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廣東人很低調,是不是這樣的?為什麼?

森嵐娛樂影視


廣東人給人的印象很低調務實,這是與其他地域人群相比而言的,比如:

1、富人們:

有些地方的人在富裕之後,衣食住行都開始追求“更高品味”,而廣東的富人們卻大多擅長“隱富”,很多富人身上的穿著加起來都不會超過千元,平時吃大排檔,買打折扣商品,可以說,廣東富人在生活各方面都很平常,丟在人群中也毫不顯眼,毫無炫富之感。



2、普通民眾:

不單富人們看淡奢華,廣東的普通民眾也是講究實惠,不做表面文章,外出吃飯時有剩菜時大多數人都會打包帶走,夏天時廣東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穿著拖鞋短褲的人們,而過年時廣東人的紅包恐怕也是全國最小的,很多紅包都是五元十元,意在討彩而已。



為什麼廣東人如此低調呢?

六甲番人認為,這或是廣東的歷史與地理位置決定的,在古代廣東人生活水平要遠低於其他地區,所以才會有“下南洋”、“金山伯”,長期的貧困養成廣東人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同時,廣東人保持了中華民族重視教育的優良傳統,先輩言傳身教,後人牢記發揚,勤儉節約的風氣於是代代相傳,即便在八十年代先富起來後,廣東人依然如此。

我是六甲番人,也是低調的廣東人,敬請關注。


六甲番人


廣東人比較看的開,我小時候在廣州租房,房東是大街上隨處可見的老頭子,穿著七分褲和白色的背心,拖著人字拖鞋,頭有點禿,言行都很普通,經常在小區門口聊天,有時候還看到他蹲在地上吃盒飯,每天騎輛小電瓶車,後來才知道他有八套房等著收租。

廣東人的性格很低調,不像北方一帶,金項鍊金戒指有多粗整多粗,廣東人的首飾都以細小精明為主。

不是富有就要穿金戴銀、開豪車的,廣東人雖然富有,但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態度,只想過自己覺得舒心的生活,結婚份子錢只有幾十一百,紅包也是幾十一百,生活簡樸,和北方不一樣,我很羨慕動輒上萬的份子錢,隨便就上千的紅包,可是事實他們也沒有多富有,甚至多數只是表面風光。

廣東人精打細算,不花無謂的“面子”錢,廣州人很喜歡早茶,他們不熱衷於去星級酒店,卻去一些環境平平的茶樓,不是沒錢,是因為這裡有最地道的味道。


韓流tips


廣東人一般(我說的是一般,不是絕對),是看別人怎樣活的,北方人一般是活給別人看的。也許是廣東人窮唄,嫁女要彩禮不過三幾萬,份子錢不過三幾百,紅包不過三幾十。早二十年,我一朋友到湖北某市承包了一間高檔大餐廳,老闆自己常常穿T恤體閒褲,穿諒鞋。可他看到他的手下員工個個衣冠楚楚,女的穿金戴銀描眉染唇來應聘雜工清潔工洗碗工。男的西裝革覆,光亮皮鞋打著領帶在廚房宰雞殺魚做下廚,心裡另有一番感受。北方人用一千幾百元賣一套衣服很豪爽,而為吃一碗麵收十元或十二元爭得面紅耳赤。南方人一頓飯隨便吃它幾百上千元,而總是安心於便裝閒服。南方人注重裝飾家裡,北方人注重裝飾個人。這些不能定論也沒有誰對誰錯之分,這大概就是地點特色吧。


言由心聲5


在廣州生活了二十多年,認識很多廣東的朋友,默默想想, 這些認識的廣東人的確很低調,沒有幾個高調的人。

有一次同學聚會,一個同學的老公是當地有名的地產商,可是開車帶我們看看他開發的小區,沒有一句自我炫耀的話,也沒有一絲洋洋自得的樣子,雖然我是個窮鬼,其他同學雖然小有產業,但距離他們的財產可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當然不是說廣東沒有暴發戶,沒有調子很高的人,但總的來說,相對而言,這個判斷應該還是可以成立的。

