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民选政府为什么对付不了军方?不拨款不就行了吗?

傅红雪花


西方国家中,议会或者政府往往掌握着军费的拨付权。例如美国,国会中的众议院如果无法通过拨款法案,美国的联邦政府就要关门,军队的军费必然就无法拨付。又或者英国,英国的军费已经被政府或者议会削减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为了省钱,英国军舰减配到无法在气候炎热的地方作战。连美国都看不下去了,曾经美国给英国发出警告,要求英国维持住最基本的军事开销。但是在泰国这些政策都是行不通的。

一、军队有凌驾在行政机关之上的传统。在泰国历史上拥有历史转折点之称的朱拉隆功大帝时期,其就将军队至于行政机关之上,军队直接由国王及王子控制。从这时起,泰国军队与国王、政府的关系就基本确定下来。随着1932年泰国政体的改变,泰国国王和王室的实际权利在下降,而作为政变的发起方,军方的权力并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虽然泰国的军政是分开的,但是泰国的政府只有治理国家的权力,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利,泰国的军权都集中在泰国国王身边的枢密院及陆军司令部手里。正是军队保留下来的历史优势,让军队很容易就凌驾在政治之上,当利益纷争或者矛盾出现时军队干政就理所当然,泰国的民众也已经理所当然了。

二、泰国国王凌驾在政治之上。泰国宪法规定国王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国家安全委员会为最高国防决策机构,隶属内阁,总理兼任主席。虽然从表面上看国家的权力集中在总理的一方,但是作为“名义”上武装部队统帅的泰国国王在军队中拥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而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员大多为泰国国王直接任命或者与泰国王室有关系的人士,这让泰国总理很难控制军队及国家发展的大方向。像军费这样的拨款就很难被总理及内阁进行限制,虽然他信时期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抗争,但是以失败告终。

正是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泰国的民选政府很难在军费拨款上进行限制。而且为了加大军方对民选政府的支持,民选政府往往会加大对军方的支持,尤其是在军费的拨付方面。除非泰国国库非常紧张,否则军费会优先满足,否则民选政府的麻烦会非常的大。


昨思今明未武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有这么简单就好了。

民选政府敢不拨款,军方直接用坦克大炮对付你。


泰国属于有一些民主因素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完全是军政府独裁性质,总之是四不像。

泰国本来是君主独裁国家,30年代泰国军方发动政变,夺去了国王的权力,随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随后,军方把持泰国几十年之久,是泰国实际的领袖。

随着泰国经济的发展,民众尤其是资本家对军方独裁不满。

军方无奈之下,逐步变革,放弃部分权力,允许组建民选政府。

但直到1992年,泰国军方才正式退入后台,又民选政府主持国家的大局。

此时的泰国军方酷似土耳其军方,其实在背后操纵决策。小事不算,决定泰国国家命运的大事,必须得到军方认可才行。

但90年代以后,泰国很多资本家开始形成自己的政治势力,支持民选政府的政治家,同军队开始对抗。

比如他信政府、英拉政府,都是想方设法打击军方的力量。

然而,军方自然不是好惹的。

只要涉及军方利益的国家政策,军方一律进行干扰。

随着民主制度的发展,军方的干涉越来越困难,就只能采用秀才遇到兵的方法,搞政变,推翻民选政府。

自1932年发动军事政变迫使泰国国王拉玛七世实行君主立宪制以来,泰国军人集团先后发动了20次政变,有12次政变取得成功。最近的是2014年,军方推翻了反对他们的英拉政府,英拉被逮捕后仓皇流亡到国外。

那么,军事政变是违法国家宪法的,为什么军方能够成功,还能稳定国家局势呢?

这就是泰国王室的力量。

泰国王室,有很多泰国实力派资本家和政治势力的支持,是国内很强大的政治集团。

由泰国国王出面,其实起到一个仲裁人的角色。

不过,国王并不管对错,只是支持胜利一方。而军方屡次胜利,那么国王就屡次支持泰国军方。

泰国是君主立宪制,国王在泰国是神一般的存在,具有极高的威信。就是有国家的支持,加上军方政变并不搞乱国家(类似于古代宫廷政变),不危及普通老百姓的利益。

而国王一派,也会全力保证国家的稳定,不要发生动荡甚至内战。

这样一来,老百姓觉得政变什么对他们没什么影响,也就听国王的话,不管闲事了。

至于想要限制军方,在泰国那是不可能的。

2001年,他信经过民选上台,随后开始对付军方。到了2005年,他信再次连任以后,第二年军方就发动政变。他信逃出泰国,流亡日本。

2011年,他信的妹妹英拉上台后,到2014年又被军方政变推翻。

他信和英拉都有同样的政策,就是削弱军方的力量。

比如他信时代,曾经努力实行军队国家化,将军费开支压制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12%,借此打压军队。

