100萬到1000萬

如果你的資金量是100萬,基本上算是中等收入階層,辛苦奮鬥多年積累的財富,到股市投資,既想賺到更多錢,實現基本的財富自由,又擔心風險太大,從中產階層再滑落下去,那麼五到十年內,要想從100萬增長到1000萬,雖然原則上還是要選擇中小市值的股票,但是適當的分散投資就開始成為必要。

3/1000萬到1億

如果你的資金量是1000萬,算是高淨值群體,要想在五到十年內增長到1億,就沒那麼簡單了。

首先,從安全邊際的角度考慮,應當把50%的資金,在價值嚴重低估(跌破市淨率1倍以下)的時候,投向各行業具有龍頭壟斷地位的股票,以求得十年內股息+股價上漲總體收益五到十倍左右,穩定、安全的週期行業回報率,這樣你的夢想值從開始就成功了一半,既5000萬。

其次,從增值路徑角度考慮,至少維持50%的比例投資於中小市值股票,既可以求得高於市場平均的回報率,又可以增強你的中長期收益曲線的彈性,存在超值回報的想象空間。

另外,從時間、精力角度考慮,持倉不能太分散,比如每隻股票投10萬,你需要持有100只股票,不要說研究基本面,就連K線圖你可能都看不過來;但又不能太集中,原則上最低不少於5只股票,每隻股票倉位20%,單個股票倉位最高不超過30%以上。最多不超過20只股票,每隻股票倉位5%,單個股票最高不超過20%以上。

4/1億到10億

這個等我想好了再說,目前暫時不在思考範圍內,哈哈哈!

三、策略偏好

1/集中持倉

集中持倉策略往往是資金量比較小的投資者,比如1萬到10萬,這麼小的資金,如果持倉太分散,既耗費精力,每隻股票價值也形同雞肋。

因此,小資金在選擇市值標準和持倉策略方面的餘地有限,從增值速度的角度只能選擇中小市值股票;從持倉策略角度只能相對集中,原則上最多不超過5只股票,但是最低也不得少於2只股票,永遠不要在1只股票上孤注一擲,哪怕你只有1萬元,哪怕你是高高手,這是原則,也是底線。

2/分散持倉

分散持倉,是任何股民要想在股市活下去並且長期持續盈利所必備的修養與基本策略,原則上10萬以上的資金,就應當堅持分散持倉的良好習慣,股市裡,不是比誰一次賺的更多,而是比誰能活的更長久。

分散持倉,從增值速度的角度,中小市值股票應當佔據相當比例;從穩健投資的角度,績優白馬股和大盤藍籌股的比例至少應當不低於30%,最多不超過50%以上。

3/結構化持倉

結構化持倉,適用於資金規模較大,或者操作水平較高的投資者。

比如有的投資者資金規模大,又具有明顯的行業價值偏好,那麼可以針對你比較瞭解,比較有把握的行業股票,適當加大持倉比例,但是頭部股票的倉位最多不要超過50%,剩餘50%的倉位,應當儘量分散,而且應當以盈利彈性較大的中小市值股票為主,以最大程度的分攤頭部股票虧損的風險。

比如有的投資者技術水平很高,對股票中長期技術走勢判斷的準確率超過90%以上,失誤概率很低。

那麼當你遇到一隻鍾情已久,長期關注,各方面技術條件均具備長線超級大牛股特徵,未來上漲空間巨大(五年10倍,十年30倍以上)以你的技術水平十拿九穩,就像遇到夢中情人投懷送抱一樣無法拒絕,那麼你可以把倉位的50%對這隻股票下重注,如果預期實現,那種成就感是技術高手終生難忘的回憶,也是自身價值最大化的人生巔峰時刻。

那麼剩餘的50%倉位,應當儘量分散,至少保持10只中小市值股票。雖然你是高高手,但是你不是股神,雖然你的準確率超過90%,但是為了規避那10%的失誤導致滅頂之災,頭部重倉與尾部分散持倉的策略是必須的,這樣即便你頭部股票判斷失誤,由於你的技術水準在盈利概率上依然很高,剩餘的10只中小票,按你90%的準確率及高超的操作水平,有9只可以獲得超越市場平均回報率,足夠彌補頭部股票的損失之後,五到十年內,依然有至少500%的總體回報率。

最後要講的是,分散持倉或者結構化持倉的優勢,一是分散風險;二是判斷失誤,調整標的的時候不會太痛苦;三是可以在較長的週期內實現滾動投資,最大程度的規避股市熱點輪動與二八分化行情中的踏空風險,或者資金被集中長期鎖定在少數股票的機會成本風險,同時實現最大程度的財富幾何級增長。


淪為之後


漲跌幅度不同

大市值股票穩定,波動小,小市值股票漲幅大,跌幅也大。

大公司是從小公司發展而來的,所以,大公司往往是已經身經百戰的成功者,它能有多少變數呢?而小公司,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大公司,也有可能被其他小公司淘汰,所以,不確定性要高,但翻倍的的可能性大的多。

把控難度不同

目前炒股,長短線都有人做,但一般,股民做大盤股偏長點。這個主要用趨勢的、價值的方法。小盤股主要是激進的玩法,短線、超短線,炒概念,或者震盪的、成長股的投資。

如果水平高,一般偏小盤的收益好。但水平不高,偏小盤股的風險就顯現出來了,還不如做大盤股。

兩者常常不同步

大牛市時,大小票同漲,但不是大牛市時,比如結構性牛市時,有時主要漲的是小盤股,有時又風格轉換到大盤股,比如年初的上證50。所以,沒必要對立,兩者都要看。


海螺008


股票投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風格。也由於風險偏好與風險承受能力不同,不同的投資者也會買入不同的股票。對於市值的大小,並不存在誰好誰不好的問題,當然也不存在所謂的標準。


對於像股神巴菲特這樣的價值投資者,其選擇的當然是市值大的股票,而不在乎股價的一時波動。而且,相對而言,市值大的股票,其穩定性更好,不像市值小的股票波動較大。


對於趨勢投資者而言,其注重的是趨勢,而不在乎市值的大小。無論市值大小,股票都會有自身的運行趨勢。而且,市值大小的不同,其運行方式也是不同的。比如在一輪牛市行情中,小市值公司往往會率先啟動。而大市值公司,由於需要的資金量較大,往往會後啟動。


對於投機者而言,當然更熱衷於炒作小市值股票,小市值股票走勢更加靈活。雖然波動大,但也為股民提供了博取差價的機會,而大市值股票是不存在這種優點的。


曹中銘股市觀察


這個沒有一定規律,如果公司規模大小和市值越接近代表公司的價格比較合理可以買,如果市值遠了就說明泡沫大下跌的可能性很大,一般來說總市值越小的就越容易遭到暴炒。


億鑫和


出來技術層面+政策。

1,投資後漲跌多少都是本金的百分比。所以價格重要嗎?不重要!

2,坊間傳言低價股容易翻倍?業績都不好的拿什麼支撐翻翻?當然,莊家熱炒的不在這裡。


進擊的胡途中


市值是選股的其中一個條件,大盤股藍籌股市值高穩定性較高,小盤股被操盤的可能性大,股性活躍,漲跌浮動較大,適合短線操作,但需要具備一定技術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