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票房收益从哪里来?后期又是如何分账的?你如何评价?

Fny丶樂兮


票房收益分账的基本规则。

① 票房统计系统:目前都是由电子售票系统进行统计,然后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然后以这个部门统计的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免得数据不实,各方打架。

② 缴税:电影票房的数据出来之后,别急着分钱,得先合法的缴税,首先是3.3%的特别营业税,别以为这点就完了,你得支持中国电影事业的继续发展啊,来,你再交个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然后剩下的91.7%大家分吧,这部分叫可分账票房。

③ 可分账票房:院线留57%,对,就是拿大头,不然人家为啥给你排片,赚不到钱,我还怎么实现1个亿的小目标呢。然后中影数字,留下1%~3%的发行代理费,别看是个区间数字,但一般情况下都是3%,所以剩下的40%才是电影制作方和发行方的钱。

④ 发行方收益:收发行代理费,这部分包括人家给你影片的发行和宣传费用,这占到40%里的5~15%,如果他给你保底了,买断发行,预先支付制作费用等,那这比例会更高,所以发行方虽然跟影片制作方对赌,但人家还是要先抽水的(比喻)。

⑤ 提成费:这个说白一点就是好处费,比如在春节档或者在某一时段,同类竞争影片比较多,院线这排片比例的权利就大了吧,你的片排片量多点,那么给我点提成啊,返点啊,可分账票房的3-5%之间不过分吧,友情值够了也可以谈啊,商业时代,资本为先,除非你是大牛导演,期待值高的,像周星驰等的。

⑥ 制片方收益:就是上面大家吃剩下的,基本能剩个33%左右,简单算下来1亿的票房,制片方能分个3300万,然后还有剧组运营的费用等等(我另一篇问答有剧组费用的组成)。那么大家就可以算算吴京导演的《战狼2》,他自己的收益有多少?别忘了他还有20%个人所得税要交。

除了票房外的其他收益途径。

一部电影除了票房之外的收益还有以下几种。

① 版权收入,电影院线下架后,那么电视和网络平台就可以循环播放了,这部分要给制作方版权费用。比如像中央6台电影频道,它会跟根据片子的题材,受欢迎程度,演员阵容(有无污点演员),票房情况,出资100-400万来购买。网络播放的收购价格起伏比较大,几十万到几百万都有,不然为什么视频平台收你会员费,不收回成本,怎么变成免费影片。

② 海外发售,把版权卖到海外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播放,但是别想太多,目前国产影片海外收益都不高,但很有潜力。

③ 商业合作,说白了就是广告植入,电影里的衣食住行,能插就插,这块古装片就吃点亏了,还有活动冠名等收入。

④ 周边品开发,主要是影片的形象、片名等授权使用,比如《捉妖记》里的小妖王制作成玩偶进行售卖等等,美国孩之宝公司制作的变形金刚等等,这点你要知道,孩之宝拍变形金刚是为了卖玩具宣传。

⑤ 政府和行业补贴,国家对于文化产业是有扶持政策的,看能不能达到政府的补贴。然后就是行业对于3D或巨幕影片的补贴,根据票房不同,给的比例也不同,比如5000万-1亿之间,奖励100万,1亿-3亿之间,奖励200万,以此类推,所以大家知道了吧,现在为什么都是3D电影了,蚊子肉也是肉。

电影的主要收入还是依靠票房的,这能占到总收入的80%以上,所以大家如果喜欢哪个导演或者明星的影片,就请去电影院支持他。对于电影票房收益,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我是薄面贫生,感谢您的评论和关注。


薄面贫生


票房来源应该就是观众购买的电影票吧

分账的话,一部电影,涉及到制片方、发行方、院线等机构,一部10亿的票房到制作方能有多少呢?在这里,有必要做一些简单说明: 1、首先缴纳5%的电影事业发展基金,相关税费 3.3% ,扣除这些的叫做为可分账票房(相对应的是综合票房) 2、院线等分得分账票房大部分,根据经验,制片方可分的票房约38%-40% (含宣发成本)。

我觉得中国电影发展的时间也不算短,从业人员也比较多,既然业内有这个规定肯定也有他的合理性,因为我不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对这方面也不太了解


