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股市總舵主李大霄,放棄證券從業資格,而專職炒股,能成為億萬富翁嗎?

郭二師弟


李大霄先生在於證券市場的地位確實是非常多的,在交易這個圈子裡,李大霄先生的爭議比較多,更多時候是被股民吐槽和嘲笑的對象,而且由於李大霄先生經常為A股的各種底部位置起名。2018年由於市場單邊下跌的趨勢,所有的底都被無情的打破,李大霄先生沒少被罵,甚至很多股民的情緒非常激動,評論區的留言也非常激烈,這裡不得不佩服李大霄先生的心態素質。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而言,李大霄先生更像是財經界的網紅,任爾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



但如果李大霄放棄證券從業資格,實打實的專職炒股,到底能不能成為億萬富豪呢?

李大霄先生的觀點來非常簡單和粗暴,李大霄先生認為A股市場一定會上漲,所有的調整都是為了漲得更高。如果從這個思維角度上來出發,李大霄先生如果專職炒股很難獲得高收益。

因為李大霄先生一旦買入股票,他就會選擇持股不動,一定要等到這支股票走成牛股,才會選擇離場。考慮到A股市場歷來牛短熊長,如果李大霄先生在2018年交易股票,被套50%以上是非常可能的,即便是2019年如此好的反彈行情,相信李大霄先生也是在解套的過程中,不會獲取收益。

而且李大霄先生看中的都是權重藍籌股,這類股票雖然相對抗跌,但上漲也非常困難,從這個維度上來說,李大霄先生也很難快速的成為億萬富翁。

但由於李大霄先生的持股策略和市場觀點,只要他不持有退市的票,總有一天會回本甚至獲利,就不知道這個時間到底有多長。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如果李大霄先生持有48塊錢的中國石油怎麼辦?我只能說,李大霄先生會耐心的等待宇宙頂的到來。


小散李大鵬


李大霄能成為財經界的網紅完全就是靠嘴巴換來的,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是給市場一個正能量的信號,讓股民投資者既愛又恨的。既然李大霄嘴巴這麼厲害,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假如李大霄變成一個普通股民,放棄證券從業資格,成為一個自由炒股的個人投資者,專職炒股的話能成為億萬富翁嗎?

下面我們可以根據李大霄近幾年的觀點進行推測李大霄會不會專職炒股成為億萬富翁?

李大霄最先出名的時候就是在2012年2100多點時候預測的鑽石底一戰而成名,李大霄預測觀點鑽石底之後A股還經歷了一年多的橫盤大幅波動,第一次跌到1949點隨後迎來一波券商元旦行情,隨後又開始為期四個月的殺跌跌到1849點;按照李大霄從提出鑽石底2100多點開始抄底,2012年至2013年抄底絕對是虧損的,最起碼也會虧損在30%左右;這是一個抄鑽石底的結果。

在2013年6月跌到1849點之後,上證指數開始構築底部區域,也就是迎來了一波修復行情,但是在這樣的構築底部行情,李大霄肯定已經滿倉幹了,截止2014年7月份構築牛市大底成功,預計盈利10%左右;

真正2014年7月份A股開始有牛市的味道,李大霄預測超級大牛已經到來了;假如李大霄滿倉幹進去炒股,在這波牛市當中,算李大霄一輪牛市下來炒股總資產盈利2倍的收益,這樣的收益在一輪牛市下來也是大概率可以實現的。

而在2015年5月份的時候李大霄預測地球頂來了,當時大盤指數還允許在4500點左右,李大霄成功清倉出局。隨後踏空了最後一波瘋狂拉昇的行情,同時也是避免了股災1.0版的跌幅行情;算這波行情李大霄不虧不賺。

而在2015年8月份的時候李大霄預測可以大膽抄底,隨後有進場操作,隨後出現股災2.0版資產出現40%的跌幅;而當大盤出現在股災2.0版後李大霄繼續唱多加倉,最後又迎來了一波熔斷殺跌股災3.0版,個股平均跌幅再度在30%的殺跌;此時李大霄在2600多點給以市場定論嬰兒底;但是總之不管什麼底,李大霄的抄底已經完全把牛市賺的錢全部吐回去了,李大霄的炒股已經回到解放前或者本金都是虧損的。

