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初二,三天,要不要叫孩子写作业?不写的话,会不会影响成绩?

七公子说教育


寒假这个假期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中华第一节春节处于寒假中,从除夕到初三,都是比较特殊的日子,欢度春节,走亲访友。这些日子固然很快乐,但是也有家长为这些日子而纠结,就是这几天,要不要叫孩子写作业呢?

这些家长,我想问你一句,这几天你在干嘛,你在工作吗?显然不是。你不工作,纯粹玩乐,就不能让孩子放松几天,放下作业,疯玩几天吗?

孩子只要学习习惯好,有学习自觉性,这几天的时间不写作业,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平时抓的很紧,这几天不做作业,不会影响成绩的。

一直以来,笔者寒假对孩子的作业,都是这样安排的,拿到寒假作业后,跟孩子一起制订作业计划,首先看寒假日历表,找出日历表上的这些特殊日子,让孩子用笔划去,然后计算出做作业的天数。

然后把总的作业量,基本平均分配到这些应该做作业的日子里,这样每天做多少作业也就很清楚了。这些特殊日子已经被拿到,在计划里,就是不做作业的。孩子清楚,家长清楚,按照计划执行就可以了。

但是,不做作业,并非没有教育,比如欢度春节时,可以带着孩子参加电视或者现实中的猜谜活动,古诗词朗诵活动等。

孩子燃放烟花爆竹,可以让孩子通过上网查询等方法,了解烟花爆竹的知识。大年夜守岁,给孩子讲守岁的来历及当地风俗习惯。长辈给红包,可以对孩子进行尊老爱老及懂礼貌教育。

不同的日子有不同的活动,让孩子参与这些活动,并搜集春节期间本地民俗,跟孩子交流。等等,这些,可要比写作业有趣的多,也增长更多的知识。

学习的形式,并非只是写作业,普天同庆之时,烟花满天绚丽无比,爆竹声声热闹非凡,你让孩子在那里做作业,孩子能安心做作业吗?

即使摄于你的威压,孩子顺从了,作业效果也大打折扣,不如放手让孩子疯玩几天,放松放松,玩够了,精神头足了,重新投入学习之中。


当代师说


我是一名一线教师,我在留寒假作业的时候,就和同学们讲清楚了,过年几天不写作业,以父母的作息时间为准,父母初几上班,你就从这天开始写作业。而且我们学校的其他老师,也基本都是这个标准。

为啥这么布置?

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天性。学生们一年到头几乎每天都在学习,过年了,正好让他们放松一下。想想我们成年人上班,还有个厌烦的时候,更何况孩子?

本来就处在爱玩爱闹的年龄,看到大人们过年都在看电视、打麻将。这时候,让孩子去写作业,学习效果不好不说,还容易让孩子有逆反心理,凭啥你们都玩,让我学习。

其次为每个家庭考虑。家长过年这几天,恐怕都要带着孩子去走亲访友,给双方老人拜年,老人看到儿子孙子也都心情愉悦。这时候留了作业,你让孩子写还是不写?

写的话,得把作业带上去走亲戚,这边热闹一团,那边撵着孩子写作业,不方便不说,能写好吗?

不写的话,那就得督促孩子在出门前急急忙忙赶出来。要是干脆不写,那更不好,让孩子以为,有事情走亲戚就可以不写作业,那以后是不是有点事情就可以不写作业了?不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

再次,学习也应该一张一弛。过度的苦学不见得就能成绩优异,一口吃不成胖子,学习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皮筋扯的过紧,反倒容易断裂。适当的放松,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所以,过年这几天,建议孩子放松一下,别写作业了。




白茶的麦田


您好,我是教大育小。我认为过年这几天就没有必要叫孩子写作业了!三天不学习,孩子成绩就会滑轮,我想这个是作为家长过度焦虑了!


“有一种成绩不好,是妈妈认为我成绩不好”,“有一种不努力,是妈妈认为我不努力”,“有一种不学习,是妈妈认为我不学习”!

反观自己,是不是自己内心过度的焦虑而引起的呢?



“劳逸结合”反而事半功倍。

这个源于多年前的著名事例了。那时候为了生产更多的产品,让工人不停歇的工作,可是到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工人开始懈怠,效率降低,无论怎么鞭打,始终无法提升。后来经过建议,让工人每工作一个小时之后休息10分钟,四个小时候休息2小时,奇迹出现了,工作效率提升了15%。产量提升了30%。

身体需要休息,休息能够产生更好的产量。孩子学习也是一样的。所以,不在乎这四天学不学,让孩子休息4天,会有更大的成就。

其次,从心理学上讲,当处于过分放松状态,不得当的催促会造成心理压抑和反抗,最终会得到另外一种结果。

过年期间,大家都在放松,孩子也同样想玩,可是这个时候家长不停催促孩子写作业,或者说是让孩子必须学习,这样孩子的痛苦会是平时的好几百倍。

这样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

  1. 孩子过分的压力和厌恶感,最终会产生“厌学情绪。”
  2. 亲子关系的不和谐。
  3. 即使做了,也是敷衍的态度,最后形成很坏的做事习惯。
  • 总之:家长要学会放下,学着培养孩子:会学习,会做事,同时也会休息,养成一种良好的做事习惯,高效率的学习能力。
  • 许多时候,是我们过于焦虑了,作为家长,学会放下焦虑,给予孩子更轻松广大的学习空间,这样孩子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 真正的卓越的孩子并不是那些成天死读书的孩子。将来走入社会有大成就的也不是那些成天死读书的孩子。


