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圈只是虚化要素之一,景深控制要灵活运用4要素

不少人以为前后景虚化非要大光圈不可,其实不然。景深不止与光圈有关,还与镜头焦距、与拍摄对象的距离、相机感光器的面积(画幅)有关,光圈、焦距、物距、画幅共同组成景深4要素。

大光圈只是虚化要素之一,景深控制要灵活运用4要素

图1 f6.3拍摄

相机的画幅越大,景深控制越容易,或者说全画幅比APS-C画幅相机更容易获得虚化效果。但是一旦相机已经选好,这个因素在拍摄时就可以忽略了,只是在选购相机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前后景虚化效果越好;光圈越小,景深越大,需要大景深时用小光圈。这是绝大多数摄影爱好者知道的。

镜头的焦距很大程度上影响景深,焦距越大,景深越小。所以如果你有一支长焦或者超长焦镜头,甚至光圈f8也能获得浅景深,或者说获得很好的虚化效果。

大光圈只是虚化要素之一,景深控制要灵活运用4要素

图2

例如图1,是在密密麻麻的格桑花丛中拍摄的,镜头为150-600mm超长焦镜头,光圈为f6.3。这根本算不上什么大光圈,但是虚化效果依然很好,前后景中的其它花卉都被虚化中色块了,有种梦幻般的感觉。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景深控制因素与硬件无关,是可以在拍摄时人为控制的,那就是镜头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物距),这个距离越小,景深也就越小,镜头的最近拍摄距离获得最小的景深,随着距离的加大,景深逐渐增大。

大光圈只是虚化要素之一,景深控制要灵活运用4要素

图3

如图3,左右两图均用f2.2光圈拍摄,左图用镜头的最近距离拍摄,右图将拍摄距离加大,很明显右图的清晰范围变大,也就是景深变大。

我们用大光圈和近距离拍摄可以将景深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如图4,景深非常小。

大光圈只是虚化要素之一,景深控制要灵活运用4要素

图4

但当我们用长焦或者超长焦镜头(再加大光圈更佳)以较近拍摄时,就可以将背景虚化成色块,画面非常简洁(如图5)。图5是用超长焦镜头拍摄的,将背景中绿色的格桑花叶虚化成了绿色的色块。

大光圈只是虚化要素之一,景深控制要灵活运用4要素

图5

虽说大光圈浅景深、小光圈大景深,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镜头在最大光圈处拍摄的照片锐度不是很好,需要作适当的收缩才能达到最佳锐度;需要大景深时,也不是光圈越小越好,因为过小的光圈拍摄时会产生光散等效应,降低照片的锐度和画质,一般不建议用到f16以后更小的光圈。

大光圈只是虚化要素之一,景深控制要灵活运用4要素

图6

综上所述,我们在景深控制时,弄明白景深控制的4要素,当相机的画幅确定以后,还有3要素是可以调节的。综合并灵活的运用景深控制4要素中的其它3个要素,将使拍摄中的景深控制变得更加简单,而且得到高锐度、高画质的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