在2016年至2017年A股藍籌慢牛行情的時候一直預測要抱緊抱藍籌,假如李大霄這個時候全倉買進藍籌股持有,在這量能確實可以賺到錢,而其他大部分個股賺了指數虧了錢;在這兩年李大霄的觀點是正確的,可以在賺到60%的藍籌行情。

在2018年A股熊市的時候一直唱多,特別是當大盤跌到3000點時候李大霄提倡可以大膽抄底,3000點才是牛市的理由,什麼八大理由,十大理由的;結果2018年全年處於熊市行情,聽信李大霄的抄底行情賬戶再度縮水在30%~40%之間;而2018年上證指數跌到2700多點,2600多點時候又是超跌推出少年牛,黃金牛的全部都是錯誤的;2018年假如李大霄炒股肯定是虧損累累的。

李大霄從2018年在2800點開始大力唱多抄底,假如李大霄在2018年抄底,即使現在大盤再度漲回3100點了,但是李大霄絕對還沒有彌補2018年的抄底虧損幅度,總體都還是虧損的,在短短兩個月時間是無法全身解套的,可以推測李大霄目前還是被套的。

最後綜合李大霄從2012年鑽石底到現在2019年預測的各種觀點去炒股的話,最終都是來來回回的做過上車,最終的結果就是目前資產還是處於被套之中的,也就是7年多時間都按照李大霄的觀點去炒股都是負收入;從而也可以推測假如李大霄自己炒股根據自己的觀點去買賣,絕對也是屬於虧損的,想到達到億萬富翁幾乎不可能的事。

李大霄也是人不是神,即使自己專職炒股也避免不了A股市場的虧損,想要通過專職炒股成為億萬富翁,除非他是十萬億富翁才能變成億萬富翁,不然是太抬舉李大霄的炒股能力了。


老金財經


股市裡真正能夠實現盈利的投資者,很少很少,更多的則是虧損。這樣講可能很多投資者認為不對,認為股市至能夠實現“最直接”財務自由的道路,並且有很多的投資者都通過股市實現了財富夢想。

假如股市“總舵主”李大霄,放棄證券從業資格,成為職業股民,能夠成為億萬富翁嗎?

我的答案是:不能,但是他能夠盈利於股市。為什麼?

李大霄在未從業於股市時,就是一位散戶。做了五年的職業股民,之後進入了證券公司工作,成為了一名股市研究者。

那麼,為什麼李大霄會成為股市研究者呢?如果在入市的五年時間裡能夠賺得“盆滿缽滿”,他還會選擇註銷掉證券賬戶,成為一名股市研究者嗎?肯定不會。

那麼,重要的原因是怎樣的?

1、喜歡股市研究的工作;

2、在股市中賺不到錢;

3、在股市中的盈利水平,無法滿足日常的生活開銷。

既然是以這樣的一種形態進入到股市研究者的工作之中。如果現在放棄掉工作,再回到股市,雖然有了二十幾年的股市經驗,能夠更好應對股市的漲跌,但是能夠成為億萬富翁嗎?

只能說是有可能,存在一定的概率。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近些年來李大霄對於股市的預測情況:

1、2000年中期提出“摘荔枝”觀點;

2、2005年中期提出“播種”觀點;

3、2007年提出“摘熟蘋果”觀點;

4、2008年提出“保護勝利果實”;

5、2012年的“黃金底”“鑽石底”;

6、2015年提出“嬰兒底”;

7、2019年提出了“少年底”。

從股市階段重要的預測來看,具有很好的趨勢預測性。但是,期間卻有著變著花樣的預測,比如2018年每一次的下跌,都會是一次預測“校花底”、“兒童底”、“幼兒底”等等。直到現在提出了“少年底”。

