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托底,踏入弱增长模式————2019年3月PMI数据点评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光大宏观 | 基建托底,踏入弱增长模式————2019年3月PMI数据点评

张文朗 周子彭

要点

春假复工影响明显,2019年3月中国制造业PMI增速较上月上行1.3个百分点至50.5%。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贡献较大。不过制造业“招工难”的影响,可能依然存在。基建托底效应逐渐显现,建筑业商务活动和新订单指数都有较明显增长。供给侧压力指数快速跳升, 3月PPI同比增速可能小幅反弹至0.3%,对3月的工业利润提供一定支撑。受全球制造业疲弱影响,中国外贸环境改善有限,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口指数仍处于临界点以下。

整体而言,3月PMI数据略有企稳,但不应过度乐观。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经济弱增长,从预期管理和国际经验来看,此时宏观政策仍应保持相对宽松。

正文

春节复工拉动作用较大

3月PMI较上月上行1.3个百分点至50.5%,回弹至荣枯线以上,此前已连续三个月处于枯荣线之下。其中生产指数受春节后反弹影响,较上月上行3.2个百分点,为本月PMI的主要拉动因素。分项构成中,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1个百分点至51.6%(图1),实现连续两个月上升,显示市场需求可能处于恢复中。

不过,制造业的就业匹配压力依然较大。从历史经验来看,由于春节期间停工,节后从业人员指数一般存在较大的反弹,但3月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仅回弹0.1个百分点至47.6%(图2)处于2016年以来的低位。这样印证了之前我们调研时发现的,就业情况整体相对稳定,但结构上存在压力,制造业“招工难”的问题仍在延续。

光大宏观 | 基建托底,踏入弱增长模式————2019年3月PMI数据点评
光大宏观 | 基建托底,踏入弱增长模式————2019年3月PMI数据点评

基建托底效应显现,供给压力指数上行

基建托底效应逐渐显现。3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至61.7%,而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7.9%,较上月上行5.9个百分点,为15个月来最高。

光大宏观 | 基建托底,踏入弱增长模式————2019年3月PMI数据点评

此外,从供给侧压力指数来看,3月指数也扩张至5.3%(图3),为2018年以来最高,这表明上游原材料供给压力上升,基建的托底效力开始体现,有利于支撑上游企业盈利。同时还受国际能源价格企稳影响,2019年3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上升至53.5%和51.4%,较2月上升1.6和2.9个百分点,对PPI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我们预测3月份PPI同比小幅回弹至0.3%,不过回弹幅度相对缓慢。

全球制造业仍疲弱,经济弱增长模式持续

全球制造业仍疲弱背景下,中国经济踏入了弱增长模式。美、日、德的3月PMI回弹的迹象依然较弱(图4)。而2019年3月欧元区制造业PMI更是下行1.7个百分点至47.6,已经连续8个月下行。全球PMI仍有共振下行的压力,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链条中重要的一环,难免受到牵连。

光大宏观 | 基建托底,踏入弱增长模式————2019年3月PMI数据点评

春假结束,3月中国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为47.1%和48.7%。尽管边际出现了改善,但订单指数仍处于临界点以下,外贸复苏仍需时日。同时2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4%,更是2009年以来的最低值。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经济弱增长的状态将持续。

预期宏观政策仍应以偏宽松为主

整体而言,3月PMI数据略超市场预期。但此时断言宽松的宏观政策将会收紧,并不合时宜。中国内部面临经济结构转型挑战,中小企业融资条件仍待改善,而国际风险因素依然较大。特别是自4月1日开始,中国增值税税率下调,如果短期开始收紧宏观政策,会传递混乱的信号,扰乱市场和实体经济预期。从政策一致性,以及预期管理来讲,我们仍预计宏观政策将继续维持相对宽松的状态。

光大宏观组团队介绍

张文朗 首席宏观分析师 13811233375

周子彭 宏观经济和资产配置 13699222628

黄文静 宏观经济和市场研究 18611288099

郭永斌 财政与固定收益 15120034181

刘政宁 海外经济与金融市场 13761178275

邓巧锋 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 13810828167

郑宇驰 实体经济和产业研究 17621950127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