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才干更重要的,是底层逻辑

文 | 东方赢 跨越式发展理论创始人

可以说,动物是本能的产物,而人是底层逻辑的产物。一个人的底层逻辑有多强大,他的能力就有多强,成就就有多大。

01

有些人宁愿失败,也不愿改善底层逻辑

我的一位熟人,一直想借自媒体打开一条赚大钱的新路。但他没有很牛的原创技能,只能靠转载那些无名的网络老文章混日子。

我劝了他好几次,让他转型,多转载些原创文章。由于这样做要进行一个交换,即需注明原创作者姓名和原创媒体网址,还需显示与链接原创文章的来源。他怕粉丝因此去关注别人家的媒体,怕吃亏,便宁愿内容缺乏吸引力也一百个不情愿转型。

去年,这位熟人因为粉丝量和阅读量不但上不去,还持续下降,彻底失去了信心,导致放弃了他的公众号。

他的价值观存在自私问题,进而害了自己。

格局与价值观的高低影响着事业的成败。因为,“利他心”的价值观可以打开人们通往正知、正见、正行的大门,而自私的价值观则会关闭这扇门,使人走向死路。

换句话说,价值观是一个人底层逻辑的核心。

当然,底层逻辑很顽固,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所以,一些人宁愿失败也不愿改善底层逻辑。

比如说,在职场上跳槽的人,各有各的理由。

其中有一类人,从心底的价值观层次里不认同工作是人生的目的,不认同工作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只把工作当成谋生手段。

他们没有在一家公司设计或实施过脚踏实地与全力以赴的职业发展规划,没有过为事业废寝忘食的奋斗与不言放弃的坚持,他们也没有不可替代的真本事。

但他们经常跳槽,总在抱怨:没有碰到喜欢的工作,没有碰到待遇好的公司,没有碰到有伯乐慧眼的好老板。

他们宁愿不断跳槽、不断清零、不断地从头再来,也不愿改变自己与改变自己的底层逻辑。

比才干更重要的,是底层逻辑

02

从“顺思维”向“逆思维”转型

早些年,我到蒙牛集团去做管理咨询项目的时候,认识了蒙牛创始人牛根生。

牛根生是位具有“逆思维”的老板。

他在2001年底提出蒙牛未来五年要达到年收入百亿元的目标,而当时蒙牛年销售收入只有3亿元。很多人不相信蒙牛凭现有的条件可以做到。

牛根生就这样要求员工:“不问我的一双手能干多少件事,惟问移泰山需要多少双手;不问我的一口锅能煮多少斤米,惟问劳千军需要多少口锅;不问我的一盏灯能照多少里路,惟问亮天下需要多少盏灯!”

他进一步指导管理层从目标出发,反向推演,步步链接,从而倒推资源配置,倒推时间分配,链接战略战术,链接方法手段……

在牛根生倡导的“逆思维”文化指引下,地处偏僻的蒙牛团队,突破各种思维“偏执”,其使命感、眼光、魄力、学习力、创新力及相应的战略战术,都达到当时行业一流水平。

经过五年奋斗,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从行业排名末尾跃升到行业前列。

这里的“逆思维”与“顺思维”是两种内涵对立的概念,而这两个概念代表了底层逻辑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

只有从“顺思维”向“逆思维”转型,才能拥有远大前程。而不少人一辈子都囿于“顺思维”,缺少“逆思维”,所以难有大作为。

比才干更重要的,是底层逻辑

“顺思维”的人,束缚了未来发展的无限性

釆取“顺思维”的人,往往把自己头脑中存在局限性、片面的思维当成正确的选择,并固执己见。

考虑问题只能从他现有有限的条件与有限的思想水平出发,只看到眼下有限的能力与资源条件及困难,你给他大一点或稍难一点的目标,他就说不可能;要么只看到战术层面的目标,不能适应战略的需要;或者只看到赚钱的战略目标,无视社会需求与人生价值的需要。

“逆思维”的人,心中有个小宇宙

首先,釆取“逆思维”的人,会在内心中建立了一个比较健全的思考体系,并且拥有哲学层次的价值信仰与社会使命感。

健全的思考体系

  • 第一层次:哲学与信仰

主要涉及世界观,人生观,核心价值观。在人类社会游戏规则中,最有力量的不是物欲贪婪与谋略,而是创造性的贡献。

而拥有这种力量的人格与事业,才是真正的事业 , 才是能够兴旺发达、基业长青的事业。我把这种事业称之为“真业”,真正的事业。这才是人生三大最高价值“真业、自由、大爱”之一。

