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的萧皇后为何被六个帝王看好?

深度图文


萧皇后,她是后梁的公主,是隋炀帝的皇后。她13岁就嫁入杨家,隋朝灭亡后她带着皇族子孙颠沛流离,辗转逃亡于乱世之中。

人生大起大落莫过于此!由于她的绝世美貌以及她的传奇人生经历,关于她的绯闻逸事也一直层出不穷。

那么,萧皇后到底凭什么被乱世中的众多帝王看好呢?就请您跟有书君一起,沿着萧皇后的人生轨迹去一探究竟吧。

一、出身名门,家教超群。

萧皇后是西梁孝明皇帝萧岿的皇后张氏所生之女。由于按照当时江南的习俗,说农历二月出生的孩子不吉祥。

刚出生的萧氏,就被寄养在舅舅张轲家里待了十几年。

张轲家里因为祖上是皇亲,有向学的家风,这使得萧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后来的萧皇后“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应该就是这个时候打下的基础。

萧氏在舅舅家平安长到13岁,被老爹西梁明帝萧岿从舅舅家接回来,进献给了的隋朝。从此成了晋王杨广的王妃。

由于性情温婉和顺,有文化有知识,萧氏在杨家很受宠爱。公公杨坚对她像亲女儿,杨广对她也是特别宠爱敬佩。可见高贵的出身和良好的家教,确实给萧氏加分不少。

杨广一开始并不是太子,萧氏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协助杨广把太子位从哥哥杨勇那儿夺了过来。

隋朝统一南北方后,她又帮助杨广治理南方。在萧妃的帮助下,杨广在江南地区收到了广泛的支持,也逐步搭建了自己势力的基本盘。

萧妃的娘家兰陵萧氏一直在江南是很有影响力的。当时南朝宋齐梁陈,齐、梁都出自萧氏。所以在南朝百姓心中,萧氏本身就是妥妥的天潢贵胄!

由于在当时南北方对立很严重的情况下,萧氏被南方的士人百姓视作是自己人。加上杨广在萧妃的影响下,实行善待江南士人,尊重南方文化等政策,杨广在南方争取到了极大的群众基础。

杨广后来顺利的当上了太子,而萧妃也成了隋朝的太子妃。从这段看,杨广看好萧皇后,有两个原因:萧后娘家势力显赫,本人家教优秀,为杨广夺得天下立下了很大功劳。

二、逃亡路上,身携玉玺。

如果萧皇后跟隋炀帝一直这么波澜不惊的过下去,白头偕老,那就太理想了。然而命运注定她的一生必定不会寻常。

大业后期,隋炀帝逐渐失德,萧皇后曾一再规劝,但收效甚微。隋义宁二年三月,隋炀帝被江都叛军杀死了。事变后,萧皇后并未惊慌失措。她亲自为隋炀帝入殓。这一年,萧皇后51岁了。

江都之变之后,隋朝其实名存实亡了。萧皇后带着剩下的隋朝皇室子孙,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这段流亡的生活遭到了后世小说如《隋唐演义》等诸多演绎,并生出诸如“六嫁皇帝”的谣言。

实际上,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一个守着前朝血脉与法统,坚强求生的老人而已。

隋炀帝最后死于宇文化及之手,萧皇后和剩余的王室成员也就做了宇文化及的俘虏。

萧皇后先是被宇文化及带到了聊城,宇文化及兵败后,萧皇后又落到了窦建德手中。

在这段历史中,萧皇后并未遭受冒犯。这里面当然有窦建德为人“知义尚仁”的缘故,但更多的其实是因为萧皇后手中的传国玉玺,以及随行的,萧皇后的小儿子齐王杨暕的遗腹子杨政道。

历代诸侯争天下没有不重视正统名分的。譬如李渊称帝之前,也要先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又立了个杨侑为傀儡,然后再行禅让之事,就是这个道理。

这之后,萧皇后又遭到北边的突厥可汗觊觎。突厥可汗遣早年和亲嫁入突厥的义成公主为使,前来“迎接”萧皇后和隋朝遗族。窦建德打不过突厥人,也就只能放手。

义成公主是隋文帝时派去突厥和亲的,乃是杨广的妹妹。有她在突厥关照,突厥的可汗对萧皇后是不可能失礼。

因为当时突厥也有逐鹿中原的野心。迎来萧皇后和杨政道之后,突厥可汗马上就在定襄郡立杨政道为隋王。彼时杨政道还不足3岁,突厥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昭然若揭。