可以說,每一年對於股市,李大霄都有著很多的預測。但是,被普通投資者所熟知的卻是節點位置的預測。

論預測性,李大霄的預測成功率,可能只有30%。

通常來看,李大霄有著明顯的低於3000點說底,高於3000點唱空。每每出現趨勢性下跌的時候就會去言論底部,甚至每一次大跌都會有一個名詞出現。而頂部也是如此。抱著總會有一次正確的想法去預測。

當然,對於其的投資偏向,更加偏向於“藍籌股”。這也是為什麼說他炒股可能盈利的重要原因。因為偏愛藍籌股,穩定性強。如果他每一次的預測都能夠加倉藍籌股,在股市中大概率不會虧損。

當然,在股市中投資,單有預測還不行,還要有冷靜的情緒以及理性的執行力。那麼,李大霄有嗎?

個人認為,他應該是欠缺的。

冷靜的情緒,李大霄沒有問題。在2018年時,因為預測頻頻被“打臉”,但是依舊堅持自己的預測。一次低點又一次低點的去預測,說明心理承受能力很好。

那麼,執行能力呢?預測、日常生活、心理承受能力,不代表能夠更好的具有強執行力。

如果以李大霄“3000點以下看多,3000點以上看空”的觀點來講,3000點每一次的低點,他可能都會選擇去加倉。

但是,哪裡有那麼多錢加倉呢?是沒有的。也就是說,李大霄的言論、預測,是不帶有策略性的。甚至說是帶有一定的情緒化的。這一點並不利於股市的投資。

在股市中投資,策略大於趨勢,頻繁的預測底部,如果去執行,最後整個的策略執行是執行不下去的。

所以,如果李大霄成為職業股民,能夠盈利於股市,但一定不會賺得“盆滿缽滿”。


厚金說


李大霄作為一名著名的經濟學家,不是因為他的專業研究出名,而是通過各種奇葩言論而成名的,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根據他過去的種種言論來看,如果他專職炒股的話,估計不會成功,我的理由如下:

一、為人太固執,糾錯能力差:

李大霄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一味地看多,一味地猜測底部,“鑽石底、嬰兒底、兒童底......”在他眼裡什麼點位都是底部,明明是錯得離譜,還知錯不改,非常地固執,不懂得糾錯,這要是在股市進行實盤操作,估計早已經死了千百回了!所以,從這點來說,他進入股市不太可能成功。

二、缺乏實戰經驗:

在股市要想賺錢,除了要具備一定的證券知識、經濟知識、技術分析能力,實戰經驗更重要,尤其是玩短線的話,更是如此,作為著名的經濟學家,李大霄的理論水平應該是沒有問題,但是這不表示他能玩轉股票,尤其是中國的股票,所以,對於沒有實戰經驗、空喊口號的李大霄來說,他在股市賺錢的可能性比較小。(除非是死拿一隻績優股)

三、個人修為欠缺:

在股市,剛開始可能是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盤口技巧等等這些技巧性的東西很重要,但是,當你在股市混跡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個人的修養、悟性以及格局等更加重要,這些“內功”會讓你更能掌控大局、看透大局,從而做到內心非常的寧靜、坦然,而從李大霄的種種言論來看,他似乎有點急功近利,銅臭味比較重,要不然,一個經濟學家怎麼會通過這種方式出名?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不存在人身攻擊的本意,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濤資本


說句實在話!李大霄在英達證券的名人,網紅,絕對不是你我取笑的對象,很多證券分析師還是有幾下的,當然作為公眾人物,說話跟自己真正的看法肯定是不一樣的,比如房地產的任志強都是個性人物,但是股市作為資本市場,跟房地產還是不同的,股市是典型的週期性市場,雖然中國股市號稱政策市,但是真正懂股市的人肯定知道中國的股市跟國外股市沒有兩樣,都是週期性的東西,美國道瓊斯號稱10年牛市,但是市值十年也就是翻一倍而已,他們是把好股票收進去,差的踢掉,每年都是這樣,a股這樣,估計也差不太遠,上證50,漂亮100,表現也不差,只是中國股市給人感覺週期性很明顯,這樣反而是冒險家樂園,長線資本的對象,如果你打開上證綜指數,打開月線,是一副典型的慢牛行情,所以李大霄先生總的基調肯定沒錯,至於具體細節或者短期的說法,他是不可能太細節,但是,作為專業人士,他能在證券業內混飯吃,並且還是高級分析師,絕對不是大家能夠鄙視的對象,炒股水平絕對也不是小散能比的


