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浙江只有浙大一所211大学?

用户92366370785


浙江省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也是东部沿海城市,其经济发展在全国排在前列;但是与经济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浙江省仅有一所211工程大学浙江大学,而中部省份湖北省、西北省份陕西省则是分别有7所、8所,显然浙江省的经历地位与其高等教育发展很不协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合并

浙江省本来有4所211工程大学的,分别是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这四所大学在1998年的时候合并,组成了新的浙江大学。

新的浙江大学因为学科门类齐全而且实力都很不错,这也使得浙江大学在全国排名提升了很多,在最近几年的各种大学排行榜上浙江大学都是排在全国第三的,甚至有的时候排在了第二的位置。浙江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特别齐全的大学,其所涉及的有7个学部,36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办学院、本科专业127个。浙江大学不仅学科多、学院多,而且其校区数量也很多,学院目前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浙江大学这样庞大的办学规模在全国也是比较少见的。


高考激烈

浙江省的人口数量是5500多万,而且浙江省也是个教育强省,但是整个浙江省仅有浙江大学这样一所985、211工程大学,这也使得浙江省内学生参加高考时候想考985、211工程大学的激烈程度十分的大。每年一般某个省份的高校对本省生源有一定的照顾,比如其今年计划招生3000人,这其中就有一半人数也就是大概1500人是从本省高中录取的,所以在这样的政策下浙江省考生考上985、211工程大学的几率就要比湖北省、陕西省这样的教育强省低了很多。当然这个时候肯定会有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的人跑出来说他们的高考难度了,这就另当别论了。





饕餮视听


有人问:经济富裕的浙江省为什么只有一所211大学?除了浙大,浙江就真没好大学了?甚至在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赵光育提议重建杭州大学,作为浙江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补充。其实,浙江虽然211院校少,但是其高等教育入学率却位居全国前列。经济富裕的浙江省,规划到2020年再建10所左右高水平大学和一批国内一流学科。

1.两会中委员提议重建杭州大学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政协副主席赵光育在全国两会中建议,重建杭州大学。赵光育认为,浙江省的重点大学数量少,文科发展相对落后,导致当前教育资源已经成了浙江发展的短板,重建杭州大学是一种必要补充。

1.经济发达位居全国第三,但211高校却只有一所,这是为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8万元,其中,浙江以3.85万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上海、北京之后,高居全国第3。

然而,在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名单中,浙江省只有浙江大学一所,数量远远少于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

经济富裕的浙江省为什么只有一所211大学?难道除了浙大,浙江就真没好大学了?

2.“四校合并”使浙江大学“一枝独秀”

上世纪90年代,国家提出了“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重大建设工程。

前文提到的杭州大学,1996年曾进入全国“211工程”。这所学校的前身为1897年创办的求是学院,尤以中文、历史、数学、化学、教育、心理等学科出名。当时杭州大学有12个博士点,与浙江大学一起成为浙江理科、文科高校的两大“领军”高校。

同时,进入“211工程”大学建设序列的还有原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这2所大学。

然而,1998年9月,出于战略发展的考虑,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4校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建制撤销。

四校合并使浙江大学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学科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大学,并引领了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合并”热潮。

经过多年的发展,浙江大学已成为全国知名高校。在多个国内大学排行榜中,浙大仅次于清华、北大,排名全国第三。但四校合并,也造成浙江省域内“211”大学只有浙江大学1所的现状。

2.浙江省有没有可能增加“985工程”或“211工程”大学的数量?

据了解,由于缺乏淘汰机制,2011年教育部规定“985工程”名单已经确定,不再允许其他学校进入,入围大学的身份被固化下来。

2013年,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在答复网友提问时表示,“211工程”大学目前国家增列主要从布局结构上考虑西部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增列我省(浙江省)其他高校基本不可能”。

3.淡化“211工程”,“双一流”建设能否见效?

2016年6月,教育部宣布《“985工程”建设管理办法》、《“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被外界解读为是“985工程” “211工程”停止的讯号。但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信号“微言教育”则回应称,不存在废除“985工程” “211工程”的情况。

不可否认,“985工程” “211工程”有效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在“集中力量办大事”式的针对性扶持下,中国大学的进展可谓迅速。如今,在一些世界著名大学排行榜中,已有一批大学进入世界前100名。

4.985、211的弊端日益显现

但两大工程的弊端也日益显现。一些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明确写着:只招收“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毕业的学生。一些学生在报考院校时,存在名校情结,为了报考一所好学校,被迫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此外,更令人所诟病的是,两大工程涵盖学校挤占了过多的财政资金。据统计,截至2014年7月,占本科数量14.3%的两大工程高校拿走了全国70%的政府科研经费。巨大的分配落差,严重挫伤了非两大工程院校的积极性。

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如不废除“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新的格局很难建立。

5.双一流建设对浙江高校有何影响?

在此情况下,今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双一流”建设最大亮点,在于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与“985工程”“211工程”大学的终身制不同,“双一流”建设以5年为一个周期,入选的学校有出也有入。

2月,浙江省省委书记夏宝龙强调,“提高办学质量,是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全省要奋起直追、大步快进,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弯道超车、跨越发展。”

这项政策对浙江省内高校,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徐小洲认为,非“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他举例道,像中国美术学院这样的专业型大学,可能在之前评选“985工程”“211工程”中并不占优势,但它的一些优势学科和专业,完全可以在“双一流”建设中脱颖而出。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周跃良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说,以前“985工程”“211工程”高校主要是基于学校的整体实力,要求高校有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但一流学科建设,给非985、211工程高校发展自身优势学科带来了机会。

