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动汽车得到支持和推广,电动摩托车却要强制禁止?

八只牙


自从新能源这个概念提出以后,不断有跟随这个词汇的产品出现,电动汽车就是在新能源提出以后,可以说最重要的一项发明。虽然现在的电动汽车并没有安全普及,但是可以发现,电动汽车已经在汽车领域占据了一定地位了。


电动汽车现在一直被支持和推广,有国家和地区的政策鼓励购买电动汽车,大家应该知道,在电动汽车之前,早就有更方便、便宜的电动摩托车,为什么电动摩托车没有受到支持,反而要强制禁止呢?电动汽车虽然改变了能源的消耗,但是依然属于汽车,在道路上行驶依然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引起交通事故,尤其是城市内交通事故的,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电动摩托车和自行车,国家对于电动摩托车和自行车的管制并不严格,所以可以说很多电动摩托车在路上为所欲为,虽然速度并不高,但确实存在很大的危险性。

另一方面,电动摩托车遭到强制禁止,是因为之前,对于电动摩托车的制造,国家并没有制定任何标准,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视。对于电动摩托车的速度限制,各个制造商也是快慢不一。电动摩托不需要上牌,没有相关政策限制,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交通秩序,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都是强制禁止电动摩托车的原因。

其实如果对于电动摩托车制定相关规定,并且给予一定的标准,电动摩托车还是比较方便大家的,毕竟和汽车比起来,电动摩托车更便利实惠。


镁客网


两轮电动摩托车或者三轮电动摩托车,都归类到摩托车类别里边,现在全国大多数的中大型城市都在禁摩,理由借口有各种说法,说到底,还是摩托车产值小,对当地的GDP拉动太低,经济效益不明显。而电动汽车,归纳都汽车类别里边,产值高,经济效益明显,请关注:容济点火器

以往禁摩的一个借口是摩托车污染大,噪音明显,现在电动摩托车出来了,噪音几乎没有了,排放上也是零了,这个说法当然行不通了。而且就是燃油摩托车,本身也上电喷了,达到国四标准了,靠近汽车了。

安全问题,以往有摩托车飞车抢夺,现在你坐滴滴也危险,电动摩托车跑不远,也不会有坏人利用它来作案,所以这个理由似乎也消失了。

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两轮车容易摔倒,肉包铁可以拿来说了,但是从车祸的统计概率来看,四轮比两轮出问题概率更高。另外那种老年代步车发展起来的低速电动四轮也开始被禁止了,说明和轮子没有直接关系。

因为,还是产值问题,汽车带来的价值利益,对当地的贡献要远大于摩托车,在同样路况前提下,当地当然会考虑布局汽车产业了。


容济点火器


双轨制造成的。中国人喜欢用双重标准来看世间的人和事。

一是电动汽车满足高端人群的需求,车贵,相对收入高的人才买得起,开车要求也高,要求要有驾照,买保险等。

二是两轮三轮电动车,满足广大低收入人民群众,车子价格低,普通老百姓都喜欢买,开车要求低,不要驾照,不买保险。男女老少都开,由于价格低,门坎低,开车人数众多,所以,事故率高。

因而,导致命运不一样。其实,电瓶车的很多问题是可以改进的,我们经常向公安部门建议,开电瓶车也要搞培训,最起码要学会看红绿灯,基本的交通规则要遵守,可以大量降低事故率。

我也有两种车,电瓶车在城附近买东西最方便,但开电瓶车也要遵守交规,不乱开。


飞飞猫1


对于现在很多年轻的95后或者00后来说,你们没有经历过那段糟糕记忆。



中国治安变好,你猜猜一共多少年?40年?肯定没有,30年?肯定没有,那会还在严打,20年总有吧!

其实也就十来年。


如果岁数大点的,住在深圳的人估计早就有印象,当年的深圳关内关外那简直是天上地下,我说的不是经济,我说的是治安,深圳关内还好点,关外神鬼乱串,再奇葩的事情都有,隔三差五的报纸登出被抢劫的事情。


最常见的是:一个人骑着摩托车,一人坐后座,看见有人挎包的,直接抢过来,然后加大油门逃窜,甚至有受害者因为死死抓住挎包重伤甚至死亡的。


为什么飞车抢劫这么多?