大家注意,这只是减少军费,并没有不给钱。

即便如此,他信瞬间就被军方推翻。

推翻他信以后第二年,军费就增加了百分十三十多,第三年更是翻了接近一倍,这就是军方的厉害之处。

有意思的是,民选政治家也是有一定实力的。

他信垮台以后5年后,他的妹妹英拉在背后政治力量支持下,还是成为泰国总理。

其实英拉上台后,没有对付军方的强力政策,但军方认为她骨子里是敌人,就干脆先下手为强,将英拉推翻。


每次政变后,军方会大规模更换军队、警察、地方政府的高级军官和官员,目的是肃清政敌的力量。

赞成票。

有意思的是,即便是军方如此嚣张,也需要估计到名义。

他信一派主要是利用占泰国人口百分之七十的农民支持上台,他们执政期间给予农民很多利益,比如提高大米收购价格等等。

军方政变以后,他们的政府代理人也只能善待农民,甚至出台比他信、英拉时代还好的农业政策。

总之,老百姓都得到了实惠。

所以,泰国是一种奇怪的政治制度,并不是真正西方民主,但毕竟也有民主的因素。


萨沙


泰国的文官政府为什么这么弱势,而军方又为何这么强势,难道文官政府不可以通过控制预算和人事来节制军方么?

“不拨款”就能让军队听话,这个在那些文官体系完备,法制健全的国家可以说是行得通的,但是在泰国就绝对不太可能实现的。泰国自1932年由下层自由派文官、军官发动政变建立君主立宪制以来,就一直受到军人政治势力的影响。在过去的87年间泰国发生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军事政变总共40多次,宪法换了20余部,由此可见泰国政治的混乱状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也并不是军方势力的问题,也是不某个政变军人自身的问题,而是泰国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由封建国家向君主立宪民主过渡的转型国家。军人在推动泰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扮演着必不可缺的角色。

(前陆军司令巴育)

在泰国大体有这么三股政治势力:民选政府、军方、王室。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基本都是军方在唱主角,期间以栾披汶·颂沾元帅和沙立·他那叻元帅的军人独裁统治为主,王室处于被压制的状态,民选政治更是无从谈起。不过伴随着70年代后期的世界民主化浪潮的推动,平民政治势力开始崛起,军方逐渐开始失势。为此其不得不借助王室的力量,恢复传统,推崇王室。就这样积累了足够影响力的王室成了上世纪80、90年代主导泰国政治走向。

(他那叻与颂沾)

然而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泰国经济遭受重挫,平民政治势力要求更多政治权利,对国家进行系统性的变革。所以才有了1997宪法的出炉。这部宪法可以说是泰国宪政以来,最接近于现代君主立宪制度宪法。他信也正是靠着这部宪法在2001年上台,并且成为泰国历史以来第一位实现连任总理。其民粹主义政策所积累起来的力量和影响力,足以向军方和王室发起挑战。他信开始试图去对泰国军方进行改造,以实现军队国家化,文官治理,然而他还是失败了。由于泰国社会民主化进程时间比较短,民众的政治素养普遍不高。民主党为首的保皇建制派开始在王室和军方的支持下进行持续不断的街头政治运动,最终军方分别于2006年以及2014年两次发动政变推翻他信集团的民选政府。

(前总理他信与已故国王普密蓬)

泰国军方目前的角色与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完全不同。目前其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政治平衡者的角色,并且与王室结成了同盟关系。泰国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至于各个民选政治势力之间不能实现完全的政治平衡。所以导致他信集团一家独大。现在巴育实现军转民之后,依托政治设计,刚刚好可以对其进行一下制衡。不过军人远离政治是一个大趋势,目前的泰国政治格局不可能就这么一直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将会改变。

(巴育)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加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关注!


