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段不同的《智鬥》,說明了現代劇從起步到成熟的過程

《智鬥》,是現代京劇《沙家浜》中的一場,這部劇醞釀於1958年秋,上海市人民滬劇團於1959年初排時劇名為《碧水紅旗》,由文牧(執筆)根據崔左夫的《血染著的姓名——三十六個傷病員的鬥爭紀實》改編,楊文龍導演,丁是娥、解洪元、邵濱蓀等主演,1960年、1963年及文革後曾數次復排。 1964年該劇被北京京劇團移植為京劇,初名《地下聯絡員》,汪曾祺、楊毓珉、蕭甲、薛恩厚改編,蕭甲、遲金生導演,趙燕俠(張君秋)、譚元壽、周和桐、馬長禮、王夢雲、劉雪濤等主演。後相繼改名為《蘆蕩火種》和《沙家浜》,“文革”中被確定為八部革命樣板戲之一,阿慶嫂改由劉秀榮扮演,後由洪雪飛接替,沙奶奶改由萬一英飾演。交響音樂《沙家浜》也曾位列八部革命樣板戲之中。

四段不同的《智鬥》,說明了現代劇從起步到成熟的過程

1958年大躍進時,北京市委書記彭真和市委其他領導曾經有過嘗試排演現代戲的念頭,但一些名演員如馬連良等明確表示不願參加、不願看現代戲,此議只好擱置。1963年12月12日、1964年6月27日,毛澤東連續兩次對文藝工作作出批示。北京市文藝界處於“極大震動中”(市委報告語),首當其衝地成了被貫徹的重點對象,危急之下市委決定加快排演出一批高質量的現代戲。

四段不同的《智鬥》,說明了現代劇從起步到成熟的過程

1964年3月11日,彭真和負責會演的中央文化部領導 觀看了《蘆蕩火種》彩排,當即批准這部戲公開演出。3月31日康生看後,大加稱讚:“戲很好,在藝術上開了個路子”。 對陪同的林默涵說,我要向總理推薦這出戏。4月10日三位副總理連同各省市負責財務的書記看戲,一致認為這個戲是出色的。 甚至說:“這麼多現代戲,還是《蘆蕩火種》成功。”

四段不同的《智鬥》,說明了現代劇從起步到成熟的過程

1964年7月23日,在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上,毛澤東主席和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了京劇《蘆蕩火種》。在演出結束後,毛澤東走上臺去與演員親切握手,合影留念,掰著手稱讚說:“阿慶嫂演得好,郭建光演得好,刁德一演得好。”還幽默地說:“蘆蕩裡都是水,革命火種怎能燎原呢?再說,那時抗日的革命形勢已經不是火種,而是火焰了嘛。”在此之前,譚震林也曾對劇名提出過意見,他認為劇情中的這段故事,自己曾有親身經歷,當時的革命形勢已成燎原之勢,再用“火種”顯然給觀眾造成一種單薄、軟弱之感。為此,毛主席專門對此劇做出三點指示:第一,要鮮明地突出新四軍戰士的音樂形象,要加強軍民關係的戲;第二,原滬劇《蘆蕩火種》的結尾,是新四軍利用胡傳魁結婚,化裝成吹鼓手、轎伕,搞出其不意的襲擊。最初改編成京劇時,也是這樣處理的。這樣結尾成了鬧劇,全劇就成為風格不同的兩截子了。應該改為新四軍正面打進去。要突出武裝鬥爭的作用,強調用武裝的革命消滅武裝的反革命。第三,故事發生在沙家浜,中國有許多戲用地名為戲名,這出戏就定名為《沙家浜》。

四段不同的《智鬥》,說明了現代劇從起步到成熟的過程

所以,現代京劇《沙家浜》是從滬劇《蘆蕩火種》移植而來,當年前輩大師們為京劇搞現代戲可真是嘔心瀝血,張君秋和趙燕俠兩位大師都扮演過阿慶嫂一角,為了塑造好地下黨員阿慶嫂這一光輝形象,兩位大師在阿慶嫂的人物造型和音樂造型上做足了文章,為今天舞臺上阿慶嫂的光輝形象的樹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俗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飲水不能忘了掘井人呀。

下面為大家分享的是四個不同版本的《智鬥》,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第一段:張君秋、馬長禮、周和桐演出;

第二段:趙燕俠、馬長禮、周和桐演出;

第三段:趙燕俠、馬長禮、趙炳嘯;

第四段:洪雪飛等電影版。

本來是製作好了四段智鬥音頻的,但上傳時,因為文件超過30M,不能上傳。沒辦法,只好把最後電影版的刪去,好在這個版本的唱段,到處可以找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