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演员说成戏子,真的妥当吗?

木鱼的人生


我们的国家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人人平等的,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人民服务,少了哪一行也不行!恶意的污蔑某个行业是素质低下的表现,试想某人在一边听着歌舞看着电视剧,一边大骂这些演员是戏子时,给人的感受是什么,是不是在自证自己品格低下!?各行各位业都有精英和败类,这需要国家建立健全严密的规章制度,加强教育体系,提高全民整体素质来解决,而不是靠污辱和贬低某个行业来一逞口舌之快!中国语言丰富,各行各业都有褒义词和贬义词,当你辱骂别人为戏子时,是不是会自然想到了自己行业的贬义词?这不是很搞笑吗!老话说的好,污辱别人就等于在污辱自己!


用户281695665


个人认为可以把演员分成三类:

第一类:艺术家

这一类数量较少,把表演当成崇高的事业,戏里充分融入角色,力求把自己和角色重合。戏外严格要求自己,修德养性,是真正的德艺双馨。

第二类:演员

这一类人有较深的演技,艺术表达也很到位,把表演当工作和致富的途径。戏外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不能给他人做表率,修艺不修身。

第三类:戏子

这一类数量最多,没演技,不修身,无底线。为了出名、赚钱可以做任何事,攀龙附凤,勾心斗角,无所不用其极。有点名气就耍大牌、装高雅,私生活糜烂,人尽可夫(妇),风流以致下流,还不如一个娼妓。


任我行1126


从称谓反映出时代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特征,新中国把戏子变成了演员,把艺人变成了文艺工作者。这不是简单的名词置换。是社会地位,职业职能,工作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戏子、艺人,开口吃饭,与乞丐同流。在等级森严的社会,要生存还要被迫人身依附于大大小小的匪类,即使类似于四大名旦,也时常面临各种屈辱,毫无尊严可言。更不要说曲艺杂耍艺人了。演员是一个专业度很高的职业,文艺工作者带有使命感的文化园丁。高尚、干净。艺人、戏子,低贱、不洁。差别还是很大的。当然,目前有众多的人相信水至清则无鱼,那就浑水摸鱼的瞎叫吧。


尚鹏翮674


演员跟戏子当然不一样。

你见过有人喊李雪健戏子?有人喊李幼斌戏子?有人喊严顺开戏子?反正我没听过,他们不单是演员,更是艺术家,他们把演戏当做自己毕生的追求,不断的磨练自己演技的同时,更磨练自己的人格,这样的人收到我们的尊重。

为什么现在很多演员大家都愿意叫他们戏子?本事没有,脾气不小;票房没有,片酬不低;演技不行,非蹭红毯。这种人无非为了钱而已,靠身体和脸上位,没有传世的作品,这能叫演员?

就是在过去,也不会有人叫梅兰芳等人为戏子,道理是一样的。


语文老师28


有什么不妥?这是对他们的尊称啊!你看,古代有孔子,孟子,老子等等都不是尊称子吗?孔子 ,孟子,老子 之所以被成为子, 在当时,子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先生(可能比这个意思要深一点)意思就是有知识,学历较深的一类人。戏子,顾名思义,戏是他们的本行,职业。子是一种尊称,很多场合下,都叫他们老师呀,是不是?比如,苍老师。所以,我认为叫演员戏子是完全可以的,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


赵不器007


对“戏子”的声讨,尽管已有10000多条帖子,但我仍然按捺不住也来将心中的愤慨一吐为快!

通常,人们把从事演戏、演电影电视、歌唱、主持、说唱、曲艺、书画雕塑等等的职业者,称为艺人,这是一个中性词,没多大争议。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指引下,强调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所以,艺人基本都是这样做的或者说努力这样做的,他们入军营甚至上前线、下矿井、进工厂、住农村深入生活,奉献有益的精神食粮。特别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拿着规定的工资,这在人口众多、人民普遍不富裕的国情下,是非常非常必要的。他们绝大数是称职的,所以那时候社会对他们是满意的,也可以说是很尊重的,其中的佼佼者,还尊其为“某某艺术家”的荣誉称号。

不料想,改开之后,这些头脑“灵光”之艺人,成为最先感知“水暖”的鸭子,噗噗愣愣竞相钻山村,进小县,不辞其偏远;抢时间,赶场子,不避其辛劳!何也?“走穴”也,捞孔方兄也!