  • “触控爱子必须为其计深远”。这个深远拼的是父母的远见和心态。


教大育小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大宝今年五年级,是很关键的时刻,但是我们过年这四五天,我是不会叫他写作业的,但是一定会控制他们玩手机和看电视的时间,因为长时间看电视和玩手机对眼睛真的不好。我会叫他们多看书或者写日记之类,作业是不会让他们写的。过年就是带孩子们好吃好玩,开开心心地玩,高高兴兴的过年。

这几天不写作业,完全不会影响孩子,年后孩子一般都是元宵开学,中间还有很多时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严格管教他们,督促他们早日写完作业。

四五天不写作业,完全不会影响孩子,真正影响孩子的是,老师上课的四十分钟,只要孩子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用心复习,成绩一定不会差。好的学习方法和课堂的专心程度,才是孩子学习好坏成绩的关键。

多和孩子沟通,多尊重孩子的想法,多引导孩子做计划,强迫孩子做事,比孩子自己主动高兴的做事,效率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真的不建议过,年这几天强迫孩子写作业,除非你们有特别紧要的计划和安排,那也要和孩子好好的沟通,告诉孩子你们的想法,让孩子心甘情愿的自己去写作业,写完后再好好放松,好好的去玩。





王书霞19


对比于我们那一代,我始终觉得:现在的孩子负担越来越重,学校的减负口号适得其反,童年已经将要被扼杀。

我是一个标准的90后,在我的印象中我的求学生涯从来没有家长接送,换句话说比较自由,跟同学三三两两散步回家也是极为高兴。加上那时候都不兴什么培训班、兴趣班,自然自由支配的时间真是充裕,反观现在的孩子基本每晚都要加班学习,周末也有培训班,盼到寒假暑假了爸妈早给报好班了,仅有的玩耍时间也只能交给手机pad了,所以说现在的孩子虽说“聪明”,但绝对创造力不如我们那时候强,那时候玩具都是自己做的,扯远了。

作为一个家长用如此紧张的语气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我是有点不能理解的,但生怕不在乎的语气妨碍你孩子学习的进步。我阐述下自己的观点,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它并不是一个阶段性的行为,不仅仅需要在学生生涯去逼着看书,而是要养成这样一个学习的自律性与习惯。要我说,真的不差过年那么几天,不如趁这几天和孩子一起痛快的玩耍并约定好,之后要努力学习,收心过后效率应该更高,要不怎么古人有云: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一定要有时间思考,千万不能盲目,死学,要懂得技巧,家长作为一个引路人角色尤为关键。

在一个孩子的学习生涯中,其实哪个三天单独拉出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一个学习的心态和习惯,增加学习的效率。

借用一句朱熹的名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矣。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有时候对于洪水不能光想死堵,疏导可能是恰到好处~


机智的徐大叔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提问者神提问。除了中国人,外国人真的在写作业。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

合家欢乐,全国欢庆。老师,家长,长辈不会装怪做秀要求孩子在这几天安排作业。但现实生活中有些自以为事的个别牛脾气孩子真的就安排每天做一些作业。我亲眼见过,前年初一在老家早饭后我去叫哥和他小儿子出去爬山,到处逛逛。他儿子坚决要做两小时作业,死老筋,他自己安排的,就要做。哥也没办法,做就做吧。

神提问,总有个别人躺着中枪。

这几天不写作业不仅不影响成绩,而且要影响神提问者情绪,还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与神提问者大脑同步与时俱进。





FortuneMaster有話說


我始终不同意“头悬梁锥刺股”般的苦读。

成年人上班每周都会休息,学生也应该有休息,也应该劳逸结合。

现在的学生实在太累了,高中阶段有的学习三周休息两天,有的学校两周休息两天。这两天的休息也不能在家休息,而是去补课。寒暑假也要补课。学生基本是全年无休。

过年了,不应该让孩子再学习了,应该让他休息休息,玩一玩。别把孩子累坏了。

过几天年,知识就生疏了,不现实。我建议过年期间给孩子放七天假。

童年,少年一去不返,别让孩子陷在作业的泥沼中,没有享受到童年,少年的快乐时光!别让孩子有一个只有作业,只有补课,只有学习的单调童年少年!


润杨的红楼笔记


大年三十、初一、初二这三天不写作业,会不会对孩子成绩有影响?

题主作为一名家长,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成绩优秀,以至于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当然在这世上,为人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功成名就,飞黄腾达呢?