6.浙江虽然211院校少,但是其高等教育入学率却位居全国前列

其实,早在1999年,浙江就已经做出了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策。数据显示,浙江高校已经从1998年的32所增加到2015年年底的108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不到9%提高到2015年的56%,在中国省区中位居前列。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过快的外延式扩张,带来的是质量提升的困惑。与北京、江苏、上海、广东等地区相比,浙江在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2016年,浙江又在高教去行政化上做出了尝试。当年3月,浙江出台《关于支持省重点建设高校的若干意见》,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扩大高校财务和收费自主权。在资金统筹、绩效分配等方面实行“一校一策”。

如今在“双一流”政策的指导下,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 不是再走一遍'985'、'211'的老路,所以拿着'985'、'211'的船票上不了'双一流' 的船。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建不了一流大学可以建一流学科,我们支持地方高校向一流高校迈进。”

经济富裕的浙江省,在高等教育上,能否坐上“双一流”的船呢?能否实现如它所规划的那样,到2020年,再建10所左右高水平大学和一批国内一流学科?

没有人希望它做不到。


考研东住佛小仙女


众所周知,浙江大学在浙江一家独大,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所老牌的985大学,发展迅猛,目前已进入国内顶尖名校的行列。作为浙江省内的“巨无霸”,浙江大学是在合并了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四所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


而被浙大合并的杭州大学在1996年211工程的评定中,已被确立为211大学,原杭州大学的实力可见一斑。原杭州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897年的杭州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经过发展变迁,1958年定名为杭州大学。当时,杭州大学在校生的规模超万人,设有人文、旅游、外国语等13个学院,是一所文理商法多学科协调的综合类大学。90年代,杭州大学在浙江率先成为一所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可惜的是,随着高校合并的大潮,这所211院校仅存两年,就消失了。不过,目前杭州大学已成为浙江大学的西湖校区,实力还是挺强大的。



浙江历史上另外一所211大学是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在96年也被确定为211。该校历史悠久,学科实力强大。在当时,多个学科排名全国前三。不过,并入浙大后,浙大的农学专业实力大增,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浙大的11个A+学科中,农业占到了三个,分别是: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另外像生态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也获评A+,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原浙江农业大学的实力。可见浙江农业大学的并入,为浙大综合竞争力的增强有多大的作用。




由此可见,浙江历史上并非只有一所211大学,而是三所。不过,这些被合并的211大学,实力依旧,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浙江大学的竞争力。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静等花开2579


历尽十年走遍千所大学,留下万张照片数百视频,缪老师又来说大学了。

浙江只有浙大一所211大学,是历史原因啦,除了老浙大外,有机会成为211的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都并入了新的浙江大学,所以,自然也就没有其他211大学啦。

关注缪老师头条号,看图文。关注缪老师抖音号(1297918098),看抖起来的教育。

(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前身是1897年的求是书院,1928年的时候,改名为国立浙江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浙江辗转多地办学,1945年开始,在外地办学的各个部分,逐渐迁回了杭州,到1948年,已经发展成了总占地面积6000余亩的大型综合类大学。

1952年的院系大调整,对浙江大学来说,是伤筋动骨的,文学院、理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先后拆分出去,调整后,浙大成了一所工科大学。而调整出去的这些部分,恰好就是上面提到过的几所有机会成为211的大学前身。

(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浙江大学)

1995年,浙江大学成为首批211工程大学,而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也分别通过了211的预审,和重点建设立项论证。而1998年,四校重新合并,成为了新的浙江大学,所以,211工程高校也就此停留在了全省一所的局面。

211工程,已经是昨日黄花,从2017年起,教育部启动了双一流评选,今后的几年之间,高校的评价标准,将从985、211工程,逐渐向双一流大学和一流建设学科过渡,在这方面,浙江可就不止一所大学了。

(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浙江大学)

虽然双一流大学,浙江依然只有一所,就是浙江大学,可是,中国美术学院和宁波大学却分别有美术学和力学,入选了一流学科建设学科。这对于整个浙江省的高等教育都是有意义的,相信未来的学科建设也会越来越好。

即便目前全省只有一所211,但是看一看浙江省的不少双非大学,收分却超过了很多外省的211大学。这一方面说明了浙江的孩子们不喜欢出省,另一方面也证明了浙江的富庶和开放,对全国各地的考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关注缪老师头条号,看图文。关注缪老师抖音号(1297918098),看抖起来的教育。


缪老师妙笔生花


因为我们浙江人将生意头脑用于教育上了,浙江好的大学虽然只有一所,但是我们一流高中多啊,镇海中学,慈溪中学,杭二中,学军中学,温州乐城等等!哪个学校不是考上清北几十个,浙大一两百个!特别是流传在镇海中学校园里的一句话:“再不努力学习,你只能去浙江大学读书了”!感谢全国各地的高校培养我们浙江的高中毕业生,大部分浙江学生毕业以后还是会回到浙江工作!这样一来无形中就减轻了浙江省高等教育的负担了!真是高招!


i燕128884925


高等教育如果全国每个省都自己独立发展,肯定会产生资源重复浪费,还不如把资金等资源尽可能多的用在基础教育上,真正的教育强省应该是有份量的高中遍布全省,而不是集中在几所高中上,个人认为浙江的文化底蕴促使了浙江基础教育的强大。至于高中以后的大学,促使浙江学子散落全国各地的高校,可以为浙江教育带来更多的视野和更宽的专业资源,关键的关键浙江要形成自己的人才吸引力,这样高等教育后的人才才会源源不断的回归。那些认为浙江只有一所985高校判断出浙江教育不行的逻辑真应该反思一下了。


八面山子


一所够了,浙江又不是很大的省。大学是全国招生的,善用全国资源更重要。吉利总部在杭州,办私立大学也选了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