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年間倭寇的14名首領全是中國人,為什麼現在的人寧願相信倭寇都是日本人呢?

九尾讀正史


“倭寇是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裝”。

這是一種政治正確。

打個可能不太恰當的比喻,這種情況也有點像現代的美墨邊境,那一小撮武裝販毒者、走私者、人販子可能是無惡不作之徒,他們“必須”是“別有用心”,當然主要是把心思放在生意上。但他們裹挾的,或者是美國南部邊境原有的拉丁人,或者是墨西哥北部邊境的老百姓,他們這一群體數量更多,但角色定位就是打醬油的“不明真相者”,他們這幫小跟班才是惡勢力的主力軍。

美國為什麼這麼招這些非法生意?

沒辦法,太富裕了。

明王朝為什麼也老是招人惦記,道理同樣如此。

那時候的日本處於戰國時期,太窮太亂,大家也需要到中國東南沿海有錢人居住的聖地討個生活,絕大多數入侵都不是有組織的國家行為,只是一幫流氓無產者、失意落魄的武士、兩國沿海的貧苦漁民,做走私生意的販子。

說穿了,他們的主要力量就是一幫烏合之眾,跟著沿海各幫黑社會堂口老大混飯吃,這些黑老大往往不是外來戶,都是本地出產的地頭蛇。

但明朝的地方官向上級打報告時,肯定不能說是本土產生的治安問題,雖然即便是本土產生的,其實也不是他們自己的問題,而是明王朝沒有給這幫亡命者們給一條通商的活路,政策不允許,有了飯吃誰也不願意刀頭舔血。這是國家的政策問題,跟地方上關係不大。

但地方官仍然不敢說實話,說了實話就相當於質疑國家政策,結果就不是個人引咎辭職的問題了。

要是如實彙報說是本鄉本土的黃老二林老三他們幾個黑老大在搞事情,那屬於自己這地方官翫忽職守,無法完成保境安民的分內職責,至少也會被判定是“不作為”,烏紗帽不保。

那就向上報告是“倭寇”好了,他們來無影去無蹤(所以我們逮不到),武藝高強(所以我們剿不動),造成了本地的惡性案件頻發(破不了的案子全部可以推到他們身上)。

報告打上去,這些地方官就可以在家裡開開心心地數黃老二林老三孝敬他們的銀子了。


歷來現實


日本也是個筐,什麼都可以裝啊。

雖然不如美國筐大,裝的那麼多。


倭寇當然是真實存在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對中國沿海造成了巨大的損害。對日本歷史比較懂的朋友,應該瞭解,倭寇橫行的時代,正是日本從南北朝到戰國的這段時間。大概有近200年的時間,日本內部動盪不安,戰亂頻仍,戰敗的無人收留的武士,破產的農民,這些都是倭寇產生的客觀環境。

而倭寇的消失,則有內因和外因。從內因,自然是戚繼光,俞大猷等著名將領對倭寇的打擊;從外因來說,則是1580年之後,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先後再次統一日本,日本國內局勢趨於平穩,相應的,倭寇的來源本身也大量減少了。自德川幕府建立之後,日本實行了鎖國政策,國內本身相對穩定,倭寇的來源自此斷絕,中國沿海便再也沒有倭寇之患了。其實,倭寇的消失,外因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是我們的教科書上,通常都不會強調這點,而是一味地強調戚繼光,俞大猷等著名將領的打擊。就我個人看法,如果日本戰國不能結束,那戚繼光,俞大猷的打擊再如何猛烈,也很難徹底消滅倭寇之患。畢竟,要活著不容易,說穿了,倭寇也不過一群無處可去的落魄武士,和破產農民而已。

至於倭寇首領多是中國人,本來就很容易瞭解。明朝時代的中國人又不似今天的中國人,明朝時代的日本人也不是今天的日本人,日本人對於中國來說,談不上什麼很厲害,不過是邊鄙蠻族罷了,專恃逞勇鬥狠,打是能打,卻沒有什麼頭腦。就那麼幾個落魄武士和破產農民來到中國,對中國人文地理一無所知,語言也不通,只怕內心也是惶惶不安,今日不知明日事了吧,談不上有什麼厲害的。只有和中國內部的那幫人聯合起來,才能厲害,這是很顯然的事情。

但是很顯然,我們的課本錯誤的引導了我們,我們的近現代史也誤導了我們。我們這代人,基於近現代日本的強勢,我們對日本的戰鬥力,有了過高的認識,對日本的憎惡態度,也加深了我們對日本的誤判。所以我們的涉及到倭寇的電視劇,寫的都是日本人狡詐無比,兇殘無比,戰鬥力奇高無比,彷彿這些都是真實的一樣。

其實呢?一群在國內戰爭中失敗的落魄武士,一群破產的農民,你要說戰鬥力能逆天,你信麼?

援朝抗日戰爭,豐臣秀吉20餘萬在國內戰爭獲勝的武士組成的部隊,也沒有在明軍手上佔到多大的便宜,就這幫落魄武士和破產農民,就真的能翻到起天來了?

很顯然,這都是不現實的。


真正危害中國沿海的,主要是中國自家人組成的海盜。倭寇不過是中國海盜首領找來的打手罷了,給碗飯就什麼都肯幹的那種打手。


有人問了,既然是這樣,那麼我們的課本為什麼一再強調這一切都是倭寇做的呢?