  • 第二层次:事业理念

事业理念是指导人们进行战略与战术创新、选择的特定事业理论与管理理论。如常规的企业发展理论、企业跨越式发展理论及各种专业理论等等。

那些卓越者,在吸收一般理论的基础上,有远见地把握未来的技术、经济、社会、政治的变化趋势与深刻本质,建立自己超前的事业理念体系,从而引导自己和团队超越了同时代的大多数人。

  • 第三层次:战略思维

战略选得好,可起到选择大于努力、以小搏大或以大博巨的效果。

  • 第四层次:战术思维

这一层次即对战术设计与选择的思考。

其次,釆取“逆思维”的人,会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战略与战术结合。思考重大问题时,要按照以上4个层次进行从上往下的逆向思考。上级层次的思维指导下级层次的思维;每一个下级层次的思维,都要服从上级层次的思维。

思维层次越高,价值越高。同时,品德越善良,意志越刚毅,视野越开阔,知识越系统,那么,选择余地越大,发展机会越多,看得越准,执行力越强。

而“顺思维”则反之。因为受动物本能的影响,每个人的思维天生处于最下级层次,站在下级层次进行思维,而忽略或违背更高级思维的指导,这是本能习惯。因此,这种思维是偏见、错误与狭隘心态的根源。

比才干更重要的,是底层逻辑

再次,釆取“逆思维”的人,会穷尽假设。

以前,我的一位客户想购并一家公司。

但是,谈到最后谈不下去了,因为收购价格压不下来,而按此价格他公司现有实力不够,差距很大。

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便咨询了我。当我了解有关情况后出了个主意,即釆取“承债收购”。因为收购目标公司负债大于净资产,只要通过改变负债契约关系,把债务承担过来,将净资产折成股份,便可完成收购。

很多时候,人们陷入困境或发展不佳时,缺少的不是资源,而是缺少开放的视野与想象力、学习力。

最后,釆取“逆思维”的人,会做到均衡。做到“均衡思维”也很不容易。与人交际时,一不小心,讲话照顾了这个人而得罪了另一个人;做事时,尽管很仔细,还是难免顾此失彼。

古代圣人孔子,把“均衡思维”看得很高,他把这个思维称之为“中庸”,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考虑问题正反两面都要想到,认为过犹不及,这也是儒家核心伦理观之一。

我在研究中发现,让企业快速成长不难,使企业平稳发展也不难,难的是又快又稳的发展。所以,领导者在驱动公司实现快速发展时,应该先提高自己与团队包括“均衡思维”在內的逆思维水平,否则跑得快死得也快。

比才干更重要的,是底层逻辑

03

从“单层思维”向“双层思维”转型

我发现商务谈判中,不少谈判者都难免犯同样一个错误:他们往往由于冲动或情境压力或想展示自己的决断力,急于在现场作出决策,事后又感到决策存在缺陷,考虑不周全,因而后悔起来。

人为什么会犯思维错误呢?

这与大脑思维方式有关。大脑思维分为“潜思维”与“显思维”,这是底层逻辑的基础运行架构。

“潜思维”,是本能性思维活动,基本上不受人的控制。它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即经验性、直觉性判断为主。

“显思维”,是受我们人为控制的运作,是一种更趋于理性化的思维方式,由于它要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加工,所以其动作速度比“潜思维”要慢。

几乎人人都存在这个问题,因我们的“显思维”缺乏足够学习与足够修炼,就懒于思考复杂问题,经常走捷径,并容易受“潜思维”的影响。其结果是,思维简单肤浅,不具科学性,容易产生偏见认识和错误认知。

如果能够按以下方法,充分调动“显思维”和“潜思维”双层思维的分工合作,将会使我们的思维变得非常高效,避免偏执,达到均衡周全的思维水平。

  • 使“显思维”得到最大可能的开发、学习与训练,以此达到深度思考。
  • 在从事创意活动和重大决策时,给“显思维”以足够的、安静的、认真的思考时间,不要受到干扰,不要急于做决定。
  • 保持持续专注的思考。
  • 征求良师益友意见,成立可行性研究小组与不可行研究小组等多种方式。
  • 加大激活与充分利用“潜思维”,释放潜能。
  • 让“显思维”与“潜思维”相互应证。

被雷军奉为榜样的乔布斯,他在领导美国苹果公司期间,每临大事,都要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办公室里安坐。他年轻时,曾主动寻求高级心智模式与人生的终极价值,并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了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指导自己的人生哲学与思维方式。

作者简介:东方赢,跨越式发展理论之父,真业心学倡导者,曾担任大型实业公司总裁,出版著作《企业超速成长》《跨越式战略》,2007年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

本文来源于跨越式企业(ID:dfy82853236)。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更多精彩文章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