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大錢”的IT行業人才,本科都是學什麼專業的?

互聯網+,智能,這些關鍵詞直接令人聯想到和IT類專業。但是IT是個很寬泛的概念,不僅僅侷限於某幾個專業。

“賺大錢”的IT行業人才,本科都是學什麼專業的?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不同類型的IT相關公司。

“賺大錢”的IT行業人才,本科都是學什麼專業的?

很顯然,都是IT行業,但所需要的人才類型各有不同,IT產業輿論支持的IT類媒體並不需要懂代碼,IT產業第三方服務的公司的從業者,本科可能只是學了法律、中文等和理工科毫無關係的專業。

既然IT全稱是 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科技),本文將聚焦和這個名詞有高關聯度的計算機類以及電子信息類專業進行解讀。

  • 計算機類

首先來看計算機類專業,計算機類專業的學生所要學習的不僅是會使用計算機,而是要學習計算機的基本原理、基本結構、基本算法、基本設計等。

具體而言,一般人所說的“會操作計算機”,也就是會使用一些現成的軟件,而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要求遠遠高於一般的使用者,他們要研究如何更好地設計、製造計算機,更好地開發計算機的新系統、新軟件、新功能。

核心課程: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有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數字分析、計算機原理、微型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網絡、高級語言、彙編語言、數據結構等。

主要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軟件工程、網絡工程、信息安全(注:可授工學或理學或管理學學士學位)、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物聯網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電子與計算機工程。

專業學習內容:一般涉及到軟硬件,信息安全,衛星通信,數據庫,圖像處理等方面。

代表院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東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

  • 電子信息類

再看電子信息類專業,該專業主要是學習基本電路知識,並掌握用計算機等處理信息的方法。

首先要有紮實的數學知識,對物理學的要求也很高,並且主要是電學方面;要學習許多電路知識、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計算機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課程。

核心課程:學習電子信息工程自己還要動手設計、連接一些電路並結合計算機進行實驗,對動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

譬如自己連接傳感器的電路,用計算機設置小的通信系統,還會參觀一些大公司的電子和信息處理設備,理解手機信號、有線電視是如何傳輸的等,並能有機會在老師指導下參與大的工程設計。學習電子信息工程,要喜歡鑽研思考,善於開動腦筋發現問題。

主要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電子科學與技術(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信息工程。

專業學習內容

:電子信息類一般涉及的面比較廣,如光電子,信息檢索,通信,圖像處理,電路設計等方面。

代表院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東南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開大學等。

要是你不確定自己到底選計算機還是電子信息,那選擇電子可能更合適一些,選擇電子,後面會有較多換專業等機會。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學生可以轉計算機或者軟件工程研究生,但是計算機轉電子的案例就比較少。

特別要提的是兩電一郵中的北京郵電大學,地理位置和其本身的辦學歷史決定了這所學校在IT界不可撼動的地位。

北郵,有人稱之為中國第一碼農生產基地,BAT、FLAG校友,北郵都能排上號,單論就業而言,次於清北,和浙大、交大、南大幾乎一個水平了。更別說地處於國內互聯網氛圍第一的北京,有大量優質的名企實習機會。對於上海的考生來說,錄取分數低於清北復交南大浙大,可以說是低進高出的優質選擇。

本科畢業,電子信息和計算機的差別從某種角度來說也不是非常大。

計算機專業的去處和工作類型:軟件,網絡以及所有需要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公司。覆蓋面非常廣。

電子信息專業的去處和工作類型:硬件,軟件,網絡,天線,信號處理。比如說本科專業是電子信息工程的同學,畢業之後有去做電路的,有去做天線的(天線信號仿真),有去移動公司的,也有去華為、海思的。

中國IT行業起步至今有十年,很年輕。新鮮的事物、朝陽的產業總是備受注目。正是這個原因,計算機、電子信息類專業迅速成為高校的熱門專業,不少同學削尖又再削尖了腦袋往這個象牙塔裡的象牙頂鑽,或為興趣,或為謀生掌握一門技能,或為前途更好更快地發展。

相比前幾年的計算機專業的火爆,近年來對這個專業的選擇漸趨於了理性和客觀。畢竟該專業對數學、物理學科有比較高的要求,思維和動手的能力要求都很高,建議學生和家長客觀認識自身實力後科學填報。

*本文轉自公眾號:申學家長會(shenxuetong3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