三、身份特殊,母族加持。

萧皇后在突厥滞留了12年之久,一直到贞观四年,唐太宗派大将李靖攻破突厥,才将萧皇后和杨政道等人迎接回来。此时的萧皇后,已经63岁了。

唐太宗在迎回萧皇后之后,给与了她前朝皇后应有的尊敬和礼遇。杨政道也被太宗授予员外散骑侍郎的官职,安置了下来。

唐太宗之所以给予萧皇后等人这般礼遇,当然不是小说中说的什么“垂涎美色”之类,因为萧皇后那时都六十多岁了。

唐太宗这么做,一方面原因是想通过尊重前朝,向天下证明唐朝政权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杨氏和李氏都出自早年北周宇文泰的八柱国,两家有世代的姻亲关系。

有书君记得从前还写过唐高宗李渊和隋文帝杨广的亲姨表兄弟关系。从那儿论,唐太宗李世民还得称呼萧皇后表婶娘。

另外,当年隋炀帝时,因萧皇后而势力大兴的兰陵萧氏,在唐朝的立国过程中也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是唐朝立国的功勋之家。

贞观二十二年,萧皇后于长安无疾而终,享年81岁。唐太宗给予了她应有的礼遇并送去江都与炀帝合葬了。

综上所述,隋炀帝的萧皇后之所以被六个帝王看好,其实并非是坊间流传的那样,由于她的美貌或者独特的驭人之术之类无稽之谈,只不过是一场场围绕着皇位的权力争夺战罢了。

纵观萧皇后的一生,她是不幸又是幸运的。虽然生逢乱世,半世坎坷,但是正牌皇后身份以及人人梦寐以求的传国玉玺成了她逃亡生涯中的避难神针。

从这点来看,她比历朝历代众多的薄命红颜们是幸运的多的。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萧皇后,号称“六位帝皇玩”,和六个皇帝上过床,这个有点太夸张了!

网友说,貌美,活好,水大,也许是真的?


这六个人分别是:

1,隋炀帝杨广。

2,许国天寿皇帝宇文化及。

3,夏国皇帝窦建德。

4,东突厥处罗可汗。

5,东突厥吉利可汗。

6,唐太宗李世民。

可是,这其中真实性如何?让我给你一一解读:


1,隋炀帝杨广。

公元582年,15岁的兰陵萧氏之女嫁给了隋朝晋王杨广,成为晋王妃。22年的全国模范夫妻,顺利赢得独孤皇后和隋文帝的青睐,顺利成为皇帝和皇后。

萧皇后37岁当皇后,杨广35岁当皇帝。杨广一当了皇帝,再也不是“模范丈夫”了,六下江南糟蹋了无数良家妇女。杨广雨露均沾的行为,是不是印证了萧皇后人老珠黄的事实?

2,许国天寿皇帝宇文化及。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带领禁卫军兵变,弑君隋炀帝自立为帝,国号“许”。《隋书·宇文化及传》说“化及于是人据六宫,其自奉养,一如炀帝故事。”

宇文化及占领了隋炀帝后宫不假,可是有没有把萧皇后霸占?恐怕没有!

宇文化及是萧皇后的女婿,他老婆是萧皇后长女南阳公主。宇文化及好歹也是皇帝,和皇后的亲妈自己的丈母娘上床,是不是太奇葩了?

宇文化及篡位时,恐怕也就是30多岁40岁,而萧皇后已经49岁了。你无法想象49岁的老女人如何引起宇文化及这个纨绔子弟的兴趣。



3,夏国皇帝窦建德。

窦建德灭了宇文化及,萧皇后再次成为俘虏。

窦建德有没有染指萧皇后?我倾向没有!

窦建德虽然是造反起家,却也是一个谦谦君子。历史记载,窦建德遣散了杨广和宇文化及的后宫,而萧皇后,多半是要被尊奉起来。因为当时的王世充、李渊等势力都有杨广后人当傀儡皇帝,窦建德得到萧皇后,必须供起来啊!


4,东突厥处罗可汗。东突厥吉利可汗

窦建德被灭后,萧皇后出逃突厥。突厥的两位可汗,扶持了萧皇后和杨广的孙子杨政道,建立“后隋”。萧皇后这时成了“太皇太后”,两位年轻的可汗和60岁的太皇太后怎么样?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5,唐太宗李世民。

在《隋唐演义》中,李世民灭掉东突厥后,萧皇后被迎接回来,李世民看到萧皇后很美,就把他收入后宫,封为昭容。这都是小说演义,信不得。

因为,李世民灭东突厥时41岁,而萧皇后已经72岁了!这是妥妥的“奶孙恋”!

