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已故京劇名家張學津?

Tan子


張學津先生,馬派名家。其父是鼎鼎大名的張君秋大師。出身梨園世家的張學津8歲考入北京戲曲學校,十年科班畢業後,到荀慧生京劇團開始了他的舞臺生涯。1969年調入上海京劇院,1982年調回北京京劇院。2012年,只有71歲的張先生患病去世,讓人惋惜。幾十年的藝術生涯,他給我們留下了無數輝煌的藝術形象和經典的唱腔唱段。

題目所問“如何評價已故京劇名家張學津”,是要給張先生寫傳記嗎?範圍太大了吧?似乎只從京劇藝術角度談談更恰當。

說說我的看法:

1:馬連良先生親傳弟子。

1961年,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裘盛戎、李多奎等名家,舉辦了聯合收徒儀式。十二名優秀青年演員分別成了這幾位大師門徒,其中張學津、馮志孝拜在了馬先生名下並學有所成,扮相瀟灑大方,颱風俊朗飄逸,唱、念、做俱佳,他的表演絕無單純“賣藝”的以力取勝,形神兼備,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逐漸成為諸多弟子中最得馬派藝術精髓的一位藝術家。

2:馬派中融匯餘派神韻。

張學津幼年坐科,師從餘派名家王少樓,對餘派表演藝術有著深厚的基礎。這一點可以從早期張先生的《捉放曹》、《失空斬》以及《大探二》等劇目中的演唱清楚地品味到。這幾齣戲的精彩視頻我都在頭條裡上傳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欣賞領略。餘派蒼勁、峻峭、挺拔的底功於內,馬派瀟灑、飄逸、帥俏行之於外,二者在張先生的舞臺藝術中完美結合起來,形成了他自己瀟灑而不油滑、飄逸而不輕浮、帥俏而不媚氣、詼諧而不貧氣的表演風格。把馬派藝術推進向前了一步。

3:不斷創編新劇。

1964年, 20多歲的張學津先生參演了新編現代戲《箭桿河邊》,在劇中扮演佟慶奎一角,其中的“勸賴子”一段反二黃唱段,無論是唱腔本身,還是演唱水平,絲毫不遜色於樣板戲的名段(本人曾在頭條上傳該段)。放在今天更是遠勝那些“新編劇目”。80年代後又陸續排演現代戲《刑場上的婚禮》、《譚嗣同》等。在《畫龍點睛》、《青梅煮酒論英雄》等劇中,在保留傳統京劇完美因素的同時,根據劇情、人物做了許多有益嘗試,極大地提高了人物的表現力和戲劇的渲染力。張先生非常反對那些缺少深刻內涵追求標新立異的所謂“現代派京劇”,曾說過:“這些戲花錢多,卻沒有唱腔和表演,只有豪華的佈景,這些戲沒有內涵,即使獲獎了,也很快會被人遺忘”。真是一語中的。

4:致力音配像工程。

作為馬派弟子,作為音配像總顧問之子,形神兼備的張先生可謂當仁不讓的最佳人選,馬連良先生留下的52出戏中,張先生配像46出,以及根據老唱片配像13個唱段。把老藝術家的珍貴資料鮮活的呈現在我們面前,為京劇藝術寶庫增添了寶貴財富。

5:提攜後輩傳承馬派。

張先生曾說過:“我們的眼光不能太功利,太淺陋。保存和繼承自己的傳統文化其實關乎民族的興亡”。他不僅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提起張先生對馬派藝術的傳承,真是感人至深,催人淚下。他不僅常與弟子同臺演出加以提攜,直接示範,臺下更是“一磕一”的傾囊相授,一招一式親自示範,絕無半點藏私保守。記得看過一個視頻,已然重病不起張先生病榻上還在為弟子說戲《甘露寺》,糾正“執掌江東七十二合閣”的念法。此時此刻,他心裡裝的只有京劇藝術。

張學津先生稱得上是一位為了京劇鞠躬盡瘁的藝術家。

個人淺見,歡迎指正,期待關注。


明揚51


我家曾與張君秋先生為鄰,我隨我父曾與晚年頭髮全白的張君秋先生聊天。

張學津先生回京,與原配黃汝平合演《蘇武牧羊》,正值中年,意氣風發、嗓音嘹亮、扮相瀟灑、颱風俊逸,很像馬先生劇照的神韻,因略顯年輕與馬連良先生的唱做,一眼能夠識別出區分,嗓音夠寬,但尚欠馬先生特有的韻味。

其後不久,張學津先生與宋佳結婚,宋佳於1988年初(約2或3月)在友誼醫院婦科普通病房誕下一女,宋佳抱著嬰兒出院時,一輛普通黑色轎車接她母女時,看到當時的宋佳高挑、青春,著實漂亮!