究其原因,我想這跟廣東的地理、生產方式和歷史文化大概關係密切。

首先,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和韓江三角洲地少人多,水稻一年三熟,其他無論種香蕉還是甘蔗,都必須付出很大的勞動力和精力,廣東海岸線很長,海邊的人謀生更是看天吃飯,生死不由自主,加上臺風每每肆虐海岸,廣東人又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地方,財富可能一夜之間化為烏有。艱苦的勞作,培養了人刻苦耐勞樸實的性格,看天吃飯,則形成了禍福無定,尊祖敬神的傳統。

其次,廣東自古都是以家族聚居的形式生活的,至少大部分地區是這樣,這與長江以北的地區是不同的。家族生活長幼尊卑有序,建築也多是以家族為中心的建築方式,不論是珠三角的大屋,還是潮汕成排的建築,或客家人的圍屋、土樓莫不如是。注重禮儀也成了這裡的文化傳統。

再次,廣東是中國近代工商業最早發源的地方,海外關係複雜,反而是對於權 力相對疏離,商業講究和氣生財,人與人的關係也相對平等。奇怪的是,在民風低調的同時,廣東民風自古彪悍,所以,輕易不要高調,以免遭到意外之災。離中心遠,比較少權 力的保護,人也會少一重傲慢。

只是隨意想想,不一定就對。還請朋友們多多指正。


考貳拉


歷史深處走出來的盲流,燦爛中華剩下來的遺民。

如此形容(各類型)廣東以及廣東人或許最為貼切。

近代的廣東,其實就是中原歷代遺族遺民遷徙的結果,其實,這種結果的延伸不僅限於中華地緣意義上的最南端,而且,遠涉東南亞甚至全球各地。

華族遷徙的過程,本身就是中華歷史演進的痕跡和印記,而在歷代不斷重演的一幕幕中華文化崛起、興旺以致沉淪、衰竭的起伏過程中,一頁頁衣冠南去、文明蹈海的故事造就了西秦南越、晉宋廣府、晚明潮汕、滿清客家的代代疊加之後獨特的人文形態,當然,更有許多帶著文明最後那一絲尊嚴不顧而去的蹈海遺民……

這一切,造就了這些盲流遺民特定的文化氣質。

中庸、內斂、踏實、平和是《禮》以及禮教固有的必然結果。

而在那份歷經輝煌然後敗落遷徙以致“小樓昨夜東風,古國不堪回首”的失落之後的沉澱更深刻了那樣一份落寞和隱忍。

”願生生世世不生在帝王家”--晚明國破家亡的那個故事在粵劇歷久彌新的宣揚中至今依然深烙在每一個廣府人的內在思維中。

於是,從政不再是廣府人的選項,踏實務農、學一技之長又或行商賈之道就成了古訓之後的出路。

而”家富不過三代、國強難奈蠻夷”的歷史經驗也使得文化氣質愈益地沉穩實重。於是一旦有成,則守業更先於創業,也就頗有了點小富即安,謹小慎微的意味了,即便機緣均合,也寧願不做那出頭之鳥,甘居雞頭之下。處世行事更是深藏不露,待人以禮,不爭、不搶、不聞、不問。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也就總有副拒人千里之外和不輕易示人以”誠”的冷漠。

然而,事實上,在家國族群之間,卻有著一份虔誠和堅實的凝聚,並據此夯實自我的族群的綿延繁衍。

國可破,家不可滅!

傳承終歸的意義不在於國的萬歲千秋,而是家族血緣的生生不息。城頭換了大王旗無妨,家裡少了口男丁事大。

在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肆意揮灑的過後,這裡只剩下極端的現實主義思維和最原始的生存和繁衍的追求!

至於日常生活的那些點點滴滴,不過就是這種內在自覺順理成章的彰顯而已。

於是,低調不過就是其中之一的必然,罷了!