小说《说唐》和小说评书《隋唐演义》里甚至说,萧皇后叫“萧美娘”,本是太子杨勇的妻子,后来被杨广霸占,还有萧美娘调戏李世民,私通李密的故事。

如果你真的信小说,隋唐十八路反王都可以和萧皇后做点什么,萧皇后叫“十八位帝皇玩”也可以。

隋炀帝本是有为之君,却因亡国被小说家和历史家打扮成一个暴君。而他的贤妻良母,也成了无数男人的玩物,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丹水秋风!


历史知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女人能被这么多男人看上,最主要的肯定还是她的颜值。同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一个人的命运往往不能由自己掌控,萧皇后就是最好的例子。


公元618年,隋朝灭亡,隋炀帝上吊自杀,留下了自己的结发妻子萧皇后。萧皇后虽然已青春不再,但仍然端庄秀丽、俊美可人,宇文化及看上了她,并霸占了她,带着她跑到魏县当了土皇帝,但好景不长,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推翻了,萧皇后又落到了窦建德的手里。


萧皇后再次落入他人之手,几次试图自杀都没有成功。窦建德自称是杨广的拥护者,对萧皇后以礼相待,据历史记载也的确如此,同时窦建德的媳妇儿曹氏相当彪悍,对他看管很严,绝不允许他和别的女人有关系。


又过了两三个月,萧皇后被义成公主带到了突厥,义成公主是隋文帝的妹妹,按辈分是萧皇后的姑姑,20年前和亲远嫁到突厥,第一任丈夫是启明可汉,后来启明可汉死了,又嫁给了儿子辈儿的处罗可汉。

萧皇后被带到突厥后,和自己的姑姑一起服侍处罗可汉,后来处罗可汉死了,又一起服侍处罗可汉的弟弟颉列可汉。


公元630年,突厥大败,颉列可汉被擒,义成公主也死了,萧皇后又回到了长安,虽然是战俘的身份,但还是受到了礼遇,深居简出18年后去世。

萧皇后的一生是受人摆布的一生,怪就怪自己一步踏入帝王家吧。


小贾讲历史


自古成王败寇,当称雄一时的王者被赶下王座,昔日养尊处优的妃嫔媵嫱也随之成为他人手中的玩偶。纵观中国历史,在王朝更迭的交汇点,这样的一幕早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标签,然而,搜遍末代王朝的后宫脂粉,我们发现,隋炀帝之后萧氏的命运流转更多出几分曲折。


萧氏在历史上并未留下芳名,但她母仪天下的过程却颇具传奇色彩。史载,萧氏系梁武帝之孙梁王萧岿之女,这位偏居江陵的末世小王,在隋文帝时代,就已经处于附庸地位。据说萧氏生于二月,而依“江南风俗,二月生子者不举。后以二月生,由是季父岌收而养之。未几,岌夫妻俱死,转养舅张轲家。然轲甚贫窭,后躬亲劳苦……”(《隋书•后妃列传》)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知道,由于萧氏生于二月,被其父萧岿视不不详,遂寄养在了族人家中,成长之路并不平坦。然而,就在萧氏九岁时,事情发生了逆转,开国未稳的隋文帝有心在其附庸小国中为自己的次子杨广寻得一次政治联姻,经过一番精挑细选,他和独孤皇后都看中了萧岿的女儿萧氏,遂将其召入宫中,五年之后,萧氏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美人,杨广不禁心旌摇曳,很快就与其完成了大婚之礼,萧氏也实现了从一个被遗弃的灰姑娘角色向王妃的跨越。当然,这还没有到达这个女人生命的巅峰,就在她与杨广结婚七年之后,杨广凭着后世帝王少有的隐忍,赢得隋文帝的信任,被更立为太子,并最终君临天下,而彼时的萧氏也自然成为一国母仪。

然而,接下来的事实却迅速滑向了萧后期待的反面。隐忍多年的隋炀帝杨广,可以在即位之前远离声色之娱,甚至把瑶琴毁掉,并投以沙石,而一朝即位之后,他马上开始的并不是励精图治,安邦定国,而是大兴土木,荒奢淫逸无所不用其极。看到危机的萧后没有忘记给这位沉溺享乐的皇帝以忠告。这位梁朝著名文学家萧统的孙女,运用自己全部的才思,洋洋洒洒了地写就了一篇《述志赋》,字里行间委婉地劝诫隋炀帝用心国政,不要荒奢误国,然而,沉缅酒色的隋炀帝早已不能回头,他的穷奢极欲,不仅淘空了力倡简朴的隋文帝数年积累的家底,更激起了沸腾的民怨,就在隋炀帝对镜自语“好头颅,谁当斫之”的时候,纷纷而起的民变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风暴,而趁乱哗变的禁军首领宇文化及最终将这个多行不义的皇帝用一根练巾定格在了五十岁的盛年。