這還用說嗎?日本也是個筐,啥都要往裡面裝。近現代以來,中國和日本關係變的如此之惡,那有什麼好說的?基於這個那個的需求,不斷的放大或者縮小某個事實,以影響民間的輿論罷了。不斷的宣揚倭寇的兇殘,惡毒,和戰鬥力超強,不就能反襯出抗倭名將的厲害嗎?不就能為在近現代中國擊敗日本,打下輿論基礎嗎?


其實,日本除了近現代,就是個小癟三的國家。什麼中日白藤江大捷,什麼援朝抗日,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也就一場邊境上的小衝突,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小功勞而已,隨便對突厥,吐蕃,新羅的哪場戰爭,比起這種衝突,都不知道重要多少倍。


但是呢,歷史嘛,就應該為現代服務。既然近現代日本起來了,那就要把千年來不管大小的衝突都好好的掰扯掰扯,當做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了。所以白藤江之戰就有了非同一般的意義,援朝抗日戰爭也就成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擊敗倭寇也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其實,有什麼呢?我們可以找出無數個與此同時比這種戰爭重要n多倍的帝國事務。


對了,其實鄭成功的父親也可以勉強算是倭寇頭子,是最大的那種。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鄭成功也算是有一半的日本血統吧。很顯然,歷史課本都故意刪去了這一頁。原因嘛,不說大家也能猜出來。


歷史嘛,就那麼回事。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既然要為當代服務,那自然要放大或者縮小某些事實,來為這個服務了。

至於真相嘛,噓噓噓,誰知道他在哪裡呢?


張子曰


明代的時候官員奏報“倭寇東南”,一直以來都是這樣描述,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用意。

作為明朝地方官員,地方遭受劫掠,有本地人也有外夷(不談人數比例),你是願意說上下失德,以致官逼民反,還是說外敵入寇。

作為現代人,你是願意相信(宣傳)歷史上中國老百姓搶老百姓,還是(宣傳)相信偉大的人民譜寫一曲蕩氣迴腸的反侵略讚歌。這是一個價值觀與宣傳導向問題。


史翰平話


倭寇實際上是持續時間很長的一個歷史現象。在這個過程當中,日本人的角色發生了變化,但是稱呼並沒有跟著改變,這是可以理解的一種語言習慣。

最早的倭患,開始於元代。根據史料記載,在元代末期就已經有不少倭寇滋擾中國東南沿海。明代初年,中央政府通過軍事力量清除倭患,產生了一定的效果,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到了明代中晚期,倭患愈演愈烈,成為了東南沿海地區重要的社會問題,政府不得不組織人力物力,以及軍隊,專門處理這個毒瘤。

應當說,在明代中期以前,倭患主要是由日本人引起的。這個名詞,恰如其分的揭示了這個社會問題的來源。從明代中期開始,有一些中國人與這些日本人勾結起來,一同搶劫百姓。從此刻開始,倭患就不僅僅是一個外部問題。而到了明代晚期,尤其是萬曆時期,倭寇的主體已經從日本人變成了中國人。但是依然有日本人參與。從整個歷史過程來看,倭患逐漸從一個外部問題變成內部問題。從這個角度上看,明代中晚期的時候,這個名詞有一點名不副實。但必須指出的是,日本人是這個問題的始作俑者,同時也自始至終參與其中,不能因此而撇開他們的歷史責任。作為一個歷史名詞,其涵蓋的內容雖然發生變化,但名詞本身不發生變化,這類的情況並不少見,不能由此來否定這個名詞本身的合理性。

關於當代中國人對於這個歷史問題的認識,主要還是基於中小學的歷史教科書。從歷史教科書的編定角度來看,對於很多歷史事物的介紹,不可能非常的細緻,只能以粗淺的方式向學生呈現,否則的話信息量過大,必將增加學生的負擔。我個人認為,既不能因此指責教科書編訂者,也不能指責普通民眾。畢竟這個問題對於普通人來說沒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不需要掌握得如此細緻。


zyb38537240


我曾經說過戚繼光殺的日本人不到3位數,結果被噴死。

有些實話沒法說,你能說抗戰時期的事嗎?

你能說8年抗戰,一共殺死28萬日本人和6萬臺灣人,還有10萬朝鮮人嗎?能說日本打打停停像旅遊嗎?能說他們連關東軍什麼樣都沒見過嗎?能說8年時間在西南山裡逛4年嗎?

能說看來抗戰史,都不生慈禧的氣了嗎?


深藍162756580


為什麼現在的人寧願相信背後都是西方敵對勢力?


聽濤9527


不明真相而已,既然是倭寇嚒,當然是日本人,這也是思維的第一反應,我也是聽了“明朝那些事”才知道的,以前歷史課本上也沒有特別說這事,不喜歡歷史的也不會特意去查,要是沒有機會了解到也就誤解一輩子了。


金花銀葉


因為工作需要!!


我只說你愛聽的


現代歷史發明家就是牛


平凡順利6


本質上講,抗倭戰爭與其說是中日較量,不如說是農耕文明剝奪海洋文明在大陸生存權引發的反抗,坦白講,我沒覺得正義非正義,只覺得元朝作為三維帝國(農耕,遊牧和海洋),整到明朝變成一維帝國(農耕),是典型的歷史的倒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