用戶51817793979


財富觀。

受電視劇影響,現代人總有一種觀念,廣東不毛之地,嶺南是流放之地,自古貧寒淒涼,改革開放,集全國之力建設起來才有廣東的經濟大省地位。

廣東珠三角,在唐宋時,即演進出中國最早一批商業城市,由人口自然聚居,商貿發達而成的城市。當時海上貿易繁榮,廣州港與泉州港都是世界級港口。

廣東人,儒道佛三教宗旨在廣東人身上很好體現(可以理解為,廣東人思維與行為,一直受儒道佛三教的影響,是為一種信仰),以宗族為紐帶,遵循儒家家庭倫理,講求誠信,同時知天命,相信因果循回。所以廣東人宗族團結互相扶持,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毒大米,毒疫苗,那些在那瘋狂的10年掃除一切傳統,相信人定勝天,沒有任何信仰的人,就敢賺這種錢),做生意講誠信。

所以,廣東人只要不懶,一般都過得不差。廣東很多有錢人,大多比較低調,那就沒必要裝了,知道人外有人。你有幾千萬,在一個有幾億的人面前裝闊,也挺尷尬的。努力賺錢,提高家人的生活質量,比裝闊獲得所謂虛榮心的滿足感強多了,生活是自己的,沒必要活在虛無縹緲的世界裡。

正應了那句,缺什麼,炫什麼。很久才吃一頓龍蝦鮑魚的人才會發圈炫,吃了很多遍早就覺得這很普通的事,也就沒有髮圈的必要,這才是所謂低調的原因。


我感覺呢個Moment要爆


高不高調取決於這個地方人的人情世故,我們廣東潮汕這邊有一句子這麼講(金厝邊,銀親戚)跟遠親不如近鄰一個意思,能懂得這個道理的一般都是相敬相親的,不排除還是有部分人會陰裡抖,所以造成彼此攀比心強烈,小有成就了就大搖大擺生怕別人不知道。我爸就是有這樣不好的心理問題,主要是以前窮的時候受過很多冷眼相看,鄰里鄰居的各方面的瞧不起,後來我們這些孩子長大了幫家裡分擔了經濟壓力生活條件才比曾經看不起我家的附近鄰居好了些我爸就做什麼事都比較高調,但我還是比較厭惡這一點的也比較反對,但他現在感覺我在別人面前都比較低調有時候還不那麼高興,我就是這樣我不感覺自己多麼了不起,我感覺做人低調點比較實在,低調自有人情在,越高調你只會對人情味越感迷茫


男神北蓋


①地域環境對民俗性格有很重要的關聯。

不知你是如何判斷低調?如何判斷高調?

是從人的性格還是什麼?

不同地區的人的表達方式是不同的,生活觀和價值也是不同的。

不能因為不瞭解,而去帶有偏見的眼光看到對方!

②歷史原因的因素。。

重所周知,嶺南粵地的主流文化並不是單一的。它是由本地土著文化和各個歷史時期的外來移民的文化結合產生的!而各個時期的新文化注入又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而這些外來文化注入,又不是官方和強大組織進行的!所以各種都沒有壓倒性優勢,只能相互融合。(除了秦對嶺南的政府和官方移民,因為時代久遠,加之又沒有百分之百徹底消滅或者屠殺土著,大多是用作奴隸。為秦殖民服務。)

所有按照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來理解的話就有另外一種解讀了。

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是農業文化所構成的,而農業文化並不提倡遷移,有難有災才遷離故鄉的。

而廣東的外來者的前來,並不是單獨的暫時定居,而是長期的生存而來。要面對的是地方土著和強大的本地文化的衝擊。

所以初來乍到,也是小心翼翼求作平安,夾著尾巴做人,抱團取暖。千百年積累的先賢祖訓所積累。

而北方大多是本地土著後裔,官方的管理相對於廣東來說是比較深入的。所以有事,自身解決不了,可以通過官方介入處理!自己在自己土地上生存是比較硬氣和隨性的。

。。。。睡覺先。

都是個人觀點,可以反駁。



關中知事


記得有一個在內地某大城市(長江流域)工作的湛江人說,那個城市的人特別愛穿戴,女人之間很愛攀比,連小小的職員,平時吃鹹菜也要省錢花幾萬買奢侈品手袋,其實上下班是坐公交輕軌的。還有老婆借高利貸幾十萬買名牌,只是為了攀比,老公氣得到老婆單位鬧。該城市有的男人也是如此,打扮光鮮,但口袋裡沒幾塊錢,說話動不動拍胸膛,但承諾過的事,很少兌現……

