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博士已经不吃香了,为什么各城市又推出了博士落户的优惠政策,博士到底多吗?

南方下雨


先放结论:博士其实数量还是比较少的。

教育部2015年的统计数据为博士毕业生53778人,招生人数74416,在校博士生人数326687,详情请见下图。



另外,如果大家看不出博士生数量多还是少,我们可以做个简易的对比。

美国2015年博士学位获得者为55006,比中国同年毕业生人数多1228人。考虑到美国2015年授予博士学位的高校以及研究所为432个,而中国同年研究生培养机构788个。假设美国博士学位授予机构数目已经稳定,同时中国研究生培养机构在未来都可能培养博士,那么对比美国中国目前的博士生数目相对于潜在的机构数目而言偏少。 如果按照中国的绝对人口与美国绝对人口数目,中国当前的博士生数目显著偏少。

另外,从个人角度而言,读博既有利,也有弊。

读硕士三年,博士四年。

本科毕业后,正常来算是二十三岁。正常升学读硕士,毕业后是二十六岁。然后再正常情况下升学读博士,不管是申请博士,还是考的博士,按照成功了来计算,读完博士也就三十出头了。

这期间的升学压力先不谈,毕竟不是每个人想考就能都考上的。

读博压力很大,以我们院的博士来讲,个个需要下村做两个个月的村庄调查,然后回学校写三十多万字的村调报告。

有很多博士,因为没法按时写完作业,只能延迟毕业。

博士一般我建议,如果不是本身对学术有追求,还是别强求自己了,不然太痛苦。

同龄参加工作的人,三十岁有车有房,博士呢?一个月领着一千多块的补助,能干个啥。

不过博士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不少西部省份人才引进,博士毕业可以挂职副县长,很多国内的高校招博士的时候,会承诺只要来工作,给一套房子和安排和解决家属以及子女的工作以及上学问题,同时,还承诺每年给予一定的科研启动经费。

想想,博士一毕业,住房,就业问题一下子全部都解决了,其实还是挺美好的哈。

这一切,都是读博辛辛苦苦换来的啊!!!


海内外资讯站


首先回答问题:但从数量来说,中国博士一点都不多。
另外博士的待遇也很好,可以参照一二线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


近几年,博士毕业数量增加,引发了博士数量过剩的讨论。

真相是怎样的呢?

1、中国博士培养发展简史

(1)博士招生数量,40年从18到8万的变迁

1977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恢复研究生教育。

1978年,是我国博士培养的起点,那一年仅仅招收了18名博士生。

1979年11月,邓小平明确提出我国“要建立学位制度”。

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1981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部教育法律。学位制度正式建立,为博士培养提供了法律依据。

1981年,博士生招收数量达到了900人。

1985年,博士生招收数量增长到3000多人。

此后一段时间,博士生招收规模保持在3000多人。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和研究生教育社会需求的日益增强,博士招生数量快速增长。

1995年,博士生招收数量首次突破1万人。在校生人数达到28752人。

2003年,博士生招收数量达到48740人,在校生人数达到136687人。

保持了20%多的年均增长率,尤其是1999年到2004年增速非常快。

2004年之后,博士招生扩招开始减速。一直到2016年年增长速度保持在3-4%。

从1978年—2017年,40年间中国博士生招生规模实现了从18到83878人的跃迁。

到2017年已经累计招收博士生约115万人。

(2)博士学位授予,从6人到近6万人的跨越

1982年6月16日,我国首批授予6人博士学位。

1999年,授予博士学位人数首次超过1万人。

1996年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量超过韩国,

2000年超过印度,

2002年超过英国和日本,

2005年超过德国。

2008年,我国具有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高校有310所,超过美国的253所。

2008年中国有43759人拿到了博士学位,而美国则授予了48802个研究类博士学位。

从2011年开始,每年授予博士学位人数均超过5万人。

2、博士真的过剩了吗?

从数量来看,每年招收8万多、毕业5万多博士,感觉好像挺多。

但是,从1978年恢复博士招生以来,我国总共授予博士学位人数大约在80万。

中国14亿多人口,博士占人口的比重为万分之5.7。

其实,博士的数量并没有大家感觉的那么多。

3、博士仍然稀缺,重在提高质量

(1)推动高精尖领域科技发展需要博士

博士学位是我国学位教育金字塔的塔尖,

博士也是我国高精尖领域科研的中坚力量。

就目前我国科技发展的需求来说,博士仍然是稀缺的。

2017年1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适度扩大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

2018年8月27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力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

(2)博士重在提高培养质量

当前,提高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当务之急。

尤其是新一轮博士扩招已经提上日程,

如果不能根据社会需要加强培养环节的质量要求,

那么博士的扩招带来的必然是博士学位的贬值。

博士培养的相关制度和培养目标也要做相应调整,

目前培养过程中对于论文(学术论文发表和学位论文)的要求越来越苛刻,

很多博士为了毕业不得不把经历放在发论文上,

而发表的论文质量和价值则不好评判,

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很多高校为了排名和各种评估,必须要有论文做支撑,

所以压力就传导到博士身上。

现在虽然国家强调要破除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但是,很多学校博士毕业对于学术论文的要求反而变本加厉了。

此外,提高博士培养质量,还应匹配相应的科研资源,提高博士的生活待遇。


关注雷哥,关注教育!