古姿


泰国自1932年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以后,就被泰国军方篡权。此后的70年里面,泰国军方一直主导泰国政治,先后出现銮披汶·颂堪、沙立、他侬·吉滴卡宗、炳·廷素拉暖等人成立军政府。军人干政已经成为了泰国政治的顽疾,再加上泰国王室很多时候与军方合流,民选政府根本无力对抗军方与王室的结合体。

泰国军队

2001年,他信成为泰国总理以后,一度将泰国军方压制。不过,他信代表泰国底层民众的利益,不为泰国王室所容。2006年,泰国军方推翻了他信政府,泰国国王承认了这次政变的合法性,并趁机直接掌握了泰国军政大权。2014年,泰国军方再次发动政变,推翻了英拉政府。这一次,泰国军方势力更加嚣张,不再准备将权力还给民选政府,而是试图通过民选洗白身份。于是,泰国总理巴育在2019年1月宣布举行大选,并成为人们国家力量党党的候选人,试图从兵变总理洗白为民选总理。

1.泰国军方的干政传统。1932年,泰国发生政变,泰国国王拉玛七世被迫放弃权利,泰国成为了君主立宪制国家。但是,泰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以后,政权并没有被文官政府掌控,反而被军人窃取。因为,发动政变的人民党本身就是6名军人所创建。銮披汶·颂堪是人民党6名创始人之一,在泰国实现君主立宪制以后,实际上掌控了泰国实权。从1934年到1944年、1947年到1957年,銮披汶·颂堪两度出任泰国总理,掌控泰国长达20年,正式开启了泰国军人干政的大幕。銮披汶·颂堪军政府以后,军人干政已经成为了泰国的顽疾。此后,泰国又出现了沙立军政府(1958年1963年)、他侬·吉滴卡宗军政府(1963年-1973年)、炳·廷素拉暖军政府(1980年-1988年)。直到1992年的“黑色五月”事件以后,泰国军方才慢慢退到台后。

銮披汶·颂堪

2.泰国王室赋予军方干政合法性。泰国军方能够干政,民选政府无可奈何,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泰国前任国王拉玛九世的“帝王心术”。拉玛九世普密蓬登基以后,虽然一直没有掌握实权,威望却一直很高,深得泰国人民的信任。为了维护泰国王室的统治,拉玛九世一直支持军方。每一次军方发动兵变推翻民选政府以后,泰国前国王拉玛九世都能够赋予兵变合法性,久而久之,泰国军方与民众都习以为常。特别是2006年兵变以后,拉玛九世趁机重新掌握了军政大权,泰国王室再度回归权力中心。此后,亲他信的政治势力一直顽强的存在,并深得泰国底层民众的信任与支持。于是,泰国王室与军方一直合作至今,共同打压亲他信的为泰党等政治势力。

拉玛九世

3.泰国军方还将长期把持泰国政治走向。至于题目所说,用拨款来制衡泰国军队,根本行不通。在美国、英国、法国等民主化充分的国家,民选政府有各种手段制衡军队。在泰国,民选政府根本控制不了国防预算。泰国国王是泰国军队的最高司令,民选政府如何敢停止向军队拨款?从泰国目前的政治形态来看,泰国王室与泰国军方干政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泰国王室不退出政治舞台,泰国军人干政也将长期下去!

泰国总理巴育参拜拉玛九世

欢迎大家讨论,您认为泰国军方是泰国王室的白手套,还是泰国王室是军方的合法性工具?


美国观察室


我们知道泰国的民选政府可以说是动辄被泰国军方发生军事政变推翻,许多人也许会想民选政府干脆用拒绝拨款来对付泰国军方,这样没有了钱的泰国军方好还不得乖乖听民选政府的话吗?



其实这种想法在现实中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毫无用处,因为就算断了资金来源一支军队也不可能马上就崩溃的,必然还可以通过自身囤积的物资坚持一段时间。所以泰国军队没有了资金来源也不会就此散掉,反而会立马发动政变推翻手无寸铁的民选政府来获得资金,所以民选政府如果敢断泰国军方资金来源的话只会死的更快。


就算泰国军方真的中邪了突然老实下来但是不合作不妥协的话,事件长了军队因为没有资金来源大量逃散,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还会影响国家的国防安全。到时候不需要泰国军方自己出手泰国百姓用唾沫就可以把民选政府给淹死了,不过泰国军方也没有这么老实选择这样一条笨蛋才会选的路,所以泰国军方只会选择政变这一条路。

