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纪行 四,皇家早午餐

四,皇家早午餐

在酣睡的士兵的“护卫”下,我坐的火车终于到了特拉维夫萨尔瓦多中心火车站。出火车站就是特拉维夫繁忙的市区,复杂的高架路和高耸的玻璃大楼证明着它大都会的身份。

好在有谷歌地图帮忙,很容易就搭到公交车去酒店。在智能设备的帮助下国际旅行变得越来越容易。

干净利落、带有些许设计感的精品酒店是特拉维夫的特色之一,已经形成相当规模。我住的这家便是典型。虽然房间小,价格贵,但酒店底楼有一个半露天的咖啡吧很招人喜欢。咖啡吧里现磨咖啡、茶和四五种茶点都向住客免费提供。在疲劳的旅途后,阳光下、沙发上享用香浓咖啡和曲奇饼让我精神为之一振。不过最需要的还是舒舒服服地吃上一顿。

以色列纪行  四,皇家早午餐

特拉维夫是发达的大都会,外出就餐是特拉维夫人重要的生活方式。所以在特拉维夫大街小巷上是从不缺乏餐厅的。大部分餐厅是欧陆菜系,也有相当部分提供正宗的阿拉伯风味。特拉维夫人主食是当然是面包,主菜是肉、鱼等,早餐还要喝咖啡。最近以色列健康饮食风盛行,各种健康的沙拉也成为一种主流选择。

特拉维夫人或者说以色列人热爱露天的座位。在阳光下和新鲜空气中享受美食似乎是每个人的嗜好。于是你放眼看去几乎所有餐厅都在阳光下撑起了遮阳伞,在伞下摆上了餐桌和椅子。

以色列纪行  四,皇家早午餐

特拉维夫另一个特点是,相当多的餐厅实际上就是咖啡吧。特拉维夫咖啡吧通常都能提供简餐。上午人们在咖啡吧里可以吃可口的早午餐,下午可以舒服地喝一杯咖啡。到了晚上咖啡吧甚至可能摇生一变成了热闹的酒吧。如此多功能的咖啡吧自然在特拉维夫大受欢迎。其中也有连锁品牌,但更多的还是相对独立的小店。在中国司空见惯的一些咖啡馆连锁品牌在特拉维夫乃至以色列我从未见到。

我住的精品酒店在“Sheinkin st.”附近。这条狭窄街道上你若信步走去,就会发现众多咖啡馆在街上迎客。就像前文说的这些小小的咖啡馆同时也是餐厅,且门口都会放上几张露天座,有的露天座比室内面积还大。

我大约是一大早到的特拉维夫。一阵折腾到走出酒店上街觅食时已经快到中午了。这正是吃饭的时间。所以咖啡馆里客人还真不少,既有妙龄女郎,也有推着童车的年轻夫妇,更多的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以色列纪行  四,皇家早午餐

我沿着街道往西北方向走不一会就有一个小小的社区公园。公园对面的楼房下一家叫“Baker's”看上去颇受欢迎,我去时已有五六成上座率。于是便欣然落座。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家以烘焙为特色的小餐馆。餐厅室外的空间比室内的还大。室外围绕着露台有一圈高企的吧台式座位,几对年轻人坐在高挑的椅子上,热络地边吃边聊。露台其他稍低一些的露天座则更受中老年人欢迎。店里有两三个俊美的年轻服务员,不停地露台上穿梭送餐。

其中一个向我递来菜单。还好——上面有英语。于是我大胆地选择了一套“皇家套餐”。不一会儿帅哥服务员就陆续把“皇家早午餐”送上桌来。皇家套餐果然丰盛,大大小小的碟子、托盘摆满了餐桌,甚至差点就摆不下了。细看一下,主菜就是一份绵软的炒鸡蛋。边上配有一碗沙拉。那是以色列标准沙拉——黄瓜配圣女果,然后好心地放上一些豆芽。几乎每个咖啡馆、小餐馆都有这样搭配的蔬菜沙拉。皇家套餐的“奢华”可能在于另两盘菜式。一个是上下两层的面包。两层托盘上放满了羊角包和各种模样的切片面包。另一个长方形平板上铺陈六种芝士和酱料,还有黄油和三文鱼片在一旁陪衬。在以色列最痛苦的就是分辨种类繁多的奶酪,似乎只要一吃主食以色列人就会配上好几种奶酪。软硬不同、深浅不一、不同麦子的面包搭配不同的芝士对我来说简直是一门神秘的艺术。通常我胡乱一通混搭倒也都能有不错的效果。最美妙的是,最后还有爽口干果酸奶作为甜品奉上。干果脆脆香香,酸奶奶味醇厚,并不甜腻,算是给以色列的第一餐画上圆满的句号。

以色列纪行  四,皇家早午餐

用餐期间,店里waiter时常会来嘘寒问暖,问问你东西好不好吃,有没有其他什么需要,诸如此类。我后来总结:凡是出餐后还殷勤问候的多半是要小费的,凡是出餐后就不闻不问的基本不用给小费的。在西方,餐厅服务员底薪很低,小费才是收入的大头。这种制度是标准的多劳多得,并且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服务员的积极性。和大部分地方一样,小费标准大约是餐费的10%-15%,但没有硬性规定。也就是说你厚着脸皮不给,可怜的服务员也不能拿你怎样,但这样做显然是不体面的。漂亮的做法是掏出大把cash说一句:“Keep your change.”不过,如果你只有大票面,change太多时,还是刷卡得好。结账时只要告诉服务员多刷多少小费即可。

以色列纪行  四,皇家早午餐

这一顿豪华的皇家早午餐吃得很是舒心。与日后在以色列大部分的早餐、午餐相比堪称最丰盛的一顿。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在以色列你很难找所谓的中餐厅,即便有通常也是很正式且昂贵的高级餐厅,对中国人来说是不划算的。因此在面包、芝士、沙拉的范畴中皇家套餐这样的早午餐已经是很盛大的了。

以色列人虽然科技和创新产业发达,但这些聪明的脑袋显然并未投入到吃这个领域。以色列的餐饮总体上是比较单调、乏味的,能找到的美味大都是昂贵的意大利菜、法国菜。哦,对了,有人说一种叫“Shakshuka”的早餐是以色列美食的代表。我到以色列第二天早晨便在一家连锁咖啡店享用到这个国宝级的美食。它由番茄酱和洋葱做底,铺满一个小平底锅,上面敲上一两个鸡蛋,再撒上各种香料,其中甚至有孜然!以上这些在一个小锅里一起烘烤后,连锅一起端上来就是颜色和味道都很浓烈的Shakshuka。如果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弥漫着中东香气的番茄煎蛋。我宁愿相信这是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味道,突尼斯就一直宣称这是来自他们那的菜。很明显,对于中国人来说这道菜有点重,吃的时候记得一定要就着面包。

在我看来吃这方面,不要说和中国比,即便是和周边阿拉伯世界比以色列都要败下阵来。以色列人应该庆幸美食并不影响国家的硬实力,而我则庆幸我的肠胃完全能适应面包、芝士、Shakshuka。

未完,下次再来讲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