因为使用一般的汽车抢劫,汽车金额比较大,且汽车都需要登记才能上路,很容易追查到,摩托车不用。

后来飞车抢劫,摩托车就变成了电动车,但是电动车比摩托车还是差一些的,毕竟电动车速度,续航力都不如摩托。


电动车便宜,是廉价的犯罪工具。

绝大部分电动车没有登记,犯罪分子用这玩意抢夺,你根本查不到。

电动车瞎闯红绿灯什么事都没有,就是因为没有登记,处罚也无从处罚起。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武汉的电动车我就没见过遵守交通法规的,绿灯闯,红灯也闯,每次都把汽车司机气的骂娘。


李建秋的世界


推广新能源汽车却要禁止电动摩托车,看似矛盾其实并不冲突。

电动摩托车目前处在灰色地带,电机功率大于4kw、时速超过50km/h的属于电摩,摩托车自然属于机动车。按照规定机动车需要登记上牌、投保交强险、驾驶员持有D/E驾驶证才能上路骑行。

而实际情况是目前没有一台电摩是由有摩托车生产资质的企业生产,这些车不在工信部目录里就不能登记上牌,上路就是违法驾驶机动车。车辆本身不合格所以禁止上路并不是错,至于生产源头也并不违法所以还不能禁止,确实是很矛盾的问题。


假设这一类电摩获得了上牌资质,随着而来的就是无数人要去报考驾照,然后购买车辆登记上牌,期间产生的费用有多少人能接受?选择电动车多数人是为了省钱,驾驶这种车还需要支出不小的费用真的现实吗?

所以电摩最终是要被禁止的,但并不是禁止所有电动自行车,按照规定不超标的车辆可以在非机动车道合法行驶。限速25km/h正常代步足够,两轮车是肉包铁本就不够安全,制动能力也比较一般,适当的降低车速能提高整体交通安全。


电动汽车能得到支持和推广原因也在于此,汽车管理之严格所有驾驶员都深有体会,那么在保证汽车定义不变的前提下,只是更换了驱动能源并不会增加管理上的难度,所以即使电动车全面取代燃油车也不会造成混乱。

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都应该存在,不过存在的前提是都能达到合理的安全标准;电动车的整体速度降低虽然会影响生活节奏,但是节奏也是整体降低适应的是所有人,在同一个标准线上也就没有区别了。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如需帮助请关注:天和Auto,趣味问答购车推荐每天更新。


天和Auto


题主你好,这里

槽车有理作为第三方评测机构说明一下电动摩托车禁止的问题。

因为新国标政策的出台将速度25码以上,电机功率超过400w,整车质量超过55kg车型都划为超标车。

因此电摩就在这个行列中。而在槽车分析,超标电动车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标准生产下的质量安全问题。

没有标准”是近20年来电动车发展的主线,即便有各种文件陆续出台,但是落实方面不尽人意。导致了电动车违规生产的乱象。

具体说明一下质量问题:

1.电动车的动力系统由电机控制器组成,由于技术的进步,最大功率的组合能达到百公里3.1秒破百,这是绝对的超级跑车动力水平。

2.车架方面却是一直处于三无生产的情况,想要对车辆升级的车友或者店家只能采取加固车架的方法,但具体的加固效果无从知晓。因此这也无形中埋下了电动车的隐患。

3.轮胎和刹车的生产标准也没有规定,为了利润最大化。车企一般采用质量一般甚至有安全问题的配件

使用,给车辆安全带来了不可预估的隐患。


总而言之,超标车的禁止实为好措施。同时电摩没有被禁止,近日出台的轻便类电摩政策和资质都在表面轻便类电摩的政策放宽。未来的电摩会更加安全,可靠。

<strong>

槽车有理


国家为什么要鼓励和扶持电动汽车行业?