接下来这些年,演艺圈越来越变本加厉,越来越丧失底线,越来越乌烟瘴气!我们的荧屏和舞台,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神剧”,真正是“七十年未睹之怪现状”,其粗制滥造、瞎编乱造,不顾史实、不顾生活的胡“演绎”,乱““穿帮””,令人作呕,不忍卒读,不堪入目!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演艺圈”还能与之比肩?!

尽管这一大帮高颜值、低素质、丧“艺德”的“明星”们没贡献什么正能量,但在利益链条炒作下,却特会装,特会捞。看看当今各影视基地、各艺术院校、各选秀场所动辄数万糜集寄生的莺莺燕燕们那种渴望,那种趋之若鹜,再明显不过的暴露了这种畸形的价值导向:要想富,走“星”路。于是乎,她们无不绞尽脑汁寄望于通过搭上各种“关系”,经由“演艺”而一步登天,从此成为人上人,享不尽的荣华,耗不完的富贵!在这种“万般皆下品,唯有“演艺”高的社会意识氤氲蒸腾、相互感染下,不少大咖、大腕们日渐变的特别贪婪,特别膨胀,干尽了近亲繁殖、穷奢极欲、偷税漏税、肉体交易的不齿勾当!说“贵圈有点乱”,已显得太过文雅、太过含混,也不足以表达人民群众对不良艺人的蔑视、憎恶和愤恨!于是,只得直接以“戏子”一词来指代,这有什么“不妥”?!其实,他们所作所为之缺德罔法,远比旧社会的“戏子”有过之无不及,简直成为社会一大公害!长此以往,我们国家还能名副其实地称之为“人民共和国”吗?这短短时间里10000多条声讨,远远超过了网友平素回答任何问题的热度,岂不是最直观地反映了这方面的民意民怨和民声吗?这又有什么不应该?!


冷眼看路君


在中国古代戏子又叫“伶仃”,在三教九流中属“下九流”,社会地位低下,为了生存不得不看达官贵人的脸色,实为“艺术贱卖”。这种情况在民国初期有所改变,但大部分也是为了讨生活,“先填饱肚子,再说艺技”。

俗话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当今社会的演员已经完全不能用“戏子”一词来形容。现在娱乐圈的艺人们有些人的收入已经达到了普通人仰望的高度,但别忘了无论是过去的“戏子”还是当今娱乐圈的艺人,都是由观众捧出来的,因为观众们捧你你才有高额的片酬、通告费、代言费,但这并不代表你可以乱来,近些年来劣迹艺人比比皆是,用网络上比较流行的一句话,“你是真飘了啊”。

明星劣迹数不胜数,不是我们忘了,是真的麻木了。吸毒、逃税偷税、嫖娼、婚外情、家暴、欺师灭祖……,你们好,你们真好,等国家机器无法容忍的时候,那些没被曝光出来的艺人,你们的好日子也算到头了。

国家与社会赋予你们公众的形象,给了你们高额的收入,你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不作死就不会死。

对不起,回答的有点跑题了,实在是想到这些控制不住情绪就想多说几句。这些劣迹斑斑的人,就连过去讨生活的“戏子”都不如。







新娱图文说


恰如其分的称号,戏子!看看当今演艺圈,给青少年树立的什么榜样:吸毒的多少明星?偷税漏税的艺人多少?为了当红,潜规的潜规,当小三的奋勇当先,光怪陆离的婚离婚飞昏配,炫富,炫享受,炫玩乐,忘乎所以,极尽能事!钱,来的太快,太猛,快得天高地厚,他们能不忘掉做人的根本和操守吗??看看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农民,和普普通通的国家工作人员,有谁能比得过他们超钱的能力?他们给我们的后代树立了什么榜样?这不是奇怪的社会现象吗?一个正常社会的梦想是什么?成千上万的青少年正常的追求是什么?难道能被这些戏子所扮演的金质物欲和忘乎淫恶所牵绊吗?希望国家给这些金山包裹的演艺圈立好规,划好矩,真正树立正常的演艺新风,让我们这个社会回归正能的良秩好序!


