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意大利统一后要定都罗马?

陈威峰


罗马城是意大利王国最终一统的重要标志,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性意义。1871年新生的意大利王国将都城从佛罗伦萨正式迁往罗马。

更何况,罗马城地处亚平宁半岛的中间位置,无论往来南北还是出海,交通都相当便利,地理位置也更加适合作为都城。


自罗马帝国以后,亚平宁半岛就长期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罗马城是当年罗马帝国与罗马文明的起源之地。罗马帝国分裂后,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西罗马帝国迁都米兰,罗马城被废弃。几经洗劫的罗马,直到756年被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献给教皇,成为教皇国都城。

近代,意大利与北方的德意志地区相当类似,境内邦国林立,北方有很多依附于奥地利帝国与法国的邦国,而南部则有那不勒斯与西西里两个王国,教皇国横贯半岛中间。


意大利王国初步建立以后,定都于文化名城佛罗伦萨(翡冷翠)当时,除了那不勒斯与罗马之外,意大利半岛基本连成一体。1860年,那不勒斯王国并入意大利王国,但罗马仍旧在借法国之力负隅顽抗的教皇国手中。

直到1870年,法国调回在罗马的驻军,意大利王国攻入罗马城,教廷退守梵蒂冈宫。第二年,意大利将都城迁移到了罗马城,意大利半岛在罗马帝国之后,再一次完成统一,定都于罗马也非常具有标志意义。


意大利半岛南北狭长呈长靴状,中间有山脉将半岛隔成东西两边,罗马地处半岛中间,倚靠亚平宁山脉,有台伯河,距离海岸线也非常近,易守难攻交通便捷,无论是迁往北部还是距离半岛南方,以及撒丁岛、西西里岛两个大岛,都很方便。这是意大利其他大城市都没有的优势条件。

如今的罗马不仅是意大利首都,也是意大利最大城市,占据意大利经济总量7%,增长率位居意大利各大城市第一。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等总部都位于这里,古代素有“西罗马,东长安”,而今罗马也是世界闻名的重要城市。


澹奕


古罗马帝国,象征意义大,而且地理位置上罗马也在意大利的中心。

今天地图帝要讲的,是意大利统一的故事。

十九世纪中期意大利半岛才归于统一,在此之前亚平宁半岛上邦国林立,其混乱程度丝毫不亚于德意志统一之前的状态。与普鲁士一统德国相似的是意大利王国的建立也是由其中一个邦国通过剪灭群雄完成的,然而与普鲁士不同的是撒丁王国根本不具备武力称雄的实力,它的统一更多的是依靠投机和站队来实现的。

自古以来,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半岛上大小十几个公国你争我斗的背后当然少不了列强的身影。当时对意大利影响最大的有三个国家,分别是西班牙、法国和奥地利。西班牙通过王室联姻直接控制着意大利半岛上的大部分邦国,法国和奥地利则以其强大的国力从北部对意大利施加着影响。

单从国力来看,撒丁王国的前身萨伏伊公国还进不了半岛的前五强,无论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那不勒斯还是教皇国,其实力都在萨伏伊公国之上。然而米兰、那不勒斯与西班牙同出一支,佛罗伦萨虽然保持独立却也要看西班牙的脸色。把持威尼斯的一群商人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对意大利的政治建设毫不关心,至于教皇国就更指望不上了,为了维护教廷统治,教皇一直跟西班牙王室穿一条连裆裤。

根据1718年的《伦敦协议》,萨伏伊王朝与奥地利互换领土,萨伏伊用西西里岛换取了撒丁岛,后又兼并皮埃蒙特,正式建立了撒丁王国。拿破仑战争之后,撒丁王国作为意大利唯一独立的封建王国走上了君主立宪之路,国王任命加富尔为首相,决心在数个鸡蛋上同时跳舞。此后,见风转舵似乎成为意大利的一项外交传统,一直延续到两次世界大战。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意大利果断站到英法一边,获得法国的好感,此后又许诺割让萨伏伊和尼斯给法国,从而换取了法国对奥地利宣战。此役撒丁王国虎口拔牙,从奥地利手中夺取了伦巴第、托斯卡纳、帕尔马和摩德纳等小邦,初步统一了除那不勒斯和威尼斯之外的意大利半岛。

紧接着两西西里王国爆发农民起义,传奇人物加里波第组织“红衫军”远征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一举拿下整个意大利南部之后交给撒丁国王,意大利王国自此正式建立。

五年之后普奥战争爆发,意大利坚定支持普鲁士从而获取了一直垂涎欲滴的威尼斯。普法战争爆发之后,意大利又趁机占领了受法国支持的教皇国,教廷被局限在梵蒂冈一片巴掌大的地方。

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意大利奇迹般地完成统一,其成功的秘诀并非建立在自身实力之上,而是每次都能正确地投机和站队。两次世界大战里,意大利都能够从战败国摇身一变成为“受害国”和“反法西斯盟国”,这种功夫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的。


地图帝


因为罗马人完成了罗马帝国的征服。罗马是符号。而且弗洛伦萨那不勒斯威尼斯热那亚长期以来一直是独立的共和国或者王国。你定都其中一个其他人不服,但是罗马没人不服,而且离教宗比较近。个人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