每日好电影推荐


1.电影票房的收益最直接的表现自然就是观众啦。

其中包括票房收入,版权收入(主要是卖给电视播放,互联网视频播放网站),商务合作(主要是植入广告),海外销售(卖给国外的影院)还有海报周边之类的,政府和行业也有补贴。


2.分账这个事情比较复杂,因为有很多方参与分账。

首先自然就是交税(3.3%)还有5%的电影基金

其次就是影院的经营成本,这里需要抽走很大一部分在除去电影基金,税额中的票房中占57%

另外还要收走3%以内的代理费,这个视情况而定。

发行方在电影票方也会进行分账,这里大概在百分之10

所以除去这些分账以后,一部电影的收入大概在百分之30


泉哥说电影


一.收益来源主要有以下五种途径

1.电影的票房

2.广告赞助商

3.海外版权出售(为数不多的好电影)

4.国内版权出售(网络版权:各视频网站以及APP进行播放)

5.相关衍生品

二.分账

扣除营业税之后,主要是电影投资者、出品方、制作商、发行商、院线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

三.对于中国电影的票房,我个人认为,票房是越来越高的同时离奥斯卡也越来越远(本人爱国的,勿喷)。中国的电影主要依靠粉丝经济,so满屏幕多是小鲜肉。导演编剧急功近利,投资方说了算。

对于电影的明天依然看好,相信中国电影必定在世界电影上留下辉煌一笔。

如果认可我的回答,可以关注转发点赞哦,有什么想说的请留言讨论。



锦鲤小蚂蚁电影


票房收益自然是来自票房,当前的分账比例为57%院线,43%片方,这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

关于怎么看待此事,我简单说一下:

1.比例是否合理,不谈,主观上说双方都应该分的更多。

2.周期过长,尤其对于片方。经历影片立项到制作再到宣发再到上映再到下映核算,等到真正拿到收益需要很长的时间。

3.票房回收途径,只有影院一种。目前大概的模式是第一轮于影院上映,待到下映之后转战第三方或网络平台,如此可获得多重收益。但后续收益多少取决于第一轮影院上映时的票房,而影院产生的票房又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影响。为什么影片要选择在影院上映,这涉及到一个观念问题。

(因此采取全渠道同步上映是有可能的,关于细节欢迎与我讨论)



0韩道纪0


我每天分享的不多,但绝对是你想看的

中国电影主要的收益来源有①电影票房②广告赞助商③海外版权出售④国内版权出售⑤相关衍生品。而影视投资者参与影视投资不仅享有票房收益,更主要的还能够参与到电影上院线后,网络转播权,海外转播权,电视转播权等所产生的票房及转播费用利润享有出品方,制片方所按照比例计算出来给投资者!

1.国家直接先扣掉5%做为电影专项基金,3.3%的税款这部分8.3%,就剩下91块半了。现在你知道每张电影票,你已经自动给国家交了税,看电影顺道当了纳税人。这8.5%,影院、院线、片方都见不着钱,直接被划走了。2、剩下91块半里,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直接分给院线和影院。其中院线大概在5%左右,也就是100块里,有个4块多吧。像万达、金逸这种垂直管理的院线,这两块收入基本就被算做一块收入了。3、院线、影院分完之后,发行方还要收一个发行代理费(发行佣金),目前行规是发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比例都是正常。票房可分配收入总票房─3%电影基金─5.5%税款─院线和影院分成款(38%~43%不等)。


爱味道426


1.观众是最直接的票房来源

2.电影中的广告植入收入

3.各大视频网站播放,像爱奇艺,腾讯等

后期分账:【3个月后】

1.院线占50%-60%

2.国家电影专项基金5%

3.国家电影税3.3%

4.剩下的属于制造商和发行商

评价:

中国电影高票房高水平的品质电影很少,主要因为没有项目支出,就算有了高票房也需要很高的分摊.


蜗牛综艺


全国所有影院都放一样的电影,赢家通吃,马太效应严重,很多不错的影片没有上映机会。应尽快实行分线放映,形成竞争谈判机制,调整片方分成比例


naiwuyang


票房33%归投资方制片方,个人投资电影已经成为新的风向标,《流浪地球》成本5.3亿,吴京投6000万,最终个人可分1.8个亿左右。有兴趣来谈谈,或者关注 影视墨客


用户110394012422


说一千道一万都是从老百姓身上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