張學津宋佳結婚不久,曾在廣播訪談節目,提起與宋佳共築愛巢的經過,如,二人如何裝配傢俱等。

張學津先生素裝形象紳士,似乎也曾想過多棲發展,曾在一部電視劇(恍惚記得是《蝦球傳》中扮演一位開明紳士)。

在張君秋謝虹雯擔綱搶救京劇遺產的音配像中,張學津是馬連良先生的主要配像者,為後世的京劇學習和研究,留下了寶貴遺產,這項文化工程功不可沒!張學津先生的“做”功,得到充分展示,與馬連良先生的聲音完美結合。

個人認為,在馬連良先生的眾多弟子中,張學津先生是繼承和發展馬派,較為突出的一位。


王暉wedding


爺爺喜歡張學津的表演,從甘露寺到借東風,都是爺爺過段時間就會拿出來聽的節目。爺爺評價張學津是得了馬連良先生馬派的真傳,甚至表演上要超過馬先生。



後來來了北京讀書,才知道馬連良在京劇圈的名氣之大,完全不輸梅蘭芳。而作為得馬派真傳的張學津,也是在當代發揚了馬派精髓。


提到張學津,不得不提他的父親,張派京劇創始人張君秋先生,而且張學津還跟餘派傳人王少樓學過,在這些京劇名派的薰染下,張學津最後選擇了馬派,既與張先生的喜好有關,也是最適合張先生的方向。

張學津也不負自己所擔的馬派天命,將馬派發揚光大。

你最喜歡張學津哪一段表演?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老李有刀


回憶十二年前京劇《鐵公雞》的演出。

那是06年中央戲曲頻道演出武打京劇《鐵公雞》,一開始就吸引了我,使我讚歎不已,為對搭當個個精彩。

常東、康雲翔(以馬伕褲子顏色)黑隊

張曉波、王鵬飛。 紫隊

黃濟峰、司鳴。 灰隊

董宏利、王大興。 綠隊

劉魁魁、李陽明 蘭隊

五支隊來自五個省、市,奇怪的是常東和劉魁魁的伴相酷似,黃濟峰和董宏利相似。這出戏精彩點很多,常東的劈腿和他的急撲身上著火的動作逼真瀟灑;王鵬飛的跳腿連續作了十幾個;文魁魁和李陽明的空中接鞭丶換騎。劇中每個人都有突出點,他們的動作輕盈、明快、乾淨、利落,叫人嘖嘖讚歎。

我是外行人翻出更多的門道,只覺得太好看了,始終處於興奮狀態。這些演員在舞臺上精湛的技藝給觀眾極大的快樂和享受,這是他們艱苦訓練分不開的,太不容易了,這些演員太可愛了!京劇界演員嚴格要求自使京劇藝術更上一層樓便國粹藝術發展空前高度,希望國人給予大力支持更好的發展!


陳相因631



京劇風光不只是梅蘭芳

京劇瀟灑還有一個馬連良

張學津沐浴著新時代的陽光

把古老的京劇傳承發揚

我在默默敬仰

好一個鬚生傳承人飽經風雨滄桑

人生舞臺也是多姿多樣

演出了屬於自己的《龍鳳呈祥》

藝術與人生一起開場

後來者也就是駐足欣賞


荷聲茹夢


其實我不懂京劇,只研究京劇史。京劇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果可以走進課堂,更能夠被傳承。希望京劇改革,永遠長青。梅蘭芳當年也是改革了京劇。


懷疑探索者


張學津颱風瀟灑大方,演唱舒展酣暢,唸白清晰自然,有較強的塑造人物的能力。表演深得馬連良神韻,唱腔融“餘”、“馬”兩派於一體。張學津在繼承基礎上的創造則向另一個方向發展,以《畫龍點睛》為例,他不僅在扮相上大膽採用唐裝。在演唱技巧上,張學津的吐字、發聲更接近於馬連良先生晚年的演唱錄音。


韓金遠書畫


他是四小花旦張君秋之長子!北京京劇院著名馬派老生!師承馬連良大師。我以前經常看他演的戲如《游龍戲鳳》等。我是資深的老戲迷。他和演員大宋佳結婚生了一女兒叫楚楚,屬老夫少妻!離婚後他又另外娶妻。他唱功流暢!作品很多!患癌症現己去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京劇藝術表演家!


巾幗球迷武漢楊老師A


張學津、馬派親傳弟子餘派再傳人、但是婚姻是他的可悲之處、由共其是和大宋佳與女兒楚楚、我在電視上見過她兩人秀、一真不要臉、但是張學津是公認的藝術家,聽他的空城計不是馬派的路子餘派的


培民7


京劇是國戲,是國粹。任何一個京劇演員的去世都是一大損失。培養一個出粹拔類的京劇演員是需很長時間,很不容易。對於張學津在現實來看也是名角。他的去世是京劇界一大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