其实除了政府拨款外泰国军方本身就非常有钱控制了许多产业,如果大家还记得湄公河惨案的话就知道泰国军方其实涉毒,另外许多人喜欢看的泰剧其实也是军方背景的泰国七台生产的。所以说泰国军方那是相当的有钱又有权还怕你民选政府,他们宣称效忠的对象也只有泰国国王根本就不甩民选政府,一旦民选政府不合他们的意马上就发动政变成了军政府了。


执斧传播开天名


泰国的民选政府和泰国王室及军方的关系,就像职业经理人与股东的关系一样。职业经理人虽然管理着公司的财务,难道就可以随意罢黜股东、谋权篡位吗?泰国王室和军方始终牢牢控制着泰国大权,他信、英拉等民选政府还没有拒绝拨付军费,军方就已经发动政变将他们推翻了,如果泰国政府敢断绝军方的拨款,后果是可想而知。

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泰国虽然表面上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但是主要是由泰国军方掌握大权。直到拉玛九世普密蓬国王上台之后才利用泰国民众对军方独裁统治的不满和军方领导人的势弱,逐步夺回了泰国大权,掌握了主动。但是此后的泰国也主要是由王室和军方共享权力,泰国军方的实力仍在、影响力仍在。

普密蓬国王去世之后,泰国王室的威望锐减,他们对泰国军方更加倚重。王室和军方的权力同盟中,军方的话语权比过去更重。在此次泰国大选中,泰国王室几乎是一面倒的支持军方候选人巴育,即使为了维护他们的权力联盟,也是情势所迫的无奈之举。泰国王室尚且对军方没有太多办法,更何况泰国民选政府呢?



现在泰国军方躲在泰国王室身后,用民众对泰国王室的景仰,掩盖民众对军方独裁的不满。想要彻底终结泰国军方对权力的操弄,必须有赖于泰国民众的进一步觉醒。如果泰国王室不能够选择与多数民众站在一起,恐怕将来推翻的不仅是泰国军方,还包括拉玛王朝的统治。


冲击时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就要先了解泰国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这个国家存在了600-700年了,一直都是帝王封建体制,一直到1932年才真正的进入现代社会的政治体制。泰国的国内改革派就照搬了西方国家的制度,但是学也没学好,就学了一些皮毛,由于国情的不同,加上国内民众的素质确实很低下,照搬国外的政治制度在泰国是行不通的。虽然实行了民主选举,但是我们知道在泰国从来就没有什么公平的民主选举,自从有了选举开始,当选政府一直都是各方利益妥协的结果,从根本上是不能代表普通民众的利益。

泰国的政府只是起到一个维持政府运行的一个机构,真正的决策者是在王室和军方手上,王室是泰国的最高权利机构,泰国国王在泰国是一手遮天的,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干预政府和军方的斗争,因为在王室看来,王室更喜欢坐山观虎斗,等两败俱伤后王室再出面调停,这是符合王室利益的。

在泰国有三大利益集团,一是以王室为代表的皇族利益集团,二是中上层既得利益集团,最后是草根阶层的代表。从本质上来说,王室和中上层利益集团是站在同一方的,所以每次军方要推翻民选政府皇室基本都是支持军方的,有了皇室的支持,军方背后的利益集团更加是有恃无恐。

在我们最熟悉的案例中就是他信,他信家族本来是一个上层阶级,在泰国是一名巨富,在我们看来他信代表了泰国最低层的利益,真正的原因是他信的电信集团和生意已经触碰到最高层的利益,在利益面前都是徒劳的,在他信不妥协的情况下被上层庞大的利益集团所排斥,最后他信转换思路,选择代表最底层的民众来参选总理,最后高票当选。由于其政府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极大的触动了各大利益集团的蛋糕,招来了上至王室,再到各大社会精英和利益集团的围剿,尽管他信为底层民众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但是军方还是推翻了他信政府,他信最终势单力薄,最终和王室和军方妥协,以流亡海外为代价,保住财产不被没收。

这就是民选政府和军方斗争的后果,所以我们要知道,在泰国,政府就是一个摆设,真正的话事人是以王室为代表的各大既得利益集团,军方所有的人事任命都是王室一手操办,军方的负责人不对政府负责,只对国王和国家负责。况且,泰国军方的拨款在泰国政治经济中是优先考虑的,这不是政府拨不拨款的事。是军方要多少,政府准备就是。反对军方就是反对皇室,反对国王。所有我们回过头来看,在泰国的现代政治中,没有一个政府能斗得过军方,和军方作对的下场就是政府被推翻,政府领导人不是被逮捕就是被迫流亡,这就是和军方斗争的下场。


