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拥有7成的太湖水域,为何无锡的“太湖牌”打得更响亮?

沙漏遗爱


看了一些人的回答,简直就是“小儿科”。什么“苏州可以炫耀的东西太多,不在乎太湖”云云,连起码的事实都不顾。要知道,环太湖周边共有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四个地级城市,其中湖州是唯一以湖命名的城市。如果按照这些人的逻辑,那么,就是常州、湖州可以炫耀的东西更少?

事实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太湖一直为江、浙两省所共有,有“一湖跨三州”之说,姑苏(现苏州)居东,称为东吴;常州被称为中吴;湖州被称为西吴。

太湖的行政归属真正产生变更,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初。1950年,为剿匪需要,华东军区将浙江省湖州管辖的太湖和江苏省苏南行署区管辖的太湖,统一划归新设立的太湖区统一管辖。而太湖区所在地在设吴县震泽镇。1952年,撤销太湖区建县,设立震泽县。1960年,震泽县撤销并入吴县。至此,太湖便完全属于江苏,并被吴县、吴江县、无锡县、无锡市、武进县、宜兴县等市、县所分。

不得不说,在1983年实行“市管县”之前,太湖本身就没有苏州市任何的份。

直到“市管县”后,吴县、吴江县并入了苏州市,无锡县、宜兴县并入了无锡市。常州市则“拥入”武进县后才分得了一杯羹。与此同时,在国家有关部门协调下,湖州也分到了太湖南岸垂直延长70米规模的水域。

我们不难可以从太湖管辖的历史沿革中看出,无锡市自始至终就一直拥有太湖,而且太湖离无锡市区很近,苏州则不然。与此同时,无锡在解放后在太湖边上建有梅园、蠡园、鼋头渚三大著名景区,改革开放后又建了唐城、三国城、水浒城,以及灵山圣境等,再加上有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加持,使得太湖成为了无锡的代名词。


媒体人杨壮波的落脚地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地理上横跨江浙两省,苏州、无锡、湖州和常州均濒临太湖。也就是说,以上四个城市都可以打“太湖牌”。就现状来说,“太湖牌”打得最响的是无锡,以至于很多外地旅游者,一提起太湖就会想到无锡,甚至有地理知识欠缺的人以为太湖就是无锡一家的。同时,近年来太湖周边其他三个城市在打“太湖牌”上也奋起直追。这其中尤以苏州最为突出,在宣传上凸显排他性,处处宣传“苏州太湖”,是唯一在宣传中将城市名字放在太湖前面的一个城市,支撑他们这种做法的依据是苏州独占太湖70%的水域,似乎谁占的水域最大,谁就有了对太湖的“控股权”似的。

从上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苏州占据太湖70%左右的水域确实不假,就目前苏州的行政区域来说,苏州所辖的相城区、虎丘区、吴中区和吴江区均濒临太湖,其中尤以吴中区独占鳌头,占据了东山、西山这两块最具风景开发潜质的地区。应该说,苏州现在大打太湖牌的底气就来源于此。

那为何无锡的太湖牌打得最响呢? 那就说来话长了。

首先,太湖自然风景最精华的部分在太湖北岸的无锡以及太湖东部的东山和西山,所谓湖光山色是也,具体我在去年8月10日的一篇悟空问答中讲得比较详细,题目是《为什么无锡能在太湖旅游资源竞争中占据领先位置?》,大家可以去翻看一下,这里限于篇幅就不展开了。

无锡市中心离太湖风景的精华区域最近,所以无锡人开发太湖旅游资源最早,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当苏州的巨贾在苏州城内热衷于攀比建造假山假水的苏州园林的时候,无锡的民族资本家则热衷于在太湖(包括其内湖蠡湖)边建造真山真水的私家园林。这些私家园林也就是无锡最早的湖景公园鼋头渚和蠡园的前身。无锡对太湖风景资源的开发从那时开始一直到现在从没有停顿过,对太湖的热爱是无锡人自发的一种情怀,就像海边的人热爱大海一样。无锡人始终以自己的城市为“太湖明珠”而感到自豪。