說實話,哪裡都有高調低調的人,但廣東這邊確實低調的人居多。我是在粵西湛江,經濟在全廣東來說較落後,但物價房價高。很多人不明白,一個平均工資2000多的地方,哪來的高價底氣??而事實上就是湛江800萬左右人口中,有很多“隱形富豪”,他們潛伏在你身邊,穿著不起眼的衣服,甚至還踩單車,過著省吃儉用的生活……誇張?一點不。我就認識一個工程老闆(身家過億)的媽,每天下午仍然習慣五六點,在菜市場收市時,去撿便宜點的收市魚蝦買,而她每月收租都近萬,儉樸,是她的生活方式。

不過,我們湛江人窮也好富也好,有一個方面不會省的,就是吃。做年例、擺酒席,都會選最新鮮的食材,哪怕借錢也要做得好好睇睇。平時自己吃,也儘量保持飲食的品質,吃鹹菜買奢侈品包包,在廣東女孩中應極少見吧。

為什麼低調呢?主要是一種務實的精神,覺得“悶聲發財”“銀紙落袋”才是最重要的。另外,還有一種風險意識,古話說“財不露白”,懷璧其罪,招來賊人,命都沒了!


湛江縱橫哥


英雄拒絕黃昏是地道廣東人,對廣東是比較瞭解。廣東什麼人比較低調,大概是富人吧。

從穿著打扮來看,廣東人是很隨便的。他可以穿拖鞋上街,但你不能小看他,很可能他是一個富翁什麼的,只是從外表看很難判斷這個人是貧或富。

廣東人吃得也隨便。在廣東,很多富翁在家裡吃早餐經常鹹菜、豆腐乳等就稀飯,吃得津津有味,但口袋裝的可能是中華等什麼煙。

過年過節或辦喜等,廣東人的分子錢是不多的。特別是給小孩的紅包,從5元到100元不等,誰也不會嫌棄。辦喜事嘛,也就是100元到500元左右,只是圖個開心。有些地方辦喜事甚至不收利市,開心請客!

廣東商人談生意很務實,談完就撤,除了飯點,一般很少留客人吃飯的。不像某些地方的人生意成不成都要到高檔酒樓大吃一頓,講面子、排場!廣東人買車也量力而行,不像某些地方的人借錢也買豪車放在家裡作擺設(常加不起油),說這樣才讓人看得起!這種事廣東人就是打死也不會去幹的。

廣東人歷來較窮,不象上海、杭州、長沙、瀋陽、西安、武漢、南京等城市,傳統上較富有,注重穿衣打扮,養成了一些習慣。有些城市,英雄拒絕黃昏參加過他們的喜事,3、5百幾乎是不敢出手的,個個穿得光鮮,叼著名煙!廣東人以前並不富有了,雖然現在不少人有錢了,但仍然很低調,也並不怎麼勢利,這或許光榮傳統吧!

但廣東的窮人雖然也低調,但在某些方面是很注重的。比如富人在外面吃個面之類覺得很平常,窮人反而覺得不好意思,非要去飯店點幾個菜!富人買幾十元的衣服也無所畏,窮人偏要買個幾百上千的。因為富人不怕人瞧不起,從不裝;而窮人總怕人瞧不起,喜歡裝!廣東人窮的時候有的人還借過單車、西裝去相親。生怕討不上老婆,也會裝逼!算是人的共性吧!

總體來說,廣東人絕大部人是很低調的!在廣東,在外面,你很難一眼看出那個窮那個富!因為他們的穿著都差不多!甚至富人有時褲腳還會一個高一個低呢。但你千萬不能小瞧他,說不準他身家過億呢!

高調,就是在攀比,生怕沒人知道他有錢!低調點好,實在,過得安穩!反正有沒有錢自己心中有數,何必招人現眼呢!你說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