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大众今起降低官方指导价,是时候“剁手”买车了吗?

鸢_戾天


官方降价的通知已经下发了,但终端的售价定价就会因为官方指导价下调就立刻调整吗?个人认为不一定会,大家都知道车市进入2019年后,随着销量的下滑,各大主机厂的日子不好过,经销商的日子也不好过,终端让利动辄几万,经销商除了拿些厂家政策,销售上很多时候也是亏着卖的。现在官降了,指导价下调,工厂给他们的出货价也会下调,然而他们能捂一天算一天,少亏当赚啊。

想买车的可以再等等,等各方价格都传递到终端,新一轮促销再次打响的时候就是你出手的时候了,这个时候你能拿到的价格应该会是降价后的效果,再叠加真实优惠。

当然也不排除终端在官降后将优惠收窄,如果你有朋友在4S工作,让他们及时给你信息吧。


Leon大话汽车


题主,你好!近日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纷纷发布消息下调旗下多款车型的官方指导价格,并且从目前已经发布官降消息的厂家来看已经有多大17家合资品牌包括豪华品牌下调官方指导价格,而众多汽车品牌下调价格的主要原因都被解释为响应国家制造业增值税下调政策,那么在诸多汽车品牌下调价格后,真的是时候选择购买汽车了吗?我个人的看法是买车就像买房子一样,刚需不分时候,但是如果不是一定非要买车的话,其实还是可以再等一等;下面简单解释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虽然很多合资品牌下调官方指导价格包括前期部分自主品牌推出的车辆购置税减半政策都是为了刺激购车需求而出台的政策,只是合资品牌并不像自主品牌那么直接掏钱补贴消费者,而是借助政策的利好释放降价消息,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来自于汽车市场的需求变得更加疲软,去年整个汽车市场表现为近十年最差,而今年一季度市场表现并未回暖,对于很多厂家来说销量上不去,意味着研发、制造、采购等一系列关键岗位都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因此要把销量提上去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降价,并且从之前爆出来的消息显示包括上汽大众在内的诸多合资品牌积压了很多库存,尤其是部分经销商已经不负重堪,因此在这个时候直接降价促进消费需求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其次,从汽车产销季节性趋势来看,2月、3月、包括4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销量淡季,这个时候买车其实是并不便宜的,因为一年才刚刚开始,厂家要完成销量目标还要很长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回旋,因此在促销力度上并不一定是最大的,从上汽大众以及其他各合资品牌的官降价格来看,这些车型的终端优惠实际上比官降的部分还要大很多,以上汽大众朗逸PLUS为例,其280TSI豪华版官降4000元,但其实际终端优惠就达到了6000多块钱,因此官降部分实际上终端消费者是感觉不到的;另外再以上周上市的荣威i6plus为例,其最低配官方指导价格为8.98万元,但上市后即有有优惠,实际裸车价格仅需要6.98万元,实际上老款车型的终端优惠也是这么大,因此相比于合资车型的降低官方指导价格,自主品牌的终端价格更加一步到位;不过从时间上来看,7、8月份才是全年中最大的销量淡季,如果你需要用车的话,建议在这个时候去买车,才能买到价格最实惠的车型。

最后,对于那些实际上并不着急买车的消费者来说,即使厂家有官降活动,但现在也不一定就是最佳的购车时间,更不要因为4S店的花言巧语就掏出自己的血汗钱;一方面从宏观环境来看,整个经济形势不是很乐观,从去年年底盛行至今的互联网大裁员潮并未暂停,而且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对于未来我们很难把握,尤其是靠上下班挣钱的普通白领,牢牢的抓紧自己的口袋,现金为王,在经济下行周期时给自己多一份保障;另一方面,生活在城市的大部分人其实用到车的时候很少,公共交通工具就已经十分发达了,另外还有共享单车可以实现点到点的移动,因此对于个人来说,只有住在十分偏远的城乡结合部而上班在城市中心的这部分人才真正需要一辆上下班代步车。同时在广大三四线城市,由于道路交通环境大幅改善,很多人迫于面子需求也有了购车冲动,因此才能看到乡村道路上车满为患的场景,但这样的消费其实都不是很理性的,个人觉得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一辆汽车应该是每个购车消费者都应该自我思考的问题之一。


EV爱好者


看价格好像没有一点诚意,本来标价就虚高很多,大众简配不落价,只能自己把自己作死,落4到五万应该很正常。


赫喜水饺总经销


等你去买车其实你会发现并没有降多少。真正的价格在经销商手里。而终端经销商有控价权和调节价格的能力。。


半夏如煙壹生梦


目前大众入门车型,桑塔纳和捷达的优惠力度都比较大,低配新车优惠后都是5万多点


三少车评


不是,还可以等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