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夏都是在山西還是在河南?

感悟人生85872


夏是華夏族之後,即黃帝部落之主要的3支(顓項、帝嚳、祝融)之一。顓項是黃帝孫,為高陽氏,今河南杞縣縣南有高陽鎮。在今河南濮陽建都,傳位於其侄、黃帝曾孫帝嚳。二人均葬於浚縣與內黃縣相臨之地。

夏史自堯起。堯是帝嚳幼子,堯在平陽(今山西運城臨汾陶寺)建都。堯傳位於舜,舜移都於蒲坂(今山西運城永濟市蒲州鎮)。禹最先都城在何處有分歧。一說先安邑(今山西夏縣禹王鎮),後移陽翟(di),再正式定都禹,即今禹州市。二說先在河南上述二地,後移安色。按照禹之事蹟與夏都先後分佈,一說比較可信。史曰,此間,為了排除堯之兒子均對自已執政的威肋與壓力,還把均封至今河南夏邑,顯然此地名與夏王朝相關。

應當說,夏在山西的王朝,不十分正規,夏禹先後在陽翟(今鄭州登封市郜城鎮)與禹州建都後,夏代才算正式建立夏王朝。禹傳位於啟,建都於今河南新密。到了第三代是太康,如有“太康失國“之說,今河南太康縣地名由此而來。第四代是篡位,第五代是少康,歷史上有“少康中興”之典故。

直至以後,夏代的十幾代大致都在河南境內遷來遷去,直到夏桀滅國,商湯立國。包括商代的十多個王朝,也大多在河南境閃建都(僅有兩個朝代在與河南相臨的曲阜等地,且時間短)。


齊聲喚賢


要了解夏都,要先從堯、舜、禹說起。堯都平陽,在今山西臨汾市堯都區之南約十多公里之陶寺,己發掘,無疑問。但從發掘狀況看,城壕溝內死人頗多,零亂疊壓,骨傷頗多,說明發生過戰爭,舜的繼承並不象人們傳說的那麼和平。正因為城垣的毀壞,舜遷都至蒲坂(今山西運城市下屬縣級市永濟市蒲州鎮)。此史學家均無異議。而蒲坂近黃河,常遭水患,因而才命大禹父子治理水患。禹繼承舜帝位後,將都城東遷一百多公里至安邑(今山西運城市夏縣禹王城遺址,這也是夏縣縣名的由來),遠離黃河,安邑地勢較高且平坦。所以史記中禹都安邑是確切的,史學家也無異議。夏王朝建立後,屢次遷都,基本都在河南境內,離開了堯舜禹建過都的晉南地區。在河南境內到底有過幾個都城,除已經發掘的二里頭等遺址已確認外,真它還有待發掘考證。據此可確認,除禹在位時曾短期在山西運城市建都外,由於禹之子啟殺死了禹指定的接班人益而自立為王,遷都至黃河之南,自此夏朝活動中心南移,基本在今河南境內,但二里頭、濟源等幾處遺跡都在在距安邑二百公里之內。參考史料可查看《史記》中《五帝本紀》、《夏本紀》,物證可到已發掘遺址查看。


東方韻666777888


夏朝西起河南西部,東至豫冀魯三省交界,南至湖北省北部,北抵河北省南部,黃河穿過統治中心,因天災等問題的困擾,夏朝和商朝一樣也是頻繁遷都,

禹~啟:(陽翟)今河南許昌禹州

安邑:夏朝君主啟平定“有扈之亂”後把國都從陽翟(今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遺址)遷至安邑

太康~仲康:(斟尋)今河南偃師二里頭(考古出土的夏宮就是這裡)

相:(帝丘)今河南濮陽市西南

少康:( 綸)今河南商丘市

帝予:(源)今河南濟源

帝槐~帝扃:(老丘)今河南開封市

帝廑~帝發:(西河)今河南安陽

桀:(斟尋)今河南偃師二里頭

總的來說 ,夏朝都城基本上在河南境內,都城一說廣為流傳的是陽翟,斟鄩。


青陽帝君


在山西,河南的是假貨


Rnnnhnd


山西 河南 都行 因為都是中原 反正不在羶蛋蛋省


萬物起源於西安


我的瞭解夏朝在夏縣,夏縣就是因為啟建立的夏朝而得名。古代時候有個上陽城和下陽城都是夏朝的故都,先在夏縣建立夏朝,後在河南建立的夏朝


介氏後裔紅科


上網搜搜,或者回家翻翻孩子們的教科書難道很難嗎?





詹皇地板飛


學著城上知宇宙下知地府。。經常穿梭在古代和現代。這點你們學著城的人不知道就沒人知道了。。。。



河洛兒郎


山西吧,山西山西說三遍不要某地再碰壁了


流浪乞討的職業井丐


夏都在山西臨汾運城夏縣一帶,河南二里頭遺址只是夏商時期的部落聚居區遺址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