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迟到的中国泰斗专家长年当讲师,62岁任副教授,68岁任教授

中国大学人才辈出,三十多所985大学和一百多所211大学培养或所拥有的人才几乎占据了中国学术精英的半壁江山。

当然,985大学基本上都是211大学中的主力军和先导队。

而实际上,剩下的数千所高校中所拥有的拔尖人才虽然数量不多,但也有不少。

譬如中国北方核心地带边缘的河北省有一所省属重点高校,叫做河~北~地~质~大学。

该校知名度不高,但是校内的地~质~经~济~管~理专业却闻名全国学界。

这其中的功绩,主要归因于一个名叫刘景丰的专家以及他的团队数十年来不懈的努力。

刘老师在业界可谓是颇有名气,同行们大多知道他的另一个名字:刘~路。

人生总迟到的中国泰斗专家长年当讲师,62岁任副教授,68岁任教授

人生总迟到的一代学科开拓者

刘老师是天津人。

与别人不同,他上大学的时间稍晚一点。

直到22岁,从高中毕业的他才考进大学,钻进象牙塔中如饥似渴地学习。

当时国内战事连连,他来到了离家数千里之外的南方,在西南联大念经济系的专业。

那时候,他有幸接受了国内一流教授的启发和指导,并在泰斗级老师陈岱孙名下受教。

在大学接受最好的教育之后,29岁的他考取了出国留学生资格。

留学回国后,他从事了教育工作。

47岁那年,他才进入地质部下辖的宣~化地~质学校(现河~北~地~质大学)教书。

从此,他便与这所地质院校结下了终生之缘,把毕生的美好时光都交给了这里。

他为中国地质经济管理学科的创立做出重大贡献,从教数十年,培养了无以数计的地质经济管理学者。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他建立了地质勘查劳动定额体系,在计时观测(技术测定)的基础上,首次发现了岩心钻探岩石可钻性规律,以此为依据制定了中国岩心钻探岩石分级表,沿用至今。

他一直费心费力地进行科研和教学工作,付出后的收获常常总是来得晚一些。

作为一位大学老师,他长期担任讲师,直到62岁时才被晋升为副教授。

65岁时,他当上了河~北~地~质学院的经~济~管~理系主任。

67岁时,他成为了该校的经济研究所所长、经管系名誉主任。

68岁时,他被学校聘任为管理学教授。

69岁时,年仅古稀的他开始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亲自培养有学术潜质的研究生。

75岁时,他放下了深爱的教职工作,正式离休,退居家中。

这位迟暮之年仍比较活跃的大学教授一生都在为其学科代言,先后创立、主编、教授了《地~质~经~济~管~理概论》、《地~质~勘~查单位管理》等7部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和培训教材,初步形成了我国别具一格的地~质~经~济~管理学科体系。

人生总迟到的中国泰斗专家长年当讲师,62岁任副教授,68岁任教授

得益于平和的心态和科学的养生之法,这位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刘教授也是一位长寿老人。

桃李满天下的他堪称地~质~经~济~管~理~学学科的泰斗级专家,比同行经历了更多光阴,活到了102岁。

尽管人生的某些环节总是迟到,但是他在学术上的功绩不会迟到,终将被记载史册。


1、沉痛悼念我校著名教授、我国地质经济管理学奠基人刘路老师-河北地质大学宣传统战部

2、百科词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