文艺青年代表



凡是经常发生军事政变推翻民选政府的国家,比如埃及、泰国等等,文官系统都处于弱势的地位,不仅根本无法制约大权在握,异常强势的军方,反而处处受到军方的掣肘,甚至都无法避免被军方推翻的宿命。这自然是体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导致权力分配的失衡所致的,而其背后则是利益分配的严重不公,政治尖锐对立,社会严重撕裂,不同的利益群体的诉求与议题几乎找不到共识。泰国此次的大选再次将泰国的这些问题、矛盾与冲突推向了高潮。如果不从权力分配、利益分配这两大根源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民选的文官政府将一直笼罩在军方的阴影之下,不可能完全改变、振兴国家,枪杆子不允许文官系统触及他们的灵魂——权力与既得利益!

1932年,一群下层文官、军官发动政变,推翻了王国,国家的体制从君主制变更为以议会制为核心的君主立宪议会制,王权退出了权力中心,人民获得了权力。可是,在建立君主立宪议会制的过程中,掌握着枪杆子的军方出力最多,功劳最大,在新的体制下,话语权也最大,枪杆子出政权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当民选政府(文官系统)与军方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利益冲突,军方就通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民选政府,得到了想要的利益后,军方就还政于民。当矛盾与冲突再次不可调和时,军方又毫不犹豫地翻动军事政变,又一次推翻民选政府,过段时间再把权力归还给民选政府,如此循环着,成为泰国永不褪色的故事。

情况的改变发生在泰国前陆军司令巴育上将身上。2014年,他率领军方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民选的广受欢迎的英拉政府。这一回,军方改变了游戏规则,拒绝将权力归还给民选政府,而是打算长期把持国家的权力。军方或许认为,民选政府的执政能力也就那样,还不如我们来玩,也差不到哪里去。经过十几次的军事政变,泰国的文官系统、民选政府越来越弱势,敌对的军方越来越强势,权力的扩张越来越没有边界,就像一张天网撒在全泰国,渗透到方方面面,很多议程若没有军方的点头就无法推进,实施,最明显的就是在泰国有着超级影响力的王室长期依赖于军方的扶持才能确保既得利益与影响力不至于泡沫化,沦为空中楼阁。

泰国的文官系统、民选政府在军方的步步紧逼、蚕食下,手中的权力不断被释放,分量越来越轻,纵观最近二十年的泰国民选政府,无论是代表着草根阶层的他信、英拉,还是代表着中产阶级与精英群体的阿披实,他们上台执政时掌握的权力只有一个行政权,半个立法权(下议院),在更加强势的司法权、军方、王权及半个立法权(上议院)面前,弱势得就像一个小媳妇,在暴戾的“婆婆”面前,要么卑躬屈膝,要么被无情地“开除”,下台。

由于权力分配、拥有的不对等、失衡,泰国的军方超级强势,民选政府(文官)的极为弱势,前者就像一个重量级的拳手,后者则像轻量级的拳手,在拳台上对决时,民选政府被KO都是毫无悬念的结局。如果民选政府用财政预算卡军方的脖子,不给军方拨款,或者极大地削弱对军方的拨款,军方可以动用司法权,控告民选政府违宪,解除民选总理的职务,或者懒得废话搞比较文明的反击,简单粗暴地动用枪杆子,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民选政府。在泰国,军方就像一只脱笼的猛虎,没有谁能制约。

只有从根源上动刀子,也就是改革权力分配、利益分配的方式,以及改革军队,才能杜绝军方动不动就用军事政变的方式攫取国家权力,回归军营,文官与军方各自归位,各司其职。这就是与他信、英拉系的为泰党结盟,组建民*主联盟组阁的新未来党、泰自由党等政党强烈要求改革军队的原因所在。只是,这种触及无比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的灵魂的改革成功的概率很小——民选政府的权力跟军方相比,实在太不对等了。


飞狼



泰国民选政府对付不了军方,除了民意以外,没有任何的手段可以限制军方,如果停止拨款,就是把自己与军方对立起来,最后的结果就是军事政变的频频发生。那么泰国军方为什么有这样大的权力?这要从泰国的历史说起。

