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仅仅是一个割据政权之主,为何死后被尊为大帝?

用户4474641449


”此处的“大”字,其含义不是通常所理解的大小的大,而是谥号之一。据苏洵《谥法》卷二:“则天法尧曰大。”意思是能够遵循上天的准则并效法唐尧的行事。显然,这是对君主极高极高的评价了。

宋代以前的谥号,大多带有对死者的盖棺论定,比如文、武、明、睿、康、景、庄……等等,是歌颂(代表人物是汉武帝、汉景帝、郑庄公),批判类的有厉、灵、炀……(代表人物是周厉王、晋灵公、隋炀帝),讽刺类的有顺、献……(代表人物是汉献帝),同情类的有哀、怀……然而孙权的谥号却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这才是特别奇怪的。

我个人觉得可能是江东人认为孙权对开发江南有功,再加上他还是第一个江东地区的帝王,所以就谥号为“大”吧。

既然孙权大本营在江南,自然要对江南进行开发,汉以前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都在中原地区,对江南的开发很少。孙权在公元200年成为一方诸侯,到252年去世,掌权52年。他统治期间,对江南地区大力开发,江南的经济进一步发展,从比较蛮荒到经济逐渐发达,是经济中心南移的发端者。

并且在230年,孙权派遣卫温、诸葛直等到达台湾,并进行了移民。孙权一生最辉煌的时候,应该是与刘备联合,在赤壁一战中获得胜利,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之后夺取荆州,并在夷陵之战中击败刘备,孙权更是走向巅峰,稳定巩固了吴国的疆域。

不过孙权执政后期比较昏聩,逼迫大臣、太子之争,埋下了吴国后期国力大损的隐患。


叨说历史


孙权生于公元182年,死于公元252年,字仲谋,要是以为孙权只是一位割据政权之主就大错特错了,三国鼎立时期,孙权凭着自己的实力开创了东吴,尽管只是一方土地的霸主,但是孙权的势力完全是可以与其他两位霸主抗衡的。



孙权并不是白手起家,中平六年时(189年),孙权之父孙坚发兵响应讨伐董卓的联军开始了孙家战争的历史长河,两年后孙坚在讨伐刘表时战亡,孙坚的部队指挥权就落到了长子孙策的手里。此时孙权才满九岁,兴平二年(195年),孙策打败刘繇后,为了母亲和弟弟孙权的安全,把家人接到了曲啊,从此之后孙权就跟随长兄孙策的身边帮助处理部队内务的决策。



建安元年(196年),这一年对孙权来说特别重要,孙权被任命为阳羡县长,随后孙权开始跟随长兄孙策征战四方,为日后孙权一人能够建立东吴奠定了基础。建安五年(200年)孙策亡,孙权接管孙策的地位,此时孙权年满十八周岁,被东汉命为讨虏将军以及会稽太守,驻守吴郡,随后孙权开启了称霸的道路,先后斩杀不少不服作乱人士,稳固了江南局势。



在建安八年(203年)开始,孙权在五年的时间里对江夏郡进行有三次的攻击,最终斩杀黄祖统一了江夏郡,建安十三年(208年),面对老奸巨猾曹操的挑衅,孙权并没有惧怕,他联合刘备的军队,巧妙的布兵把嚣张的曹军击退回了老窝。随后孙权又命大将周瑜夺得曹操领地南郡,并命周瑜为南郡太守。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再次派兵攻打濡须坞,孙权派出精锐的舟师与曹操的水军对持,此战役曹军损失几千名士兵败落而逃,面对曹操的多次攻击和挑衅,孙权并没有做缩头乌龟,而是沉稳的布兵、派兵,连连打的曹军落荒而逃,特别在赤壁之战后孙权的势力和实力快速成长起来。孙权是个有政治头脑的人,面对曹军大军袭来,他并没有一味的自负而是采取了诸葛亮的联合讨曹的政策让自己的军队逐渐壮大。



作为一方首领,不仅要有头脑也要有胸襟和远见,想当初为了抵抗曹军,孙权割舍了荆州与刘备军队联合,多年之后东吴稳定的孙权想要夺回荆州,此刻孙权一面派吕蒙练兵备战,另一面则派出徐详与曹操讲和,两军结为姻亲。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利用关羽发动的襄樊战役,命心腹大将吕蒙为前部偷袭荆州,成功夺取蜀国领土南郡、零陵、武陵等地,并在这次大战中斩杀了刘备大将关羽。



经过长年战争的尔虞我诈造就了孙权老狐狸的一面,为了巩固军队实力,在曹丕继位后,孙权主动向曹军投降,希望成为魏国的藩属,为了表达自己的真实情义,把降将于禁送还给了魏国。不得不说孙权这一举动是多么的正确,不仅让自己的军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还有更多的实力与蜀军战斗,延康二年(221年)孙权在夷陵之战中大破蜀军,打的刘备逃到了白帝城,稳固了东吴在荆州的领地。



