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最體現功力的是哪一種書體?為什麼?

書法影響力


“篆、隸、草、行、楷”是書法中的五體,每一體都各俱風格與特色,從書法的發展歷史來看隸書要比草書出現的時間還要早,然而以往的篆隸、章草字形結構複雜,書寫費時,後來逐漸被外形更加簡易美觀又易於書寫的楷書、行書、今草取代,至此書法中的“篆、隸、草、行、楷”五體全部產生,



若要說書法最體現功力的是哪一種書體?可以很肯定的說“草書最體現書法家的功力”。為什麼說的那麼肯定呢?其實道理一句話就可以概括,草書表現的是“簡約而不簡單”,草書筆劃雖少又處處連筆,但是要在“潦草”中體現美,從起筆到收筆這整個用筆個過程,馬虎不得,稍微不連貫,筆法就“廢”了,


稍微瞭解書法的發展歷史,能把草書寫到巔峰極致之美的唯有“癲張狂素”中的張旭、懷素,其中張旭書寫時很隨意,作書時常以酒助興,每次大醉則呼號奔走,下筆愈奇,甚至以頭髮蘸墨書寫,在筆法上將王獻之創造的“新研”之勢推向了極端,

運用狂草這一視覺藝術形式中最抒情的語言,全憑自身意氣,將開元、天寶年間的文化氛圍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因此張旭有“草聖”之美譽。懷素與張旭齊名,草書自創一格,筆法瘦勁,書勢若驚龍走蛇,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隨手萬變。



從以上張旭和懷素的草書風格中,你就容易明白了草書創作時,書法家自身的“底氣”很重要,才能做到“穩中求快、穩中求勝”,草書看似沒有規矩,卻又有規矩,這規矩也只有深厚紮實的書法功力的書法家才能感受其中,當然了,這功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詩夜城主


常常見一些退休後的老幹部,喜歡書法,提起筆就龍飛風舞,美其名曰是草書,殊不知,草書是最見功力、最難寫的書體,沒有紮實的筆法,是寫不了草書的。

草書相對其他書體,其技法要求要高得多。提按是書法中最基礎的筆法,如果說楷書的提按尚有跡可循,那草書測靈活得多。

同一個字,同樣的草法,但每個人書寫時,提按極可能不一樣,這樣在外形式可能有較大差異。



而章法更是如此,正書的行、列規律性強,但草書的章法沒有成法,它是通過粗細、疾徐、枯澀等矛盾形成強烈對比,從而達到整體的協調。其章法只有原則,規律性並不強。


此外,草書被賦予了更多的人性,能更好地表達情緒的變化,這是其他書體所不及的。而如何表達情緒,則對書法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看到這個問題,絕大多數書法愛好者會說“書法最能體現功底的當然的楷書了。”

圖片上這個9歲小男孩學書法1年,這是今年寒假期間我指導他寫的“福壽祥瑞”4個字。

這個寫隸書的小男孩也是9歲,學書法4個月,學隸書一個月。

上圖是書聖王羲之寫的草書,王羲之一輩子百分之90的作品都是草書,也就是他主攻的就是草書,行書、楷書只是附帶寫著玩的。

儘管攻了一輩子的草書,但是王羲之還是覺得自己的草書沒有張芝寫的好。

歐陽詢為了學書法,花300金找王羲之的後人買了一本正楷字結構圖。。。歐陽詢學成後,王羲之的後人偷笑道:“歐陽詢買的那是王家孩童學習正楷字的圖本,離學書法還有十萬八千里,王家的成年人都把那個圖本都看成小兒科。”



看到這裡,您還會覺得楷書是最見功底的嗎?

其實所有書法裡面草書才是最見功底的,只是一般人達不到那個水平,看不懂也看不出好壞……就像小學生看不懂有機化學的方程式一樣。


字畫娛樂圈


簡答:“蠅頭小楷”是書法中最具有功力的“童子功。”

書法也稱之為書法藝術,它包括軟筆和硬筆。書法有: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五種筆體。

