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在什麼時候停止分櫱?有什麼辦法控制無效分櫱?

田俊超白


水稻的正常分櫱,是移栽水稻的產量保證。水稻的分櫱和天氣情況、肥水管理方式以及秧苗情況等息息相關。那麼水稻分櫱什麼時候能停止?怎麼控制無效分櫱?

正常來說,水稻的分櫱是需要人為控制之後才能逐漸停止。否則即便是在進入生殖生長期,還是會從根部一點點的冒出一些小分櫱。而且,肥水管理不到位,在進入水稻分櫱後期之後,還是會繼續的萌發新生分櫱,也就是咱們所說的無效分櫱了。如果想讓分櫱正常進行並且能夠在分櫱末期達到目標莖數之後能夠停止分櫱。就需要合理的使用氮肥以及合理的曬田。通過合理的田間管理方式來抑制無效分櫱的新發,減少養分的浪費。同時,也是為了保證生殖生長期的養分供給。

之所以出現過多的無效分櫱,就是櫱肥施用過多、移栽密度過大、長期淹水等原因造成的。特別是移栽密度過大,可能會很早的就進入封行、鬱閉階段。這就需要在這個時候儘早的觀察是否達到了目標莖數。如果達到目標莖數的80%,就需要及時的曬田了。否則,放任分櫱繼續或者曬田過晚,就會出現苗數過多、穗小、無效分櫱多、無效穗較多的情況發生;

其次是櫱肥施用過多。氮肥是作物生長所必須的,但是不能盲目的使用。氮肥使用多,前期長勢好、分櫱快且多,但是如果不能及時的曬田、噴施蕓薹素和磷酸二氫鉀就會出現植株旺長、無效分櫱過多的情況。這就需要及時的曬田、噴施抑制作物旺長的激素來改善這樣的情況。

所以,水稻的分櫱是需要人為控制才能停止分櫱的,否則就會消耗太多的養分來供給無效分櫱,造成肥料的損失和產量的下降。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從移植到幼穗分化為分櫱期,有效分櫱期一般在秧齡45~60天的營養生長期,秈稻早一點,粳稻略晚一點,這段時間分櫱的分櫱株,有較長的營養生長積累,株壯穗大結實率高,是決定高產的關鍵,單株分櫱一般為3-5個分櫱株為宜。

在其之後分櫱株,由於營養生長時間短,導致幼穗分化不充分,行不成有效產量還分散了植株的營養,這 就是所說的無效分櫱。

一般通過曬田(降低水分供給)來控制無效分櫱, 促早控晚,就是這個道理。


梧桐夜雨342601


分櫱末期:吉林省在六月末七月初,曬田或深水灌能控制無效分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