大厦倾倒之际,欲哭无泪的萧后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就在缢杀隋炀帝之后,觊觎萧后已久的宇文化及强掳萧后,成为其床笫之上的尤物。亡国之女没有选择的权利,然而,这个女人的噩梦才刚刚开始,宇文化及轼君篡位不足数月,中原一带的窦建德再起兵锋,一路所向披靡,最终攻克江都,宇文化及被杀身死,可怜的萧后再次沦为乱世枭雄窦建德宣淫泄欲的工具。


窦建德俘获萧后之后,为其美色所吸引,终日在宫中缠绵缱绻,再无统一中原之心。而彼时北方突厥人势力迅猛发展,恰巧当时与突厥可汗和亲的隋炀帝妹妹义成公主也在打听萧后下落,窦建德不敢与突厥相抗,遂将萧后作为贡礼转手送给了突厥可汗。到达塞外不久,老番王病死,其子颉利可汗继位,按照突厥人的风俗,父死,子妻其母,就这样萧后再度易手,又成了颉利可汗的妻妾。

萧后最终被唐太宗从突厥接回长安,已是四十八岁的半老徐娘,看到这个前朝皇后虽经历风霜,但风韵犹存,唐太宗便将其封为昭仪,养在深宫,并最终在67岁溘然而逝。这位风华绝代的女人,一生中尽管不缺富贵荣华,却数易其主,历尽劫波,更像一个被用来炫耀的战利品,在每一任王座的背后,丰富着胜利者骄傲的表情。而更可悲的还在这个女人的身后,在许多野史轶闻中,她都被诬蔑为惑主妖媚,在民间流传的演义话本判词评书之中,她更成为助纣为虐祸国殃民的灾星。萧后,这个在风中行走的女人,其实就是一支摇曳明灭的红烛,黑暗之中,洒遍蜡泪。


唐诗宋词有风云


萧皇后是隋唐之间的奇女子,在那个群雄逐鹿、兵荒马乱的年代,她颠沛流离,但还能回到中原善终,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要解开背后的答案,悦史君认为,应该从萧皇后这个人说道说道。

萧皇后是萧梁皇族后裔,但因家人迷信从小波折,后来被隋文帝看中,选为晋王杨广的正妃。

萧皇后和杨广感情很好,先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而且积极协助杨广争皇太子,杨广当了皇太子后,她也顺利成为太子妃。

隋文帝驾崩后,杨广登基,萧皇后也正位中宫,亲戚鸡犬升天。

杨广的统治遇到挑战,萧皇后一直跟在他的身边,只有心惊胆战。

杨广被弑杀后,萧皇后落到了叛将宇文化及的手里,跟着叛军辗转。

接着,窦建德打败了宇文化及,萧皇后落到了他的手里。

这时,突厥处罗可汗派人来迎接萧皇后,原来突厥处罗可汗的妻子是杨广的堂妹义成公主,也就是萧皇后的小姑,窦建德就把萧皇后送到了突厥。

唐朝建立后,突厥多次与唐朝发生冲突,唐太宗打败东突厥后,把萧皇后迎回了长安。

萧皇后死后,唐太宗把她葬在了隋炀帝的旁边。

这么看下来,萧皇后先后被隋文帝、隋炀帝、宇文化及、窦建德、突厥处罗可汗、唐太宗等六个帝王青睐,也算亡国后妃里的奇迹。

悦史君认为,这样的传奇,主要是因为萧皇后是隋朝的象征,对下一个王朝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手段。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9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嫁了很多小说、影视作品都给萧皇后起了个闺名“萧美娘”,讲她比杨广小许多,李世民大败突厥时她才40出头,风韵犹存,还与李世民有过一段情缘,命带桃花,一生先后六位丈夫,那么真实的萧皇后果真如此吗?

萧皇后出身于中古政治文化世家兰陵萧氏,父亲是西梁孝明帝萧岿,母亲张皇后,萧氏生于二月,江南风俗以为不吉,交由叔叔萧岌抚养,不到一年叔叔婶婶双双去世,之后萧氏便由舅舅张轲抚养,张轲虽是安平王的僚属,却家境贫寒,因此萧氏虽贵为公主也要随之操持家务,培养了独立、能吃苦的性格。

《北史·卷十四》记载:“炀帝愍皇后萧氏,……后以二月生,由季父岌收养之,未岁,岌夫妻俱死,转养舅张轲家。”

“未岁”就是说萧氏出生当年,萧岌就去世了,而萧岌去世那年正值南陈、北周、西梁三国沌口之战,是可以确知的公元567年,因此可以推测萧皇后生于公元567年,比杨广大2岁。