苇林漫步


旧社会的戏子表示: “呸!!!!!!”

就他们干的那些事儿,我们可是想都不敢想。我们旧社会的戏子那就是给人图个乐儿,观众那可都是大爷都是衣食父母,哪儿敢得罪呦。人家上门看你那是捧你,你得要脸知道吗?可是你看看现在那些人,出个门带十几个助理吆五喝六的还有保镖开道,我们哪儿敢哪。

还有我们当年那可是天天要练功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身段,一个唱腔一句台词都得经过成千上万遍的打磨。台下的那帮爷眼神儿可毒着呢,你要是在台上有个纰漏人家可是真拿臭鸡蛋砸你,没个两把刷子谁敢上台?现在的那些人哪,可真是不在乎这些喽,你看那些假唱的,台词儿说数字的,演戏抠图的,这要是在我们那儿要饭都得让人打出来。

以前我们戏子都是跟着班主混口饭吃,那些个新入行的没啥能耐,也就在台上跑个龙套勉强混个温饱。等啥时候混成角儿了,凭本事熬出来了,日子才能过得好一点,那还得是靠观众大爷们捧场。真正成了大角儿,有人追着看了,那才能算富裕。现在的那些东西一个个的身价都几百上千万,居然还有上亿的。这是有多大能耐才能值这个价码啊?是会七十二变哪还是能呼风唤雨啊?

还有现在的那些玩意儿很多靠着一张脸都能红的不要不要的,这让我们戏子实在不能理解。当年旧社会能混成大角儿的你得是真有功夫才行,长得漂亮的那些混不成大角儿,女的漂亮直接有大爷过来弄回家做个小妾当个玩物,男的更惨,被街上打闷棍卖到兔儿爷馆当个兔儿爷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要我说也就是我们新中国新社会的法治时代救了他们。

其实最厉害的还得数社会地位的变化,当年我们戏子可是下九流,是和biao子、地痞混子、小偷扒手一个级别的,但是我们虽然地位低下人格却不低下,卖艺不卖身这个词儿就是给我们造的。我们努力的打熬技艺,力求能够吃饱穿暖;我们卖力表演,只为能过得好一点。我们知道感恩,懂的观众都是衣食父母;我们知道廉耻,爱惜自己的身子;我们知道法纪,不会作奸犯科。虽然是下九流的行业可是我们的人是干净的。

所以请别叫他们“戏子”,因为这个称呼是对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旧社会的可悲可怜可敬的演艺工作者的称呼,他们不配!!!呸!!!


粗大热硬长


解放前,演戏的就叫戏子,这毫无问题,连他们自己也这么认为,认头罢了。

解放后,演戏的被尊称为演员,文艺工作者,艺术家,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里有一个分水岭:艺术是不是商品?

假如艺术是商品,演戏的就是商品的载体和包装纸,一切为价格而努力一一那么,叫他们啥,受众说了算。受众认为演戏的提供的商品水份太大,性价比不足,感觉亏的慌,为了宣泄,管演戏的叫戏子,也不为过错,正如我们管卖假货的无良商家叫骗子一样正常,没啥不妥当的。

当然,如果艺术不是商品,演员主要是为大众服务,那你再叫演戏的戏子,就有点昧心了。其实,倒退几十年,你就是让人们管演戏的叫戏子,人们也叫不出口,你基本上免费享受人家美娱服务,还叫人家戏子,德性就亏了不是。

王蒙先生的观点,好像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