我國漢字有5000多年的歷史,而書法也有3000多年的歷史。

小楷圓潤、娟秀、挺撥、整齊。是書法中常用的筆體,古代常用於日常書信、朝廷詔書、官員奏摺,也最能見諸於書法者的功底,大楷常用於官方頒發的佈告。

小楷(文章)是古代秀才考取功名、殿試選撥狀員、榜眼、探花的第一遞門檻。

當然,選撥前“三甲”也要看文德品貌――顏值。



天老大11


要說何種體最講功力,在篆隸楷形草五中形態中,最講功力的大多認為是草書,其實是近代才推祟的一種書法體型,草書的點劃撇形體的連貫性雖有要求,但往往讓人看上去如雜草遍野,無法辨認,尤其象張旭懷素,象劃鬼符,不知功在何處?要論形體最功力者是蠅頭小楷,要使整篇文章、詩詞更清晰明瞭,總給人一種清新感,乾淨且每個單個字都要講求功夫,那種以狂草而標榜的草書讓人象猜謎一樣,何談功力,就連最讓人推崇的毛體書法總讓人感到各性太強而大眾化不足。






淡然人生55


篆隸真行草,各體皆可體現出書法的真功夫。若一定要選擇一種最見功力的書體,則非草書莫屬。

有人三搖其頭:不對!不對!不對!怎麼是草書最見功力呢?所謂草書,不就是草率而書嘛,最是容易。既然容易,則是難以體現功力才符合邏輯哦。

對此結論,我表示贊成,因為確實符合邏輯。不過,這是在實用性的意義上論草書。在這個時侯,草書,就是打草稿時的書寫,以快捷為務,只求自己認得,不妨胡塗亂抹,自然可以寫得將就些。

然而,我們所論的書法,乃是一種藝術。站在藝術那座山頭瞻望,則草率之書不能成為草書。當草書脫掉實用的厚衣而披上藝術的輕紗,草書不再草率,而必須有“楷則”。(《禮記·儒行》:“今世行之,後世以為楷。”楷則,即法式典範。)

就這麼一轉身,草書立馬就變得華麗了。諸君千萬不宜小瞧。誠然,草書富於變化,賦予書寫者較大的藝術表現自由。然而,自由需要容忍。胡適說,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因為沒有容忍就沒有自由。藝術的容忍極限,即是藝術的自由不能破壞藝術的核心規矩。對於草書來說,自由揮灑與規矩束縛的矛盾相當深刻、非常尖銳。與其它書體相比,草書要解決的這個矛盾,更加能體現出書寫者的筆墨功夫以及文化內涵。孔聖夫子自道,靈性修養“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容易嘛?當然極其困難。況且,草書不單是“不逾矩”就草草完事,而是還要在書寫中體現出韻味、神采以及情感。

衛恆《四體書勢》論草書,說“張伯英……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下筆必為楷則,號‘匆匆不暇草書’”。列位看官,看,草書之須有“楷則”,相當難辦,超俗絕世之才如張芝者,尚自況學而未能,不敢匆忙下筆,必先苦心推求、慘淡經營。雖然,書法無意於佳乃佳,然而,這個“無意”,須積學而成。“有功”於先,方得“無意”矣乎哉!

高難的草書,引得文人墨客爭相傾慕、醉心練習。東漢的趙壹先生,出於保守與實用的立場,做了一篇《非草書》的雄文,對草書大加抨擊。文章描述鑽研草書的那幫哥們,廢寢忘食,十天用壞一支筆,一月耗費許多墨,衣服、唇齒,常是黑的。眾人共坐,也沒興趣聊天,而是“展指畫地,以草劌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見腮出血,猶不休輟。”這是用生命在練草書啊!

一般說來,楷書難以下手,但一經練習,較易寫好。草書則相反,相當容易下手,但幾經苦練,也難以達到高水平。好的草書,如蘇東坡贊吳道子的名言:“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出新意於法度之中”,此處最見書寫者的功底。

草書最易顯露敗筆。米芾論草書,譏“張顛俗子,變亂古法”。就連“雖馳騁墨外,而回旋進退,莫不中節”的懷素,也僅“稍到天成”,但“不能高古”。


另外,草書強調抒情,但由於書寫者的功底不夠,才情不能勝任,往往會發展成一種狂怪書風,墜入魔道。

差之豪釐,失之千里。請慎寫草書,因為它最考驗人的書法功底。


莫安排


這是個不錯的問題,我也看了不少朋友的回答,大都認為是草書最體現功力!

我的看法不同!

我認為最體現功力的是篆、隸、楷,最體現不了功力的是草書,特別是狂草,但是其最需要功能力!