公元582年,杨坚夫妇为杨广选妻,相中了西梁公主萧氏,遂16岁的萧氏与14岁杨广成亲,封为晋王妃,萧氏温婉聪慧、知书达理、通晓医术、颇知占侯,深得文帝夫妇欢心与丈夫杨广的宠爱,婚后育有三子一女,并为丈夫夺嫡立下汗马功劳。

传说萧氏怀有长子杨昭时,隋文帝梦见祥瑞之照,很重视这个孙子,所以杨昭的生日史料记载明确为584年2月,所以萧氏与隋炀帝应在582年到583年初之间成婚,佐证了萧氏16岁成婚。

公元604年隋文帝去世,隋炀帝继位。次年萧氏被封为皇后,此时萧氏年近四十。

618年,江都政变,杨广被宇文化及弑杀,时年52岁的萧皇后带着幼孙、皇室诸女被带到了聊城。之后窦建德率兵攻城迎回皇后,并将其安置在武强县。后突厥处罗可汗的妻子义成公主,也就是隋炀帝的妹妹,萧皇后的小姑子,向窦建德讨要萧皇后,窦建德不敢不从,萧皇后诸人辗转去往突厥,历经两任可汗,贞观四年630,唐太宗灭突厥,迎萧皇后回京终老,对其敬重有加,此时萧氏已经64岁。萧氏逝世后唐太宗以皇后礼葬于隋炀帝陵,享年81岁,谥号愍皇后。

萧氏与隋炀帝做了30多年恩爱夫妻,宇文化及篡位时萧氏已是中老年人,在那个化妆整容技术不风靡的年代,饶是再天生丽质,精于保养,也难逃年老色衰,宇文化及、窦建德、两任可汗都是一方诸侯,什么女人没见识过,留下萧氏不过是安抚江南子弟的情绪,利于自己的统治。

至于李世民迎回萧皇后时,她已经64岁,民风再开放,对自己奶奶那么大的人他也提不起兴趣了,李世民养其善终,无非是给隋朝旧臣吃了一颗定心丸,树立自己贤德明君的形象!


史论纵横


萧皇后出生于二月,因出生月份而定为不吉,由其叔、舅抚养。隋炀帝建立隋朝,萧氏被选为杨广之妃,精通医术、占卜、知书达礼。萧皇后与芈月齐名,都是奇女子。关于萧皇后的传奇故事有很多,很多但是大多数都是野史,各种传说谣言都从中而来,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离谱。
萧皇后被六个帝王看好这个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

宇文化及

历史中的萧皇后贤惠一身正气,而外史将她说成了一位祸国殃民的女子。先是杨广之妻,再成为隋炀帝的皇后,到隋朝覆灭之后,嫁给了宇文化及。排除年龄问题,宇文化及是隋朝重臣,萧皇后都能当其母亲了,怎么可能嫁给他。宇文化及是隋末时期的叛军首领,萧皇后怎么会嫁给他。

寇建德

再到寇建德,建立了夏国但是没有称帝,本身就算不得帝王。宇文化及后被李密击败退走,自立为帝没到半年时间就被寇建德杀了。《资治通鉴》中有记载。此时萧皇后已经到了五十岁了,已经有了孙子,史书中记载的是寇建德将萧皇后安置在武强县,没有说到纳妾之事。

李世民

寇建德为了救王世充被李世民擒获,被李渊所杀。五十多岁的萧后带着自己的孙子流亡到了突厥。贞观四年,唐灭东突厥,李世民将萧皇后迎回长安,后萧皇后去世,李世民将萧皇后与隋炀帝葬在一起。

以下简述了萧皇后从开始成为妃子到去世。

从萧氏15岁成为王妃,先帮助杨广夺嫡,再到33岁成为太子妃,杨广即位,37岁的萧氏成为皇后,隋朝覆灭萧皇后51岁,接下来就开始了亡国后的流离之旅。被宇文化及所俘虏,再落到寇建德手中,此间种种都是因为萧皇后手中的玉玺,后被突厥可汗觊觎,那时候杨政道才三岁,有玉玺,有小皇帝在手,突厥可汗几乎是为所欲为,目的明确。在突厥待了12年,李靖打败突厥迎为萧皇后,此时萧皇后63岁。萧皇后死去的时候是81岁。

隋炀帝的萧皇后为何被六个帝王看好?

