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玉石行家都不愿给人估价?

珠宝集镇米可


经常遇见有宝友拿着自己喜欢的玉石过来估价,看看适不适合入手,但很多情况下,既很开心大家能信任自己,但是往往只能很无奈的回复他们“不估价”。



其实,并不是不愿意和大家交流,关心自己买的玉值多少钱是人之常情,但是作为被询问的人常常感到很为难,无法直截了当、简单粗暴的以一句“值××元”回复,只能以“不估价”来回答。


为什么玉石行业“不估价”?


第一:不能说


行有行规,翡翠行业最大的忌讳就是打听别人的成本和评论别人的利润。


每个人的渠道、能力不一、原料品质也不相同,那么产品做出来的成本自然就不一样。


不同雕工所呈现的同一块料子


以雕工为例,有的师傅雕刻一件作品也就几十来块钱,而水平高的雕刻师一个小挂件就是大几千、过万,还不一定能排上队。


在有的人眼里值1000元的东西,别人可能是花了9000的成本做出来或者买来的。



不管是佩玉之人还是卖玉之人都讲求有品有德,真正负责的行内人一般都会说“不估价”,而那些一上来就跟玉友说“你买的这什么破玩意,价格还贵,来来来看看我的”的玉商,最好不要与之打交道或者尽量远离。


在玉石行业,因为不知道别人的情况,只站在自己的角度随意评论是种不负则任的表现,所以行业规则是禁止估价的。



第二:无法说

“玉无价”


人们常说黄金有价玉无价,黄金可以列一个标准,用纯度来表示。



但玉石在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的影响,本身材质的差异较大,是没有办法以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只能去凭借一些经验和玉石行业的行规来确定。



再加上,每一件玉石作品的材质、工艺、审美角度,以及文化内涵都不相同,是独一无二的。



比如说,一块好的料子如果遇见好的雕刻师傅,那么它的价值是呈几何增长的,更不用提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了。


即使是质地以一般的料子,遇见好雕工,其价值也可能成倍增长。


玉雕大师杨树明作品《风雪夜归人》


上图的这块料子从质地来说,底子不干净,都是杂质,种也一般,但杨大师经过近2年时间,将这块料子进行巧妙雕刻,呈现这样一幅风雪夜归人的美妙景象。


杨大师当时将其以2万的价格转让给朋友,最终,这件作品以360万元的价格,在香港拍卖行被一翡翠爱好者买走。



好的玉雕师傅工费一般也是很高的,同时在玉石经营的过程中,往往也会产生一些费用,而这些都是要计算在价格之内的,所以一个不了解玉石作品诞生整体过程的人是无法轻易判断的。


天价玉往往对于不了解玉的人来说,可能像一个“笑话”,但是作为一个从业者,我们知道“一分价钱一分货” 才真正是我们行业的“潜规则”。


个人情况不同


每一个人的经济状况、审美意趣都不一样,对于有的人觉得贵、不好看的东西,可能有人还觉得太便宜、很漂亮,这也是无法统一衡量的。



宝友们应该注意的是,在自身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去收藏自己喜爱又在自己预算范围内的玉石。


看图无法判断


还有一点,在大家发来玉石图片希望有人估价时,图片上的玉是哪个角度拍的?拍摄环境如何?拍摄是否清晰?室内光还是自然光?光源是什么颜色?



没有专业经验的人很难拍出玉石真实的质地、细腻度和水头,更何况像翡翠这样“色差一分价差十倍”的玉石,更是一丝色差就可能严重影响人的判断。


如果没有真正的上手盘玩,很难分辨出其中微妙又关键的地方。


第三:不愿说


对于玉石价格不愿说的原因,并不是我们对玉石知识敝帚自珍。



一件玉石能够到你的手里,必定有缘由;可能是宝友自己掏钱买的,可能是别人赠送的。


如果是前者,那么肯定是很喜欢这个宝贝。



购买玉石,其实就是为自己审美、为自己的品味买单。对于自己喜欢的玉,有的人即使是加价买到也会开心,对于不是很喜欢的玉可能折扣再低也会有人拒绝。


如果是他人赠送的礼物,则和金钱毫无关系!假如有人送我一样东西,玉麒心中存留的就是这份情意,绝对和金钱无关!



而且如果是宝友很喜欢的东西,花了大价钱,而我却说是不好的,那就是否定你的眼光和品味,玉麒也担心友谊的巨轮说翻就翻。


最后,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很多朋友喜欢收藏,十几年前收的玉石拿来估价,如果是真的、品质好的,升值了,皆大欢喜;但如果是B货C货,甚至冒牌货,又于心何忍告诉真相?



更何况,我认为,把玉石行业做的跟卖白菜一样,购买的人只关心价格,最后只能是双输的局面。


我们对玉石的喜爱,不仅是对它本身,更是对它所蕴藏的历文化内涵、历史底蕴的喜爱,更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玉石文化,欣赏美玉佳品。


只要价格合理,买到心仪的宝贝就好!!祝每一位宝友都买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块玉!


玉石第一课堂


首先从经营的角度,每块玉从采挖到最终呈现在买家面前,所经历的过程和耗费的成本各不相同,所以即使两块一样的玉,他们的成本都会不同,更何况世间还没有完全一样的玉,不论是原籽还是雕件成品。而且每个商家对玉的认知、对生意的诉求也都各不相同,所以同一块玉在不同的商家手里所给出的价格也不尽相同。

其次从买家的角度,同一块玉对每个人都会有着不同的视觉感受、不同的亲近感、不同的喜爱程度、不同的心理体验、不同的价格敏感度,所以这些非理性的因素就会使每个人对同一块玉有不同的心理定位。对同一块玉,有的人会为之趋之若鹜,有的人会对其无动于衷,有的人会对它可有可无。这就如同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

玩玉爱玉本身就是非常感性的精神享受过程,我们从中得到的满足感受到很多因素的左右,价格仅仅是其中之一,不必过分纠结。看到一块玉,如果不喜欢,再便宜也不要;若是喜欢,就适当任性。不是有那么句话嘛:“有钱难买乐意”!


今相玉


每行都有潜规则,玉石行业不像娱乐圈那样潜规则,如果原石看起来很好,可一旦切开以后和原石相差十万八干里,里面变化太大,所以都不愿意估价,古瓷器又不一样,根据瓷器釉色,做工,就能给瓷器判断窑口,朝代,以及它的价值,所以玉石行业都很难估价。



老威一


玉石本来就没有一个价格标准,同一件作品,一千也行,三千也可以!同一块料子题材不同,雕工不同价格也差别巨大,所以说没法去估一个具体的价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