雷哥观教育


博士现在不吃香了?恕在下是在不敢恭维这句话,况且现在谁身边没有一两位博士毕业生,论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不是我们这些人所睥睨的,虽然这几年大学扩招博士生多了起来,但这并不代表博士生不吃香了。

就拿我的高中同学做比较,也有两名博士生,虽然两人毕业比较晚,但在我们同学圈里还是非常受欢迎的,每次聚会必不可少,不然显得我们聚会的档次低,且他们近些年毕业后,找到的工作也是高校任教,一周没有几节课,论生活质量,我们这一班这些人都赶不上他们两个,他们可以说真的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了,不像我们“5+2,白加黑”的没日没夜。

要说他们不再吃香,这要看和谁比,如果和以前的博士生相比较,那确实是,不过,以前一年毕业的才几个博士生,现在多少?况且,现在的博士生与其他人员相比较,他们也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不是我们普通人所能比拟的,但是他们上班就是正科级待遇,就是其他普通人员望眼欲穿的了,他们还不吃香?那么是不是我们其他人要吃土了。

现在每年个地方都上演抢人才大赛,各地也争相出台优惠的引进人才政策,为此很多地方不仅出重金,还有落户等优惠政策,但有时事与愿违,往往博士生招不来或招不够,且地方政策长时间如果落不了地,这些博士生还是留不住的,你说他们吃不吃香?


心情保温杯


目前,我国大学每年本专科招收800万人左右,研究生每年招生60万人左右,而博士招生人数则为5万人上下。



再者,高考同年龄段的人大概为2000万人。如果以这个为基数的话,那么同年龄段中,大概有1/3的人能够上大学;3%的人能够上研究生;0.25%,也就是近似于千分之三的人能够上博士。

按照这个比例来讲,大学教育确实是大众化教育,研究生教育则是百里挑一,博士教育则是千里挑一。即使在研究生扩招的今天,能上研究生的人依旧非常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研究生和博士教育仍然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

事实上,研究生教育在这些年有一定程度的扩招,但在扩招过程中,进行了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分。而大多数扩招出来的名额实际上都是专业型硕士,学术型硕士仍然非常稀少。至于博士,如果在高校待过的话,就会知道,几乎每所大学每个导师的博士招生名额都非常紧张。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博士生导师,一年只有一个博士招生名额,当然有时可以争取到两个或者三个,但那都是特殊现象。



在这种条件下,博士的待遇自然还是非常可观的。只不过相比于前些年,博士去高校的竞争力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高校的教职已经趋于饱和,而好一点的学校,其引进人才是面向全球,国内博士面临着海外博士的竞争。再者,如果真要去高校的话。往往都要再进行一期或两期的博士后研究,博士和博士后竞争高校的职位,处于一种劣势地位。

如果博士毕业后去企业,或者去做公务员,都享有非常好的待遇。在不少城市,为了争夺高端人才,都开出了比较好的政策性福利待遇。物以稀为贵,在当前的环境下,博士仍然具有非常高的就业竞争力。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上庠


近一段时间,各大城市纷纷出台引进人才政策,对于博士有很好的待遇和条件,比如郑州,博士毕业生,三年内每个人按照1500元的生活补贴。鼓励先落户后就业。广东也出台政策,对于博士有很优惠的条件,希望大家去广州工作。对于博士申请博士后也有很多落户和科研启动基金。这些信息表明,目前博士又开始吃香了。

问题说,博士多吗?这个数量问题,我们不能做直接的判断。博士多不多,要看在需要博士工作的岗位上,够不够。如果岗位很多,博士供不应求,那么就不多了。而且近年来,国家对于博士的招生数收的特别紧,很多博导每年都只有一个招生名额,还有的博导两年才能招收一名博士。因此,这几年的毕业的博士确实比前几年少多了。此外,近年来,我国发展的速度很快,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更快,量子科学、航空航天,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需要的人才速度急剧加快,因此,对博士以上的人才的需要量增加,二个因素叠加之后,造成了各地都在抢人才的局面。

博士的整体水平和年代一般无关,和所有博士读博士的态度和选择是最相关的。凡事都怕认真,如果能够非常认真的读书,掌握很好的能力,毕业后在社会上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博士的水平就体现出来了。另外,博士是专才,不是全才,不要对博士有全方面的期待。哪个年代都有高水平的哪个年代都有混子。社会需要各种人才,不要对博士有太多想法,正常就好。