因为那块玉玺。别老把历史往歪处想。
本文参考文献《资治通鉴》、《北史》、《隋史》

四十五度军报


主要是她皇后的光环比较满足男人的虚荣心,每跟过一个皇帝都相当于多镀了一层金。再加上此女很能忍。还有就是,人长得漂亮,驭男有心得,也是不可缺少的的。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继位。当时隋朝和西凉国是友好邻邦,两国为了亲上加亲,就决定联姻。西凉国主把年仅9岁的女儿萧公主,嫁给了21岁的大隋晋王杨广,封为晋王妃。就这样萧公主开始了她传奇的一生。

让杨广欣喜的是,奇人大师袁天罡曾给萧公主看相,说她以后会是母仪天下之人。老婆母仪天下,那自己就是真龙天子了。于是就开始了夺嫡之路。最终,夺嫡成功,弑父篡位,君临天下。晋王妃自然也就升级为萧皇后了。 萧公主和隋炀帝杨广生活了二十多年,虽然杨广是出名的好色皇帝,后宫佳丽无数,但对萧皇后却一直很礼让。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率禁卫军谋反,弑杀杨广。独揽大权后,连天下都是自己的了,跟何况前朝皇帝的女人呢?而且宇文化及垂涎萧皇后已久,终于如偿所愿。萧皇后女流之辈也只能逆来顺受。大隋皇后的尊严随之一去不复返了。

公元619年,窦建德大兵压境。绝望的宇文化及在魏县称帝,封萧皇后为淑妃。过了几天皇帝瘾后,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战败。窦建德不仅笑纳了宇文化及的人头,也笑纳了宇文化及的女人。窦建德也是好色之徒,第一眼看见风韵犹存的萧皇后就迈不开步了,开始了声色犬马的生活。

早年,隋炀帝杨广的妹妹义成公主远嫁突厥和亲。得知父兄皆亡,只剩下一个嫂嫂被窦建德所俘,成为窦建德的性奴,十分悲伤。就求突厥处罗可汗接回自己的嫂嫂,于是处罗就派使臣去接萧皇后。窦建德根本若不起当时的突厥,乖乖的把萧皇后交给了突厥。到突厥后,处罗见到萧皇后,就觉得从没见到过这么漂亮的美女。当夜,萧皇后就沦为了塞外藩王的女人。

后来,处罗可汗去世,吉利可汗继位。突厥有新汗王接纳老汗王女人的传统。所以,萧皇后和义成公主姑嫂二人就成了吉利可汗的囊中之物。凭借中原女人的韵味极受吉利可汗的喜爱。

公元630年,李靖大败突厥,迎回了前朝48岁的萧皇后,于是就被李世民接手了。之后萧皇后在唐朝生活了18年,贞观二十一年,萧皇后去世,结束了67年的传奇一生。

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处罗、吉利、李世民,一个女人受到六位皇帝的爱,在世界史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冲仔学历史


在古代封建王朝的皇后中,萧皇后是被野史歪曲得最厉害的一个,特别是说她被众多帝王争抢的风流韵事,那更是扯的没有谱,好好的一个皇后,硬是被添油加醋地描绘成了一个淫娃荡妇。

(萧皇后剧照)

其实在《隋书》中,对于萧皇后的评价是:“后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

隋炀帝杨广自己也说:“妃萧氏,夙禀成训,妇道克修,宜正位轩闱,式弘柔教,可立为皇后。”

可见萧皇后的为人修养智识等,绝对不像野史描述的那么不堪,但萧皇后和六个帝王都有瓜葛倒是真有其事,但这是有原因的,我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先来了解下萧皇后是个什么人。

萧皇后原本是南北朝末期西梁的公主,她的父亲是孝明帝萧岿。

公元567年2月,萧氏出生。由于当地有2月出生不吉利的说法,萧岿把她交给堂弟萧芨抚养。据说当时占卜大神袁天纲正好路经西梁,见萧氏生得太标致,便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并告诉萧岿说萧皇后将来会母仪天下。

谁知,萧芨抚养萧氏仅有一年便病逝。萧岿愈发觉得萧氏不吉,又命妻舅张轲抚养萧氏。张轲家穷,萧氏虽说是金枝玉叶的公主,却不得不操持家务。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即位称帝,把长子杨勇封为太子,次子杨广封为晋王。

(杨坚称帝)

由于杨坚与萧岿关系不错,便打算为杨广挑一名西梁的公主做王妃。

然而,宫中的公主经过占卜,都不合适。萧岿不得已,只得迎回寄养在张轲家的萧氏,没想到占卜的结果竟是大吉。

公元582年,萧氏嫁入晋王府成为晋王妃。

杨广见萧氏生得颇有姿容,又听闻她未来会“母仪天下”,一直想夺储的杨广便认定娶了她,以后她能母仪天下,那自己就能万人之上了,所以对她非常宠爱。

萧氏得知杨广有心争储后,便全力支持他。对公公杨坚和婆婆独孤皇后孝顺有加,又常与宫人同食,生活亦非常简朴。且对杨广温柔体贴,因此深得杨坚和独孤皇后喜爱,渐渐他们亦觉得杨广比杨勇更堪大任。

有一次,想改立太子的杨坚试探着问宰相高颎,说晋王妃颇知占卜,有神附于她身,言晋王必定坐拥天下,怎么办?

