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克輔料(假毒品)賣了十幾萬!販賣假毒品,構成真犯罪。

毒品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世界性公害。禁毒宣傳人人有責。吸毒人員是社會中的特殊群體:從法律角度看他們是違法者;從醫學角度看他們既是一種反覆發作的腦疾病病人,又是毒品的受害者。全社會有責任、有義務對他們實施幫教,使之儘快戒毒,迴歸社會。

販賣毒品構成犯罪已是眾所周知的常識,

然而,買賣假毒品也構成違法犯罪嗎?

兩名曾經的“獄友”

就用自己親身經歷詮釋了這個真相,

“販賣假毒品,構成真犯罪”。

3月中下旬時,張灣水陸派出所巡防中隊在日常調查摸索時發現一條重要線索:22號夜間到23號凌晨,有人要來襄陽進行毒品交易,而且地點就定在張灣水陸派出所轄區的一家賓館內,買家為襄陽男子張強(化名)。

450克輔料(假毒品)賣了十幾萬!販賣假毒品,構成真犯罪。

外地毒販來襄交易,數量一定不會小。張灣水陸派出所當即引起高度重視,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民警立馬對該賓館展開布控。外圍,大家安排了蹲守點,賓館內,民警在交易地點317號房間旁邊的315號房間伺機等候。

22號晚上,一切抓捕工作就緒,只等毒販入網。然而,張強到達約定地點後,賣家遲遲沒有現身。不多久,賣家將張強約出賓館,雙方在街面匯合後,開車四周轉悠了好幾圈,確保沒有發現可疑情況,才進入賓館內交易。

450克輔料(假毒品)賣了十幾萬!販賣假毒品,構成真犯罪。

23號凌晨時分,張強與賣家楊某進入房間交易時,民警破門而入,當場按住了二人,並且在房間內發現了一大袋疑似冰毒的白色晶體以及若干吸食工具。“我沒犯罪,這東西不是毒品,是假的!”被控制時,楊某嚇得尿褲子,歇斯底里大喊大叫!

450克輔料(假毒品)賣了十幾萬!販賣假毒品,構成真犯罪。

民警突審楊某得知,與他同行的還有一名男子劉某,而且對方就在樓下的車內等候。

為免打草驚蛇,民警以楊某身份聯繫對方上樓伺機將劉某抓獲。然而,將所有人員及涉案物品帶回派出所做進一步調查時,民警反覆檢測卻發現,那一包重達450克的白色晶體,竟然不是毒品,而是一種化工原料。“這種東西外貌和質地與冰毒幾乎一模一樣,而且分子結構相似,肉眼難以辨別。”巡邏中隊中隊長刁良龍介紹,但是化工原料吸食起來更易威脅生命安全。

450克輔料(假毒品)賣了十幾萬!販賣假毒品,構成真犯罪。

民警調查確認,楊某和劉某均是湖南人,兩人從小一起長大,這次,劉某是陪同楊某前來交易,負責開車。張強是本地人,之前因為販毒被公安機關打擊處理過,楊某因詐騙也被打擊處理過,兩人相識在監獄中,刑滿釋放後一直保持聯繫。

楊某交代,自己因為賭博欠下十幾萬的外債,一次偶然的時機,他看到了關於販賣假毒品獲取暴利的新聞,從而發現了一條致富的道路。他開始在各大購物網站蒐羅與毒品相似的化工原料賣家,進而從微信上添加了一個名叫“高科技冰老闆兒”的人。

450克輔料(假毒品)賣了十幾萬!販賣假毒品,構成真犯罪。

楊某第一次購買了少量貨,自己鑑別,確認外表與冰毒無異,可以以假亂真。進而聯繫上獄友張強,號稱自己有貨。於是,第二次,他從“高科技冰老闆兒”處買了10克假毒品。誰知張強吸食後竟然真的確認為真貨,還提出再要450克。

由於數量巨大,為了確保安全,楊某親自開車前往“高科技冰老闆兒”處,面對面交易。拿到貨後,他又邀約劉某同行,驅車前往襄陽與張強當面交易。

辦案民警介紹,450克假毒品,楊某隻花了1800元就到手。一轉手賣給張強就變成了每克300元,共計十幾萬元,堪稱暴利。

儘管楊某堅稱自己帶來的是假毒品,他依然涉嫌構成違法犯罪,假冒毒品詐騙罪。而張強儘管沒有買到真毒品,也已構成購買毒品未遂的違法行為。

450克輔料(假毒品)賣了十幾萬!販賣假毒品,構成真犯罪。

目前,楊某和劉某因為涉嫌詐騙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張強因為購買毒品未遂也被拘留,警方正對此案進行深挖徹查。

450克輔料(假毒品)賣了十幾萬!販賣假毒品,構成真犯罪。

記者:小輝 通訊員:楊瑞 編輯:小花

轉載請註明來源【襄陽交通廣播動力8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