燃油汽车时代,国家也曾幻想过以市场换技术,梦想着牺牲一点蛋糕和份额,促成国内阿斗们的技术成长直至追平或超越国际一流汽车制造技术,最终实现主导国内市场,甚至占据全球一部分汽车市场份额。但是结果如何,看看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看看上汽通用,市场是交出去了,技术呢?呵呵!燃油车折腾了那么多年,要实现在技术上赶超欧美日韩,看来是无望了,至少近期内是不用指望了,阿斗们已经变成温水里的青蛙。

要想实现汽车制造技术的弯道超车和后来居上,电动汽车不失为一次机会,国内外起步基本相同,而且通过国家这几年的财政补贴,至少在锂电池这块已经见到成效,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动锂电池企业已经成长到可以和松下、LG等国际巨头并驾齐驱的地步,随着国内企业竞争力的增长,国家补贴正在逐步减弱直至最后退出,但是相信对电动汽车行业的各式支持政策不会因此中断,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在出口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扩大内需无疑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好办法,而在房地产市场已经几乎见顶需要严控的时代,扩大汽车消费汽车无疑更是重中之重。

同为电动,为什么很多地方还禁止电动摩托车呢?

个人理解,其实不是针对电动,而是针对摩托车,2019年4月新国标实施后,超标电动车将会根据车辆性能参数归类到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均为机动车,沿袭以前的摩托车地方管理规定,很多地方是禁摩的,电动摩托也因此在禁止名单内,只能看以后禁摩的地方政府会不会更新政策,将电动摩托和燃油摩托区别对待了。


消息海云端


这二者的差异化待遇并不是由于车辆自身,而是由于驾驶员的不同情况来产生的。电动汽车的驾驶员都是原来燃油机动车的驾驶员,都是通过国家规定考取机动车驾照的人员。当然不排除有人买驾照,不过比例应该还是很低的。这些人从当初考取驾照,驾驶燃油汽车的时候就一直被灌输安全驾驶的理念,相对非常熟知交通法律法规。而且电动汽车相对于燃油汽车来说在性能上没有太大变化。即便是特斯拉,相对于同价位一百多万的燃油汽车的性能提升也不是本质上的飞跃。

反观电动自行车,这些车辆的驾驶员是原来骑自行车的人员,国家对于这部分驾驶员是没有任何管理的,所有人哪怕缺胳膊少腿,自己想骑车上马路估计也没人管,色盲与否也不会有机构去检查。所以这些人对于整个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是完全没有受到过任何系统性培训的。说实话真的会有人不知道绿灯行红灯停吧。而电动自行车相比于人力自行车,其性能的提升就太大了,速度快,重量大,驾驶员的驾驶也没有经过系统性培训,所以危险性相比于电动汽车高得多。

所以国家发展电动汽车,制约电动自行车,还是有很大的必要的。

除非国家规范电动自行车的牌照以及驾驶员资格,否则我个人也不会支持国家大力推广电动自行车。


赵耀期待一劳永逸


国家为何要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却对电动摩托车做出诸多限制呢?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因为开电动汽车的都是富人,而骑电动汽车的却是穷人,所以进行差异化对待。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这样。

国家并没有强制禁止电动摩托车,而是想要规范使用,以此维护交通秩序。总所周知,现在很多电动摩托车,无论是在整车质量还是在行车速度上,都已经达到了摩托车(即机动车)的标准,然而还是归类为电动自行车,无疑造成了许多混乱。再加上很多电动车主总是飙车横冲直撞,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随意乱窜,并因此引发了诸多交通事故。


正因为如此,国家才想规范一下电动摩托车的市场交易和使用情况,特此出台了电动车的新国标。据报道,为强化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委会修订发布了新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将于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同时,决定对电动自行车产品由生产许可管理转为强制产品认证管理(3C认证)。

对于广大市民来说最重要的信息是,新国标坚持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车属性,规定电动自行车须具有脚踏骑行能力。此外,最高车速由每小时20公里调整为每小时25公里,含电池在内的整车重量由40千克调整为55千克,电机功率由240W调整为400W。如果超过上述标准的电动车,则会被划入机动车的范畴当中,需要驾驶人持有摩托车等以上车型的驾驶证,甚至要像摩托车一样走机动车道。(当然,几乎所有电动车主都在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间随意穿梭。)

综上所述,国家并没有强制禁止电动摩托车,而是想要加以规范,将达到标准的电动摩托车归为机动车,并要求驾驶人考取驾照,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安全驾驶。


冰焰


电动摩托车主要是社会底层人用的,老板利润低,国家收税少。

所以这是利益集团选择结果。

尽管老百姓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