由于萧氏的功劳,杨坚最终改立杨坚为太子,而萧氏则成为太子妃。

公元604年,杨坚病逝。杨广终于成了万乘天子,而萧氏也终于母仪天下。

(杨广和萧皇后)

杨广当了皇帝后,大肆扩充后宫,成日过着骄淫奢逸的生活。

将近40岁的萧氏由于人老色衰,对杨广的所作所为也只能一忍再忍。

由于杨广好大喜功,年年征战,又喜建离宫等,得不到休养生息的百姓怨声载道,各地起义不断。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杀死杨广,并俘虏了萧氏。

由于萧氏是宇文化及弟媳南阳公主的生母,宇文化及把她带至魏县,并自立为帝。

可谓树大招风,宇文化及一称帝,窦建德便打着为杨广报仇的旗号,一路杀来。宇文化及哪里是窦建德的对手,很快兵败被杀。

窦建德建立夏国,并自立夏王。不过窦建德是个仁厚之人,他不仅接收了宇文化及的财产,还把萧氏迎回夏国,供养起来。随后,远嫁突厥大汗的义成公主(杨广的妹妹)得知萧氏的下落后,便派使者找窦建德要回萧氏。

由于义成公主和突厥处罗可汗感情很好,萧氏在突厥得到很高的礼遇。处罗可汗去世后,颉利可汗继位后,不光对萧氏供奉有加,还把萧氏和杨广的孙子杨正道立为隋王,并建立后隋,并视其为正统。

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攻打突厥,颉利可汗不敌,突厥灭。李世民将萧氏和杨正道迎回长安,并给予厚待。

公元648年,83岁的萧氏寿终正寝。

一个亡国皇后历经波折,命运却始终如浮萍一般,在朝代更替中落到一个又一个帝王的手中,尽管她最后得以善终,但她的命运难道不够悲凉吗?

(参考史料:《隋书》《太平御览》)


张生全精彩历史


隋炀帝萧皇后的所谓“六帝桃花”只是民间野史编出的谣言,而且心态下流格调不高,在真正的历史上跟本没有这回事。

萧皇后和隋炀帝

萧皇后出身高贵,她出自世家大族兰陵萧氏,是西梁明帝的女儿。隋朝成立后,隋朝成立后,隋文帝把她聘为次子晋王杨广之妃。萧妃和杨广感情很好,两人生了二子一女。杨广夺嫡期间,萧妃极力地协助他。杨广成为皇帝后,虽然花心不少,但萧后始终得到他的宠爱和敬重。杨广对江南地区的喜爱以及对江南士人的看重,离不开萧后的影响和熏陶。江都之变后,杨广被叛军所弑、隋朝皇室男性成员几乎全部被屠戮。这时面对国破家亡惨状的萧后忍着巨大的悲痛,强打起精神,亲手埋了自己的丈夫。这时她还肩负着一个使命,她被杀害的次子齐王杨暕有个侍妾怀孕了,萧后在乱军之中小心地保护着这个秘密。

萧皇后和宇文化及

隋炀帝被弑后,他的后宫都被叛军瓜分,而隋朝皇室女性成员则被叛军裹挟。正史中并没有记载过宇文化及有玷污过萧后,而且宇文化及也不可能玷污萧后。原因如下:

且不说萧皇后当时已经五十多岁了,五十多岁的女人再好看恐怕也不如年轻少女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宇文化及的哥哥宇文士及娶的是萧皇后的亲女儿南阳公主,性格刚烈的南阳公主怎么可能坐视自己的母亲被丈夫弟弟玷污。相反,萧后和公主等人很有可能被宇文家族特殊保护了起来,一来是她们身份尊贵特殊,二来就是南阳公主可以利用她在宇文家的影响力。

萧皇后和窦建德

由于宇文化及本人并没有什么能力,他一路溃败,裹挟着萧后和隋朝皇室成员到了聊城,在这里他被窦建德打败,萧后等人随即落入窦建德手中。窦建德是一个有大气魄和大志向的英雄人物,他当时争的是天下,所以在用兵的同时也注意树立自己具备高尚品德的胸怀。

