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琥珀大楼

位于外滩虎丘路27号的琥珀大楼建于1937年,原本是中央银行的一个仓库。这座最早只有三层楼的建筑,在经历了几次加建后,其内部空间已经变成了拥挤的五层楼,并且闲置多年。

▼琥珀大楼外观

上海琥珀大楼

空间的重新定义

在上海,提到虎丘路,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外滩美术馆,是附近的半岛酒店、圆明园路和外滩源,或者是艺术,是精致优雅的生活方式。而位于外滩美术馆正对面的琥珀大楼,却在城市文化中长年隐形和缺席。

▼项目正对外滩美术馆

上海琥珀大楼

最初,业主想把整栋楼全部改造成联合办公,并且利用内部的夹层创造最大化的使用面积。我们参与之后,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在我们看来,处在如此重要的街区中,其改造的第一步,应当是重新定义大楼的空间价值,继而为其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可能性。

▼入口

上海琥珀大楼

基于此,我们放弃了大楼的整体改造,而是将合同变成了公共空间改造设计。

首先,我们拆除前区的部分夹层,在建筑入口创造一个通高两层的大堂,并用巴西利卡式的拱廊贯穿。由于大楼两侧与相邻建筑的间距极小,采光条件很差,我们索性将大堂区域原有的侧窗改为镜子做成的假窗,从而延展了大堂的宽度和纵深感,使其成为一个体验上非常明亮的空间。

▼大堂拱廊

上海琥珀大楼

上海琥珀大楼

▼入口南侧的前台

上海琥珀大楼

▼电梯厅

上海琥珀大楼

▼大堂

上海琥珀大楼

上海琥珀大楼

▼大堂北侧的咖啡厅

上海琥珀大楼

上海琥珀大楼

同时,我们还设计了一个通高两层的“树庭院”和一个通高到屋顶的“光庭院”。大堂与两个庭院沿进深排布,作为建筑内部公共景观和交通联系的节点。

▼树庭院下的长桌

上海琥珀大楼

▼树庭院

上海琥珀大楼

▼围绕树庭院的办公室

上海琥珀大楼

▼光庭院里的楼梯

上海琥珀大楼

上海琥珀大楼

▼光庭院里可以看到原始的屋顶结构

上海琥珀大楼

▼光庭院旁边的休闲空间

上海琥珀大楼

上海琥珀大楼

上海琥珀大楼

时间的并置

琥珀大楼内部有粗犷的混凝土梁柱、钢架和支撑木楼板的细木梁,有的甚至还残留着不知何时的一场火灾留下的灼烧痕迹,这在外滩一众洋行建筑中是极其少见的,初见时便印象深刻。时过境迁,如今的大楼不再作为仓库,而这些结构却愈发饱含沉淀的魅力。

▼粗犷的混凝土梁柱裸露在外

上海琥珀大楼

对此,我们采取了拼贴和并置的方式,新增的构件精致明亮,回应着当下外滩的优雅。当他们与粗粝的原始结构并置时,所呈现出来的是时间的张力和空间的戏剧性,以及一种不期而遇的艺术性体验。

▼空间里新旧并置

上海琥珀大楼

上海琥珀大楼

重生

改造后的大楼于2018年初开放运营,重生出新的话语和活力。

贝浩登画廊第一时间租下了大楼的顶层,作为其在中国内地的首家画廊。同时,大楼还迅速吸引了外滩美术馆和诸多媒体、设计艺术机构入驻办公。业主原本计划的开业仪式和宣传活动也因为很快满租而不再需要举办。作为一个从策划出发,再落地于空间的设计项目,这是让我们感到很惊喜和欣慰的结果。

▼公共空间改造策略

上海琥珀大楼

▼一层平面图

上海琥珀大楼

▼二层平面图

上海琥珀大楼

项目名称:琥珀大楼大堂及公共区改造设计

设计方:上海境物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主创及设计团队:徐晓东,丁学松,曹圣诺

项目地址:上海虎丘路27号

建筑面积:1718㎡

摄影版权:CreatAR Images

客户:宏慧创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