刘备以及曹丕死后,孙权开始了称帝,或许劲敌一个个不复存在,孙权的心态也在发生改变,孙权不顾大臣的反对执意立公孙渊为燕王,谁知公孙渊是个胆小怕事之人,面对孙权财宝的诱惑心动但又怕魏国讨伐,无奈公孙渊斩落东吴使者,并将其首级献给魏明帝一表忠心,这让孙权又气又恼,最终在大臣们的劝阻下才没有发兵讨伐公孙渊。



东吴在孙权的建立和稳固下,百姓安居乐业,应该有大好的前程,无奈孙权长子孙登去世后,东吴朝廷就被储君之事闹得乌烟瘴气,严重的折损了东吴的实力。孙权在心累疲惫之下得了风疾,在神凤元年(252年)孙权驾崩,谥号大皇帝,孙权称帝是完全有实力的,至于没有统一还是和他晚年的政策以及子嗣的不努力有关。


番茄仙子说历史


诸侯,是中央政权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孙权,江东猛虎孙坚的儿子,小霸王孙策的弟弟,他是在孙策遭遇暗杀以后继承哥哥的位置,而带领东吴集团稳固江东,开发江东,进而和魏国,蜀国三分天下的。

孙权当政的时候,汉朝已经名存实亡,汉朝的天子已经沦为魏王曹操的傀儡,当家不主意。没有实权,只是名义上的汉家皇帝,所以他也就没有权利去对他人进行分封。即使他有心分封各地诸侯,恐怕曹操也不会答应?再说了,他也无心去管,也管不了这些各地的自封为王的军阀!

既然孙权没有得到汉朝天下的分封,他算那一门子的诸侯?曹操更不可能去封他吧?历史上也没有这样的记载!孙权的地盘是继承父兄的。天下是他们孙家打下来的,所以孙权是割据江东的地方政权!后来又是吴国的开国皇帝而已!

大帝,是对历史上一些政绩斐然的伟大君主的赞美称号。

中国历史上被称作大帝的有汉武大帝,永乐大帝,康熙大帝,但是说起孙权大帝,很多人不知道。

既然孙权占据江东,当然要对江东人民负责,他得开发江东,让人民拥护他。三国时期的江东那就是蛮荒之地,汉朝以前的统治中心都在中原地区,对哪里不重视,开发很少。孙权对江东开发有做出了很大贡献。使江南成为富庶之乡。

孙权也敢用也不愧于大帝称号!





草堂夜语


谥号,多以生平事迹为依据。但孙权的这个不要过分解读。

孙权仅仅是江东各儒门大族因利益推举出的人物,本身孙氏仅仅是二等豪族。纵观孙吴政权,内耗牵扯了政权的极大精力,仅仅在孙权在位时能够压制。

其本意也是向北发展,奈何打不过曹魏,向西又碍于战略需求,无法伐蜀,只能依靠土著家族向南发展,如交州。

至于大帝这个谥号,子孙封的,看看就行。


爱历史的小鹏友


孙权已经称帝了,所以他和曹丕、刘备一样,都是开国皇帝,地位是平等的。现在看东吴是一个割据政权,但当时魏蜀吴就是三个独立国家。皇帝死后,继任者都要给其上庙号和谥号,孙权的谥号是“大”。谥号不能乱起,要以《谥法》为依据的。“大”这个谥号,一是为了纪念孙权是第一个在江南建国称帝的人,二是为了表彰孙权对江南的开发建设,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做出的贡献。


手机用户12175003233


孙权虽然19岁继位,寿命也很长,但东吴江东政权,所控制的地盘厂与曹操刘备相比无法相比的,从后期三国相爭斗来分析,也从未见他本人有打入对方的作为,而到后期失去陆逊死去,不能很到陆家等几大家族支持后国势下降,他的子孙一代不如一代,使东吳快速灭亡(他在执政期未见他本人的什么作为)。而在关羽打曹操时,采用阳谋手段偷偷用兵从背后进入荊卅,杀死关羽父子为世人所恨。因此他不配大帝称呼(也不能与刘备和曹操相比),至今国人多不知道有孙权大帝亊。


happy1747943


孙权本身来说就称帝了,当时魏国蜀国吴国三分天下。并且互相牵制,割据政权之主。曾经曹操也很欣赏,生子当如孙仲谋。为吴国贡献一辈子,整个吴国都是在孙权的手上的建立的。所以在死后依然会被吴国人记住,大帝也只是欣赏此人,纪念为吴国做出的贡献,这个时候吴国的君王一个比一个差,甚至是暴虐。尤其是最后一个君王孙皓更是无耻,相比之下更加怀念曾经的最好君王。


堂前旧事


自己后人给的,给再大也没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