到上个世纪2,30年代,泰国还是君主专制的国家。国家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泰国国王决定。但是由于国际局势的复杂,邻国法国的虎视眈眈,泰国需要新的革新力量,一批接受过西方教育的泰国军人在上个世纪30年代推翻了国王的专制统治,建立起君主立宪的政体。在泰国大量引进了西方的知识与管理,为泰国的现代化打下了基础。就算太平洋战争爆发,泰国也是使用平衡法,先是投靠日本,战争局势不利时,军人推翻政府,又重新站到美国一边,所以泰国虽然加入大东亚共荣圈,但不是战败国,并没有受到惩罚。

战后利用,泰国成为美国在东南亚的重要基地,在苏联的压力下,泰国军人在国际政治中担负重要的作用。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后,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要求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君主立宪的国王在表面上也站在民众一边,这样还政于民成为泰国军方的选择。但是在泰国政治中,军方一直保持强大的影响力,并且在与泰国人气极高的王家联合后,军方觉得自己有底气,在过去10年,积极参与到泰国的政治中,与新兴的政治派别他信对抗。

现在的问题是,过去泰国军队还有国王普密蓬可以遥控,现在普密蓬去世,新国王依靠军方势力登基,一切要看军方的眼色行事。这样军方的胃口越来越大,过去政变以后,会把政权交给民选政党,现在自己组织政党,修改宪法,试图保持长期的执政。这样就是要回到30年前的军人当政的状态。如何破解?首先是所有政党的齐心协力,要求泰国回归民主体制,军人停止干预政治,其次,国际社会要给军方施加压力,不能用枪杆子逼迫民众投票。这样才可以把泰国军方锁进铁笼中,否则未来10年都是军人的天下。


桥本看日本


泰国在近代史上发生了太多的军事政变,以致历史学者们都数不清楚了!泰国的军事政变后面存在着一种非常奇特的精英政治。这样的精英政治表现在泰国王室,军队将领,以及社会精英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2014年推翻他信妹妹英拉的军事政变是1932年结束泰国绝对君主专制以来的第12次成功的军事政变。在这期间,还有众多数不清的不成功或流产政变,多到连高等学府的学者们都无法统一意见!


尽管泰国在上个世纪末,伴随着经济的腾飞,开始走向现代民主国家. 泰国似乎并没有走出军事政变的阴影。可以说,与历史上其他国家的军事政变不同,大多数泰国的军事政变都基本上是不流血的。惯用的政变方式几乎是同一个模式:在两派敌对的政治势力上街“闹事”时,军队把军车坦克往街上一摆,

持枪士兵包围政府大楼。然后宣布军事戒严,软禁两派领导人。文官政府就“自动”解散。政府总理自动离职,流落海外避难。

紧接着,发动军事政变的军队竟然自称为维持秩序的化身。正如上次发动推翻英拉的军事政变陆军司令巴育

在电视上是这样说的:‘’为了使局势尽快恢复正常,为了热爱国家及和平,为了改革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军队需要掌控国家。‘’.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泰国历史上的所有军事政变都是为了维持社会精英,王室和军队的利益而推翻阻碍他们既得利益的政府。


在对待他信兄妹的政府的政变就更加表现突出。因为他信兄妹的政府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真正代表了泰国社会的底层民众。二是寻求改革,以消除军队和王室干政的宪政基础,以及改变少数社会精英控制国家大部分资源的不正常的“常态”。也就是说,他信兄妹的政府触及了军队,王室,少数社会精英的底线。

至于谈到政府可以不通过军事预算来阻止军事政变的发生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军费的拨款是一个国家的国防预算,用以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试想,哪一个政府胆敢不对国防预算加以拨款?军队有钱,有人,有武器才能发挥军队的职能。不幸的是,泰国军队在‘’必要的时候‘’,也要参与他们认为需要的“社会治安维持,恢复社会秩序~军事政变。” 泰国军队的政变可谓是相当随机,频频发生,防不胜防!

总而言之,泰国的问题不是军事政变本身的问题,也不是民选政府拨不拨款的问题。而是需要进行深入广泛的进行根本的宪政改革的问题。要解决了这个基本问题,必须得到泰国社会代表各个阶级,或政治势力的共识才能实现。就目前泰国社会的上层精英与下层普通老百姓的尖锐对立的状况来看,泰国想完全杜绝军人干政,还有好长好长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