影子1271739960060


前段時間,寫了一篇文章,由於沒有提出一些建議什麼的,一位編輯朋友就對我講,寫文章千萬不要學李大霄,只說現象,沒有建議,更沒有對策。

回頭一想,對啊,每次李大霄說東西,都是這個那個,觀點很多,想法也很多。可是,仔細推敲,極少有答案。包括嬰兒底、少年底什麼的,都是如此。沒有對策和建議,這些個觀點,也就毫無價值。

這也意味著,李大霄更多的是一個隔岸觀火者,是在別人下棋時,他在旁邊插嘴者,別人在拼命踢球,他在一邊看笑話者。真的要讓他上場,可能就啥也不是,罵他的人很多。

不過,即便如此,他的形象也在不斷衰弱,從最初的絕大多數投資者喜歡和崇拜,到現在五五分成,不喜歡他者也達五成。那麼,所謂的總船主,也只是題主說說而已,而根本不可能達到總船主的地位。

更要說的是,如果讓他實戰,基本上是虧損一族。原因就在於,他面對不同聲音,無法容忍。那麼,就說明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並不強。如此一來,就只能是快進快出那種。這樣的投資者,能賺錢嗎?


譚浩俊


題主幾個關鍵詞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

股市總舵主!

大霄是網紅股評家,又是專業分析師,還是央視的常客,對於市場走勢,有著自己堅定和堅韌的觀點,在股市中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也僅限於觀點分析,實際操作能力無從得知。


放棄從業資格

如果放棄從業資格,就意味著自己的敲門磚丟掉了,不能做分析師,也不能做股評家,可能網紅的帽子也得被摘掉了,畢竟沒了資格證,就沒有從業的資格,也不能隨處發言。

專職炒股

大霄專職分析,股評很多年了,若非身邊人,可能並不知道炒股水平如何。但可以想象,以大霄以往的觀點,估計是個價值投資者,也是會個長期持股者,從這點或許收益也不會差,但絕對不符合散戶對其評判的標準,而且短期可能也看不到具體收益表現。



億萬富翁?

除了能力之外,本錢也很重要。關鍵要看大霄會用多少錢來股市玩?以市場風險偏好和大霄對市場的理解,不一定會放很多錢進去。而且,越是對市場看得比較多的人,顧慮就越多,就學不會放更多資金。所以,大霄炒股億萬富翁還不敢保證。


做個總結吧,炒股風險很大,盈利具備不確定性。而股評和分析面,客觀又沒有絕對標準,加之大霄已成網紅,受眾程度逐步提升,帶來的經濟效益或許比其炒股要穩定,甚至收益還好要好。

如此,大家覺著他會去炒股嗎,或者會以何種方式成為億萬富翁呢?


郭一鳴


假如李大霄專職炒股,成為億萬富豪的概率不是很大;但是,賺錢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畢竟李大霄的市場經驗放在那裡,而且還具備了較強的證券專業知識。

本人在《悟空問答》中,很少對李大霄諷刺挖苦,只有偶然調侃一下。李大霄的所作所為,起碼給予低迷市道中的投資者一點信心,能夠給予後者一點心理按摩;現在事實亦證明了他的高瞻遠矚。而且李大霄屢屢在央視等主流媒體露面,由此可見管理層還是欣賞他的。

