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 耿彥波市長與大同城門樓的情結

「五律」 耿彥波市長與大同城門樓的情結

層閣宜高目,悵然總牝晨。

分紅猶破臘,引綠豈回春。

入畫客多是,歸雲燕半因。

杏花雖予眺,煙雨不留人。

「五律」 耿彥波市長與大同城門樓的情結

南城門樓子(永泰門)

注:本五律以耿彥波市長為背景,另附大同城樓簡介。作為九邊重鎮的大同府城,於洪武五年(1372)由大將軍徐達親自主持重新修建大同府城時,四面各開一門,東曰陽和,西曰清遠,南曰永泰,北曰武定,四面各建城樓一座。這四座城樓均為凸字形,外觀結構大致相同,均為九級歇山頂、三層重樓。面闊進深,相差甚微。牆以內均為面闊五間30米,分明間、次間、稍間。進深六架椽(16.92米)。其前突出部即外於城池部分、面闊三間(16米),進深為四架椽(12.25米)。周圍以磚連前後為一,其外繞以走廊,與北京子城正面箭樓相似。這四座城樓外觀均分上、中、下三層,下屋簷覆於周圍走廊上,簷的上端緊接中層窗口,中層整體與腰簷俱較下層收進,上層延長牆內之柱上部,其上施闌額、斗拱、屋頂均重簷山頂即九脊式。

「五律」 耿彥波市長與大同城門樓的情結

東城門樓子(陽和門)

這四座城樓建築雄偉,結構精巧,既保存了遼金建築的特點,如耍頭、斗拱,又有元代建築的風格,如普柏枋的技法。而月梁、駝峰又是明代的特點。足可以證明四城樓為明初建築。其價值誠如我國古建築大師梁思成先生說:“可與北京的城樓、正定的陽和樓、趙城的石佛寺塔、定興的大悲觀相媲美。”此四座氣壯山河的城樓,為古城大同增色不少。四城樓的形制佈局,反應了特定的功能要求,它既是將帥巡城的歇息之所,又是戰時的指揮中心。特別是三層外突部分,居高臨下,觀敵瞭陣,盡收眼底。

「五律」 耿彥波市長與大同城門樓的情結

西城門樓子(清遠門)

大同北門城樓於清乾隆年間就已毀,在舊基礎上又建起一座與其它三座不同風格的西式城樓,當年梁思成先生曾評價為“俗惡不堪”。確實新修的北門城樓,有點像教堂的西式樓,中間三層,兩邊均為二層,每層七個房間。與原城樓比,確感不倫不類。一座古老的城牆上,蹲著一座西式樓,實在讓人哭笑不得。後來研究大同歷史時,才明白,這座西式樓是作為圖書館而修建的。1926年閻錫山與馮玉祥軍閥混戰時,被炮火損毀。一座破洋樓,孤零零的在北門城頭上,聳立了30多年,也算是民國大同城的一景吧。

「五律」 耿彥波市長與大同城門樓的情結

北城門樓子(武定門)

新中國成立初期,這幾座飽經戰火的城樓已經是遍體鱗傷,但那精巧堅實的結構,仍然屹立在古城的城頭上,雄風猶存,多少中外建造師為之傾倒。每年六月六開園日,九月九登高日,全大同城男女出動,湧向城頭,環繞城牆轉上一圈,鳥瞰城外的水水水水,碧野良田;環視古城全貌,指點寺廟、道觀、閣樓、寶塔,雲中八景盡收眼底。

「五律」 耿彥波市長與大同城門樓的情結

大同古城

20世紀五十年代,在“建設新世界中”,先後將北門、西門、、東門城樓相繼拆除,南門城樓原說要“落架重修”,還進行了測繪,到70年代,也就有拆無建了,傳說中鳳凰城,已是鳳去樓臺毀,白雲空悠悠了。直到2008年,耿彥波走馬上任大同市長,將四座城樓完全恢復,並恢復了城牆,望樓、角樓箭樓、閣樓、垛牆、女牆、甕城、關城、窩鋪、城壕、吊橋、敵臺、控軍臺等等,才使塞上大同重鎮重振昔日的壯麗雄觀。

「五律」 耿彥波市長與大同城門樓的情結

大同古城

原創:張夢章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山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大同作家協會會員 大同周易研究協會常務理事 首部詩集《鳴玉集》即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