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河區這座不起眼的石橋,背後竟有如此悠久的歷史

【聚焦學習】

說老包頭的太平橋,必須說老包頭的城牆和五座城門。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大同總兵馬升主持修築了包頭城牆,城圍周長7.9公里,城牆高1.5丈,頂寬1丈,全城設五座城門,城牆外是壕溝。老包頭的太平橋就在東北門外。出東北城門,有一碉堡(和西北門外碉堡相似,早已拆除)把路分成兩岔。一路向北,再一路向東就上了太平橋。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駐包頭城防司令王靖國主持修建東、西水道,水道沿城外壕溝而下。東水道的終點就在太平橋,橋下洩洪水,橋上走車馬。

東河區這座不起眼的石橋,背後竟有如此悠久的歷史

▲太平橋現在仍在使用

從太平橋出發,沿留寶窯、圪笨溝到石柺煤窯,是一條馱炭故道,可算得上是老包頭的能源通道。

太平橋是單孔石拱橋,橫跨石溝兩邊,砌拱石塊均是天然石塊,全是幹壘,建築過程中未用任何砂漿填料,百年來穩固如磐,可見工匠手藝巧奪天工。拱橋圓拱上方鑲嵌一塊精鑿方石,從右向左刻有“太平橋”三個字。橋高5米,橋洞寬1.9米,橋洞深6.7米,橋下巨石光滑橫臥,靜靜地躺著。

昔日的太平橋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有顛簸的馬車,也有“二柄子”牛車,還有成群的駝隊,熱鬧時場面好似一幅老包頭的“清明上河圖”。

東河區這座不起眼的石橋,背後竟有如此悠久的歷史

▲太平橋全由天然石塊砌成

老包頭人講究“燒在前,吃在後”。1937年10月,包頭淪陷,日寇為了掠奪我國煤炭資源,決定開採石柺溝煤礦,首先把私人煤窯一律沒收,隨後鋪設鐵路,掠奪包頭的煤炭資源。

1945年8月,傅作義收復包頭,感到煤炭供應緊張,深知這種資源對戰爭的重要性,決定成立綏遠省石柺溝煤礦管理所,隸屬綏遠省政府建設廳,委託趙熾昌為所長,韓梅圃為主任,負責石柺大發窯及三、四道梁的私人煤窯的生產督導。該所掌握包頭車、駝兩種運輸主力,統一負責煤炭的開票分配,供應歸綏、包頭兩地的軍隊公民之用。

石柺溝煤炭管理所掛牌成立後,在草市街2號開始辦公。管理所除管理煤炭生產外,對車駝運輸力嚴格掌控,同時也考慮車駝運戶的利益。凡是車駝拉運煤炭,公碳和民碳一般都按百分之五十開票,公碳分別送往包頭電廠和歸綏。民碳由車、駝運戶在市面上出售。

為了鼓勵車、駝運戶,加強運輸力量,經長官部批准,給車、駝運戶貸款,讓車、駝運戶購買膠皮車(馬車)或駱駝充實運輸力,貸款本息從拉運公碳應付運費中扣除,這對增加運輸力取得很好效果。這樣,太平橋通往石柺煤窯的馱炭故道就更加繁忙熱鬧。

東河區這座不起眼的石橋,背後竟有如此悠久的歷史

▲橋下是光滑的大石

老包頭城背靠大青山,地勢北高南低,有東西兩河槽環繞。城內北部七溝八梁,街道高低起伏。

包頭歷史上曾發生過特大洪水,史稱“水刮西包頭”。清道光三十年(1904年)農曆六月初一,暴雨狂瀉,北梁洪水直下包頭城,造成嚴重水災。還有民國十九年(1930年)六月十七日來了一場急雨,洪水進城,水颳了義同厚、義盛泉、三義堂三家商號。第二年包頭起了瘟疫,全城死亡一百八十多人。洪水災害給包頭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引發了全市各界人士一致呼籲。要根治水患,必須在城北修建防洪水工程。時任綏西警備司令王靖國,在地方紳士和縣長建議下,組織修建東、西水道在城外的截洪分流工程,這一排水工程在當時來說規模宏大。工程從北梁先明窯子沿自然地形,人工開挖起護城作用的排洪溝,成各奔東西的兩條洩洪水道。一條由劉柱窯溝向西靠人工開挖,長約500米。一條由先明窯子沿城牆北順溝到太平橋,其中還修拱形暗洞80米,引洪水由太平橋下注入轉龍藏東河槽。從此城外北梁洪水不能大量進入包頭城,基本去除水災禍患。

工程完工後,為了慶祝工程落成,民眾在太平橋對岸的東河槽搭臺唱戲,並組織了集市貿易、賽馬活動,場面十分熱鬧。

滄桑的太平橋,在北梁拆遷改造中,得到了政府的保護,保留了當年老包頭的遺蹟,並在這一區域規劃建設了三官廟古民居保護區。從東門大街進入召拐街,抬眼就能望見包頭召(福徵寺)。進入三官廟街,有民俗客棧。過召梁二道巷西轉到東北門裡大街,可看18號院“信義和”。儘管經歷百年風雨,太平橋仍像往昔一樣,靜靜地見證著世事滄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