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省,新乡人永远的记忆!

平原省,新乡人永远的记忆!

平原省,新乡人永远的记忆!

新乡牧野区和平路中段的一处街心公园,里面有块巨石,上面写着平原省委旧址几个字。这是一个短暂的历史,却是新乡人难以忘怀和无法割舍的记忆。新乡,曾经也是省会。

平原省于1949年8月建立

平原省省会定在新乡,主要是考虑这里交通便利,市内有卫河可直通天津,又紧挨京广铁路。另外,当时的新乡工业经济有一定发展,相当一部分解放区的群众基础比较好。

平原省的行政区划

6个专区、56个县以及新乡、安阳两个省辖市。

具体来说

新乡专区(驻地在焦作)辖新乡、获嘉、武陟等15个县;

安阳专区辖林县、淇县、浚县等6个县;

濮阳专区辖长垣、清丰、滑县等10个县;

聊城专区辖东阿、清平、阳谷等11个县;

菏泽专区辖曹县、东明、定陶等7个县;

湖西专区:专署驻单县。辖金乡、单县、鱼台、巨野、城武、嘉样、复程(解放后由曹县、城武2县析置,驻青崮集)等7县.

省辖市:新乡市,安阳市

1949年8月17日,刚刚诞生的平原省省直机关从山东菏泽迁到新乡。8月20日下午3时,中共平原省委、平原省人民政府、平原省军区在新乡举行成立大会。潘复生任省委书记,晁哲莆任省政府主席,刘致远任省军区司令员。省委书记潘复生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到会的5000多名各界代表欢欣鼓舞。两天后,《平原日报》创刊发行,第一篇社论就是《为建设新平原省而奋斗》。

据《中共平原省委关于三年来工作的基本总结》载:“工业生产方面,除1949年的62个工厂得到扩大外,又新建50个工厂;农业方面,全省粮食总产量达93.0774亿斤,为抗战前的113.86%;文教卫生发展迅速,有小学校19171所,成立了师范学院、农学院、工业学校、医科学校等高等学校;三年来修筑黄河堤坝4043万方土,完成了引黄灌溉工程……”

从中可以看出,平原省的建制极大地促进了新乡经济的发展。另有资料显示:短短3年内,新乡市的人口已由当初的7万人增加到了15万人,经济发展超过了解放战争前的水平。

其中最为辉煌的业绩当属治黄,解放前黄河疏于治理,给沿河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平原省的成立使纵贯全省的黄河“豆腐腰”河段得以全面治理。1949年9月18日,省委成立黄河防汛指挥部 ,切实加强了对治黄防汛工作的领导。1950年10月,黄河漫滩出堤,直逼数十万亩麦田,平原省防汛队伍紧急出击,堵住漏洞26处,保全麦田20多万亩。短短3年内,平原省委共加修大堤1043.84公里 ,为今后的黄河防汛工程施工奠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951年春,经过3个月的日夜奋战,平原省委完成了长垣县孟岗乡石头庄河段修建滞洪分洪工程,这是黄河水利史上史无前例的重大工程。1951年3月引黄灌溉济卫工程开工, 1953年8月完成,平原省人民政府主席晁哲甫将该工程命名为“人民胜利渠”。

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调整省区建制的决议》。决议认为,“鉴于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即将开始,平原省缺乏经济中心城市,而河南、山东两省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中又都需要恢复原来建制,决定撤销平原省建制”。

“本报自创刊三年来,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的帮助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使报纸在推动各项实际工作中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现因平原省建制撤销,《平原日报》亦随之于11月底停止发行,希各地读者自十二月份起,分别订阅《河南日报》、《河南大众报》及山东《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报》,以便通过报纸,继续指导工作为盼。”这是1952年11月22日,《平原日报》头版刊发的一则消息。

1952年12月1日起,平原省停止使用职权,所属地区分别划归河南、山东领导,当日,《平原日报》发表《中共平原省委告全体党员书》,号召全省党员坚决拥护中央撤销平原省建制的决议,以后要在河南、山东两省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再接再厉,创造更大胜利。

1952年12月1日,平原省从此消失在新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其所属的29个县、900多万人划归山东;27个县、两个市(包括焦作矿区)、700多万人划归河南。

平原首府已成往日云烟,但记忆是无法抹去的,平原依旧是新乡人心中的情结。。。

新乡至今仍有很多平原字样的名称:平原路 平原乡 平原新区 平原医院 平原大学 平原晚报 平原商场 平原公园 平原机械厂.。。。

平原省,新乡人永远的记忆!

平原省,新乡人永远的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