桔子下午茶


吃不吃香是相对的,可以理性的想想,如果博士都不吃香了,那硕士本科呢?同样一个问题,是谁在鼓吹读书无用论,又是谁说上大学没用了,硕士已经烂大街了。

这么说的人做过调查吗?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不假,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数量大大增加也不假,可正是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经济技术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的硕士和博士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硕士是百里挑一,博士更是千里挑一,我国到目前为止,总共培养硕士800万左右,博士80万左右,简单算下就可以得到。

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要有高的竞争力,离不开大规模博士的支撑。

博士不吃香了吗?只是相对过去竞争激烈些,但总体对博士需求仍然较大,博士的待遇仍然不错,如果进高校,有的学校给几十万安家费加几十万科研启动经费,有的高校甚至还给解决配偶工作,这么看博士不是仍然吃香。

城市推出博士落户的优惠政策,是因为他们很清楚,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体现在对人才的吸引上,人才才是城市的根本竞争力,它是其它竞争力的基础,是最关键的,美国强大的根本就是吸引了全世界无数高素质人才为其服务,每百人博士占比远高于我们的美国都没觉得博士够用,更不用说我们了。

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博士都不吃香了。那其它人该怎么办?


一叶知秋有仙则名


首先,在我国,博士依然是稀缺资源。虽然部分博士水平确实比较“水”,但是不可否认,经受过博士系统训练的科研人员确实水平要远远高于硕士以下群体。

第二,我国的硕士群体扩展的太快,所以现在给人一种错觉,研究生不值钱了。其实真正有些贬值的是硕士群体,博士还是没问题的,特别是一些工科、医学等紧缺专业。

第三,大城市马太效应太强烈,中小城市吸引力不足,所以待遇自然要水涨船高。如果是到了不发达地区的县里,大学生待遇都不错,政府都会给些待遇,只是幅度有限罢了。


江南花生78


博士不吃香了?我不知道这个言论是从哪来的,博士已经是全人类的最高学历了(博士后是工作经验) ,博士不吃香,请问啥吃香?什么叫“吃香”?

大家说博士多,仅仅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能接受高等教育,这是时代决定的。

可是这不代表博士这个学历出现了什么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拥有博士学位的一定是少数人,而不是大多数人,毕竟这是学历层次的顶峰(再次说明博士后是工作经验,不是学历)。

很多省市招引博士人才,说明博士人太多这个谣言,已经被不攻自破了,你拿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满大街都是硕士、博士,这最多是个夸张的比喻,来说明现在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了,但不可能人人都是硕士、博士,这也不现实!

在我国金字塔式的教育体制下,越往上走只能是人越少,不可能人越多!至于什么水不水,学历造假之类的,我认为也代表不了大多数人,毕竟权贵阶层也是极少数!


咖啡加点tea


这个问题提出的逻辑是有问题的,谁说博士不吃香?博士吃不吃香跟博士多不多也没有直接关系。在我看来,关于博士就业的问题,核心不在博士的数量,而在于博士的去向。

博士到底多不多,这个是相对的,可以看到的是,博士毕业生大部分去了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或者到了高校、研究院等高学历人群聚集地。所以,显得博士没什么优势,博士好像不那么稀缺,也不那么值钱。北上广深对普通博士也很少有特别的优惠政策。

与之相对的是,二三线城市中大多数行业,博士还是非常稀缺的。当前,二三线城市普遍面临产业升级,比如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大家对具有更强创新能力的博士都是很向往很渴求的。所以,我们发现,二三线城市普遍出台了对博士人才的优惠政策,就是希望博士们不要在大城市里扎堆,而是能扎根二三线城市,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事业做贡献。而地方政府不会亏待各位博士的。


高校人才真经


那些相信别人说读书无用学历无用要趁早出来打拼的人简直笨死了,很多人相信那些成功人士的经历你不走入别人生活怎知别人的经历和想法是否真假,大学是一个平台有很多资源等待你来开发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在大学要有约束力不沉迷于娱乐其实就可以提升自己,眼界就可以开阔,大学要充实自己可以演讲领导和参加各种兴趣班让自己多才多艺,我作为路人劝说各位学子要努力学习,这社会很现实没想像这么简单,要认清自己不要认为自己很牛,要过上人上人的生活就靠你怎样付出了。

我好像偏离话题了,博士现在数量还是很少的,被人感觉多是因为媒体的各种不实际的宣传,我一亲戚华南理工博士毕业毕业时他四十五岁还没结婚,他现在在一间大公司工作做什么的我不知,但我知他的薪水很高,工作两年就在广州番禺买了一百三十多平方米的房你知广州的房价有多高吗?总之博士是很抢手的,尤其是理工科的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