因此,窦建德不仅声称为炀帝报仇,杀了宇文化及,萧后和南阳公主等人作为隋朝皇室中地位最高的人,还得到了窦建德的礼敬,他在萧后面前直接称臣。这样做的话不但可以证明他对待前朝皇室的宽仁,而且也可以从萧后这里得到他作为下一个朝代开启者的合法性。不仅如此,窦建德还把隋炀帝剩下的上千宫人都遣散了,一个这样有野心的英雄怎么可能为了五十多岁的前朝皇后去败坏自己作为领袖的形象。《旧唐书》窦建德列传里的相关记载:

二年,宇文化及僭号于魏县,建德谓其纳言宋正本、内史侍郎孔德绍曰:“吾为隋之百姓数十年矣,隋为吾君二代矣。今化及杀之,大逆无道,此吾仇矣,请与诸公讨之,何如?”……建德入城,先谒隋萧皇后,与语称臣。悉收弑炀帝元谋者宇文智及、杨士览、元武达、许弘仁、孟景,集隋文武官,对而斩之,枭首辕门之外。化及并其二子同载以槛车,至大陆县斩之。……其妻曹氏不衣纨绮,所使婢妾才十数人。至此,得宫人以千数,并有容色,应时放散。”

萧皇后和突厥处罗可汗

隋朝和亲到突厥的义城公主之前已经得知了江都叛变的消息,因此萧皇后等人被窦建德俘虏后,她马上派遣人来迎接萧皇后到突厥,并且要求带走宇文化及的人头。

义城公主这么强势的原因有二,首先她自文帝开皇年间就和亲到了突厥,依仗强大的母国,公主在突厥经营多年,本身在突厥拥有强大的势力;第二是隋帝国崩盘后,中原群雄竞相逐鹿,所以北方的突厥乘机坐大。而各路诸侯为了避免多方作战,为了免除后顾之忧,纷纷称臣于突厥。所以虽然过程之中可能发生了一点意外,但义城公主派去的人马最终成功带走了萧皇后和隋炀帝遗腹孙杨政道,以及部分皇室成员。

萧皇后到了突厥之后,得到了义城公主的庇护,因此处罗可汗根本不可能对她有不礼貌的行为。处罗可汗尊杨政道为隋王,隋朝为了躲避战乱逃到突厥的老百姓都归附到了萧皇后和隋王身边。处罗把他们编成部落,跟随萧皇后和杨政道安置在定襄。《隋书》相关记载:

有遗腹子政道,与萧后同入突厥,处罗可汗号为隋王,中国人没入北蕃者,悉配之以为部落,以定襄城处之。

《旧唐书》相关记载:

先是,隋炀帝萧后及齐王暕之子政道,陷于窦建德。三年二月,处罗迎之,至于牙所,立政道为隋王。隋末中国人在虏庭者,悉隶于政道,行隋正朔,置百官,居于定襄城,有徒一万。

萧皇后和颉利可汗

颉利可汗能够坐上汗位,出自义城公主的意志,而且当时萧后已经带着杨政道居住在定襄了,也是一种政治势力的代表。颉利可汗会专门跑去定襄为了一个老太太破坏这种平衡吗?

《旧唐书》相关记载:

处罗卒,义成公主以其子奥射设丑弱,废不立之,遂立处罗之弟咄苾,是为颉利可汗。

萧皇后和唐太宗

贞观四年,唐朝将领李靖灭东突厥,萧皇后和杨政道成为俘虏被送回了长安。由于唐太宗风流好色,于是野史段子里编排萧皇后成为唐太宗昭仪,这完全就是有点下流的无稽之谈了。唐太宗好美色不假,但他也不喜欢老太太呀。唐太宗与萧皇后年龄相差近33岁,贞观四年萧后至少有64岁了,而唐太宗才30出头。而且萧皇后的亲弟弟萧瑀正是唐朝宰相、李世民重臣,唐太宗怎么可能做这种事,萧瑀还不找他死磕?

萧皇后的晚年生活

正史上记载得很清楚,萧皇后等人回到长安后,李世民对她和炀帝孙子杨政道都是以礼待之,李世民在长安城兴道里赐了一座宅子给萧皇后,又安排了一个清贵的官职给杨政道。有弟弟在朝为官,有孙儿绕膝,所以萧皇后晚年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她于贞观二十一年去世,李世民恢复她的皇后名号,上谥为愍皇后,并派人护送她的灵柩到扬州和隋炀帝合葬。这座墓葬前几年被考古发掘,出土了炀帝的十三蹀躞带和萧皇后凤冠等珍贵文物,萧后的遗骸也有部分保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