寒假一般有一个月的休息时间,三天不写作业影响到底会有多大?这主要还得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且听我给你一一道来。

首先题主得先知道,你为什么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好,成绩好这一前提之下,会产生怎样令你满意的结果,是否真如大部分父母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而我,我是答题者,我并不知道题主是一个怎样的人,家庭如何、事业如何。

先假设,您的孩子成绩优秀,将来考上好大学,在一个令人羡慕的岗位上进行工作,年薪百万,家庭幸福、人生美满。

如果题主你现在坐拥千万家产,您的孩子就算真的不是学习这块料,但是你也不必为此担心,因为你完全可以给他一个美好的人生,也不用担心,他成绩不好将来找不到好工作,要是缺钱花该怎么办。

亦或者,题主虽然坐拥无数资产,但他依然希望自己的子女功成名就,而不是坐吃山空,当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啃老族,毕竟虎父无犬子,这是第二种可能。

又或是,题主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康家族,虽然生活无忧,但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能够光耀门楣,以慰藉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人生的成绩,并不只是书面上的分数,读书学习只是每个人的最后一条出路,要知道人生见识永远大于知识,经历永远大于经验。


为人父母,并不只是孩子的人生导师,更是孩子的伯乐,每个人生来,有聪明的就有愚笨的、有俊美的就有丑陋的,有高矮不一的,有的圆脸,有的方脸。

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在首位,普通人又何必要与那些得天独厚之人在学习上一争长短?

当然我所指的得天独厚,仅仅是学习上的天赋,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认为自己就是不如旁人、低人一等,那也是不可取的。


命是弱者的借口,而运是强者的谦词,为什么说父母是子女的伯乐,因为你更重要去做的事情,不是怎么样让自己的孩子提高成绩,而应该去发掘他的兴趣爱好、以及天赋。

人无完人,可能有些人学习没有天赋,对另外一个行业却拥有天才般的资质,有些人学习了一辈子,到头来碌碌无为一场空,这也比比皆是。

人活着,开兴就好,你自己要开心,也要让孩子开心。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多少荣华富贵、多少功名利禄,就如那天边浮云,漫卷漫舒。

又何必庸人自扰?


我魔不死


本人已经五十多岁了,现在家里还没有读书人。原本对这类话题不太感兴趣。可是看到了这个问题,又想说说自己的想法。

做为中国最大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不要说普通人和孩子,而各大企事业单位,都要放假。就连日理万机的政府机构也放七天假吧。可见春节对中国老百姓是多么重要。老百姓还流传了一句话,叫做孩子盼过年,大人怕过年。至于大人为什么怕过年,在此不做叙述。我们都是从小时候过来的人,对春节每一个习俗和活动都会产生好奇和乐趣。特别是孩子门在一起玩着鞭炮,戏闹着,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没有忧愁,春节就是孩子们的乐园。有了孩子,春节过的才会更有意思。

一年时间,把孩子仅有的四天乐趣都给剥夺了,是不是过分?和大家算笔帐,春节最有乐趣的年龄是8——25岁之间。过了25岁后,婚姻的枷锁就被捆上。想必是有了孩子的人都已经感受到了吧,就为过年去婆家还是去岳父家,弄的不开心的大有人在是吧。到了四十多岁以后,过年的兴趣开始变淡,只是看着下辈人过年。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是十二年时间,把这十二年过年的乐趣都给剥夺了,只能过六七个自由春节,很可怜吧?

可是天下父母都是望子成龙,这没错。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考上名牌大学。因此对孩子学习成绩是非常关心的。以本人的观点,在放寒假刚开始时,就要给孩子制定一个写作业计划。把老师安排的作业,按天分写,同时把过年四天扣出在外,也就是说这四天不安排写作业,均摊在其余日子里。每天都要检查作业作得是否合格。这样一点也不会影响成绩。孩子过年也有了应该属于他的自由。

山野50


天天写作业,成绩就一定会好吗?

为什么现在为了孩子,总会出来一些莫名其妙的逻辑?

不让孩子去报各种班,孩子就会输在起跑线上?那你当年没有上,现在觉得是输了呢还是赢了?

强迫孩子培养他不喜欢的兴趣,说是为了他的未来,你当年想过要怎样的未来吗?

每天把孩子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毫无放松的空隙,那你当年如果也是这样,怎么没见你成大才呢?

一切都是所谓的为孩子着想,那有谁想过孩子的想法吗?

现在去欧美国家留学成了时尚,可是有多少人知道欧美国家的孩子初级教育是怎样的吗?就是释放孩子的天性,在玩耍中学习!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

而我们现在,却忘记了孩子还仅仅是个孩子,孩子比成人还累!小学生中,晚上十一二点能写完作业睡觉的有几个?初中高中生中,眼睛不近视的有多少?学生群体中,存在厌学心理的,已经是大多数了!

成人好歹还有个年放松一下,现在,连让孩子过年时放松一下都成了问题!都在想什么啊?放松一下,放松几天,他就没有未来了?你当年做的好过自己的孩子吗?你现在没有未来吗?

不要把孩子逼成傻子了,过年,放过吧!

我是老赵,情感领域叨叨者。欢迎大家的关注和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