最體現功力,應該是最能看出功力。正書,比較靜態,其線質,其筆法、字法、墨法、章法相對而言,功力深淺一下子就能看出來!甚至於在絕大部份人眼裡,寫端正就是好書法,這也是田字俗不可耐卻得到很多人叫好的原因!

而草書呢?現實中運用得少,大家對其美的審美能力很難到達,所以很難體現其功力!







陳天哲




書法最體現功力的應該是楷書,為什麼這麼說呢?從書法的發展歷史上看,從甲骨文篆書是中國文字的初始間段,以象形字、線條為主,筆劃圓轉流暢。隸書是從篆書演化而來,將篆書的圓轉筆劃改為方折,書寫更簡便速度更快。楷書則是在篆書和隸書的基礎上加以改革完善,書寫更加成熟和規範。楷書不管是在日常書寫還是作為書法藝術都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楷書繼承了篆書、隸書書寫功能,又為行書、草書的發明發展奠定了基礎。



楷書歷經千年的實踐和檢驗,改革和演變,確定了以點、橫、豎、撇、短撇、捺、提、鉤“永字八法”用筆法則,被大眾接受和使用,並被官規定為統一書寫文字一直延用至今。楷書摒棄了篆書單純線條單調、筆畫繁多、書寫繁瑣複雜的缺點。又對隸書進行改革,形成了楷書“永字八法”基本筆法,字體方正,筆畫工整,筆鋒剛勁,力透低背,入木三分。



楷書用來書寫則簡便,快捷,隨性。楷書用作書法,則集藝術、美觀、功底於一身,沒有深厚的功底是寫不出剛勁有力的楷書的,沒有楷書紮實的功底也寫不好行書和草書的。所以說書法最能體現功力的是楷書。

"


人生幾何31674372


我們要透過問題的表象看本質,這個問題就很好回答了。

有些人認為是各種書體有各自的功力,沒法比較;還有的說是草書最能體現功力;也有說是楷書最能體現功力的,等等。

先說明一點,功力和功底這是兩個概念哦。

那到底是哪一種書體最能體現功力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功力?我認為,功力就是十年如一日一點點磨礪,從練習、沉澱、積累到成型,他是通過很長的一個過程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能力,是不能急於求成的,它是一種靜態見真功的體現。

就好比站軍姿,踢正步一樣,看似簡簡單單地站在那兒,卻要經過長時間枯燥的艱苦練習,重複訓練才能做到,貫徹的是嚴謹的形態和一致的標準,才能做到千人一面。

這,就是功力。


所以,我的觀點是楷書最能體現功力。

楷書是一種靜態書體的表現,講究筆畫端正,書寫嚴謹,要求一筆一劃長時間的枯燥練習,才能有所成就,講究的是一千個人寫出一樣的字,好比舞蹈中的國標舞,民族舞。

而草書就像街舞,是動態字體,講究的是表現力。草書雖有標準,卻形態各異,一千個人一千種筆法。自古以來,你見過哪些書法家,有筆法一致的草書嗎,沒有。



草書,你知道了筆畫,你就能寫的出來,還有可能寫的很漂亮,這就是為什麼草書老被大家噴的原因。而楷書大家雖常見,你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你還真寫不出來,也就為什麼行楷作品總被人點贊誇獎的原因。

所以說,楷書最見功力,而草書最見的是表現力。🙏😄


公子不勝衣


中國書法共篆、隸、草、行、楷五種書體,哪種書體更見功力,這個問題太稚嫩了,任何一種書體練好了都見功力,任何一種書體若是練不好,都不見功力。



李陽冰、鄧石如擅篆書,他們的功力深不深?鄭簠、伊秉綬擅隸書,他們的功力深不深?張旭、懷素他們擅狂草,他們的功力深不深?蘇軾、米芾擅行書,他們的功力深不深?歐陽詢、柳公權等擅楷書,他們的功力深不深?任何一種書體都需要刻苦鑽研,勤加練習,才能夠有所成績,我們只有用功了,才會見功力,這和哪種書體無關,和練的那個人有關係。


書法史上出現過幾位全才式的大書法家,如王羲之、王獻之父子,至少擅長楷書、行書、小草和章草;趙孟頫各體兼擅,但其真正擅長的有行書、行楷、小楷及大楷。據記載歐陽詢八體盡能,只可惜如今只能見到他的楷書和行書。其實一個人的精力有限,短短几十年的時間,我們可以真正練好一種書體甚至一本帖,都是很難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