李大霄為了預測滬深股市的底部,受盡了股民們的批評指責;投資者對於李大霄是恩將仇報了。與此相反,提出“賭場論”的吳敬璉,提出“千點論”和“推倒重來”的許小年,網絡社會卻將此視為“有良心的學者”。這兩個專家學者,如果讓他們入市炒股,倒是必輸無疑。

李大霄無法成為億萬富豪,但是,中國證券界沒有第二個人,能夠堅持己見,積極呼籲管理層救市。其對於A股市市場的貢獻,是任何人都無法抹殺的,歷史勿會忘記他的。

今年元旦上證綜指創出2440點新低,難道是李大霄造成的嗎?他倡導價值投資也沒有錯。至於諸多創業板個股下跌70%,這是誰都沒有想到的事情。證券行業是有分工的,不可能大家都去炒股。李大霄靠股評吃飯,這是他的本事。

而且至今為止,中國證券市場還沒有“股神”。易方達基金原經理王亞偉已經走下神壇,上海澤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翔,因為違規操縱市場及內幕交易還在監牢裡;剩下的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到底能不能成為“股神”,還要打一個問號!


陸燕青


有可能賺錢,但能否成為億萬富翁,得看投入多少本錢。李大霄的價值投資理念註定他不會像普通散戶一樣出現大幅虧損,但小資金翻幾十倍上百倍,幾千倍成為億萬富翁也是不現實的。

你要現在他的角度上看問題,他是散戶的代言人,因為散戶在股市上可以做的工具太少了,無非股票買漲和國債逆回購,買可轉債的人也很少。缺乏對沖風險的工具。而機構和大戶,可以做融資融券,可以做股指期貨,掌握的信息和分析團隊的能力,明顯不是一個能量級的。所以李大霄作為死多頭是為散戶吶喊,買價值藍籌股風險最小,賺錢成功率高,可是眼看垃圾股翻倍幾倍的行情,散戶必然坐不住了,這就是人性的弱點。當然了李老師更該強調他判斷的條件和依據,分析師做專業不難,可是專業表達是極為重要的,多擺數據和技術面分析,不是帶許多主觀思維。



caifuzhiyou


其實不用懷疑,這是不可能的?總的來說,李大霄的聲譽是說出來的而不是做出來的,目前並沒有有效的數據證明李大霄的持倉獲利情況,是不是我們級別低無法知悉?

當然不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如果李大霄獲益非凡是藏不住的。多年前徐翔也是一名證券從業者,也是我所知道的真正炒股炒到百億資產的人。

和李大霄比,徐翔只能說低調的不能再低調了,目前你在網上能找到的徐翔照片基本上只有那張白色的阿瑪尼外套裝,可是實力在那擺著呢,怎麼低調都藏不住,關於徐翔的財富神話,很早就開始有流傳了。

社會是奇怪的,你賺一萬塊錢,傳來傳去最終能變成十萬,而關於李大霄的戰績一直一來都相安無事,我想這說明在芸芸股民之中,並不能出類拔萃。

通過我們對李大霄的投資理念認識,基本上是投資微笑曲線,買入後先要吃虧損,然後耐心等待,最後解套獲利,這樣的操作方法是散戶的操作方法,不足以成就億萬富翁。

我們不得不再次提到徐翔,徐翔也是總舵主,是“漲停板敢死隊的總舵主”,可以認為徐翔在A股做的並不是價值投資,可以說是暴力短線,其實A股中獲利的人很多都是這樣子的,但就曝光出來的交易案例來看,套路如出一轍。

為什麼大家都選擇這條路,還要冒著風險?因為適者生存,這樣才能在股市裡快速的賺到錢。在A股唯一能做價值投資的就是投資原始股,其他方法想通過小資金積累的財富,有點狂妄。

最後,說和做是兩碼事,說的人可能是客觀的,比如趙括、馬謖,都得到了領導的贊同和賞識,但是真做起來就很難客觀了,心境也就變了,所謂理論上的東西就不一定實用了,《證券分析》作者,價值投資之父本傑明-格雷厄姆自己也沒有賺到一個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