上面这张图值得我们好好分析。这是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之前的行政区划图局部。褐色区域是苏州专区管辖范围,荧光绿色区域是镇江专区管辖范围,荧光黄色区域是常州、无锡和苏州三个省辖的地级市。现在很多苏州人总是有意或者无意地把那个时期的苏州专区和苏州市混为一谈,说无锡县和江阴都曾经是苏州“市”管的,云云。其实专区(地区)是省政府对农业县的派出管理机构,属地市级单位,和省辖地级市是平级的。那时候的苏锡常三市和苏州专区以及镇江专区是平级互不隶属的,只不过苏州专区的行政机关借驻苏州市区办公而已,并不说明苏州市对苏州专区有管辖权。就像当时的无锡县政府机构借驻无锡市区办公,也不说明无锡市对无锡县有管辖权。现在的00后、90后甚至80后都很难理解这段历史,这可以原谅,但若想在这一方面参与讨论,还是拜托先恶补一下这段历史为好。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苏州市、常州市都不靠太湖,因为这两个城市都被各自的附廓县吴县和武进县360度全方位包得严严实实,连太湖的边都挨不上。而唯独无锡市的附廓县无锡县没有把无锡全包围,太湖风景的精华区被划给了无锡市,无锡县仅占有今华庄、新安等非风景区的太湖沿岸。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在建国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无锡市作为国家重点旅游城市,着重开发了太湖风景区的旅游资源。而同一时期的苏州市也是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全力开发了古典园林的旅游资源。常州则因为相对缺乏旅游资源,相当长时间内只是一个工业城市。

1983年以后,实行了市管县,濒临太湖的吴县和吴江县划归苏州市代管,苏州市区还是没有临湖。直到2000年12月31日,县级吴县市撤销,被分拆为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苏州市才正式成为临太湖城市,太湖的东山和西山才被苏州纳入怀中。到2012年,吴江市撤县改区,苏州市区总计拥有了太湖70%的水域。而苏州旅游在古典园林和江南古镇上做足文章之后,才把太湖风景视作苏州旅游业发展的增量资源大做文章。

综上所述,无锡的太湖牌打得最响,有地理、历史、人文等多方面的原因。打得最响,同时也说明开发程度最高,后续可开发资源相对就匮乏。而苏州进入本世纪后才开始打太湖牌,很多辖区内的太湖旅游资源尚待开发,后续起点高,上升空间大,令人期待。无锡的旅游业同行对此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希望太湖沿岸的所有城市都能共同做好太湖这篇文章,在保护好太湖环境的基础上,给我们带来不断的惊喜。


悠游四方


作为一个苏州人,这个问题长辈是这样回答的:太湖最美的部分在无锡,这是由于地理位置关系,太湖最干净的地方也在无锡,这是由于水流的关系。人家说无锡拥有太湖最美的部分大概是这个意思


桃桃210759273


实际上太湖整个西面是无锡下面的宜兴(善卷洞、竹海、云湖、紫砂),北面无锡的马山半岛国际旅游区(国际度假区、灵山大佛、梵宫、拈花湾),东北无锡市区(鼋头渚、蠡湖,央视影视基地、万达城),苏州只占太湖东面还有湖中的东山西山岛。太湖南面整个的水面实际是湖州。


V卧龙居士


因为无锡城市南移,无锡拥有的西太湖已经成了无锡城中湖,苏州城市向东扩张,向上海看齐,相城太湖,吴中太湖还是乡下,忽略了太湖品牌对于苏州也是一个败笔。以后的领导也许能重视。比方说把吴中区,虎丘区,相城区临近太湖地区划为苏州太湖市区,这样牌子响,世界品牌。相城,吴中,别人都觉得是吴县分家的乡下,虎丘区,高新区,让人莫名其妙:因为虎丘区根本不涵盖虎丘。高新区,百度国家高新区好像没几个。


鸽子不是鸟


因为苏州有很多能够炫耀的地方,太湖只是其中之一,而无锡可打的牌相对较少。


诙銫哋帶1


苏州太湖早在古代已经名闻天下。有内湖第一大岛西山岛,还有东山古镇,有名闻天下的碧螺春,枇杷,杨梅,桔子,太湖三白等。景点众多,古村古镇星罗密布,名人辈出。


浪迹天际


无锡自古以来就是太湖之称,无锡,1/3的土地包围着太湖,太湖美之称的无锡当之无愧的,无锡有几个五A景区都在美丽的太湖边,还有岛屿,所之太湖是无锡的。


顺心103895474


历史上太湖蛮荒之地,土著断发文身, 历史是发展的,无锡有今日一席之地是经百多年工商救国理念和建国70年和40年改革开放以及城乡市民奋勇当先的成果,不要与历史潮流做对, 如果有一天无锡的发展一马当先凌驾于常州之上,那就更印证了改革的正确性,当然这还需要无锡当地市民的继续努力


紫竹醉清风


山,水,岛,佛文化,离人口聚集区又近,交通方便。自然无锡市区附近太湖更受欢迎了。之所以说市区附近,因为对比一下宜兴附近太湖估计就没人乐意去了。。

招牌也很重要。那时不是就有大师说过吗,太湖绝佳出,毕竟在鼋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